《幻之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幻之盛唐- 第7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泛发出生机来。

哥特人、伦巴地人、拜占庭人、斯拉夫人、保加尔人,瓦拉几人,没有见过如此多的民族,奉拜占庭皇帝的旨意聚集在这里,进行劳作和经营,他们也是可以争取潜力巨大的信徒群体。

随着塞里斯人的土地和产业,逐渐以罗马为中心向外拓展,通过商业和开垦,以及来自拜占庭的封赠,这些外来者已经迅速成为当地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势力。

而作为他们认可的极少数神职人员之一,孔特诺利亚也无疑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和资源。

比如他已经是市政治安十二人委员会中之一,负责一些信徒之间纷争的调解和仲裁,并对教义的分歧进行解释。

特别是在各种教派的朝圣者,如潮云集的情况下,驻守当地的一塞里斯连队为主的第二军团,更注重的是产业经营和海上贸易的利益,除了税赋徭役外,并没有太多精力参与这些民政宗教上的事物。

这就给了当地各方势力一个参与制定新秩序的机会,十二人委员会就是这种产物之一,塞里斯人还为此训练和武装了一只名为城管的治安维持力量。

看了看日冕的指针的阴影,这时,一名男子驾着牛车慢慢走到跟前,对他点头致意。

这名男子叫布莱克艾兰德曼,有着一头法兰克人红褐色头发,他也是塞里斯人战俘身份转化而来的仆役。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罗兰的身份和幸运,法兰克人对赎回他们的士兵,缺乏兴趣,于是在这些塞里斯人编管下劳役的法兰克俘虏,很快就接受新的现实,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定期的洗澡和保持各种卫生习惯,学习与塞里斯人沟通的语言,学习使用餐具而不是手来享用各种花样繁多的食物,在全新的生活方式下,用劳役和服务赎买自己的身价,然后成为当地的新移民。

布莱克艾兰德曼就是其中比较适应这种身份转换的人,法兰克引以为豪的大胡子和乱糟糟的头发都被修剪干净,绑成一个简便的发髻,穿着一件亚麻外套和皮革背心,看起来很有些文明开化的成果。

他也是塞里斯人派遣给孔特诺利亚的跟班兼做护卫,虽然他的武器只有一只挂在腿上的泡钉大棒,但是配合他孔武魁伟的身材,足以威慑大多数心怀不轨的宵小之徒。

今天俄法王庭和圣堂教堂里,并没有教义争辩的安排,因此他让人,这时城门的入口处,一个小小的纷争,却引起他的注意。

“来自印度的塞里斯人,自称罗马人的后代,流落在东方的克拉苏子孙。。”

当地的城管小队长,为他解释道

孔特诺利亚嘿然笑了起来,相比其他人看起来千篇一律的黄肤黑发的印象,他至少知道塞里斯人也是有由众多民族构成的,既有所谓“唐”的正统塞里斯人,也有那些藩属国家附庸民族转变而来的归化塞里斯人。

但是多数都拥有古老帝国的民族自豪感,千里迢迢跑过来自称罗马人后代,还是破天荒的事情。

。。。。。。。。。

花园里一片的祥和宁谧,纤巧的白鹿伴随着高大温驯的青牛,在水畔轻轻漫步,厮磨着叼嚼嫩草,很有些闲情惬意,小白狼照例追着西贝猫在花草丛树里钻进钻出,不时打翻个吧陈设花盆什么的,惹得那些跟在初晴正在整理园艺花草的小女孩们,一片的娇嗔声。

已经成为大内常驻成员的早慢熊也难得在家,它抱着肚子团团坐在地上,叼着个嫩笋慢条斯理的咀嚼着,黑白间色的皮毛被肥硕的身材撑得的满满的,随着动作荡漾出波浪一般的纹理,眼皮耷拉下来,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充满了卖荫讨好的味道。

红毛的党项獒已经长的高大威猛,可惜他对同为犬科的小白狼不屑一顾,更喜欢和小丫头的坐骑,大花马斑斑所生的小马驹呆在一起。

还有其他一些新来的成员,由于没有完全驯熟,就只能养在栏杆圈出的观赏园里,享受围观和喂食的待遇。

一双裹在襁褓里小婴儿的声音,成为庭院里的主旋律,大大小小的女孩儿们瞪着乌黑的眸子,拿着各色玩具和小玩意儿,围观着家庭的新成员,

面色满是苍白和疲惫的哥舒氏,欣慰的看着这一切,却难掩那么深藏的一丝丝失落,而其他人中,也有那么一点点如释重负的错觉。

世上总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随着儿女们的陆续出生,这些原本还算平静相谐的女人们,之间的关系,也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轻轻叹了口气,转回头来。

“荆南都督韦伦,请就地借调谷米二十万石。。”

掌书记戴叔伦启声道

“因为襄樊水患,外加漕路受阻,当地米价一日数涨,。。为平抑善后之用”

