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唐-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继续说道:“但这块玉块虽然是一件小器具,但很名贵,可为什么没有人看到,还出现在棺材里面?”

众人一起摇头。

王画又说:“如果是它很珍贵。丁柱意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并且敌人就是在寻找它凹曰况姗旬书晒芥伞,子将它吞讲肚子里面,会出现什么情识。”如果那样,凶手怎么也找不到这块玉块的下落。而且它体型吞进肚子里,不是没有可能的。然后尸体腐烂,包括肠胃在内,全部化成了模糊的血肉积压在尸骨下面。赵大保回去验尸,因为肠胃融化,自然不知道它是在死者肚子里的。但也因此,它在血水里面,在河堤上一个人也没有发现。

想到了它的出处地方,李裹儿与上官小婉终于站了起来,趴到栏杆上拼命地呕吐起来。其他人也不敢继续吃饭了。

吐了半天,走回来李裹儿看到王画还在继续看着这块玉,再次尖叫起来,然后说道:“将它交给雷湛。”

雷湛就是他们这一行的侍卫中的一个队长。

王画理解她的心情,将这块玉用手帕包好。递到雷湛手中。

李裹儿还嫌不够,对王画又说道:“洗手。”

这个手晚上还要抚摸她的皮肤,必须要洗干净。

大家眼中都流露出暧昧的神色。

王画看了看众人,又看了看李裹儿凶巴巴的眼神,只好站了起来,走到楼上将手洗干净上来。

但这餐饭是没有办法吃下去了。

王画又说道:“我们找丁柱的几个徒弟去吧。”

“他们都好找。丁柱的几个徒弟制玉手艺高超,都被有名的大作坊聘请过去。”河车机说道。然后将他们带到汴州的坊市。

虽然汴州也是一个繁华的州府。但坊市的规模明显不及洛阳与长安的几大坊市。

河车机也知道,因此没有作任何停留。直接来到一个叫中云斋的店铺。里面全部出售各种精美玉器的。

丁柱的二徒弟与五徒弟全部这中云斋里制玉。河车机将来意一说。中云斋的老板说道:“那不巧了。上午时他们接受一份请束,然后向我辞别,说要离开几天。我也没有想到其他,就答应了。”

虽然同是匠人,丁柱的几个徒弟都是长老级别,来去有一定自由权的。

河车机还没有在意,又到了一家流辖轩,找丁柱的三徒弟。可听到的消息,同样他的三徒弟也在上午时接了一份请束,就离开了流杨轩。

感到有点不妙了,立即派人打听他这几个徒弟去向何处了。同时直奔最后六徒弟所在的作坊,依然是同样的消息,接了一份请束人就离开了。

众人面面相觑,难道这件案件与他这几个徒弟有关?

好一会儿,衙役进来禀报,说丁柱四个徒弟先后来到汴州码头,上了一艘船,顺流而下,到什么地方,居然没有任何人听到消息,连他们的家人都不知道。

李重俊不由问道:“王学士。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明显是一件要案,可案发总有一个动机吧,或者仇杀,或者情杀。或者为财杀,但好象这些东西都丁柱都沾不上边。

王画笑了一下,虽然听到丁柱四个徒弟离开汴州,他也不以为意。因为他早做了一些安排。

然后说道:“我刚才不是说过这件玉块的来历吗?我做了一比较好笑的设想,如果现在传来一条消息。说某处出现了一个国家宝藏。国家宝藏?众人听了一愣,如果是街坊市民还会相信,到了他们这种地位,不可能相信这样的传言的。

可是李裹儿想起前,段时间王画与自己说过的事,眼睛不由地一亮。

“是不是好笑。相信各个不会相信这样的传言。但传言有鼻子有眼睛,而且两汉交界之时,政权林立。此起彼伏,如果这时候或者是王莽。或者是更始帝,或者是刘永、公孙述、李宪、秦丰、张步、董宪、延本、田戎这些曾经一度雄霸一方。掌握很大疆域的首领,感到不妙时。拙刮了掌下疆域大部份财产,将它们埋藏在地下,然后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个宝藏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当然,你们还是不相信。但不断地有珍贵的两汉交界时出产的各种器物出现,比如玉器、金器等等。还放在你们面前,你们会怎样想?”

