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袖弄清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盈袖弄清风-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氏有些诚惶诚恐的忙要起身,却被他按住,轻声跟她说着一些关爱的话语。宋氏则不时的点头应着。

看到这场面,忽觉自己成了多余的人,这才是真正的三口之家啊!我将孩子轻轻放在宋氏身边,“姐姐好生休息,妹妹改日再来看您!”说完朝胤禛福了福身,走出了屋子。

屋外寒风凛凛,出来时忘记拿上披风了,又不好意回去再取,轻轻在手中哈了口气,跺跺脚,屋里温馨的场面让我好生的羡慕,心中的某处柔软也被触动了,是什么?母爱吗,我不清楚,这一刻我也好想有个孩子,我和胤禛的孩子!

“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是如此丢三落四的!”是胤禛,他将披风为我披上,拢紧。

“爷怎么出来了?”

“见你走的这么急,连披风也忘了拿,恐你受寒,忙着给你拿出来,下次再出来时,想着带上个奴婢,别让我总如此操心!”话语中透着无限的宠爱,将我冰冷的手紧紧攥在自己的大手中,掌中的暖意,绵绵不断地传进我的心中!

“好!”我点头。

“今个儿还真是够冷的,咱们回去吧!”说完拉着我的手往我的小院走去。

“好!”任他牵着我的手,回到我们的家,我的小院,我喜欢把它称为我们的家!因为这里不但有胤禛,将来还会有我们的孩子们,以后的日子会是多么的其乐融融啊,想到如此便乐在嘴边,甜在心头。

月上柳梢头,缠绵过后,胤禛在我的耳边轻声说,“看你这么喜欢宋氏的孩子,不如自己也生个养吧,我想有个孩子!”

“爷不是已经有了弘时和小格格了嘛!”我笑答。

“不一样的,我想有个同你的孩子!”他将我搂紧说道。

我将头埋进他的怀中,笑着点头。

“那……我们要抓紧了!”语毕,手又开始不安分的动了起来……月牙儿偷笑着躲进云中……

第五十三章

四十六年的春天来的格外的早,只正月的天气便万物复苏,而康熙也决定了在这个月的二十二日,开始他的第六次南巡,这次南巡规模比以往要大的多,除了皇太子胤仁、皇长子胤题、皇四子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十五阿哥胤偶、十六阿哥胤禄及嫔妃们、各贝勒、阿哥福晋外,各府、院的官员和禁卫、服务人员多达二百余人,可以说,这次出巡康熙是随身带了个小型的朝廷。为避免沿途滋扰百姓,离京前,康熙特意下旨“一切皆不取之于民,有日用应需,照市价平买,不许锱铢抑勤小民。”

此次南巡可以带上女眷,四贝勒府也跟着热闹异常,四爷会带上谁呢,五个女人们相互猜测着,为带上谁还颇费了番周折,每个人都想去,我也不例外,只是仔细想想,上次塞外已经带我出去了一次,这次应该换做她人了,上有那拉福晋,下有新进府的静柔,胤禛再怎么宠我,也会有个度,这次怕是轮不到我了。不成想,福晋做了决定,李氏、宋氏的孩子还小,需要母亲照顾,静柔来自江南,对那边的一草一木熟之又熟,而福晋要料理家中琐事也无暇抽身,最后便剩下我一个闲人,又未去过江南,自是好事落在了我的头上。我有些惊讶,福晋却笑着拍拍我的手,等众人散后,她走到我近前,轻声说道,“江南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希望妹妹这次江南之行能带回来好消息!”

“好消息!”我有些不解,隔了一会儿,突然醒悟,福晋说的“好消息”,怕是指的孩子吧!胤禛和我都如此期盼一个属于我们的孩子,只是不知这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怕是与这孩子的缘份还未聚足吧!希望,借福晋吉言,真能带回好消息!

这次南巡跟上次塞外之行不同,我带上了小蓝和满月随身伺候。一是身份发生了变化,二是康熙下旨,沿途不得滋扰百姓,若要下船添置东西有她们二人跟着也会方便些。

准备胤禛和我的行礼又用了两天时间。胤禛见到直取笑我,说是象要把家搬走似的!

“出门在外的,自是多带些东西,再说‘在家百日好,出门一日难’啊!这些东西自有我和奴才们拿的!”我答道。

“不是怕你累着嘛!”他见我有些不悦,忙哄道,“多带些!我家福晋最是能干!”

