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机关蚁族之秘书群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花瓷:机关蚁族之秘书群相-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只是想换个环境,一过年我就五十一了,还有两三年的干头,很多事情也看得很开,如果有机会的话,还请毛区长您多给操操心。”

  “那得等机会了,太差的地方你肯定不愿意去,就是你想去组织上也不会安排你去,合适的岗位临时还真没有,你觉得呢?”

  毕巧英说:“文教局的老冯还有一年到点,我想去文教局,再说也是我的老本行。”

  “文教局,你不觉得有些亏吗,政府办公室的常务副主任去那种清水衙门退休?”

  毕巧英说:“亏不亏的倒不要紧,关键是干得舒心,有兴趣。”

  毛区长说:“你的心情我能理解,谁的成长道路上没遇到过挫折呢?好吧,那我再考虑考虑,你自己也好好想想,有什么情况随时欢迎你来跟我谈。”

  “那就谢谢毛区长了,我回去了。”

  “好,不送。”

  韩国良新官上任,在政府办公室实施了一系列新政。他先是召开主任办公会,要求大家同心同德干好工作,开诚布公搁好伙计,他要求毕巧英牵头起草一套办公室的管理制度,下午在全体人员会议上再着重强调一下工作纪律,在以往的基础上有大的改进。

  后面这句话,毕巧英等几个主任不是很乐意听。很明显,韩国良是对区政府办公室工作作风有偏见的,不可否认,区政府办公室在某些方面确实没有区委办公室严谨,人员上也比他们多了一些张扬,这是各自的老传统决定的,不是哪个人轻易就能改变的,它受各自工作性质、工作内容、领导风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你韩国良从区委办公室来的,就觉得区政府办公室一盘散沙、一无是处啊,我们还觉得你区委办公室的人唯唯诺诺、小气木讷、缺少活力呢。

  全体人员会上,毕巧英给大家讲了韩国良的要求,让大家搞好自律,不能再和以前那样随便了,上班提前半个小时到办公室,不论科员还是科长,副主任们也要提前十分钟到,中午坚决不能喝酒等等。开完会,丰沛海坐在值班室里玩弄着签字笔,唉声叹气、长吁短叹,因为他是个坐不住的人,不习惯在办公室里像坐牢一样抄抄写写。

  根据韩国良的指示和毕巧英的安排,值班接待科开始修改完善以往的各项工作制度:政府办公室保密制度、工作纪律、公文处理制度、会议办理程序、用印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接待管理制度等等,郑清华到文印室找到一套当年卞永强刚来时候的制度,开始修改润色,下班后就完成了,交给丰沛海。

  丰沛海做了一番修改,郑清华又打了一份清样,就交到毕巧英手上了,毕巧英拿着给韩国良看,韩国良说:“不是这样的模式,你们都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是工作流程,一步一步地怎么干,让从没干过这个工作的一看也能明白的那种流程图,不过你们弄的这些该保留的保留。这样,这个制度先放这里我看看,你们到区委办公室借来他们的工作流程图看看,参考一下,形成政府办公室办文、办会等各项工作流程图。”

  这个意见传达到郑清华那里,他便又跑到区委办公室找参考文本,正好这些日子办公室里忙碌得很,本来两会、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就够他们忙得了,又要弄这个什么工作流程,自是郁闷万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重新洗牌之副科级
生活中有很多的愁苦和无奈,但偶尔也会有刺激神经,让人高兴的事情,虽然后者来得很少,但它来得突然,给人惊喜。腊月二十三晚上九点以后,李晓哲的手机开始响个不停,有电话,有短信,但目的都只有一个,明天上午区委组织部来办公室*推荐副科级干部,请他这个兄弟、哥们帮忙投票。

  除了接到三个老科长的电话、短信,他还收到三个非科长的电话。再看自己,既没有得到这个信息,更没有想到也去争取一把,这让他感到自己的幼稚和迟钝,或许这就叫做缺乏政治敏锐性和*经验。

  第二天早上还没上班,韩国良就把大家叫到他的办公室里做工作,基本按照副主任、科长、科员、驾驶员等几个层次分组谈话。郑清华、乔磊磊、李晓哲、赵亮颖、曹庆国几个人一组进去的,韩国良开门见山:“这次区委组织部来我们办公室考察推选五名副科级干部,明确告诉大家,这次没有各位,但大家不要着急,这事得按组织程序来,着急也没有用,早晚能轮到大家的。这次的五个人呢,有丰沛海、李乐天、谢晓勇三个科长,还有督查科的宋彦伟、秘书科的蔡青芳,三名科长不用说了,多年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操了不少心,出了不少力;宋彦伟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他学历高,据说是德国克莱登大学的研究生,不仅留过洋,工作经历也比较丰富,还在乡镇果树站工作过半年;蔡青芳是女干部,又有年龄优势,按组织要求,这次推选一名年轻女干部,算是破格提拔,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把这五名同志推选出来,谁也不能给我出了事,听明白了吗?”

