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什么大事儿,王熙凤命人备了一些药材,送了去,顺便瞧了瞧。
现在贾雨村已经不腹泻了,只是因为身子本来就虚弱了,又劳顿了那么久,还需要休养一些时日。
贾雨村见荣国府的人来瞧自己,顿时激动不已,搭上荣国府这条线,还愁谋不到好职位么?
林黛玉在贾府住了下来,和贾宝玉虽然不像原著中那么亲近了,可是人家也常往这个院子跑,林黛玉无法,便时常劝贾宝玉好生读书之类的,林黛玉知道贾宝玉最厌烦这个了,故意惹他不快罢了。
可是这个贾宝玉是个抖m体质的,虽然林黛玉每次都让他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可是他对林妹妹的热情却一点都不减,三天两头要来找一会儿虐。
林黛玉懒得理他,更懒得和他读书作诗,只每天调养身子,温习魔法,将一些魔法书上的东西默记下来,并尝试着上手一些复杂一点的魔法。
在这个时候,要找一根魔杖不容易,而且林黛玉本身便是仙草,用什么木材的魔杖都有些相冲,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那些木压不住林黛玉的仙草之能,只能臣服,这样的魔杖固然顺手,可是对魔法的提升却没有多大的好处,好的魔杖和魔法师的关系应当是朋友和战友的关系,两个人不断磨合不断此消彼长,在此过程中,慢慢达到二者灵性想通的目的。很多老魔杖很受欢迎,是因为老魔杖也有经验的,但是老魔杖不好驯服,因为性子高傲。
至于贾母给送来的人参养荣丸,林黛玉是不愿意吃的,虽然是贾母发的话,可是贾府里里外外都被王夫人把持着,林黛玉可不相信它有多安全。
又因为三春还在上学,所以林黛玉白日里也要跟着学一些书啊,诗啊之类的东西,为了不让人小瞧了去,林黛玉时常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倒是让三春对林黛玉敬服了不少。
过了十多日,便听说贾雨村好全了,上门来致谢了,又去拜见了贾政,递上了林如海的介绍信,果然相谈甚欢,而贾政也替贾雨村谋了缺,仍旧是金陵应天府的职缺。
林黛玉听说了,暗想,自己拖了他这么些天,那个职缺还是落在了他的头上,看来这些确实是命定的,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贾雨村这样的人,以后是没有什么名声可言的,只是自己要什么时候想个办法和他撇干净关系才是,免得拖累了自己的名声。
贾雨村走马上任去也是两个月以后了,林黛玉已经渐渐地适应了荣国府的生活。
贾雨村刚上门没两日,果然从金陵传来了薛蟠打死人的事儿,这案子果然还是落在了贾雨村手里。
林黛玉又有些后悔自己当初怎么没在送给贾雨村的贺仪中施个魔法了。不过如果真的那么做了,贾雨村那样的性子,恐怕也要怀疑道林黛玉身上来了。
林黛玉除了叹了一回,也没有别的办法。
收到了薛家的信,说了薛蟠打死人的事儿。王夫人等人为了这个事儿烦恼,却不能不管,因为薛蟠是她的子侄。
转过来年,到了五月,薛家人便到了都中,第一件事便是来贾府了。
林黛玉正在屋子里做着针线,听说薛家人来了,王夫人带着自己的媳妇女儿等人迎了出去,便不由得冷笑了一声,这亲疏远近未免也太明显了一些。
雪雁有些期待道:“姑娘,咱们要不要前去瞧瞧?听说那薛家姑娘也是个风流人物呢!”
王嬷嬷斥道:“哪能让咱们姑娘眼巴巴地出去?就算要去,也要让人请才是!咱们忙不迭去了,失了身份!那薛家虽然是皇商,却也只是一介商贾,咱们老爷是巡盐御史,又是兰台寺大夫,咱们姑娘可比她们的身份高了哪里去了!要不是因为有这门亲戚,她们那里够得到咱们姑娘的一片衣角儿?”
雪雁听了不免觉得有些委屈,自己才说了一句,就引来王嬷嬷那么多句。
林黛玉道:“好了,雪雁,嬷嬷说的这些话是很在理的。咱们虽然住在祖母家,可是也要记得咱们的身份,莫要把姿态放得太低了,让人小瞧了去。”
雪雁闷着头应了是。
林黛玉也在想,曹公写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一母姊妹,为何一个嫁入了商贾之家,一个却嫁入了国公府?这可是天差地别的事儿啊!而且两个女儿,一个糊涂一辈子,一个精明一辈子,差别也太大了。
不一会儿,便有人来给林黛玉报信儿:“林姑娘,前头薛家夫人带着姑娘和哥儿来了,老太太叫您去见客呢!”
