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悠闲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启悠闲生活-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明明这才看清楚,所谓的福仁就是橄榄,她不由有些失望,更多是对古代的惶恐,连橄榄都是精贵的东西,她能适应这个物资缺乏的古代吗?尤其自己投胎的人家还是一个农民家庭。

王世泽见华明明对福仁似乎很感兴趣的,就取了出来,用牙啃了一小块要喂她,华明明连忙扑到王氏怀里,她可不要吃别人的口水。王氏笑着接过女儿说道:“这丫头除了吃奶之外,连米糊糊都不肯吃呢!”

王世泽笑着摇头:“难养的小娘鱼!”

王氏同王世泽说些琐碎的家事,时间到过的也快。不知不觉间,顾四牛就下地回来了。

王氏忙上前给顾四牛打水洗脸,“禄倌儿,去把你弟弟叫回来,死小人,不知道又疯到那里玩去了!”

顾禄笑着应了一声跑了出去,等顾禄把脏的跟泥猴似得顾贵拎回来的时候,南瓜的晚饭也差不多做好了,正端着饭菜上桌。

大家皆好奇的打量着南瓜,南瓜紧张的连手都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了!顾贵瞅了南瓜几眼,撇嘴说道:“不好看,没桃花姐好看!娘,为什么不让桃花姐给我当嫂子!”

南瓜一听,紫涨了脸皮,神色一黯,不安的搓着手,她也知道自己不好看。可若是自己好看了,指不定自己继父要把她买到那里去呢!

王氏一巴掌下去:“死小倌!让你胡说八道!”说完拎着顾贵的耳朵,给他洗脸去,顾贵一边干嚎一边让王氏给自己洗脸洗手换衣服。

顾四牛和王世泽两人尝着南瓜做的饭菜,盐淡合适、滋味可口,不由满意的点点头,顾四牛对王氏笑说道:“灶上手艺还不错,有你的几分功夫,你以后能轻松许多了!”

王氏笑着点头,对南瓜说道:“还不给你爹爹磕头!”

南瓜也松了一口气,跪下给顾四牛磕头唤了一声“爹爹”。

顾四牛点了点头,“以后多帮着你姆妈做点家务,还要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尤其是你妹妹,精细点,别磕着碰着了!”

南瓜悄悄的看着腻在王氏怀里的女娃,长得就跟年画上的玉娃娃一样,她乖巧的应了一声,熟练的接过小娃娃抱在怀里说道:“我知道。”

顾四牛见她手脚利落,不由满意的点点头,对王世泽说道:“哥,这次还要多多谢你!”

王世泽摆手说道:“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王氏见顾四牛认了南瓜,才开口给南瓜介绍几个儿子,因南瓜比几个儿子都大,所以大家都唤她为大姐。

顾福在南瓜刚到顾家的时候,就仔细打量过她了,心里很是失望。他虽说今年才十岁,可在田间地头听了不少荤话,对男女之事也略懂了一些,现在一见南瓜生的如此,心里很是失望。可转念一想,婚姻大事父母做主,这个媳妇又是姆妈给他挑的,他若是嫌弃这个媳妇,不是对姆妈的大不孝吗?再说娶妻娶贤,他岂能忘记圣人教诲,沉迷于女色呢?思及此,他不由满脸通红,恨不得狠狠的打自己几巴掌。

众人见他满面通红,还以为他害羞呢!王氏看的不由捂嘴直笑,连顾四牛和王世泽也哈哈大笑。

华明明抬头望着南瓜,见父母对她不甚的在意的态度,也知道古代童养媳不好做,说的好听点是媳妇,可实际上就是一个可以随意打骂的佣人。见大哥满脸失望的样子,就知道他是嫌弃南瓜长相不好看,心里不由叹息,此时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幸好自己投胎的人家还不错,如果自己跟南瓜一样的身世,她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呢!

南瓜见妹妹倚在她怀里不哭不闹,很是安静,不由松了一口气,她还真怕妹妹哭出来呢!她也明白做了人家的童养媳,做得好了才有活路,但凡有一点偷懒的地方,被人打死都有份!可即使是这样,她也不想卖身做奴婢,毕竟做童养媳,一旦圆了房生了娃她还有出头的日子,要是做了奴婢,她一辈子就没有出头的日子了!新郎倌也只比她小五岁,总比那些十八岁的媳妇三岁的郎好多了!想着想着,南瓜心里下定决心,怎么也不能让他们把自己赶走!

自从南瓜来了家里之后,干活极为勤快,几乎除了下地之外,包办了家里的所有的家务活,平时两个孩子也是由她带着的。王氏时间空闲了许多,不仅从镇上借了一些绣活来补贴家用,还增加了养殖蚕子的数量,顾家也渐渐的手里有些余钱了。在两个孩子周岁的时候,王氏甚至给两个孩子一人打了一把小银锁。

在度过一个热闹的春节之后,开春顾四牛就迫不及待的捣鼓起舅兄带来的种子。王世泽说的不错,顾四牛农活的却有一手,不过一年功夫,当真被他整治出几亩长势极好的玉米、花生,家里后面的一块地也被他开垦了种了土豆、甘薯。

一开始华明明还不知道舅舅带回来的是什么东西,后来等爹爹种出了成品,她满是星星眼的望着舅舅,舅舅太牛了,居然知道把这种好东西带回来,有了这些好东西,就算是灾荒年也饿不死啊!