  几个人说:“听明白了。”

  “那你们回去吧。”

  上午九点钟,*推荐会准时召开。韩国良介绍了一下组织部来的领导,这位组织部副部长照例重申了一下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要求大家实事求是,本着对组织负责、对同事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原则推选副科级干部,投上自己神圣的选票。

  接着组织部干部科的同志发了推荐票,大家很快填好后折叠上,由干部科的同志收回放进了公文包里,就散会了。

  大家回到各自办公室里,空气异常紧张,没有一个人说话,每个人都在想着刚才推选的事情。大约有二十分钟的工夫,考察公示就贴出来了,事先定好的五名同志全部入围,其中三名科长全票,宋彦伟、蔡青芳分别比他们少六票、七票,但也没有影响推荐结果。

  郑清华坐在那里闷闷不乐,他昨晚听说了要推荐五名副科级干部的消息,算来算去,副科级以下的人员中,单洪水出事,只剩下三名科长,再往下就是乔磊磊和他进办公室工作最早了,如果按照资历,就该轮到他们两个了,所以他给几个要好的同事打了电话,盼着能成好事,未曾想这次却被宋彦伟和蔡青芳抢了先,此次干部推荐让他明白了一个非常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没有领导支持,你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没用,这也是办公室年轻同志积累的第一次*经验。

  提拔进步的同志欢欣鼓舞,原地踏步的同志空空落落,但表面上还是一副喜洋洋的样子,纷纷嚷嚷着要提拔上的同志请客,但是说归说,答应归答应,最终没有一个人以此为由头请酒,充分体现了常委机关单位谨小慎微、低调做人的一贯风格,这种事情如果放在局级单位里,早就请了好几场了。

  这天晚上,几个老科长聚餐。丰沛海说:“如果单洪水不出事的话,一定会有他的,真是太可惜了,就差这一个月啊,哎……”

  李乐天说:“如果那样的话,名额就会是六个了,那样区委办也得六个,就轮到我舅子唐三国了。”

  谢晓勇写了十多年信息,他最大的爱好是广泛涉猎,不论报刊还是网络,不论高层还是市井,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搜集信息点,以编辑上报给市里。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哎,‘轮’这个事最说不准了,轮给谁不行啊,那些出事后披露出来的平步青云破格提拔的人物中,哪个是慢慢轮上的?”

  丰沛海说:“也是啊,朝里有人好做官这话真是亘古真理,你看宋彦伟,要不是他大舅在市里当发改委副主任,就他那熊样的,再有五年也没他的份啊,世事真是难说难道啊。”

  谢晓勇说:“不过这个蔡青芳道行很深,平时看起来没什么超人之处,不声不响地就跑到头里了。”

  “咱们还是别谈论这些了,这次有咱哥几个就谢天谢地了,来,喝酒。”

  考察公示结束后,接着是任职公示。丰沛海拟任区政府接待办副主任,李乐天拟任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谢晓勇拟任区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宋彦伟拟任区政府目标办副主任,蔡青芳拟任区侨联副主任。只有李乐天没有实职,其中原因大家心里自然明白得很。

  到了这一步,副科级提拔的事情可以说尘埃落定了。在年前最后一次办公室会议上,公布了人员分工调整方案,鉴于近年来接待任务繁重,丰沛海专职搞接待;郑清华留在值班接待科工作,从侨联调过来一个小伙子郝哲学过来值班,充实值班接待科力量;李晓哲到综合科上班,和乔磊磊一起写材料;曹庆国去督查科上班,配合宋彦伟工作;蔡青芳虽为侨联副主任,但上班仍在秘书科;赵亮颖去信息科工作。其他专兼职跟班服务的人员、财务科、司机班工作人员分工不变。

1、走访慰问
一过腊月二十,区政府办公大楼上就没有多少人上班了,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在这时反倒更加繁忙,走访、慰问,被走访、被慰问,上访、解决上访,充斥着整个行政机关的运行系统。可以说,从年头到年尾,区委办、区政府办是坚持按时上班的表率,理应得全勤奖金,可惜两办没有这个奖金,往往越是电力、税务、烟草等肥得流油的单位却有诸如考勤奖、季度奖、年终奖等多如牛毛的发钱名堂,这世道真是越肥了越肥,越穷的越穷啊。难怪有上访的农民或企业职工这么说: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收入是人家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倍,住的不如人家的大衣柜,还用怎么和谐怎么社会。秘书们在党政机关干,倒还能耐得住清贫和寂寞,在这种地方工作,图的就是一个名声,再一个如果运气好还能谋个一官半职的干干,要真是斤斤计较于经济收入,当初你选择这行干什么。