林黛玉站起身道:“我马上来!”
让王嬷嬷抓了钱给了报信的丫头,林黛玉便带着鹦哥朝前面去了。
进了屋子,此时屋子里已经是莺声燕语热闹一片了,这样的热闹是少不了贾宝玉的,只见他在姐姐妹妹中窜来窜去,形状可笑,整个儿如得了势的猴子一般。
再看贾母依旧坐在上首,而她的下方则坐着王夫人邢夫人等人,中间还有一个与她们年岁差不多的,应当就是薛姨妈了。她的身后站着一位少女,果然是生的肌骨圆润,容貌丰美,而且温柔浅笑的模样,果然是个举止娴雅,品格端方的美人儿。不过年纪应当是在十多岁。
曹公没具体说薛宝钗的年纪,只说她比薛蟠小了两岁,而且又是来都中参选的,选侍年纪最小的是十三岁,薛宝钗这个时候来都中,应当是先来打探并铺路的。
贾母见林黛玉来了,一把搂在怀里,道:“这个是我的外孙女儿,因着她母亲去了,便送到了我身边教养着,是个聪明灵秀的闺女!名唤黛玉的。玉儿,那是你薛姨妈家的姐姐,闺名唤宝钗,以后你就跟着宝玉他们叫宝姐姐便是了。”
林黛玉从善如流上前给薛姨妈和薛宝钗见礼道:“姨妈好,姐姐好!”
薛姨妈拉了林黛玉的手道:“老太太真真是好福气,身边的女孩儿个个都赛天仙似得,又俊俏又乖巧!”
贾母被捧得高兴,道:“你家闺女也不差,我瞧着我这一屋子都比不上你一个!”
薛姨妈急忙谦虚了一通,一时之间,屋内谈笑风生,竟然跟多年未见的至亲久别重逢一般。
林黛玉偷偷站到一边,瞧着薛宝钗,薛宝钗这年纪正是长身子的时候,脸盘圆润,身量微丰,用这个时代的眼光看,就是一个多福多寿的模样。
薛宝钗察觉到林黛玉在看她,便微微一笑,林黛玉也回了一个笑容,心中感觉很奇怪,这个女孩子真的有那么深的心机么?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人的美,是完全不同风格的美,可是薛宝钗应是在贾府混得风生水起,比林黛玉这个官家小姐还受欢迎,曹公也说“人多谓黛玉不及”,可见群众的看法多么一致。
书中说薛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小丫头都喜欢去薛宝钗那边玩,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可以有很多理解,比如手头很松,不在意银钱,因为薛家有钱,而林黛玉被说成是“一草一纸皆是荣国府所出”,这高下立见。
林黛玉心中暗叹,果然是有钱便猖狂,无钱便是泥。薛家商贾之女,硬生生将林家官家之女比了下去,可见也是贾府的人只认银钱和眼前利益的缘故。
其实说起来,薛家是百万家私,可是林家三代列侯,又多承袭一代,再加上林如海这个巡盐御史,家资几百万,是薛家的几倍也不是吹的,只可惜林黛玉一介孤女,只能任人宰割罢了。
想到这些,林黛玉便心中暗暗下决心,自己决不允许林如海早逝,决不允许贾府欺负到自己的头上,将自己吃的骨头渣滓都不剩。
薛宝钗来到贾府,一家人住在梨香院,果然大受欢迎,如书中所说,连小丫头都喜欢去梨香院顽,只因着时不时能够得个银角子金锞子。
林黛玉不管这些,只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她忙得很,要研究许多药材,因着魔药领域里,魔药的命名和现在草药的命名完全不一样,她还得一一对上,编成册。以后给林如海治病还需用到的。
魔药不仅有变形等功能,还能够治病,巫师也是人,也会生病,就需要魔药了,魔药佐以魔法,效果比麻瓜的药要好用的多。
林黛玉还想什么时候自己能够做出飞路粉就好了,到时候长途旅行也便宜许多。
过了约摸两个多月,便听说林家的人来了,林黛玉顿时激动不已,急忙跑到贾母那里。
贾母笑容满面地对林黛玉道:“玉儿别急,我已经让你琏二嫂子派人去接了!”
林黛玉只能在一旁等着。
5林家送礼宫花来
过了许久,才看到有人引了漱铃漱谧进来。
看到她们两个,林黛玉顿时心里一热,跟见了真正的亲人一般,顿时眼泪都出来了。
漱铃和漱谧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十岁的时候被选到了贾敏的院子里当差,在十三岁的时候被提为大丫鬟,贾敏在病中时,林黛玉时常在床前侍奉,二人与林黛玉的关系不是一般的亲密。
贾母见了两个齐整的丫鬟,满意地点点头,道:“以后你们就跟着你们家姑娘,好生服侍着,我不会薄待了你们!”
