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最佳课外读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学生最佳课外读物-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场,车胤就向伙伴们宣布说:“从今天开始,请你们每个人都捉20个萤火虫给我,我……”

    他的话还没说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

    “萤火虫多好玩,我可不会白白给你!”

    “你要那么多萤火虫干什么?”

    “要么你拿东西来换……”

    车胤胸有成竹地说:“你们每天按时给我送来萤火虫,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怎么样?”

    “好,就这么定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因为他们都知道,车胤看的书比他们多得多,肚子里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

    就这样,每到夜晚,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给车胤交来了几十个流萤。车胤讲完故事后,孩子们一哄而散。车胤就回到屋里,吊起萤灯,孜孜不倦地看书学习。少年时期的好几个夏秋季节,车胤就是这样度过的。由于车胤不断刻苦地攻读,他长大后成了…名满腹诗书、受学生尊敬的先生。



………【10、好学的孔子】………

    孔子本名叫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国的都城在现在山东省曲阜)。子,是古代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颜氏带着他,过着贫穷的生活。颜氏对孔子十分疼爱,要求又非常严格。孔子才六七岁,母亲就教他学习各种礼节,教他做个懂礼貌的人。到了15岁,孔子立下志愿,要多读书,成为有学问的人。不幸的是,孔子17岁那年,*也死了。他成了孤儿,生活更苦了。他没有钱读书,只好去做杂事,像管菜园呀,看管牛羊啦。

    可是,他从没忘记学习,只要有空就读书。而且向别人请教,对什么新鲜事都要打听。有一次,他跟着大人们到太庙里去。一进门,他就东张西望,逢人就问:

    “这是什么?”

    “那是怎么回事?”

    有人见他问个没完,就嘲笑说:

    “孔家的儿子真不懂礼节,总是问这问那!”

    孔子听了,笑了笑说:

    “遇事不懂就问,这才符合礼节呢!一个人对什么事,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才是真正有知识。不懂装懂,才是没知识。”

    孔子在他的一生中,都是这么做的。30岁以后,他还向别人学过琴,问过礼,拜过师。

    有一次,孔子向一位叫师襄的乐工学习弹琴。老师先教给他一支曲子,可没有告诉他曲名是什么。孔子非常喜欢这支曲子,一连几天都反复弹着它。老师听了笑着说:

    “你弹得不错了。我再教你一首新曲吧!”

    孔子说:“我会弹这曲子的调子了,可弹琴的技巧还不行,还得多弹几次才行。”

    过了些日子,他弹琴的技巧大有长进,老师又想教他学新曲子。孔子摇摇头说:“不行啊!这曲子的精神,我还没体会到,还是让我多弹几天吧!”

    不久以后,孔子把这支曲子弹得十分动听,连老师听着,也入了神。孔子对老师说:“这支曲子气势不同一般,我想,除了周文王,别人恐怕作不出这样精妙的曲子来。”

    老师听了,向孔子连连作揖说:“你真高明,当初我学这支曲子的时候,我的老师说过,它的曲名叫《文王*》啊!”



………【11、李白从小立志成才】………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之所以能“开口成文,挥翰霞散”,写出数以千计为人民传诵的诗篇,主要是他长期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的结果。当然,与家教也是不无关系的。

    李白的父亲是个很有文学修养的人。李白刚刚懂事的时候,有一次听到父亲在书房里朗读《子虚赋》,那优美动听的文词,使李白人迷人神。开始,父亲以为他听不懂,后来父亲发现每当他朗读诗文的时候,李白便到父亲跟前,眼睛盯着父亲,认真聆听。有时竟随着父亲感情的起落表示悲欢。于是,父亲便留他在书房里一块学习,一块朗诵。幼时的李白几乎每天都是在书房里度过的。

    在父亲的教育下,李白“五岁诵六甲”(指推算生辰年月的六十甲子),“十岁观百家”(指诸子百家的各类书籍),十五岁开始学写文章和诗歌。他最早写的《惜余春赋》、《明堂赋》、《大猎赋》都曾受到文豪的重视。

    李白的进取精神特别强,他甚至有超过司马相如的抱负。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他下了很大决心,同一位好朋友住到成都附近的青城山里去,专心攻读,博览群书,钻研诗文书法。他在青城山,一连苦读了好几个年头,都不曾进城去闲逛一次。

    但是,少年时的李白,在学业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动摇的。他在四川眉州象耳山读书的时候,一度对学习的艰苦和紧张适应不了,曾想中途放弃学业,做一个自由自在、随意飘游的浪子。

    一天,他离开象耳山,正走到山下小河边时,遇见一位头发花白姓武的老大娘蹲在河边杵。李白好生奇怪,走上前去问大娘干什么。武大娘指着铁柞说:“我要把它磨成针。”李白以为老大娘在拿他开心,不相信老大娘的话,问道:“这么粗的一根铁杵,能把它磨成针吗?”老大娘意味深长地对李白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了心里不觉一怔,顿时感慨万分,独自一人在河边沉思了很久,从中得到极大的启发。于是,他又坚定地往山里走去,决心继续归山终业。

    从此,“铁杵磨成针”成了李白的座右铭。他始终以这种精神来要求自己“读破万卷书”。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后来做的诗,都能达到有如信手拈来、妙语天成的程度。



