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在心的处世艺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点滴在心的处世艺术-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点滴在心
  阿珠聪明吧!她非但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而且懂得作人的艺术。
  每个人都会作“人”,却有巧拙的不同。因为人都是自我的、爱表现的,偏偏作人的时候常常得收敛自己,把锋头让给别人出;进一步则是帮助别人表现,别砸了人家的台子。
  聪明难,糊涂更难
  阿珠就懂得这个,当她突然闯进秀英家,看到一堆女士们显然在买秀英带回的名牌仿冒品的时候,她立刻心知肚明,而且改变身段。她不再是那个能把每件衣服价钱记得一清二楚的人,她由聪明转为糊涂——聪明的糊涂。
  想想!秀英为什么脸色凝重地从里面跑出来,她是不是心里暗叫:“完了!被多嘴的阿珠看到了,她一定会卖她的聪明,把我底价给掀了。”她一定自责那时正巧在屋里,没能及时在门口拦住阿珠,也一定暗骂阿珠为什么不先打个电话。
  而当她发现阿珠居然不但没拆她台,而且捧她场的时候,会有多么“由忧转喜”、“喜出望外”的感激啊!而且如上一章说的,愈是突发的,看来不是预谋的表现,愈被欣赏与信任。听阿珠“掀底”说“糊涂的秀英,在赔钱卖东西”,大家当然二话不说,把衣服抢光了。
  
  处世艺术
  愈相关、愈相忌
  首先,我要强调绝不鼓励买仿冒品,那是侵权,侵智慧财产权的行为,我自己在大陆和马来西亚的盗版书满天飞,我当然痛恨盗版。
  我说这个故事,只是想透过它,谈谈基本的人性和处世的艺术。
  谈到人性,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学者们出版的理论书,都会在后面印上“参考书目”,好像印愈多,愈表示他“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在博览群书之后,才写成那本大作。

阿珠的血拼(3)
但是,如果你三年前先读了一本别人的书,跟今天刚出版的这本十分类似,可以猜想,今天这位学者是受到三年前的那本书影响或启示;甚至在字里行间,看得出前一本书的影子。
  后出版的这本书,是不是当然会把三年前的那本书列为“参考书目”?
  错了!你八成发现他连毫不相关的书都列入了,独独没列那本极相关的书。
  红花只需绿叶的心理
  再举个例子:在商圈和政坛,怎么看某人都应该把另一个“干才”列为他的副手。
  但是,副手发表,却常常不是大家看好的那个人。
  再说得平民化一点吧——
  女孩子结婚了,找伴娘,一堆手帕交、好朋友,里面有个花容月貌的,足以帮婚礼撑场面,令大家*。
  新娘子会选“她”当伴娘吗?
  只怕不会!谁会希望作陪衬的人光芒压过自己呢?
  韬光养晦、收敛光芒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你是那“美极了”的女生,新娘子跟你最要好,于情于理,她都不得不请你作伴娘。
  你要怎么办?
  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推,说自己最近身体不好,撑不住,搞不好半路晕倒了;请她另找别人,甚至推荐一个。
  于是她可能表面上怨一怨,心里却如释重负地立刻另外去物色。
  还有一个选择,是当你不得不接受时,千万别挑那比新娘更华丽或更诱人的礼服,发饰化妆也一定要比新娘子逊一些。就算“她”要你挑好的,你也得推。那“主角”一定会暗暗感谢你。
  不可“自以为大”
  “谁是主角”,这是在任何团体中、聚会时,都要搞清楚的。
  就算你是老师,而且是“大师”、“名师”、“宗师”,今天你的学生开画展,请你这大师光临。你到了之后也要弄清楚今天的主角是谁,想想他为什么请你来。
  他表面上说请你来“诲正”,其实是请你以光门面、以壮声势、以抬身价。
  所以你最好从头到尾都点头赞美。就算有一万句话要说、要骂,也得等开幕酒会结束,宾客散尽,只有你学生在的时候,再小声说。
  甚至为了不煞风景,你应该等画展结束后,再找个私下的场合“一一指点”。
  你那学生能不心领神会、点滴在心吗?
  既然到场,就得捧场
  再举个例子——今天你是记者,“上面”突然交代你去采访某公司的新产品、某作家的新书发表,或某兽医院的豪华设施。
  你去看了之后,发现烂透了,不值得报导,反而值得一骂,于是大笔一挥,好好把那采访对象修理了一顿。
  不错!你是尽了记者公正客观的职责,但你要想想“上面”为什么要你去,对方为什么请你去。
  你这样作,讨得了好吗?
  抱歉!请别怪我说得太世俗、太现实。问题是我们哪一天没生活在世俗与现实之中?我没有教你把坏的说成好的,造成误导。最起码,你可以不写、少写,或只说有这么个产品出来了、新书发表了、医院开业了,而不加任何褒贬,由读者(或观众)自己去想啊!
  “爱现”的人常吃亏
  认清谁是主角,不要喧宾夺主;
  认清谁是主客,把上座让给他。
  以上这些“为人作嫁”、“为人陪衬”、“和光同尘”的处世技巧,不但是“爱现”的年轻人该学的,恐怕连许多活过大半辈子的中年人,都该好好想一想。
  