她挠挠脑袋,目前也只知道现在是天启五年,皇帝姓什么啊?到底是什么朝代?是不是架空历史?她也不清楚,一个小山村里,能知道多少国家大事?她也没那个本事,光听年号就知道是什么朝代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么多年号呢!

可是看到这些作物的时候,她隐约确定了,自己似乎穿越到陌生的时空了!因为这些作物都不是中国本土的产的,中国引进的时间也比较晚,大多是明清时候引进的,尤其是土豆,她记得很清楚,最早出现的记载已经应该是康熙年间。华明明不由囧了一下,难道现在是清代?她成了清穿女?!

不过她马上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因为她没有看到爹爹剃过金钱鼠尾!拜目前铺天盖地的清朝连续剧所赐,她基本清楚清代皇帝的年号,她确定没有叫天启年号。看来是不知名的时空了!她松了一口气,要是真穿越到清朝,她会非常郁闷的!

顾四牛和王氏一边打扫着家里的粮仓,一边笑看着家里的粮食,笑得合不拢嘴。顾家的粮仓是顾四牛的太祖爷爷下了血本建造的,专门建在山里,把一面山壁都快挖空了,四周全部用铁汁浇出来的,里面围的密不通风,连只蚂蚁也爬不进去。外头大锁锁好,又砌了一层跟山壁一样的机关,还有种了不少草掩护,从外面看压根看不出来里面有个山洞。当年这个可不是放粮食的,而是放顾家财产的,可惜这么大的银库,到了顾四牛祖爷爷一代,就全部败光了。幸好顾四牛是个争气的,踏踏实实的挣下眼前这份家业。

顾四牛看着堆得满满的粮仓说道:“我小时候听阿爹说过,土豆是好东西,种起来也好种,不占良田。”

王氏笑眯眯的说道:“小时候我也吃过的烤红薯,那味道可香甜了!”

顾四牛说道:“听说玉米也是好东西,玉米杆子也能还能喂猪。这些都是好东西,种好了,就是遇到荒年也不怕。家里粮仓又建在山上,便是来了水也不怕粮仓给淹了。”

两人仔细的把粮仓整理干净,看着满仓的粮食,不由相视而笑。王氏说道:“我多带点白面下去,家里孩子都爱吃白面。”

顾四牛说道:“乖囡是女孩子,你惯些就惯了,那些小子可不能太惯,不然教出个孽障出来。”

王氏说道:“我心里有数,我们家孩子都乖着呢!”提起儿子,王氏一脸的骄傲。她一边装面粉,一边叹气的说道:“这还是第一次我看到家里的粮仓填满。”

顾四牛抹了一把汗,憨憨的笑道:“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呢!听姆妈说,这里以前银子都堆得慢慢的呢!”说起顾家以前的辉煌,他的神色略带黯然。

王氏安慰丈夫说道:“别多想了,现在我们不是过得很好吗?家里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顾四牛提起长子,就满脸的骄傲,“他就跟我爷爷一样,姆妈说,爷爷也是很会读书的。”他握拳说道:“我就算是累死,也不能让几个孩子跟我一样,一辈子只会种田!尤其是福倌儿,他一定要考上功名!我们老顾家不能子子孙孙都在地里刨食!”

王氏说道:“福倌儿一定会考上的!,连先生都说他读书有灵性。便是贵倌儿,你看他才去学堂两个月,就把三字经都背了,可人家都八岁了,贵倌儿才六岁!”

顾四牛闻言骄傲的笑了笑,“他们都是懂事的孩子。”

王氏翻了一个白眼说道:“知道懂事,平时就少打骂他们,这些孩子看到你跟什么似的!倒是阿囡,被你宠成什么样子了?”

顾四牛不以为然的说道:“姆妈早就跟我说过,儿子要粗养,女儿要娇养,再说我们家阿囡这么懂事,你怕什么?宠不坏。”

王氏说道:“我不是说她脾气不好,你看她娇滴滴的样子,什么重活都干不了,将来怎么去婆家干活?”

顾四牛摇头说道:“蠢女人!我们家阿囡长成这么漂亮,将来怎么可能嫁个穷种地的?等福倌儿他们做了官,我们给阿囡好好找个人家,不上少奶奶也要能用得起丫鬟的人家。”

王氏笑骂说道:“呸!还没影子的事情呢!你做梦吧!”

顾四牛不以为然的说道:“老大一定考得上!”