………【12、宋廉不惧艰险】………

    宋濂字景濂,明朝初年浦江人。官居学士,主修《元史》,参加了明初许多重大文化活动,参与了明初制定典章制度的工作,颇得元太祖朱元璋的器重,被人认为是明朝开国大臣之中的佼佼者。

    宋濂年幼的时候,家境十分贫苦,但他苦学不辍。他自己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我小的时候非常好学,可是家里很穷,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书看,所以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去借来看。因为没钱买不起,借来以后,就赶快抄录下来,每天拼命地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正是这样他才得到了丰富的学识。

    有一次天气特别寒冷,冰天雪地,北风狂呼,以至于砚台里的墨都冻成了冰,家里穷,哪里有火来取暖?宋濂手指冻得都无法屈伸,但仍然苦学不敢有所松懈,借来的书坚持要抄好送回去。抄完了书,天色已晚,无奈只能冒着严寒,一路跑着去还书给人家,一点不敢超过约定的还书日期。因为诚实守信,所以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他看。他也就因此能够博览群书,增加见识,为他以后成材奠定了基础。

    面对贫困、饥饿、寒冷,宋濂不以为意,不以为苦,而他所追求的是成大业,努力向学。到了20岁,他成年了,就更加渴慕圣贤之道,但是也知道自己所在穷乡僻壤缺乏名士大师,于是不顾疲劳常常跑到几百里以外的地方,去找自己同乡中那些已有成就的前辈虚心学习。有一位同乡位尊名旺,他那里来往的名人很多,名气也很大,有不少人到他那里学习,他的言辞和语气很不客气,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宋濂就侍立在他旁边,手里拿着儒家经典向他请教。他俯*子,侧耳细听,惟恐落下什么没有听明白。有时候这位名气很大的同乡,对他提出的问题不耐烦了,大声叱责他,他则更加恭敬,礼节愈加地周到,连一句话也不敢说。看到老师高兴的时候,他又去向他虚心请教。他还自谦地说:“我虽然很愚笨,但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后来他觉得这样学习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到学校里拜师学习。一个人背着书箱,拖着鞋子,从家里出来,走在深山之中,寒冬的大风,吹得他东倒西歪,数尺深的大雪,把脚上的皮肤都冻裂了,鲜血直流,他也没有知觉。等到了学馆,人几乎冻死,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学馆中的仆人拿着热水把他全身慢慢地擦热,用被子盖好,很长时间以后,他才有了知觉,暖和过来。

    为了求学,宋濂住在旅馆之中,一天只吃两顿饭,什么新鲜的蔬菜,美味的鱼肉都没有,生活十分艰辛。和他一起学习的同学们一个个身穿华服,戴着有红色帽缨镶有珠宝的帽子,腰里佩着玉环,左边佩着宝刀,右侧着香袋,光彩夺目,像神仙下凡一样,但是宋濂认为那不是快乐,丝毫没有羡慕他们,照样刻苦学习,因为学问中有许多足以让他快乐的东西,那就是知识。他根本没有把吃的不如人,住的不如人,穿的不如人这种表面上的苦当回事。

    正是宋濂能忍受穷苦,自得其乐,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的那些同学一个个生活得很快乐,又有几人名留青史呢?



………【13、苏秦刺骨、匡衡偷光】………

    苏秦自幼家境贫寒,温饱难继,读书自然是很奢侈的事。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和帮别人打短工,后又背井离乡到齐国求学,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

    苏秦自恃学业有成后,便迫不急待告别师友,游历天下,以谋取功名利禄。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自己的盘缠也用完了。没办法再撑下去,于是他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与乞儿无异落魄景象,溢于言表,令人同情。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自讥笑他。他每天研读至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地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每次醒来,都懊悔不已,痛骂自己无用,但又没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

    有一天,他读着读着实在困倦难当,不由自主地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方法:锥刺股。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猛然“痛醒”,保持苦读状态。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睹。经过“血淋淋”的一年“痛”读,苏秦很有信得,写出了揣摩时事的名篇。这时,他充满自信地说:“用这套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服许多国的君主!”于是苏秦开始用“锥刺股”所得的学识和“锥刺股”的精神意志,游说六国,终获器重,挂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看了苏秦刺骨的故事,不由得让人想起西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14、王羲之苦练书法】………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赞许。传说,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是东晋的宰相,与当朝太傅稀鉴是好朋友,稀鉴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众的女儿。一日,稀鉴对王导说,他想在他的儿子和侄儿中为女儿选一位满意的女婿。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选。王导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诸位儿侄,儿侄们久闻稀家小姐德贤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来人选婿时,诸侄儿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襄之不问此事,仍躺在东厢房床上专心琢磨书法艺术。稀家来人看过王导诸儿侄之后,回去向稀鉴回票说:“王家诸儿郎都不错,只是知道是选婿有些拘谨不自然。只有东厢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顾用手在席上比划什么。”郡鉴听后,高兴地说:“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内含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意中的女婿。”于是,把女儿嫁给了王素之。王导的其他儿侄十分羡慕,称他为“东床快婿”,从此“东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称了。



………【15、爱迪生和他的发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