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色警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1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世在蒙巴顿方案下,除了佛家继续混世,跳出了东边的王公土邦们之外,印度依旧被一分为三。

“若是南洋的那帮土著再过去,印度还不知道要被分成几块呢?嘿嘿,甘地妄称圣人,也是绝对压不住的。让他们百年之内都折腾不起什么来。”老唐继续道。

“还需要等一等,阿富汗和缅甸那边的布置还没完成,西藏那边还要稳一稳,就连南洋那边还没有控制好局面,我们参谋部的意见是等到44年底,甚至是45年。”范种插言道。

要大规模调动南洋的土著,至少也要明年南洋稳定后。

“西藏那边不是给了一个宽松的政策了,还有人不满意?”孟享皱眉道。

鼠二送来的情报中,也有提到过,但孟享并没有太在意。

一座分基地坐镇下,消除了后勤补给的后顾之忧,又封死了边境线,一个机械化装备的师就足以扫清青藏高原上的一切骚动。

在这个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时代,孟享又不需要万族来贺的歌功颂德。很多时候不需要怀柔。就能清理掉忧患。这也使得那些已经见识过的西藏高层们一直很安稳。谁知又有了不稳定的因素。

“有人想把自治区的面积扩大一些!”掌控部分情报的老唐跟着说道。

虽然孟享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复兴华夏文明,但也不是死板的硬套过去的模式,除了吸收西方文明的精髓外。还要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点。

一个文明并不是一条小道走到底,若是没有和其他文明碰撞出火花,有时候在发展方向的瓶颈下陷入迷茫。

华夏西南的一些文明之路也是值得华夏核心文明借鉴的。

所以孟享特意让那些更加原生态的文明保留。建起了政策比较宽松的自治区。

这个自治区,并不是另一个时空的那种省级规模。

在全国都以州治命名后,有着强大军事实力支撑的孟享自然不会让省级政权出现特殊情况。他提出的自治区的规模,最大的也不过是区县级,小的甚至是一个村落规模,但本质上都是一个为保留土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保护区。

西藏就有6处。

黄教中的班禅和达…各占了一处,藏传密宗中的另一大派红教占了一处,其他白教、花教以及其他教派和独立的活佛派系,一起占了另外3处。

狼多肉少。才能更有竞争力。

孟享对这些圈起来的自治区给予了很大的自主权,但对奴隶制、僧兵都加以限制,这也是为了以后便于插手的后门。

青藏这边倒是差了些。在云贵川桂等地区就需要以此挟制。

为了尽快的统一国内。枪口对外,即使有足够的兵力支持也不适合在国内的那些少数民族的条件恶劣的地方消磨。

自治区的政策也是为了他们甩出来的棒棒糖。孟享一手捏着七十万大军长期驻守这四省剿匪的大棒,一手握着这块自治的诱人糖果,才彻底靖安了西南。

这里的自治区最多,但随着华夏核心文明和经济的渗透,恐怕以后数量和面积都会有所缩减。

西北和中亚的诸多民族也是孟享的这两招下软倒。

自治区内可以宽松一些,但在外边,甚至比汉人更严厉。

同样的方式,也被孟享搬到了南洋,这种方式可以最短的时间内让众多抵抗者入彀,集中管理起来,消除其他地方的隐患和麻烦,然后温水慢慢的煮就是了。

孤立起来的保护区又能维持多久?

美国人对付印第安人差不多就是如此,只是保护区的大小不一而已。

青藏那边也有人看到了这一点,力图让圈子大一些,圈进众多摆脱了奴隶身份,选择了低保和自由的藏民。

“圈子里外是两个世界。要不然要国法何在?”孟享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后,就不再理会。

现在没有那么多顾忌,那边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华夏的主要精力还是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尽力向外发展。

……

“印度不着急,让英国人和日本人在那里继续折腾一阵。”孟享心中早定,印度也不是华夏急需的菜。

华夏现在的情况和日本人差不多。

日本人向外侵略也只能在亚洲蹦跶,但亚洲此时都是欠发达地区,工业水平落后,而现代战争恰恰需要庞大工业产能的支持。

而在二战刚爆发的时候,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了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还多,美国人再占去差不多三分之一。亚洲的工业产值,除了日本人不足4%的占有率外,其他国家的工业与之一比,不堪一提。尤其是可以让战争发出最强音的重工业。

这也是德国人越打越强,日本人越打越被拖累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人空有众多的资源,却依旧限制于原来的工业规模和水平,无法消化吸收。即使缺油,也不是没有石油资源,而是无法有效地提炼和运输。