漱铃和漱谧对视了一眼,漱铃上前行了礼道:“老太太容禀,我们二人在出来之前,老爷便将我们一年的月钱都给了我们二人,只交代我们一定要好生侍候姑娘。这月钱,就不用给了。”
贾母叹了一口气,道:“到底是女婿考虑的周全,也罢,跟玉儿去吧!”
林黛玉站起身道:“祖母,现在两位姐姐到了,您借给我的鹦哥我也该还给您了,只是我屋子里有些事儿是鹦哥儿管着的,还需鹦哥跟两位姐姐交割明白了,才能够让她回来呢!”
贾母笑眯眯道:“如果你舍不得,鹦哥留给你用也是使得的。”
林黛玉不想身边有贾府的人,急忙道:“多谢祖母的心意,只是我屋子里的名额已经满了呢,让鹦哥做二等丫鬟,未免太大材小用了,所以还是还给祖母吧,这么伶俐的人,合该祖母用才是!”
贾母应了。
林黛玉带着漱铃漱谧二人去了自己的院子。
漱铃漱谧二人进了屋子便跪下给林黛玉磕头,道:“姑娘的信到的正是时候,老爷正和我们说要放我们二人出去的事儿,可是我们舍不得,又没有理由可以留下,老爷看了姑娘的信,才答应了让我们留了的。”
林黛玉道:“快起来,这里跟家里一样,没有那么大的规矩的。那也实在是我的信去的及时。好在二位姐姐留下来了,以后有了你们二人,我也能够轻松许多了。”
漱铃和漱谧二人高兴地站起来,道:“姑娘不嫌我们粗陋才好!”
本来她们以为林黛玉到了荣国府便有新丫鬟伺候的,没想到林黛玉让她们二人来了。
林黛玉道:“你们哪里粗陋了?你们二人都不好,外面那些丫鬟都要羞死了!我在外祖母家,虽然是至亲,到底不是自家,没有那般自由自在,而且现在外祖母不理家事,是二舅母在管着的,二舅母与我娘的龃龉,你们肯定也知道一些,我身边也没个十分得用的,有了你们,我才是真正的安心了。”
漱铃道:“那可好,我们便陪着姑娘,一定帮姑娘分忧!”
林黛玉笑道:“好姐姐,我等的就是你们这句话了,现在嬷嬷年纪大了,性子又太软和好说话了一些,雪雁你们也知道,到底年纪小了一些,所以你们要多多提点教导她们两个人才是。”
林黛玉又问了二人应当年初信就到了林家,为何拖到现在才来。
漱铃道:“姑娘莫怪,我们也想早日来,可是老爷身子时好时坏,我们便在老爷身边伺候着,等到老爷的身子大安了,才上都中来的。”
林如海和贾敏鹣鲽情深,贾敏去了,林如海撑不住也是自然的。林黛玉不免叹息了一番。
漱铃漱谧应了,只觉得姑娘在这荣国府里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的。
叙完旧,二人跟林黛玉说起了带过来的礼。
“老爷说姑娘信里说得对,那些故交挚友都要来往才是,所以备了礼写了签子,装好了,这里是礼单,姑娘看看,信里有个数便好!”
林黛玉接过礼单,扫了一眼便先放在一旁,道:“父亲可准备了送礼之人?”
漱谧道:“老爷让贵叔带着他儿子来了,贵叔以前也是老爷跟前的,在那些人家心里也是有个号的。”
林黛玉点了点头,林贵有林姓,便是林家的家奴,据说是林黛玉爷爷的书童,娶了林黛玉奶奶身边的丫鬟,现在是林家的大管事,而他的儿子应当会接他的班。林贵亲自来,说明林如海送礼的诚意了。
林黛玉道:“我也写个帖子递过去才是,好让他们知道,是因为我在京里,所以才有这份往来,以后要是咱们有什么事儿,也好多些门路。”
漱铃和漱谧虽然不知道林黛玉说的事儿指的是什么,但是也知道有备无患,就算是没什么事儿,现在来往着,以后对老爷在官场也是很有帮助的。
林黛玉写了帖子,让林贵在送礼的时候一并递上,于是收到礼的人家便收到了两张帖子,一是林如海的,叙旧情又托人稍微照看一下女儿,又有林黛玉的,说明了自己在京中的事儿,若是有什么人情往来的事儿,她也可以出面,于是京中不少人家都知道,前科探花林如海有一个聪明又懂礼的好女儿,年纪尚幼,却写得一笔好字,跟着也要赞一句果然是家学渊源。
林黛玉没让林贵等人来见自己,也是为了免得贾府借着自己这根线跟都中的官员攀关系。林如海为探花,为官十多年,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