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拾遗补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拾遗补憾-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钱长友神志清醒,又神色坚决,李志国点头道:“那好,我现在就去看看,可张老实家也不富裕,人家是个长辈,又那么出名的老实,我不好意思太杀价了。”

    钱长友拿出来那倾其所有积蓄的七百块钱,递给李志国:“那头牛的价钱应该不高,我相信张老实自己也是心里有数。这是七百块钱,大哥你去了以后,不用太为难,价格太高买不下来,你就先回来,我再想法子。当然,能省下来一些当然更好了。”

    说到这里,钱长友哈哈笑了起来。

    李志国点了点头,“应该差不多,毕竟这也是乡下,七百块钱不是小数目了。”

    “那好,大哥你就费心了,我们就在这里等你好消息。对了,能写个收据就写一个吧,免得日后又有烦恼事儿。”

    李志国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钱长友,披上衣服出门了。

    李志国媳妇怀里抱的是他们的儿子,小家伙还挺可爱的。看到他,钱长友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大侄子钱林,忍不住和李志强一起逗他玩起来。

    好像时间不长,李志国就返回来了。

    钱长友看了一下卖店外面,紧张地问了一句,“没买下来?”

    李志国笑着递给钱长友十块钱和一张纸,“哥哥实在磨不开面子太杀价,张老实主动让了我十块钱,总算是成交了。牛还放在他那牛棚里,也方便些。你不是打算捣动到县城去吗,我明天正好也要开着四轮子去县城给卖店进点儿货,就顺便帮你拉过去吧。屠宰场那边我也认识个人。整个事情,哥哥都帮你把它捋顺,让你尽量省事儿,兄弟你看满不满意?”

    钱长友有些大喜过望,把钱和收据放好,笑着说道:“哎呀,大哥,那可真太感谢你了。明天我们什么时候走?”

    李志国稍微想了一下,“拉着牛到县城屠宰场还挺费时间的,咱们早点儿走,争取六点半就出发,怎么样?”

    “没问题。”

    大家正说着,从卖店外面进来一个中年人,脸上和李志强有几分相似的地方。

    李志国两口子连忙叫叔,李志强则是问道:“爸,你怎么来了?”

    李志强爸爸打量了一眼钱长友,这才答道:“家里饭做好了,你妈说你们可能在你大哥这里,我就过来看看。这就是你同学吧。”

    钱长友连忙打招呼。

    李志强爸爸点头笑了笑,“都先回去吃饭吧,有什么话家里聊。”

    回到李志强家,钱长友感觉李志强的父母对自己是真地太好了,他都有些坐不住了。

    吃完晚饭后,钱长友并没有响应李志强的号召出去溜达。为了打发时间,李志强只得无奈地拿出象棋,和钱长友杀了起来。

    自家兄弟下棋,钱长友也不客气了。两个人连着下了十盘棋,李志强场场败得惨不忍睹。最后李志强懊恼地收起象棋,指了指钱长友,不满地说道:“你这没棋品,就算你下棋厉害,也得给别人留点面子啊。”

    钱长友笑道:“我是没棋品,不过我看你挺不错的,十连败居然还能挺到最后一盘,韧性可嘉,勇气可嘉,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啊。”

    李志强被说得笑了起来,突然他皱眉问道:“老大,你不是含沙射影地说我脸皮厚吧。”

    钱长友遗憾地摇了摇头,“做人难得糊涂啊。”

    李志强气了个够呛,起身就要铺被子睡觉。

    可是这一夜,钱长友注定要失眠了。赌注下了,人也患得患失起来,幸运女神会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呢。



………【第七章 终于压对宝了】………

    今天第二更。

    ~~~~~~

    第二天早上钱长友出门的时候,李志强还在呼呼大睡。唉,好多大好时光,就是这么睡过去的。

    回想一下刚才,就着爽口的小咸菜,喝着李志强妈妈特意给自己熬的稠稠的小米粥,钱长友心里真的挺感动。那天自己只是做了兄弟该做的事情而已,结果老人家掏心窝地对自己好,这就是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吧。也许,李志国那么主动地帮助自己,其中也是有这么一层意思吧。有时候,人与人相处,也挺简单的!

    本想到李志国家的卖店找他,可无意间向张老实家那边望了一眼,发向一辆四轮子停在那里,于是他直接走了过去。

    张老实正在帮李志国往车上装牛,他看了一眼钱长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那头牛看起来还是很蔫儿,站都懒得站起来,颇费了一点儿功夫才被张老实和李志国装好在拖车上。

    李志国上了四轮子,拍了拍旁边轱辘上的机盖,笑道:“长友,都弄好了,我们出发吧。”

    于是乎,顶着刚刚升起来的太阳,四轮子出了东丰村。

    在车上,钱长友随口大声地问了一句,“大哥,这四轮子是你家的?”

