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湘人:湖南人是天下的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读湘人:湖南人是天下的胆-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种烈就是真实,真切,让人感觉到湖湘女人的实在。
  现代辣椒情结
  辣椒当道的湖南有了更多的传奇。当“非典”威胁着中国人的生命的时候,湖南人中间便有一种传说,称吃辣椒的人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要强得多。于是湖南人又为辣椒找出一大优点。当人们发现禽流感有可能侵害人类的时候,湖南人中间又有人议论:也许吃辣椒能够对付这种可怕的疾病。于是多吃辣椒又有了更充足的理由。作为非专业人士,无法判断这些说法是否有科学的依据。但作为一个湖南人,很理解湖南人为什么总是要想法设法宣传吃辣椒的好处。
  时下,湖南风行“口味虾”、“口味蟹”、“口味鸡”、“口味鱼”、“口味蛇”等等。所谓“口味”,就是非常刺激的意思。这种菜式,几乎把所有刺激性的佐料都放进去了,吃起来比其他本来就很辛辣的菜肴更加过瘾。热情的湖南人当然不会忘记向外省来的客人们极力推荐这种把人辣得嘴皮红肿、脑袋发晕的口味,结果竟然也让一些外省的朋友吃上了瘾。湖南电视台的节目很火暴,很多外省来做电视节目的嘉宾和艺人,通常都会被主人们在消夜时间领到大排档去接受“口味”系列的火辣洗礼。很多人因为结识湖南“辣椒特色”而喜欢湖南,甚至来到湖南。辣椒因此而成了某种信息传导的桥梁。
  对于大多数不吃辣椒的中国人而言,吃辣椒这种强刺激的食品是需要拿出很大勇气的,湖南人却专找最辣的辣椒吃。“贵州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湖南人吃本地辣椒还嫌不过瘾,听到外省有更辣的品种,就会像觅宝一样把它找来享用。海南的野山椒和黄金椒,台湾的高山椒,辣得不同凡响,湖南人都会弄来品尝,如获至宝。湖南人吃辣椒这件事,不就意味着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吗?
  ……
  你喜欢吃什么,你骨子里就暗合着什么。比如辣椒的刺激、刚烈、冲劲,实在迎合了湖南人性情的频率。在所有的味觉里,湖南人惟独喜欢辣椒,应该与此有很大的干系! 
   。。

关于住:包容全是胆识人(1)
行走于三湘四水,用心灵触摸那些依山傍水的伟岸身影,回荡千年足音的青石街沿,老鸦昏飞的寻常巷陌。那些秦砖汉瓦、穿梁立柱、雕梁画栋、翘檐斗拱、盔顶灰羚、雕楼炮眼,如*独领的湖南学人,光耀千秋的湖南伟人以及奇甲天下的湖南山水一样,波动着湖湘文化的身影。
  这些千古流芳的遗存,观照着湖湘建设者与享用者之间的心灵沟通与情感互换,彰显了湖湘建设者将经世致用的理学,大胆先行的历史教化,筚路蓝缕、前赴后继的创业精神,以及将湘人的思维定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人文情怀,深入土地、环境、空间、材料等物质的情感过程,带给人以生命、果敢、刚毅、张扬、包涵及先声夺人、不可一世、气度非凡与巧夺天工的建筑气质。