日本人前车之鉴,由不得孟享不小心。即使有个逆天的金手指,但这种摸不清底细的东西,总是让他不敢放心大胆的使用。

在穿越这种事情都能有的情况下,心中怎么会没有一点忌惮和对命运的敬畏。那种张狂的主角很可能会在一场白日梦中褪去所有的光环,两手空空的醒来。

所以他拼命的积攒夯实华夏的工业基础,从苏俄和日本人那里抢来的,从欧洲和美国那里交易来的,从德国人的战利品那里淘换回来的,虽然一些高端技术上稍差,但工业总产量已经超过现在的日本。

直到攒够了足够的底气,到了初级基础的瓶颈后,孟享才开始释放更大的野心。

一手远交近攻是为了扩张领土,获取足够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剩下陷入停滞需要稳定后,自然可以另一只手要远攻近交,稳定亚洲局势,向更远方的欧洲伸手,去谋取更大的利益。

日本人的工业跑不了,还需要尚有一搏之力的它来牵制美国人的力量,还不到宰割的时候,而美国这个庞然大物,还不是华夏能啃动的。

唯有乱成一团的欧洲是捡便宜的好地方。

“德国人已经同意我们去欧洲了,接下来我们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孟享提醒道。

“这样去了,恐怕要惹起不少的冲突,甚至可能还会和英美彻底翻脸!”范种心中还是有些犹豫。

“冲突是难免的,不过我们也不怕!”孟享笑道,“只要不是有过激行为,也闹不出大事来。不要忘了,我们去的是维和部队,维持和平的第三者中立武装,轻易之间,怎么会和别人闹翻呢?真要是闹翻了,英美盟军也需要考虑考虑和我们翻脸值不值!”

说着孟享再次一挥手道:“不管怎么说,我们华夏的军队总要到欧洲去一趟!是时候了!我来,我见,我征服!”

最后一句,孟享低声喃喃的几不可闻,却有透着钢铁一般的坚定。

第912章华人劳工

“这就是繁华的欧洲?”黄文华一下飞机就左右的瞧了半天,但入目看到的却是机场附近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德国人。

44年1月3日,华夏的第一支维和部队搭乘运输机到了希腊。

“别东张西望的,显得咱们就跟土包子似的。”罗薄在他身后小声嘀咕道,“欧洲又怎么了?搁着数百年前,咱们华夏才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长安、洛阳、燕京、开封了,哪一个不是比现在的伦敦、巴黎牛?”

“不要交头接耳,记住你们现在的身份,是华夏来维持和平的军人,代表着华夏的一份荣耀!”后方带队的营长洪兴官板着脸道。

任黄文华和罗薄都已经是校级的军官了,此时也只能乖乖的听着。

在这支团级的华夏维和部队中,几乎个个是精锐,校级军官更是一抓一大把。但这个时候,却也只能下浮三级当个尉官来使唤。

作为华夏第一支走向欧洲的军队,由不得孟享不小心,再说,他们的任务可不仅仅是维和,更多的是为了去欧洲探路去了,要求的素质自然很高。

维和部队,似乎不是后世联合国的专利。

这个时候甚至更早时候,西方很多国家干涉他国内政的时候,都经常打着类似的旗号。

不过,孟享这支维和部队却是和德国人在诸多条款上一条条的谈妥了,才送到欧洲去的。

之所以德国人答应的那么痛快,主要是华夏军队的那些条款很优惠,似乎真的就为维持和平去的。虽然也有保护在欧洲的华商和华人的意思,但却没有插手当地政事和军事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去当一个维持战时秩序的**。

要不然。德国人怎么会轻易的答应华夏军队来欧洲摘果子。

即使他们在前线的战局不利。即使他们很希望华夏军队支援他们一把,但华夏军队到欧洲,他们还是有些忌惮的。

毕竟。欧洲是白人的世界。把黄种人的大军引到欧洲来,对他们的宣传和统治都不利。

或许华夏从乌拉尔山或者中亚牵制一下还可,德国人现在虽然处在劣势。但还没有逼急眼的份上,更何况华夏现在也不愿意就到欧洲参战。

德国人在10月份发起的攻击,着实让苏俄人吃了不小的亏。

但伤亡一百多万人的亏对于抗击打能力极强的苏俄人来说,并不算很严重。更何况,美国人向苏俄扶持的力度加重,使得他们恢复的很快。加上这些年来的战争磨砺,苏俄军队也不是以前那么菜,如今双方依旧僵持在北德维纳河和伏尔加河沿岸。

