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拾遗补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拾遗补憾-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加了由国家体委举办的全国第一次保健品评比活动,“万事达生物健”一举获得了“中国运动营养金奖”,并被媒体广泛报道。一九八八年初,生物健技术地持有人怀汉新辞去公职,投入“生物健”,八月,黄江厂的厂名、商品名和商标统一更改为“太阳神”。并且就在当年,实现了销售收入七百五十万元。到了去年,销售额已经跃升至二点四亿元。”

    听马良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钱长友再次拜服。

    马良看了一眼钱长友,“兄弟,不用那么崇拜地看着我。我家老头子靠服装厂发的家,因此特别热心于投资实业。虽然他没上过几天学,但却爱好历史,不管那个行业,只要是成功的企业案例,他都会找来资料研究一二,还逼着我学习一下。稍有违背,便是一顿臭骂。时间长了,有些东西我都能背下来了。”

    钱长友嘿嘿一笑,“没想到马哥地家教这么严。”

    这时范世豪缓缓说道:“经营保健品,倒是打了一个擦边球,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

    马良狠狠吸了一口烟,然后将烟头按在烟灰缸里,“老范,你们家族的各个方面现在开始僵化了,连带着你也头脑迟钝。经营保健品有什么可不可行的,范家是中药世家,随便找个古方,然后就生产呗。最重要地是,要舍得砸钱做广告,精心打造出一支敢打敢拚地营销队伍来,太阳神那两亿多地销售额,就是这么折腾出来的。”

    钱长友心中暗自点

    虽然不清楚前世里同一时期地那些保健品公司经营活节,但各家大致的营销策略还是有所耳闻的,这不能不说归功于太阳神,三株等等商家铺天盖地的广告,据说每个品牌一年的广告费都以千万计。

    范世豪也消灭掉了手里的香烟,他皱着眉头对马良说道:“你小子说得可真轻松,我上那弄保健品的配方去?我们家族的药方管得非常严,那么多人都在打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家底的主意,但我也没听说谁得手过。退一万步说,就算能弄到古方,你知道它会用到那味稀缺珍贵的药材啊?所谓的古方,给个把人治病行,要想大规模生产,实用性和可行性都值得商榷。”

    牛齐微微一笑,“老范,我看你的思路还是没有放开,连我这个范家的外人都能想到出路。你们家族里不是有几位老先生在中医学院和中药研究所任职么,难道他们就没有什么实际的研究成果?”

    原本被范世豪反驳得哑口无言的马良,顿时来了精神,“是啊,是啊,你现在的思维方向总是落在家族内部,为什么不从外部着手呢?说你头脑迟钝,你还不服气。按照大家伙给你出的主意干,有很大的可能,你会是咱们省内最早成名的保健品公司老板,没准还能和太阳神抢抢风头呢。”

    钱长友听到这里,忽然忍不住地笑了一声,这是因为他想起来了前世中一个非常有名的保健品厂商——沈阳飞龙。

    之所以对飞龙有深刻的印象,不是广告的缘故,而是因为它抢注“伟哥”中文商标的事件。

    一九九九年初,飞龙的掌舵人姜伟,宣布因为企业管理失控而主动进入休整阶段的“休整期”结束,并抢注“伟哥”中文商标,以“伟哥开泰胶囊”重出保健品江湖。

    伟哥自从一九九八年三月被FDA正式批准上市后,这个蓝色小药丸所引发的影响日益明显,连港台的影视歌曲中,都屡有提及。

    当时,被称为营销天才的姜伟,正是很好地利用了伟哥的这一影响进行新闻炒作,使“伟哥开泰胶囊”迅速地进入全国市场,并创造了“现款现货、民航发货”的空前商业盛况。

    然而,好景不长,一九九九年四月十四日,国家药监局将“伟哥开泰胶囊”定性为劣药,甚至对“伟哥开泰胶囊”的查处《通知》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

    顿时,舆论一片哗然。这一事件使飞龙的商业信誉丧失殆尽,进而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的发展跌入了低谷,生产和经营几乎陷入了停顿状态。

    遭遇挫折的飞龙起诉了国家药监局,后来最终还是败诉。

    这桩看似一家企业正常维权的官司,其目的性也值得怀疑,因为姜伟后来对媒体说:“诉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败诉……”

    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又怎么能不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遵循前世的发展轨迹,就算范世豪现在就开始进入保健品市场,也不可能成为省内最早成名的保健品公司老板。

    见三个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自己身上,钱长友连忙解释道:“马哥言之有理,如果范大哥还不能打定主意的话,我可以提供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你们扫听一下,沈阳是不是有个叫做姜伟的人,去年他从省中药研究所药物研究室辞掉公职。成为了飞龙保健品公司的老板,貌似人家今年的利润能够达到几百万。”

    范世豪沉吟了一下,“省中药研究所?印象中是有这个人。长友,你怎么知道姜伟和飞龙的?”