“是啊,是啊!我就是能干!”我笑道。

二十二日这天很快便到了,那拉福晋领着众人出府相送,她拉着我的手小心叮嘱说,出门在外,万事小心,好生伺候爷,我点头应允,众人撒泪离别,登上了南下的马车。

旱路只走了三天,二十五日,来到了在静海县杨柳青便弃车登舟,沿京杭大运河南行。这是我第一次坐船。初时及不适应,整个人晕晕的,只能躺在床上休息。过了数日,渐渐有些适应,开始试着在船上走动,午后风和日丽,阳光充足,便带着小蓝和满月来到了仓外,船顺流南下,站在船头向西眺望,船队排成了雁字型,中间是御舟,两侧是护卫,及众贝勒、阿哥们的船只,前后簇拥着,威武壮观。宽广的大运河平缓如镜,水天似连在了一起,远处渔帆点点,心胸顿觉开阔舒展。

御舟每行至一处,岸上皆有当地府县官员及百姓迎驾,高呼万岁,隔着数十里的距离,声音也清晰可辨。有时康熙会率众皇子、随驾官员登岸,徇问当地百姓农事、生计,有时会稍坐停留,走出御舟跟百姓们挥手示意。

从胤禛口中得知,康熙南巡并非游玩,而意在查看治河情况,这个河便是指黄河及大运河。年年黄河泛滥,百姓苦不堪言。途经清口县时,康熙亲自登陆视察,见开挖新河工程艰巨,命疏浚洪泽湖各口,以利泄水,挑浚蒋家坝、天然坝一带旧河,以通粮船,下旨不得毁坏民田,并命将沿途所立开河标竿尽行撤去,百姓见后,均踊跃欢呼万岁,响彻天地!康熙不愧是一代圣主,看着那震撼人心的场面,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

就这样走走停停,终于在三月中旬,来到了苏州。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果真是富足的鱼米之乡,也是美丽的山水之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河上摇着小船,水面隐隐传来委婉清脆的苏州评弹,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第五十四章

康熙众人的行宫设在了拙政园,安排停当后胤禛便被唤去议事。

这座拙政园占地约六十亩,康熙御驾设在远香堂,听胤禛说那是全园的精华,景色可谓是山明水秀,厅榭典雅,花木繁茂。只可惜我无缘一睹它的风采。我们被安排在了中园,位置大约在拙政园的东部,虽说占地不大,里面却也别有洞天,一泓清池映入眼帘,古树、垂柳拂水,湖石峻秀,神态各异、巧夺天工。不同于紫禁城的规矩方正,自有一番江南的柔美。园中水色迷茫,景色自然,不似人工雕琢而成,仿佛是天然形成。此时已是初春,园中的山茶如火,玉兰似雪,杏花盛开,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最初几日,沉浸在这江南水乡的秀美之中,也不觉孤单,又过了几日,便有些审美疲劳。胤禛终日早出晚归,同他说上几句话都已是奢侈之事。独自站在园中阁楼的最顶层,手扶围栏向外远眺,远处景色尽收眼底,街上的行人走走停停,浓浓苏州口音的吆喝偶尔能漂进园中,好想出去看看外面的景色。

耳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不用回头便知是胤禛,轻轻走近将我拥入怀中,低声说道,“这几日皇阿玛一直在与众人商榷治黄之事,也没什么时间陪你,困在这园中有些厌了吧?”

“还好!”我笑答。

“过几日!”他语气肯定的说道,“我带你去外面看看!”

“好!”

又过了几日,胤禛果然实现了他的诺言。那是一个夕阳西坠的傍晚,只我和他末带随行,从角门走出拙政园,来到苏州街上,街边店铺林立,有卖首饰的、卖布料的、卖茶叶的,更多的则是江南小吃,什么豆腐干、锅巴汤、甜粥、小馄饨,外形精巧,香甜的味道直溜进鼻中。我驻足不前,示意胤禛我想尝尝,可他却笑着摇头,将我拉着继续前行,终走到这条街的尽头,一座三层的酒楼呈现在眼前 “松鹤楼”,好气派的名字!沿着楼梯上行至顶楼,选了一处临街靠窗的桌子坐下,伙计边擦抹桌案,边上小点心和香茗,还不忘操着苏州口音卖力介绍此楼的招牌菜。过了好一会儿,胤禛开口道,“就点你们这儿的松鼠桂鱼、清炒虾仁、蟹粉豆腐、鸡头米虾仁、响油鳝糊、银鱼莼菜汤,点心嘛,你就看着上几样来,若好吃,爷有赏!”说完看向我,似是征询我的意见,我朝他点点头,伙计下楼后,我说道,“其实,我只想尝尝当地的小吃的!”

“还是算了吧,我可是被你吓怕了,你忘了去年的上元节,你在外面胡乱的吃,结果病了一场了吗?”

我涨红了脸,上次的事他还记着,“不就那么一次嘛!”

“你还想有二次?”

我连忙摇头,看向窗外,些时华灯初上,远处的河畔亮起了船灯,灯光是红的,月色是清的,在红润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好一幕夜景!月牙儿上了盈盈的柳梢头,天变成了灰蓝色,仿佛一汪水似的,岸上垂杨淡淡的影子,与船灯的倒景交织在一起,在水中摇曳着,随着水纹印出各式的颜色,远处人影依稀晃动,好不热闹。

伙计们陆续端上美味,只见桂鱼被炸得似两朵金黄的菊花,鱼眼处用绿色的樱桃做装饰,神气活现的,再淋上浓稠的汁料,酸甜适口,很是开胃;那道响油鳝糊,更有噱头的,一碟鳝丝一壶油,把油淋在鳝糊上就会听到丝啦作响,尝起来也酥脆;蟹粉豆腐很嫩很鲜,还能吃到蟹黄;清炒虾仁口味比较清淡,爽口。总之这一餐真的不错,比在拙政园吃的饭菜要强上数倍,看来这美味还是出自民间啊!