    李志国大声笑起来,“我家现在那里养得起车呀,这是管别人借的。”

    他看了钱长友几眼,笑问道:“长友,昨天晚上没睡踏实吧?”

    钱长友有些难为情地笑了笑,“有一点儿。”

    四轮子开出一段距离后,李志国忽然大声道:“长友,我昨天晚上也在寻思你突然买牛的这件事儿。和你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是一个聪明人。可你这个聪明人只是为了捣动一下差价去买那头牛,实在是有点儿说不通。不过,最后我终于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看着李志国,钱长友还真有点儿好奇他能想到什么,“那大哥你就说说吧,我看你究竟猜到了那个阶段。”

    李志国哈哈大笑,“牛黄,你肯定认为那头牛长了牛黄,兄弟你说我猜得对不对?”

    钱长友点了点头,反问道:“那你看那头牛,长牛黄的可能性有多大?”

    李志国摇了摇头,“不好说啊,据我所知,附近这几个屯子,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儿。”

    钱长友洒脱地一笑,迎着扑面而来的风大声道:“无所谓了!没有的话,就是我钱长友摆了一个大乌龙,给大家导演一场笑话看;如果真的有牛黄,我就会抓住机会,一飞冲天!”

    李志国抬起一只手,挑了一下大拇指,赞道:“好样的,兄弟,如果真的被你押到宝了,哥哥就彻底服了你,以后有机会的话就跟着你干了。”

    钱长友举起手掌,在李志国那只满是老茧的手掌上重重一击,自信地说道:“那可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大哥可不要拿嫂子和侄子当借口,来推脱我。”

    两个人哈哈大笑,也不知道李志国到底听没听进去钱长友的豪言壮语。

    到了屠宰场,此起彼伏的猪叫声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了的。

    所幸有李志国一包到底,他直接找到了一个大胖子,指着车上的牛解释道:“这是我们屯子里的牛,被人偷了一次,但没有偷走,只是被砍伤了。今天拉过来,你帮着处理利索了。”

    大胖子点了点头,于是找来人忙活了一通,大家又商量好了,将牛宰杀后,除牛头、牛皮、牛下水给屠宰场以外,净得的牛肉按照市价进行结算,另外还得付给人家宰杀费。

    钱长友盯的就是牛黄,自然这些杂事都不是很放在心上,他特意地提醒了一下对方,留意牛的内脏,他要当场看着。

    忙完这一切,时间也不早了。

    李志国看了一下表,对钱长友说道:“兄弟,卖店里进货挺零碎的,我得先走了,你自己在这里顶着吧,忙完了可以到市场那边找我。”

    钱长友点了点头,“大哥,你先去忙吧。这边的事儿弄完了,我得到林业局找我爸去。”

    “那好。”李志国启动了四轮子,径直走了。

    等牛宰完了,钱长友捂着鼻子进了现场,紧张地盯着工人把牛开膛。当人家笑着把牛的胆囊递过来的时候,钱长友发现里面果然有一个比鸡蛋还大一些的椭圆型黄色牛黄,这个玩意粗略地估计起来,怎么也得有三四百克吧。

    他强忍着心中的狂喜,包好这个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谨而慎之地放到随身携带的书包里,然后走出现场,等待办好其余未完的程序。

    快到中午了,太阳直晒下来,钱长友惬意地闭起眼睛。似乎屠宰场里的声音也没有那么吵了,味道也没有那么难闻了。

    自己终于压对宝了。只要能找到一个好买家,卖个好价钱,干事儿的本钱就有了!

    等到和屠宰场结算完毕的时候,已经过了十二点。钱长友摸了摸衣兜里的那点儿钱,暗中苦笑,如果真的没有牛黄的话,自己这次真的要赔到家了。

    走出屠宰场不远,忽然一个脸上有块胎记的人,骑着辆摩托追了过来。

    “小老弟,等一等。”

    钱长友转过身来,警惕地看了看对方,沉声问道:“你有什么事儿?”

    那人停下摩托,笑了笑,“小老弟,别担心,我是收购药材的。听说刚才在牛的肚子里发现了牛黄,卖给我怎么样,价钱好商量。”

    钱长友皱了皱眉头,这个人的消息怎么这么灵通?

    他淡淡地问道:“你打算出多少钱?”