    钱长友打了个手势,回答道:“我认识一位三源市里的老干部,他家有很多报纸,我经常去翻一翻,当然会知道了。”

    牛齐疑惑地问道,“我的消息够灵通的了,怎么没有注意到有关飞龙的消息,它的规模应该不大吧?”

    钱长友含笑点头,他心中思付,等九三年飞龙的年利润达到两亿元,大家就会知道了。

    范世豪最终展颜一笑,“好,谢谢大家的出谋划策,我现在已经心里有数了。说好了,等我找你们拉贷款的时候,你们谁也不许躲着我啊。”

    钱长友嘿嘿一笑,“大哥,你要真想涉足这个行业的话,我愿意入股。”



………【第四十四章 初定贸易公司的资本架构】………

    世豪亲热地拍了拍钱长友的肩膀,“那敢情好啊。胃口是不是太大了,你那个贸易公司还没有成形呢,现在就开始惦记经营保健品了?创业不容易,起步阶段还是专一发展为好。否则的话,人员和资金这些资源都会捉襟见肘。”

    钱长友受教地点了点头,“谢谢大哥提醒,你放心吧,我做事有分寸的。”

    接着他补充道,“大哥,如果你想投资保健品的话,一定要尽早动手啊。现在的商机,稍纵即逝,时不我待啊。”

    范世豪摆了摆手,“没有好的配方,我是不会弄保健品的。呵呵,干了好多年诚实守信的中药生意,总不能让我在保健品上忽悠人吧。”

    马良不耐地打断范世豪的话头,“在商言商,你少扯那些大道理。老范,我跟你说,被长友这么一提醒,我也看好保健品的前景。你赶紧琢磨配方去,资金的事情我可以来解决,要是耽误了兄弟们发财,饶不了你。”

    范世豪悠闲地拿起筷子,夹了个丸子放到嘴里,一阵大嚼后,呵呵笑道:“我自有打算,你少在那儿催我。看样子,你私房钱还有不少啊,不如先拿出来支持一下长友成立公司。”

    马良看了看钱长友,微微笑道:“兄弟,我这人说话很直接,在贸易方面,我暂时还没有兴趣,不过入股倒没有问题。”

    钱长友微微一愣,心说马良不是很想赚钱么。自己在边贸中获取的利润很高啊。

    范世豪虎着脸开口道:“你少拿架子,长友跑贸易,赚钱地速度不见得比你开工厂来的慢,他这次带来的采购额有好几百万,我给他介绍的供应商里就有你家名下的两个服装厂。再说了,老牛的贸易公司现在多红火。”

    马良满脸不爽地辩解道:“操,你少曲解我的意思,我只是有些懒,很难像老牛那样为了单子跑来跑去而已。我又没说不支持长友。”

    牛齐劝解道:“你们少在那里斗气,老马的德性你还不清楚,有句破口头禅总挂在嘴边上,这种大少爷。你让他东跑西颠地去做贸易,那不是逼着母猪上树么。”

    马良理直气壮地接过来话茬,“对啊,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这是我的工作作风,你又不是不知道。”

    听到马良如是说,钱长友差点儿笑出来。社会上居然有马良这种想法地人。不用二世祖来形容他,简直是太屈才了。自己虽然也算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可直到现在才开了这个眼界。不能不说。前世的生活***太小、层次太低了。

    他刚要开口。牛齐却先他一步说道:“长友,咱们俩在生意上相近。我倒是想和你在资本上相互联络一下,不知道你打算成立的公司有多大规模?”

    钱长友微微思付了一下,公司里本来就需要多名股东,像牛齐这样有实力地人物想要参与进来,他当然是求之不得,只要保持住自己的主导地位就可以了。

    “初步打算,注册资本在两百万左右。”

    牛齐微微摇了摇头,“长友,以你现在的经营范围和规模,以及趋势来看,两百万的注册资本有些少了,将来托关系审批商品地进出口权都不好办。依我看,你的注册资本应该是一千万。”

    钱长友差点跳了起来,一千万?那我得交多少钱的印花税啊。

    牛齐继续说道:“我打算入股两百万,其余资金不到位的话,我可以帮着活动一下,反正注册资本只是摆在账面上地一种形式而已,你完全没有必要畏手畏脚的。中俄边贸这一块我很看好,只是我这种已经结婚的人,很难再有条件顶风冒雪地跑那么远打开局面做生意,所以要倚仗兄弟你了。”