酒足饭饱,同胤禛牵手信步走在苏州街上,这条回拙政园的路似是夜市,此时越发的热闹异常,比起先来时人似乎又多了许多。卖首饰的、卖胭脂水粉的、卖小挂件的比比皆是。我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心中很是高兴,走走停停的来到一个摊位前,被上面的挂件吸引住了,那是一对紫檀木制成的手镯,样子古朴、做工精巧,放在鼻尖便能闻到淡淡的檀香。吸引我的不是别的,它是一对,一只纤巧的,一只宽大的,我同胤禛刚好可以一人带上一只,也算是情侣镯了!

“姑娘好眼力!”摊主见我喜欢连忙说道,“这是武台山上稀有檀木制成的‘有求必应镯’,很灵的!您若同您家相公一人带上一只,定会心想事成!”

笑着付了银子,知道小贩说的话多半是有水份的,但还是喜欢,自己戴上一只,另一只套到了胤禛腕上,他笑了笑,伸出手来,两只手交握在一起,手腕上的木镯遥相呼应,发出荧荧光晕。相视一笑,牵手继续前行!

第五十五章

苏州小住了几日,一行人马于三月二十日离开,继续南行,二十三日抵达松江府。二十四日一早,康熙率众皇子、大臣检阅松江提标官兵,并表彰江苏安察使张伯行居官清廉,提升其为福建巡抚。二十八日,一行人马离开松江,四月初二抵达杭州。

如果说苏州是小桥·流水·人家,那杭州则是人间的天堂,游玩的圣地。

胤禛忙里偷闲了一日带我去西湖游玩。此时虽已过阳春三月,但仍是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杨柳夹岸,水波潋滟,湖面游船点点。远处山色空蒙,青黛含翠,近处鸟鸣声声,桃红柳绿,走在苏堤之上,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心醉神池,似走近了世外仙境般。

边走胤禛边为我讲解着西湖十景,“这西湖四季景色各异,晴雨风雪也有各自的景致。”

我笑了笑,听他继续说,“若是再早些来,沿湖广植扬柳,每当烟花三月,如烟似雾的柳丝随风摇曳,宛若碧浪翻空,柳荫深处,莺啼之声更为清脆悦耳。 ‘柳浪闻莺’则来源于此;夏日这里则是接天连碧的荷花,秋夜便是月下的三潭,冬雪后这里则是疏影横斜的红梅,断桥的残雪。”

“这断桥便是传说中许仙与白娘子相见的地方吗?”我问道。

“对!”他轻扶我耳边的发丝接着说,“民间传说,夫妻二人若是携手走到那断桥桥头,这一生便会长长久久,永不分离,我虽不信,却还是希望和你一起走到那桥的尽头!”

“好!”我将手放到他的大掌中,二人携手走至桥头,桥头游人不多,微风拂面,眼前是秀丽温馨的湖光山色,身边是至爱的亲人,胸中萦绕着无限缱绻眷恋。我合掌默念道,“今生今世怀袖愿与胤禛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我爱新觉罗·胤禛在此立誓,今生今世与怀袖生死与共!天神可见!”

忙捂住他的嘴说道,“不要说什么生与死的,我希望今生与你做夫妻,来世还与你做夫妻,生生世世我们永不分离!”

“好,我们生生世世做夫妻!”

在这西湖之畔,断桥之上,缕缕柳丝与呖呖莺啼之中,我们立下了爱情誓言,这西湖、苏堤、清风、斜柳都是我们的爱情见证!

用过午饭,胤禛租了一只小船,泛舟湖上,更有一番情趣,船儿在荷花丛中游走,大大的荷叶中露出枝枝花朵,各个含苞待放。午后的阳光洒在湖面,波光粼粼,荷叶上的露珠闪闪发亮,似一颗颗珍珠般的晶莹剔透。湖边茶舍里,座无虚席,喝茶的、聊天的、下棋的,热闹非凡。孩子们则三三两两地在湖边浅地里摘荷花,掉鱼虾,悠然自得,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啊!

“若能永远与爷在这里生活该有多好!”情不自禁地说道。

“家里不好吗?”他轻声问道。

“不好!”我答道,“贝勒府就象是只牢笼,终日困在那四角院落中,怎会有现在般的自由自在。而且……而且爷的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姐姐妹妹的!”

“噢!”他点了点我的鼻子,“原来不自由是假,姐姐妹妹多才是真的!”

我转过脸,假意看湖中的荷花。

“怀袖!”他叫道,拉起我的手柔声说“她们是我的责任,你是知道的,有些时候我也是身不由已的,我只想要你清楚,我的心已经交到了你的手里!也永远只在你的手中!”

“我知道,我知道的!”轻环住他的腰,将脸埋进他的怀中“明白爷的身不由已!只是有时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