  这些古老灵动的物质,历经千年风雨,成为诠释过往农耕时代特定生活方式及其文化习俗的空间文本。彭头山古城遗址,“干栏式”土家族、苗族与侗族民居,府第式“湘军将领”庄园与“茶商”城堡,曲巷相连的街衢式建筑群落,都是湖南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长出来的独特风景,是肝胆炳烛的固态湖湘文化。
  夏朝以前的黄昏
  于连绵起伏的武陵山脉东端,浩荡无际的洞庭湖西岸,一马平川的澧阳平原上,南来温润的亚热带暖风徐徐吹拂,遍地野生稻、矢车菊与藜蒿,在透着雨水的阳光下,疯狂生长着。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依山傍水的河岸滩头,成群结队的部落成员们,弓弩狩猎,木杈捕捞之后,并不里手(在行)地操着黑色的小燧石器,或者灰色的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划地为园,移种籼稻禾秧,祈天求水,开始了最初的耕种。他们头顶着捏塑或者贴塑的红色陶器,奔走于某个山洼。
  有炊烟弥漫开来,成排的方形地面式和不规则圆形半地穴式房屋,高高凸起的土垒祭坛,一湾水域绕着石垒的围墙……
  聚落沟沿和围墙周遭的皿器、稻米(谷)与植物果实(种子)、动物遗骸……留给了操着扫描电镜的后人们,“粳稻和普通野生稻作为参照系,用高科技手段对彭头山遗址陶片中的水稻稃壳双峰乳突印痕进行观察拍照,根据双峰乳突的纵距,横距及其纵横比分析了古栽培稻的属性,认定八千年BP的彭头山古栽培稻的双峰乳突性状已向粳稻类型方向演化。”
  这是距今八千多年,距澧县县城12公里的大坪乡孟坪村一座小土山包上的“彭头山古城”。
  这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建筑。
  这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稻作农耕文化遗存。
  八千年古城,八千年期盼,轻轻搅动历史的尘埃,慢慢撩开岁月的纱幔,徐徐穿过时空的隧道。黄沙吹尽始见金,传承、蕴藏、积淀、孕育,让人抚摸着夏朝的黄昏,迎着夏朝的风,沐浴着智慧胆识、敢为人先的雨露……
  血性的鸟与血性的城
  寻绿色的澧水而上,穿行于沟壑纵横,溪水如织的武陵山区。过一水坝,水面便阔了起来,这是人工填堵的一湾水域。平湖峡谷两岸是笋立的石山,横生的灌木,投影在整条水道上,影影绰绰,峥嵘如依天占险的“草寇”(山匪),弥漫着血腥与胆气。
  弃舟上岸,进入桑植县境苦竹河古镇。这是元代著名的商埠码头,明朝湘西北重镇。
  常年雾气缭绕和潮湿的水汽,让山多地少的土家人,在构筑山寨时存有“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的理念,依山就势,傍水而筑,力求上部空间发展,以错层、掉层、附崖等“巢居”建筑呈现在世人眼前——这就是吊脚楼。幢幢吊脚楼,参差错落,依山悬水,像苦竹河上岸的鱼,像息在岸畔的鸟,名叫鲲鹏的鸟。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关于住:包容全是胆识人(2)
血性的吊脚楼血性的鲲鹏。
  血性鲲鹏横空出世。
  湘西的城总与争战、血腥连在一起。
  洗车河,是河流的名字,也是古镇的名字。那车是战车,一个叫吴撮冲的湘西土司王兵败北遁,在河边洗濯过的坐骑木轮车。突如其来的山洪,自红岩溪与白岩溪河相拥而来,土司避而上岸,木轮车被卷走了,连车卷走的还有那些追兵与游勇。