   。。

“单嫖”没人知道;“双赌”有个照应。(1)
N大最后一个处女
  “我约到了冰冰!我约到了冰冰!”小葛是跳着进门的,同房的小张居然还不信地问:“你说的是企管系的那个丘冰冰?”
  “当然!不是丘冰冰是谁?当然是N大最后一个处女。”小葛神气地说:“她明天晚上要跟我出去吃晚饭。”
  “吃饭?’小张还将信将疑:“那个冰霜美女居然会跟你出去吃晚饭?”他把“晚”字特别强调。
  “当然!”
  “哇噻!”小张从床上一下子跳了起来,伸手狠狠打了小葛一巴掌:“你他妈的是真人不露相吔。快!教几招!你是怎么让她点头的?”
  小葛没正面作答,只噘噘嘴,笑笑:“我自有对付冰霜美女的方法,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
  小葛当然不会把冰冰妈妈托他妈妈带东西的事说出来,也幸亏两个妈妈认识,“冰妈又知道葛妈”要到纽约看儿子,于是捎了一大包东西。那还真够大包的,小葛的妈妈因此少给儿子带了不少,还差点扭伤了腰。不过这都值得,要不是看在葛妈妈带了那么多东西,冰冰怎可能答应一块儿吃饭?
  冰冰,大家都说她人如其名,冷若冰霜、艳若桃李,可是她偏偏对男生不感兴趣;于是又有传言说她是“蕾丝边”,女同性恋,不过后来也说不通了,因为冰冰连跟女生也不交往,她一个人住在远远的上东城,据说是她姑姑家,姑姑也是老处女,于是又有人说冰冰是“石女”,对性不感兴趣。当然更美的名字也就出现了,冰冰被所有中国留学生偷偷给了个封号——N大最后一个处女。
  ●●●●●●●
  小葛约到了冰冰,才一天时间,整个中国留学生圈就传遍了,小葛的电话一直响,都是来查证的。幸亏有小张帮忙接,这小张又绘声绘影添油加醋,把小葛说得神死了。甚至小声讲小葛妈妈上个礼拜来,为他带了一幅家传的古画,最少值六十万美金。小葛发了!要不然冰冰怎看得上他,他又怎么请得起冰冰去“六九餐厅”。
  小葛真是咬着牙去六九餐厅的。幸亏是星期一,客人比较少,要不然临时根本挤不到位子。当然,他们虽挤到了,却只能坐在靠门口的位置。
  不过这正中小葛的下怀,因为他就希望靠近门口,这样人家才能看见,尤其小张那票“不信邪”的捣蛋鬼,他们居然说要带照相机,用望远镜头拍,证明小葛果然跟冰冰用餐。
  冰冰整整迟了四十五分钟才到,小葛急死了,以为冰霜美女变了卦,幸亏有那个老娘带来的大袋子,这就是小葛聪明的地方,他知道袋子里有重要的东西,他是用“绑”袋子“勒”美女的方式,不怕冰冰不出现。
  ●●●●●●●
  烛光下冰冰更美了,只是还不笑,就算吃那道名菜烤鹅肝,也只微微翘了翘嘴角,而且居然没吃完,就把盘子轻轻一推,穿白西装打黑领结的男侍立刻收走了。
  那杯特为她点的红酒,冰冰也没喝完,一想起酒的价钱,小葛的心就淌下红酒,于是问冰冰为什么不再喝。
  “这是配鹅肝喝的,不是吗?”冰冰瞟了小葛一眼,又翘翘嘴角:“你喜欢,你要不要帮我喝?”
  小葛赶快伸手,把杯子端过去,正要喝,却见冰冰一皱眉:“你怎么搞的?你可以把酒倒进你的杯子再喝啊!怎么那么粗鲁呢?”
  小葛的脸一下子红了,赶快照作,再把空杯子放回冰冰旁边,男侍又立刻收走了。小葛觉得男侍在笑,跟冰冰一起嘲笑他这个“土包子”。
  ●●●●●●●
  与冰冰比起来,小葛是差多了,很难想像冰冰这个家里不过小康的女生,来美国一年半,怎能有那么好的风采。小葛突然觉得在冰冰面前,自己矮了半截,冰冰好像是位高贵的公主,在宫廷中;而自己,成了弄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单嫖”没人知道;“双赌”有个照应。(2)
“不过作弄臣也甘心。”小葛正想,突然看见“曲棍球队”的彼得进来,后面还有几个男生女生。男生小葛也认识,都足球队的明星,也都是王子,据说一个是美国烟草商的儿子,一个是美国酒商的小开。一票“纨绔子弟”组成那个最花钱的曲棍球队,总在场上打架,而且总受伤。
  小葛跟彼得打了个招呼,又跟那两个小子握了手。突然觉得自己长高了,因为他居然认识这些王子,表示身份够。
  当然,冰冰不可能猜到,那是因为小葛正在彼得老爸的店里打工。
  ●●●●●●●
  美丽的晚餐结束,小葛要送冰冰,被拒绝,冰霜美女一招手,来了辆计程车,居然跳上车走了。剩下小葛一个人在那儿发怔,不过想想省下计程车钱也好。突然有人从后面把小葛拦腰抱住,接着又冲出几个,小葛心想:“完了!黑夜在曼哈顿,被抢了!”却听抱的那个人哈哈大笑了起来:“请我们再去吃一顿吧!”原来是小张那票混蛋。
  小葛一下子成为了风云人物,小张回去却连电话都不接,只是笑:“不接,表示我们两个人都不在宿舍,也可以让人猜,有你在,但你不接,因为怀里搂个冰冰。”
  何止中国同学圈传开了,而且好多人看到了,看到小张*的照片,连洋人圈也知道了,最起码彼得到店里来,看到小葛,对小葛比了比手势,作成开枪的样子
  “哈!看到了!总算落在你们中国人的手上了。”
  小葛一下子没会过意,过半天,才问彼得:“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啊!我们早觉得冰冰应该也跟中国男生交往交往,我们常骂她太不跟中国人打交道了!”
  “你的意思是她跟你们打交道?”
  彼得尖笑了起来:“你居然不知道?”接着一直笑、一直笑:“她跟我们球队哪个没睡过?”
  ●●●●●●●
  小葛没有再约冰冰。
  不过他约到了另一个美女,也是大家公认眼高过顶的。
  小葛最爱听中国留学生圈叫他“唐璜”。
  那女生最爱听小葛说:
  “你才是气质美女。冰冰算什么?我约一次,就把她甩了。”
  