苏俄人的大反击还没有开始,德国人的东线不算吃紧。对华夏的需求就没有那么紧迫了。

西线上,德国人倒是打得很紧张。

美国人在西线发力了。

有了美国人庞大的财力物力支持,盟军在12月初从西西里岛攻上了意大利。在12月底。盟军就一路冲到了那不勒斯附近。

不是德国人不强,而是盟军太强。一百多万盟军在海陆空三军齐上下,那里的40万德军支撑的轴心国部队根本撑不住。

墨索里尼和意大利国王撕破脸后,意大利军队已经陷入了分裂,再说面条军的状态也不能指望太多。

再说意大利南部三面环海,可选择登陆的地点不少,地中海海军不占优的德国人很难面面俱到。

老希也看到了这几点,交代德军也没有死守意大利的南部的意思。他只需要德军能抑制住盟军在这里的突破,能让德国人把意大利南方的好东西搜刮走即可。

意大利此时的工业产值和日本人相当,技术由于在欧洲的便利条件,有很多地方比日本人要强。甚至有些技术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流的。只是意大利经济的困顿和军队的绵软使得它们没有被发挥出来而已。

孟享也是很眼热这些,但却只能靠间谍特工趁乱小打小闹的捡漏,和德国人直接出动军队来抢差多了。

不过,德国人也不是完全放弃意大利,但在德国人局势吃紧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实力帮墨索里尼守住,更况且墨索里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二十年代就上台的墨索里尼这么多年过去了并没有给意大利经济带来多少起色。

意大利军队不是不能打,而是经济困顿,军队都维持艰难,使得意大利军人根本无心作战卖命。

经济的困顿和政治的**已经被意大利人厌倦了他的那一套理论,加上在教廷和国王偏向了盟军后,墨索里尼的大义已失,他的神话已经破灭,让德国人挽救都很艰难。此时只能帮着他守住半壁江山。

意大利的北方是老希强调必须要守住的,这里一失去,法国和奥地利都要受到威胁。

尤其是在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合二为一后,打到奥地利就差不多相当于打到德国本土了。这也是孟享之前承诺过的可以出兵的底线。

德国人自然不会为了把华夏引过来,而放任盟军一直打到家门口,他们只会不断地调兵去填进意大利战场,反正在别人的地盘上打坏了花花草草不心疼。

德国人允许华夏的维和部队加入的一个理由就是华夏维和部队对治安的维持,可以减轻德国人的部分压力,抽调出更多的军队来。

华夏打着第三者中立身份的维和部队虽然不参战,但禁止武力行为的意图对德国人更有力。他们更希望后方的占领区稳定下来,只要不闹大乱子,这样才能为德国人源源不断的输送更多的产品和财富。

“难道你们要帮助邪恶的法西斯镇压后方的抵抗组织?”英国人首先跳出来指责道。

“我们身为中立国,不会偏向任何一方,也不会干涉他国内政。我们是抱着追求和平的目的而去,为欧洲战乱下的那些无助的儿童、妇女和无端遭受战争痛苦的平民而去,我们的口号是不让任何一方的枪口对准无辜的平民!”老阎说的冠冕堂皇,倒是让英国人挑不出毛病。

“只要你们允许,我们也会直接出动维和部队去伯明翰等地,去维护那里的平民的安全。”老阎笑眯眯道,“华夏人民是爱好和平的!”

伯明翰周围英德双方正在僵持,即使华夏军队是打着上帝的旗号,英国人也不敢把他们放过去。但华夏政府的这种贴心服务是面向双方的,你不接受并不一定就是说偏向另一方。

当然这种说法,只有三岁小孩相信。但现在形势比人强,华夏的强势下,指鹿为马又能怎样?

英美还不会为了这些事情来和华夏翻脸。

毕竟,华夏军队派出最多只有一个师的规模,而且不会直接参战。

他们只能勉强自己相信华夏人是为了保护华人华商而来。

若是另一个时空,欧洲的华人极少,碰上战乱,地位低下的华人更是早没了多少影子。

但这个时空,有了强势点的华夏撑腰,加上有组织的活动,让欧洲的华人人数超过了百万。

这其中不仅仅有长期居住在欧洲的老华侨,还有在欧洲开始后,来寻找机会的华夏商人,更多的是华夏政府组织起来的华工。

华工在世界上的名头很响,在外国人眼中以老实廉价著称,但在华夏人的眼中,却是一部部血泪史的核心字眼。

北美、南洋、甚至澳洲的开拓都有华工的影子出现,但都是以悲剧收场。

即使到了一战时期,北洋政府和一些商人把十几万华工当作了一种劳力商品出租给了劳动力奇缺的欧洲。

但在华工被当做牛羊剥削的年代,这批去欧洲的华工很多被直接驱赶上了战场,成了炮灰。

即使那些回来的旅欧华,在华夏的历上也只是翻起来几个泡泡后,就没了踪影。

但孟享依旧在欧战开始后,这几年陆续组织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