    钱长友认真地考虑了一下,牛齐说得还真有道理,刚才自己地第一想法竟然是避税,未免有些小家子气,被前世地经验影响了。公司规模上去地话,出去做生意也有底气。而且现在进出口货物还在靠东宁边贸代理,实在不是长远之计。

    范世豪关心地看着钱长友,“兄弟,我觉得老牛刚才说得很有道理,他做了这么年的贸易,经验相当丰富,你应该认真考虑一下他地建议。有困难的话,尽管开口,我们这些当哥哥的,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已经打定主意的钱长友做了个罗圈揖,然后笑道:“有几位哥哥的帮衬,我当然没什么好怕的了。行,公司的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马良一举手,“我已经说过要入股了,不过比老牛少,只有一百万而已,长友你不会嫌弃吧。”

    钱长友连连感谢,“马哥的支持已经非常大了,等分红的时候,一定让你满意。”

    范世豪一摊手,“我可没有你们财大气粗,勉强能凑个五十万吧。”

    马良伸出手指头算了一下,“操,没有我的一百万,你们两个人的股本加起来正好是二百五。嘿嘿……”

    范世豪和牛齐一阵笑骂,接下来就是大口喝酒。当然话题也不再围着钱长友转了,几个人天南海北地乱扯起来。

    原来范世豪和牛齐都曾经是军人,而且还参加过十二年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时候他们还是二十左右岁的年轻小伙子,曾经的炮火洗礼和可歌可泣,现在讲起来还是让人热血沸腾。

    钱长友前世虽然通过各种渠道对越战有所了解,但终归都是道听途说,那有听两人的亲身经历来得过瘾。

    马良虽然也是不停地拍桌子叫好,但还是难掩脸上的郁闷之色,“操,要不是那时候爹娘看得紧,老子也能入伍参军,上战场杀敌。”

    说着说着,马良问钱长友,“兄弟,老范有没有给你安排这几天去那里玩的行程?”

    钱长友看了看范世豪,“我这几天还要忙着采购的事情,如果有空的话,就打算在沈阳市里到处转转。”

    马良一拍桌子,“长友,不是哥哥说你,做老板要学会放权,事事都亲力亲为,那要手底下的人干啥?把人管好,具体的操作让他们去干,这样老板才当得有滋有味。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别看说得粗鲁,可这里面是有哲理的。再说了,像个女人似的逛街,那有啥意思。我来出个主意,老牛,你给咱们安排一下,明天去军营里打靶,过过手瘾,我***好久没有摸枪了。”

    牛齐点了点头,“没问题,只要你到时候别再继续脱靶,被那些士兵笑话就行。”

    马良脸红脖子粗地一瞪眼睛,“我早就不脱靶了。”

    其他几人都呵呵笑了起来,不过钱长友随即面有难色地说道:“明天恐怕不行,虽然我可以不用具体地操作什么,但把部下聚齐,开个会安排一下各自的任务还是必须的。”

    马良沉吟道:“这样啊,那后天吧。”

    牛齐摆了摆手,“你小子忘了,后天我侄女订婚,有些事情需要我出面忙乎一下的,你们也得到场,那有时间去打靶。”

    马良烦恼地一击自己的额头,“哎呀,再往后拖几天,我还不知道秘书怎么给我安排的工作行程呢。”

    范世豪笑道:“你小子真是想起来那出戏,就来那出。打靶那么着急干啥?这几天蔡阳应该就能来沈阳,等人聚齐了,大家一起去玩。”

    马良眼睛一亮,“那好,就这么定了,后天到老牛家沾沾喜气,然后再一起去打靶。”

    钱长友听到蔡阳要来的消息,心中不由起了急于见识一下这位可以说是国内IT行业先锋的心思。

    想到此处,他也不禁对范世豪、牛齐、马良、蔡阳四人的关系和交情产生了好奇。

    通过旁敲侧击地打听,钱长友拼凑出来一个答案。

    原来,范世豪、牛齐、马良、蔡阳四人曾经是中学同学,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结下了兄弟之情。虽然之后的多年中,他们各奔东西,不但一直没有断过联系。而且还犹如老酒一样,历久弥新。

    钱长友啧啧称奇之余,也是暗自钦佩和羡慕不已。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他们要来的酒菜几乎被消灭得干干净净。

    看着桌上的残羹冷碟,范世豪和牛齐相视大笑,“咱们两个虽然离开军队很多年,但军人的作风还在保持着。”

    钱长友摸了摸自己的肚皮,老实说,他还没有吃够,但不好意思讲出来。

    马良悻悻地说道:“和你们两个在一起吃饭,简直就跟老牛啃白菜似的,没有欣赏和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