  点滴在心
  对不起!我似乎丑化了冰冰,但那是我二十多年前刚到美国念研究所时听到的。如果你曾经留学,可能也听过类似的故事。
  问题是,如果你是冰冰,有冰冰那样的条件,又爱慕虚荣,甚至只是想在美国弄个绿卡,待下来,你是不是也可能像冰冰一样?
  小葛那样的朋友你能交吗?才吃一餐饭,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中国留学生的圈子多小哇!圈子愈小,话传得愈快,你可能才跟一个男生约会一次,牵了一下手,被别的中国学生知道了,就一下子成了“死会”。
  于是冰冰选择住得远远的,又不跟中国同学交往,只在洋人圈玩。那些白人怎知道冰冰是谁?她来自哪里?毕业于哪个国内名校?
  于是冰冰没了包袱。
  自己人斗自己人
  什么叫“包袱”?
  你会发现这世上最大的包袱非但不是外人,反而可能是自己人。举几个很平常的例子——
  你的英语不差,碰到全是洋人的场合,你“溜”得很。可是当有中国人在场,你是不是就比较迟疑,比较不敢开口了?
  为什么?
  因为你说错了,洋人不会笑你,他笑什么?他还不会说中国话呢!结果笑你的、挑你毛病的、出去说你“文法都不通”的,反而是你的“同胞”。
  编个白马王子的故事
  还有,不知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明星”与“名星”,他们若不是嫁了个圈内的名人,或圈外的世家子、有钱人,就可能不结婚。或者——他们出国,嫁了个国外的某某巨子、某某富商、某某大王。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单嫖”没人知道;“双赌”有个照应。(3)
她们在众人艳羡与不舍的注视下,上了飞机、去了异乡,传来她过得如童话故事里“公主上了白马”的生活。
  只是,当有一天,你跟她联络,想去拜访她,她却可能用一百个理由推。
  这又为什么?
  出国买春的心理
  我们常说“要丢人也别丢到国外去”,问题是,到国外丢人比在国内丢人容易得多,包袱也轻得多。
  首先,那是一个使你“不知名”的地方,它缺少了你那个社会网络的监督,使你丢人也没熟人知道。
  正因此,才会传言有许多日本女人(搞不好也有中国女人),跑去巴厘岛放浪形骸。也正因此,才会在几十年前听说有顶着中国小姐头衔的女孩,在拉斯维加斯跳大腿舞。
  更普通的是,在国内道貌岸然的男人,可能一出国就变得肆无忌惮,甚至参加买春团。
  别在自家人前丢脸
  想想!如果你今天失业了,要摆地摊,或去餐馆打杂。职业虽无贵贱,可是你会在你家附近摆地摊、打杂,还是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