  土司不走了。有土司落脚生根的地方,自然会热闹起来,那些自称“毕兹卡”的土家人便把自己的窝——“岛巢”(吊脚楼)竖在洗车河岸。一栋、两栋……就那么接二连三地数百栋地,在土司王洗车的河岸狭长地带排列开来。吊脚楼凌空而起,翘起的檐紧贴河面,像洗车一样让河水洗濯。
  河水洗濯的镇——洗车河镇。
  赶上五天的一集,木帆船、乌篷船、舢板船依次停泊在河码头,背背篓的山客从山里悠然至河岸。“赶洗车河场去”,这是土家人上至老妪下至顽童乐意的事。墟场中心是一座连接东西两岸的古凉亭桥。木桥,青瓦,雕梁,飞檐,古色古香,一幅和谐清丽的土家河乡画。桥廊两边早早地摆满了背篓,一个背篓就是一个货摊,这种物质的东西,在人和山水间流着,流成洗车河水,以车的速度……
  半晌河水就到了酉水河畔的里耶。
  古城临河而建,固若金汤。城墙、城壕、石井、道路、作坊、管署及贫民居区依稀可见。现存古街成形于清初,有中孚、稻香等七街十巷。临街建筑多为吊脚楼。
  湘西四大古镇之一的里耶,是楚国的西北界,秦的不断扩张和楚的顽强抵抗,使其成为战争的交汇点。
  站在古战场,瞭望着那些琼台楼角,曾经的岁月,战车在河岸滩头飞驰,箭镞在蓝天白云下呼啸,刀剑在夕照暮霭里饮血,生命在战鼓锣钹中倒下,百姓在尘土纷飞中流离……
  每一栋吊脚楼藏着一节历史,一段故事。
  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血泪与悲壮。
  城是战争的起始,也是战争的终结。战争息了,城留下了。“万马归朝”的风水宝地永顺老司城。土司“宠幸”的永顺新司城颗砂。“土家文化孤岛”的永顺双凤。洗尽铅华的“河岸上的村子”列夕。霸气十足的王村……
  于大观山半腰弯弯的甬道上,眺望王村——酉水之滨,鳞次栉比的土家吊脚楼依山逶迤,重重叠叠,直贯山腰,成五里长街。青石板铺就的街沿,岁月流转,锃亮着清冷的光泽。一条幽深的古巷,在悬崖上缠绵起伏。一樽旁若无人的吊脚楼,宛若一位临水而憩的哲人。一抹瀑布,从王村东跌向酉水,势若奔马,亦如巨龙翻波,气吞云雾。别致的走马转角楼,在阁式穿斗结构的建筑里,掏出一节长长的木柱形成吊脚而得名。高翘在走廊两端顶盖瓦面的奇崛的飞檐,在华灯初上之时横空刺出,高扬着睥睨群雄的傲气,飙出一股唯我独尊的王者风范。
  这是酉阳雄镇,划疆而冶,铸五千斤铜柱为证的金属古城!
  苗寨里不屈的凤凰
  随酉水而下,至青鱼潭后再朔古阳河上,至源头古丈默戎镇。
  从苗歌、花鼓、猴儿鼓、苗拳中穿过,便置身于九龙村了。
  村寨背后有座高山,九龙河自山麓绕过,“河跋”200米,山崖耸峙,峭壁有洞,洞如嘴开,洞不深,高20米,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有如人间仙境。洞口平台处,10具半遮半露的棺木一字排列开来,身世哑然。白花花的骷髅,仿若附着苗人不屈的灵魂。中有一副棺木保存完好,无腐烂痕迹,打开棺盖,有副骨架,大头粗骨,随葬仅有一铁兵器,锈迹斑斑,刀柄为红布缠绕着……

关于住:包容全是胆识人(3)
这是1985年。考古发掘者为古丈县文化局的伍秉纯。17年后,即2002年,伍秉纯成功破解了棺棂主人身世之谜,他便是如雷贯耳的“苗王”龙廷久(1872—1920)。
  苗王龙廷久,与谭嗣同、杜心武、黄兴、秋瑾、向恺然等并称湖南近代十大武术名家,古丈县西英保(今默戎镇)九龙寨人。贫寒苗家出身。他6岁时便在父亲的培养下练站“黄豆桩”、“援手”。15岁时尽得父传,走桩似猛虎,出拳如流星,舞棍像毒蛇。