“他不是兼领江南转运大使么,随便凑凑,就应该可以拿出来了。。”

我坐在亭子里,漫不经心道

“山(南)东道的冬季直道改造,已经调过荆州的常平仓了,再加上靠近青黄不接的时节,民间多自藏备荒。。”

“而江西道往江东、两浙的道路为桃花汛所困,车船难行,征调不及”

作为我幕府八书记之一,他领导的幕僚小组是专门荆南方面的事务,

现在的荆南道,虽然是新划分出来的,但是荆南的军屯庄,却是龙武军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也是早年开荒最艰苦的地区之一。

大规模有组织的围圩造田,与洪水、蛇虫、湿瘴,时疫做斗争,大抵有数千人因此死亡或是患上难以治愈的终身残疾,其中所动员和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采用了大量畜力和先进农艺,在本朝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

由于地理上的蛮荒和相对封闭,这里也是大规模使用各色战俘、军奴的地方,为了达成目标过度使用和赶工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也可以说这些水泽殷沃之下,埋的是累累的尸骨。

但是前期的付出和代价,收获也是同样的巨大,围绕云梦大泽的大规模围垦,早就是的绵连数百里的大片水灌良田,所谓的沃野肥田畜禽盈沟,因此早在前年开始,就一跃超过龙武军发家的剑南道和近水楼台的关内道,成为第一大粮食和农副产品、原料的生产地。

几乎八成的杜仲胶产量,三分之一的生熟成药,近一半的丝麻棉帛和油料作物,都出自这里,相比依托南平府,以矿业工场为主体的剑南产业集群,荆南的流民大营走的是另一条大规模垦殖的路子。

在武装屯垦的经营下,周围的山夷、土蛮聚落也几乎被一扫而空,不是被归化成屯庄劳力的一部分,就是被捕杀驱赶到了别处,其中的斗争和血腥,一言难尽。

这几个县,也是天下屈指可数的,在国内内陆腹地按照延边军州的规格来设置的县治。生活着十几万户以府兵、军眷名义存在的军屯户,还有两三倍与他们的各色奴户。因此这些地方也是采用与外县迥然不同的治理风格和社会制度。

荆南道也是由南向北,产业逐级改良推广生产链的重要一环,其经营和屯垦的范围,以较为便利的水系运输为依托,已经遍及后世半个湖北及湖南和江西的部分地区。甚至足以对邻道的州县产生影响和冲击。

比如荆南军屯庄的一个任务就是调控附近江南诸道的米市,利用半官方身份、资源和便利,在谷熟前后有组织的定期打击那些试图囤积居奇的豪商大户,并从他们身上取利。

由于采用了多熟的新种和精耕细作的集体农艺,因此在地方的粮食及农副产品市场上很有竞争力。每年他们积余的物产,通过大泽和汉江连接的发达水系,可以轻易的输送到岭南去,以另一种方式支援海南、安南乃至外海的大开拓。

此外七只直属工程军之一,也驻留在当地,依托当地的资源和人力,进行营造和研发。

“那就拆借给他十五万石,不过平殍转手之利,军中至少要六成。。”

我想了想吩咐道,

“淮北道工程军彭城营,哗变生事,”

戴叔伦又道

“不过月底已经由淮西团练平定了。。”

我只哼哼了声,活该。

随着朝廷宏伟规划,横贯天下各地的直道和电报传讯线路,也在不断的拓展延伸,而在这备受是海量投入的人力物力和金钱,

吸收了大量遣返军将的工程军和漕营的存在,正好迎合这个大建设的存在和需要,不过与枢密院直属的少而精的工程兵不同,作为宰相政事堂名下领导的一直非常规力量,这些前军人可以迅速武装起来,变成一股应急的力量,也是重建府兵之后的一种补充。

虽然历年有所编减,但是作为天子和宰相,也舍不得轻易放弃这么一只力量,因此保持了相当的规模。同时这也是经过枢密院分权之后,宰相们保持对军方继续制衡的重要存在,同时枢密使也可以参与国政讨论,因此通过两权相制,相互渗透于相互制约,皇权的才能安枕无忧。

但是数量一多,管理就变得繁复起来,经手的层次也多,相应的制度和人事没能及时跟上,也没有龙武军的统筹计划能力,因此在上情下达之后,体系内的损耗也增大了,再加上朝廷对工程任务催的紧,供给和轮休却被拖延了,底下人处置不当就变成新的事端了。

戴叔伦再翻到下一页

“登州的碧游馆已经兴建完成了。。”

我这才提起点兴趣,按照对方上的禀报。

碧游馆,就位于我们蜜月旅行游玩过的海岸,由于前期营造设施俱是完好,因此带动了附近的风气,变成登州士民游玩赏乐的新去处。

登州商团的那些豪富巨贾们,几乎是跟风一样的在附近买地置业,建了不少别业和亭墅,酒铺食肆等一些营生也开始出现,

当然其中风光最好的一段,被圈出二十里,作为新营造的中军疗养院,将来还会分成对内疗养荣军院和对外营业创收的优养园两部分。其中最大的一座镇海碑亭里,是王维手书的“阆沧”二字。因此也被成为阆沧院。