  这个时节最忙的当属接待办和值班接待科,有走访活动的时候都是这两个部门负责,熊必达对去市里走访是轻车熟路了,今年他要带丰沛海、郑清华一起去,让他们也熟悉熟悉具体的程序,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啰嗦麻烦罢了。照例先送那些退下来的老干部,因为给他们送要费力一些。那些老干部的必须送到家里,虽说有他们的地址、电话,但穿梭于繁华的市区,一整天往往走不了几个门。好在这个时候,那些老干部们多数在家,似乎是等着有人来走访他们,对于那些不在家的,往往就给他们说好送到子女家里或是放在保卫处了。

  送完老干部的,熊必达一行又拉着一大车若有土特产晃晃悠悠地进了市里,这次是去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是个大机关,一百六十多号人,从正厅到科员下来,每人都要走访,不过分量不同罢了,这样就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熊必达摸索出一个办法,反正从区里装好车到市里再搬运下来,一天时间也很紧张,索性分两批送达。第一天送处级以上领导,第二天送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分两天去不仅时间充足,还能留些时间在市里转转。每年腊月二十以后,市政府大院里那些装着各地土特产的货车总不会断头,俨然成了一道壮观的风景。

  丰沛海、郑清华都是第一次参与这种走访,自是非常欣喜,毕竟不用傻坐在办公室里接电话、下通知了,还能到市里见见世面,放松一下心情。但司机师傅却倍感辛苦,年前这段时间,有的司机甚至一天跑两回市里,他们常说:“跑得路上都不长草了,领导家门口的狗都不咬了。”

  丰沛海、郑清华便大笑,熊必达说:“到什么时候能等着别人来走访就不用这样了。”

  司机便说:“就是啊,到底一级是一级的水平啊,乡镇里条件太有限,舍不得送东西给咱吃,要是那样,咱也能过个肥年啊。”

  “不能老想着人家的东西,你能给人家办多少事啊,咱这种属于正常的下级看望上级,你看市里很多部门那才叫肥呢,人家谁还送吃的啊,都是……”熊必达作了一个数钱的动作。

  “难怪人人都想当官啊,当官的好处就是多啊。”

  “这话可不能乱说啊,当官的可不全这样,绝大多数干部还是好干部,主流还是好的嘛。”

  大家都不说话了。

  事实上,乡镇里来区政府办走访的确实不多,不比那些实权部门。但好在办公室的人员政治觉悟还是高的,大家也不会因为别的部门收了一点土特产而眼馋,大不了几百块钱的东西,不过有时心里有点酸溜溜的罢了。

  然而,让大家惊喜的是,今年区政府办公室的全体人员意外地收获了一份礼物。

  腊月二十六上午刚上班,大家就接到值班室的通知,中午去斯克鲁大酒店冷库领海鲜礼包,没说谁送的。有人问起,值班室的人说也不知道,只管去领回家吃就是了。

  虽然不知道谁送来的,无从感恩,但中午领回去之后,大家心里就有数了,也猜了个*不离十,一般的单位是不会有这样的大手笔的:虾仁4斤、黄鱼4条、8头对虾4盒、墨鱼4条、鲳鱼6条。粗略算算,少说也得值四五百元。

  是的,大家猜的没错,是李晓哲的准岳父送的,前几年罗志强也送过海鲜给区政府办公室,但只送区领导和办公室几个主任,这次他是下了血本了,往区政府办一共花了五万多块。为了李晓哲能有个好发展,他是把女婿当儿子养了。

  前一天的下午,罗志强嘱咐李晓哲:“你们领导那边我自有交代,你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了,到时候你也直接去领回来,我再给你弄点其他的,让小林抽空给你爸爸妈妈送回去吃。”

  “行,我明白了,罗叔。”李晓哲感到自己此刻就像一个女孩子傍了一个大款,他要发达了,然而他一下又陷入沉思。

  罗小荷把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发什么呆啊,吃饭了。”

  “哦,吃饭,吃饭。”

  每年除夕的前一天,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要带队到节日期间仍坚持生产的单位和企业走访慰问,年年如此,岁岁如此。这年腊月是大进,除夕是三十,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