王氏笑的直摇头,并不当他真。顾四牛也不跟妻子犟嘴,把粮仓掩护好,仔细看了周围的无人之后,才放心的同王氏一起下山。

挨打(一)

老槐村因村头有一株号称有千年寿命的老槐树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背靠广袤的太湖,四季分明,水资源极为丰富,水产极为丰富;山上全是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山泉分布广泛,沟多水多,物产丰富。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到镇上要走上三个时辰的路,到县里还隔着太湖,需要坐船才能去,交通非常不方便,难怪物产如此丰富,老槐村的村民也只能达到不愁吃穿,离小康还差的很远。这村想要致富首要就要修路造桥,只可惜她没这么大的本事来修路造桥,猫儿一边把蚕沙扫到阳光下一面胡思乱想。

来古代也有三年了,不管愿不愿意,她现在都是顾家的顾猫儿了,而不是现代的华明明了,她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社会,那么只有去适应这个社会,了解这个社会的规则。只有深入了解了这个社会,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只有乖孩子,做坏事的时候才不容易被人怀疑,这是她从小就懂得道理。

她现在的生活过的也不错,家里虽说不富裕,可也不算穷,从没饿着过她,平时的饭菜也不是她之前所想的,一年难得吃一次荤腥,肉虽不多,可鱼虾之类的水产是时常上桌的,还有漫山遍野的水果任她吃。自打爹爹种了舅舅带回来的粮食之后,家里的主食也丰富了许多,除了没有网线,生活无聊了一点之外,她对重生之后的生活还是非常满意的。

在穿越的家庭家境不好的情况下,她也想不出什么致富的法子,她既不会烧玻璃、做肥皂,也不会开店做生意,更不懂什么农业知识。唯有在看到姆妈把清理出来的蚕沙丢掉的情况下,才想起自己初中上地理课的时候,那张桑树、蚕子、蚕沙和鱼的循环图,当时老师也讲过蚕沙的营养价值很高,用蚕沙喂畜禽,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她就缠着问姆妈要几只小鸡养着。

王氏也一直想要养几只母鸡,可实在是太忙,才耽搁了下来。南瓜来了家里之后,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活,她就轻松了很多,正想着要养几只鸡,就顺着女儿的意思,就用一匹自己织的土绢换了二十只小鸡仔回来。猫儿平时的任务就是喂鸡和看着这几只小鸡,别让它们走丢了。

把一些切碎的米糠和晒干的蚕沙洒在地上,小鸡雏飞奔上来,争先恐后的啄食了起来。猫儿把院门关上,扫了一眼小鸡雏,确定二十个一个没少之后,就坐在小凳子上,对着一块涂黑的石板,用蘸水的毛笔,对着石板写起字来。

古代娱乐少,她又不想跟一群流鼻涕的小孩疯玩,除了练字画画之外,也想不出其他打发时间的事情了。她前世三岁开始练字之后,就坚持每天练习一个小时书法,几乎没有断过。到了古代之后三年没握毛笔,早就心里挠的痒痒的了!

幸好吴地风雅,文风盛行,对于女儿读书认字接受度也高,家里几个哥哥又都是认字的,她才有机会接触到了毛笔。唯一可惜的是,古代纸墨都太贵了,她一个月也就一两次机会能在纸上练习,平时对着石板练习。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了古韵的熏陶,到了古代之后,她的书画功底可以说是日进千里。以前她画工笔的时候,一定要用铅笔打稿之后,再勾线渲染,而现在可以直接用毛笔打白描稿写生了!写意画更是挥洒而至,再无以往的死板。书法方面,从前世到今生,她也要练了近三十年的书法,自觉现在的字虽谈不上大家风范,可也能见人了。

“阿囡,怎么还在练字?不跟哥哥出去玩吗?”王氏捧着一大篓子黑黑的蚕沙走了出来,见女儿还在石板前练字,不由摇头,这丫头要是男孩子多好!可比她几个哥哥都用功!

猫儿手里的毛笔轻轻的一颤,一笔写坏了,幸好是石板!她闭了闭眼睛,她前世的小名也叫阿囡,她都快三十了,爸妈还是宠爱的叫她阿囡,连死前念念不忘的还是她。每次听到王氏宠爱的喊她阿囡,她既伤心又感动,或许她应该试着放下?他们也是家人啊!无论古代现代,父母爱孩子的心总是不变的。猫儿默默看着石板上的地藏经,从她能写字开始,她每天必定会为父母写一遍地藏经。

“囡囡不去,哥哥他们只会欺负囡囡。”等猫儿抬头的时候,脸上已经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姆妈,囡囡帮你。”她拿起父亲给她特制的扫把,把王氏倒在地上的蚕沙扫到阳光下。

“傻孩子!哥哥们都是喜欢你啊!”王氏笑的一脸开心,猫儿长得太可爱的,村里的男孩子既喜欢跟她玩,又要弄哭她才开心,她笑着摇头,孩子小时候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猫儿嘟起小嘴,高傲的仰起小下巴,“囡囡要跟姆妈在一起,才不理臭哥哥呢!”

王氏见女儿可爱的小模样,不由哈哈大笑,这时门外传来大壮嫂的声音,“四牛家的,今天顾瘸子杀猪,我要去买点肉,你要不要去?”大壮嫂一手提了一个篮子,一手抱着自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