  1887年,龙廷久拜原太平军翼王石达开部将欧庆远为师。3年艺成后,他赴四川峨眉山学艺,拜高僧光明真人为师,习击水技1年,手插豆功1年,练“神鞭”1年。用一长麻绳套上铁齿耙,对准碗口粗的树干往上套,直练得该树被连根拔起,此称“神鞭”。之后,龙廷久回九龙寨,拜云游道人胡任明为师,苦练3年,学成“36把飞刀绝技”。随后,龙廷久在沅陵溪子口教拳时,遇白莲教义士、武当高道抨手梁化明。二人同到古丈风景绮丽的天桥山,拜师入了白莲教,学习武当内家拳又是3年。
  1904年,30岁的龙廷久将峨眉拳的外力,武当拳的内气,岳家拳的短打,糅合到自己祖传的苗拳中,创造了一种新颖独特的苗拳。
  刚毅正直是湖南人的本性。龙廷久更是这样,他处处为贫苦苗民做主。丫角山苗民危显荣被保靖土匪王明福捉到米西沟。龙得知后立即派徒弟将王明福的丈母娘及随从捉到九龙寨,迫使王明福交出了危显荣。土匪杨松廷曾被龙廷久惩罚过,他不思悔改,继续为害乡里。一次杨松廷在沅陵县傅家坪抢了一名妇女。龙廷久闻讯后抓住了杨松廷,救出了民女。民国七年(1918),龙廷久在九龙洞杀猪宰牛,接纳李家寨“客民”加入苗堂,并经常为各族人民排难解纷,扶危济困。
  民国八年,即1919年,湘西一带水、旱灾相继而至,农作物颗粒无收。军阀政府却捆打苗民代表,严令催交。古丈岩头寨苗民龙林珠不服,被税官毒打,碰巧龙廷久路过,便上前与税官评理。税官又向龙廷久出招。龙廷久仅“反劈柴”一招,将税官撂倒在地。“龙廷久,你敢打税官,想造反吗?”税官向龙廷久吼着。
  “反了,老子今天就反了!”于是,龙廷久带头起事,消息立即传遍了苗寨山乡,苗民纷纷加入龙廷久的苗堂,公推龙廷久为苗王。龙廷久一面打出“抗捐罢税”的旗号,一面秘密串联,联络各县苗堂。
  龙廷久从默戎镇向西,顺“西南官道”,到了保靖,后又至花垣县境,来到了茶峒。这个湘西静谧的驿路古镇,是个鸡鸣三省的地方,后来成了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原型。
  上了老洞坡,穿了天然石洞,凭高远眺,老洞苗寨露出端倪。寨子依山势而建,灰瓦屋顶,小半截黄土砖墙,大半石头墙。进得苗寨,家通家,户连户,八卦布阵,扑朔迷离,清一色的石头。石墙,石巷,石房,石头里掏出的枪眼,石头里重置的门闩,苗寨最高处石头垒就的瞭望楼……
  这些坚挺的石头,浑厚而凝重,浸流着苗人不屈不辱、执著坚硬的血脉。
  龙廷久歇息在凤凰城。凤凰这只古老而神秘的千年鸟,立于群山环抱的沱江之畔,睁眼望过客匆匆,观世态炎凉,看爱恨情仇。宋以前的那些朝代,凤凰由苗人的最高长官土司统治,过着平静的生活。随着汉人的不断扩张,汉苗冲突便愈演愈烈。到了明朝,汉人不断将城墙加固,明嘉靖33年(1554),明朝政府便在此筑了最初的砖制城墙,与城西北高山峻岭中长达三四百里的边墙呼应。边墙就是有名的“南长城”。清康熙54年(1715),城垣用粗纹质坚的红砂石加固。凤凰城便成为统领大湘西的咽喉重地。城内有万寿宫、大成殿、天王庙、遐昌阁、万名塔。飞檐翘角的吊脚楼,比肩林立于沱江岸畔,与清澈秀丽的沱江交相辉映。

关于住:包容全是胆识人(4)
站在东门看沱江。沱江岸,有条狭长的古街,码头、城门、城墙、钟楼、长长的青石板路。古街两旁店铺仍是陈年的旗幡旧时的风。古街转角向河,有座廊桥称虹桥。碧绿的沱江水桥下蜿蜒而过,月牙儿状的小木舟在悠悠流淌的河水中缓缓前行。船夫如沱水般清亮的歌子此起彼伏,萦绕在碧山绿水之间,成了“画乡”凤凰的画中之画。
  是啊,沱江水浸润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