紧邻着大路旁,另一段比山临海的各种地貌俱全的沙湾,就成了我家营造别院的所在,取碧海蓝天游赏趣乐之意,名为碧游馆,作为消暑度假的别苑。

这样夏天的泳装休假计划,就可以施行了,想了想阿蛮初晴她们都穿上轻薄透之至的泳装,波涛汹涌的跃动在碧海蓝天黄沙白浪中情形,让人充满了期待啊。。。。

第六百六十三章 前线后方

木鹿城残损的城墙下,被堆出了几个简易的上行通道,沿着通道成群结队的军人们正在进行轮替,高墙背后的厮杀声,彻夜不绝于耳,那是外郭城墙上的守军,依靠狭窄的地势,仍然在负隅顽抗。

相比轻易就丧失斗志和信心,而迅速沦陷的其他城市,木鹿城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另一面。大量逃亡聚集在这里的阿拉比亚族裔和穆斯林百姓,轻易就压制了城市里的其他声音,而让守军的决心比其他地责更加坚定。

他们的家人,他们的信仰,他们的民族,都依托在最后的城市中,再加上总督巧妙运用民族和信仰差异上的宣传,这也让河中一路过来,几乎是无往不利的招降和武力胁迫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了。

微微湿冷的空气中,青城五代弟子段子昂,嗨的一声吐出一口白气,猛然的跳跃起来,侧身让过闪烁的刀光,反手一剑挑在对方的眼窝里,另手支剑插墙,蹬蹬两步翻身跃上房顶,数柄刀剑猛然砍下,却擦着他的衣角砍在地上锁铭火星直冒,就见他像一条翻滚的游鱼一般,错身蹿到敌人的脚下,双手叉剑,撩过一排惊慌失措的脚棵,喷出一条长长的血线。

望着对面房顶上如下饺子般栽落的人体,队正夏侯一贯的手笔,微微点头,作为京都大侠,京华社总头目夏侯麒麟的侄子,也是军中服役的资深游侠儿了,从奉命袭击解救那些被掳到草原上的唐人女子开始,就与各色外族作战了。

大多数情况下,以这些江湖豪杰杀人越货的本事对付这些以圣战志愿者为主的胡兵,算是牛刀杀鸡了。这些圣战者空有拼死的决心和意志,但是战术和策略上的手段则是低劣的可怜。

“掷弹兵。。。”

随着不远处的叫唤声,一名带着石棉手套的老兵,屈身猫腰上前。

一个简易的火罐被以一个精准的弧度投进一座房屋,然后用盾牌靠肩顶住,随着门窗喷出的火舌,方才还死硬拒绝出来的主人全家,和逃进去避难的呼罗珊士兵一起变成一个个惨叫挣扎的火团,从门窗撞破出来,跌跌撞撞的挣扎翻滚在街道上,然后被一一戳死。

在被清理出来的区域内,一些人正在休息。

他们的穿戴几乎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人仅仅一身布衣,武器也不统一,而是按照个人的喜好,从寻常的刀剑短兵,到斧锤枪棒,乃至一些比较冷门的拨、铿、钢、鞭之流的奇门别类兵器。

松松垮垮的站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像样的队形,却自有一股慑人的威压和气氛。几乎人人都有一张到两张的弩弓。

健儿营,主要都是有关陇河西一代的游侠儿构成的最擅长的是在狭小有限的范围内,以小团体进行死斗,因此巷战就派上了用场。

他们将配合掷弹兵队什,进行城区的前哨和突破作战,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吐蕃人和青海部组成的敢死队,反而没有太大用处了。

杀散潜藏的敌兵,随后跟进的藩兵,仔细的打扫战场,将还没死透的人补刀,将值钱的物品和甲胄刀剑等还算完好的战利品收集起来。

突然有人,将长枪眼疾手快的戳进一个发出响动的角落,堆积的杂物随着惨叫挣扎的人体,散落一地却是一个半大的孩子,手中捏着一把柴刀。

这名藩兵用力扭转枪尖在身体里挤出更多的血浆和气泡,结束了对方的痛苦后,再用战刀把头颅砍下来,也算是一个三分之一折扣战绩。

凡是被怀疑拿起武器的居民,不论男女老幼都将被视为敌人而予以清楚,剩余的人们,则被象羊群一样驱赶到控制的那一段城墙下,拒绝服从或是有反抗嫌疑的同样是就地处决。

而那些番军和仆从国,部落士兵,无疑更能胜任这种残酷的任务,唯一的代价就是被误杀的几率要比唐军直接控制的地方高出许多而已。

如果没有太多意外的话,作为呼罗珊首府和东部统治中心的所在,成为外来征服着,展示残酷手段和铁腕决心的样板和范例。

并且利用这次高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