    那人伸手比划了一下,“八十块钱一克,你看怎么样,够实在吧。”

    钱长友脸色一沉,他虽然不知道这时期天然牛黄的具体行情,但他凭直觉感到面前之人在欺负他年少无知。

    这时候,对面正好来了一辆倒骑驴,钱长友招了招手,直接坐了上去。

    他对那个人说道:“我先考虑一下,只要你是做收购药材这一行的,过几天我们肯定会见面。”

    说罢,他示意蹬倒骑驴的人赶紧走。

    那个人连忙喊道:“小老弟,别急着走啊,咱们再商量一下吧,你给我留下一个联系方式也好哇。”

    钱长友摆了摆手,便不再理会他了。

    不过那个人骑着摩托,始终远远地跟在后面,一直盯着钱长友到了林业局。

    钱长友进林业局的时候,瞥了一眼远处的摩托,心中寻思,这牛黄还是尽快脱手才好。



………【第八章 生子当如】………

    今天的。

    不额外说别的了,我补充了一下书的简介,或许能够更加清晰地让大家明白本书的定位吧。

    ~~~~~~

    隔着传达室的窗户,钱长友向里面的人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那人往院子里一指,说道:“钱锦洪刚刚和几个人往机关食堂那边去了,你自己过去看看吧。”

    钱长友顺着那人指点的方向跑了过去,转过花坛,刚好看到爸爸钱锦洪的背影,他连忙喊了一声。

    钱锦洪闻声回头,见是自己的儿子来了,便和身边的几个人解释了一句,独自站在那里等钱长友。

    “你怎么才过来,早班车应该早就到了,我还以为你回林场了呢。”

    “我昨天在同学家呆了一晚上,今天上午搭着他家卖店进货的顺风车过来的。”

    钱锦洪点了点头,没再细问,“还没吃饭吧,正好跟我到食堂吃点儿东西。”

    两人进了食堂,里面吃饭的并不太多,先前那几人已经占好了位置,他们直接走了过去。

    “老钱,这是你那个最小的儿子?”

    说话的人钱长友认识,叫卢瑞祥,好像是和爸爸同一年退休的。自己上高三那一年,正好林场子弟小学黄了,侄子钱林就转到县城上学,赶上爸爸退休,也就留在了县城里看着钱林。那时候卢瑞祥天天找爸爸一起打麻将。

    钱锦洪笑着点头,又给钱长友介绍了一下这些林业局机关里的干部,钱长友连忙一圈“叔叔”“大爷”叫下来,大家又照例地夸奖了一下钱长友机灵,最后总算是寒暄完了。

    说了这么一会儿的话,要的东西也陆续上来了。他们叫的是锅贴,这可是钱长友最喜爱的美食之一,没想到这里的伙食还真不错。

    少年人听成年人饭间闲聊,通常都会觉得十分无趣,可钱长友是个例外。这些干部们闲谈的好多内容,不但让钱长友重新了解这个时代身边的社会情况,也同时勾起了他的一些记忆,再对照十几年后对这个时代的零星评论和总结,倒是颇有收获。

    这些人当中,有好几个去过南方出差,说起那边的发展,啧啧赞叹;又谈起林业局这个清水衙门,摇头叹息,再扯到现在好多东西在开始涨价,家里孩子多,工资不够花,最后又评点某些下海经商的熟人,人家在海里扑腾有赚有赔,他们在桌上说笑毁誉参半。

    钱长友嘴里慢慢地咀嚼着碟子上的锅贴,心中却在细细地品味着这个时代社会中的百味人生。

    随着有人陆续吃完饭,大家的话题又扯了回来。

    卢瑞祥对钱锦洪说道:“老钱,你家在县城也有房子,怎么不把你家小子转到县城来上中学,我大儿子今年刚好成了八中的教导主任,说不定可以帮上点儿忙。”

    钱锦洪放下筷子,笑了笑说道:“我那个老伴啊,过日子太仔细了。二小子结婚那时候,就因为多买了一套房子,我事先没跟她商量,现在气还没消呢。她就认准了,林场生活方便,不肯搬到县城来。现在那套房子还没有收拾利索呢,我自己一个人在那儿一个星期里呆几天还行,要是我家小子过来上学,好多事情我都没法安排。再说了,老伴毕竟在林场有个正式工作,儿子在乡里上学,由她照顾也省心了。”

    卢瑞祥点了点头,“那倒也对,在县城里,要是自己家想吃顿饺子,得分好几锅下,可在乡下,一锅就都煮出来了,过惯了乡下生活,还真不习惯来县城。”

    钱锦洪点了点头,“这县城里的生活,也就像那些年轻人,两口子自己过,那才能感觉到方便,我们这些老家伙落伍了,享不了那个福了。”

    大家笑了起来,纷纷点头称是。

    钱长友暗自无奈地叹息,好多事情都是阴差阳错地纠缠到一处,错过了某些机遇。现在的自己是很想到县城来上学的,这里的初中和高中,师资力量都比乡下强,各种信息来源也方便,至少想要看报纸的话,不会没地方找了。

    既要改变人生的轨迹,又不能给家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