“难道真有这咋。宝藏存在?”李重俊知道王画不会无的放矢,如果有许多东西放在自己面前,同样最后怀疑也会变成相信的。如果真有这个宝藏,不要说更始王与王莽一度的势力,就是其他的几个诸候王,同样一度掌握了漠大的领土,同时也控制着许多财产。这些财产有可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甚至比滑州商人囤积居奇最后获得的利润还要大。

丁家拖入此事,被满门灭口。就合乎情理了。

“我不太清楚有没有这个宝藏存在。现在只是做一个假设。而且这个宝藏有一些机关,需要宝藏图或者宝藏的钥匙,而这个宝藏地图或者宝藏的钥匙正好就是这个玉块。可不知道某种原因,玉块分开了。丁柱正好得到了另外一半,财帛动人心。面对这样巨大的财富,就是丁柱同样也会动心的。因此有一些人过来讨要这个玉殃,双方谈条件。一直没有谈拢,最后引起对方的杀机。而丁柱感到不妙时,将这个玉块吞到了肚子里面了。”

“这样说,他连命也不要了?”李重俊又冉道。

“当然不会,虽然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是他命都没有了,如何享受这个财富。也许另有其他的安排或者原因。”

“这是真事还是假事?”见到王画说得有鼻子有眼睛,上官小婉也半信半疑起来。

“不知道,真相没有揭开之前,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没有可能。”

李裹儿回过头来,对雷湛说道:“雷湛,快把明块玉拿出来。”

如果真有这回卓,这块玉就十分重要了。

雷湛伸手从怀里掏,可是他脸色变了起来。

“发生了什么?”王画询问。

“它被偷,偷走了”雷湛脸色更加难看,这是严重的失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旧章节更多,支持作

第五十四章 若如雪

“偷老了。王画脸煮古怪地看着雷这块玉体积很山,放在怀里几乎都无法让人察觉,这才多一会儿就让人偷走了?

“我想起来了,是那群人。”

“那群人?莫急,慢慢说。”

“刚才我如厕时,遇到了一群灾民。他们向我乞讨。我身上也没有带碎银子,于是他们围了上来,与我拉拉扯扯的。我又不能向他们拳打脚,纠缠了几下,才得以脱身。”

汴州各斤,大臣听了很尴尬,毕竟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好坏与他们教化有着莫大的关系。先是诸人为了洗劫财产救火,现在又出现了这档事。

刘顺干咳了一声,说道:“雷队长。你是在什么地方遭遇的那群灾民长得是什么样子?”

王画却摆了一下手说道:“事情已经过去了,人家是有备而来,现在拨捕,不会让我们得偿心愿的。反而惊动灾民,得不偿失。”

李裹儿狠狠地瞪了一眼雷湛。然后看着王画,脸上带着后悔与歉意。

王画轻声对她说道:“公主不要急,我还有其他的方法。”

又转过头来说道:“这件事暂且到此为止。以后需要各位使君时。我会派人通知的。各位,我们还是以灾民为重,这也是我这一次的重点。请回吧。”

汴州各个官员更加尴尬,更复杂的案情他们未必能破解,但不代表着他们很笨。吃中饭的时候王画才将玉交给雷湛,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要么就是站在旁边的几个侍卫出了问题,或者雷湛本人就有问题。这个可能性极要么就是自己陪行的官员中出了问题,将消息透露出去,这让人某个人派了人假冒灾民乞讨,将玉从雷湛身上偷去。

王画让他们回去,是不是这个意思?

一个个离去了,但离去时心情忧心仲仲。

王画又说道:“上官昭容,公主,你们也回去休息一下吧,或者巡抚一下灾民。太子,还有张九龄。你跟我来。”

上官小婉说道:“王学士,难道你连我与公主都不相信了?”

王画摊了摊手:“昭容,非是如此。破案只是其一,主要还是灾民,这才是头等的大事。我刚才对汴州官员说的话非是虚言。我要与太子到处转一转,看一看有什么方法可以搂灾民以渔。如果我们一道前统”

他指了指身后一百多名护卫。摇了摇头。这还没有全部到来,否则护卫还要多。这么多人拥挤在一起,不是叫抚慰灾民,而是叫招摇过市。更看不到王画所要看到的。

上官小婉这才释怀,但白了他一眼,眼神里有一些嗔怪。

滑州之行,上官小婉功不可没。经过那天晚上的夜谈,李裹儿释疑。上官小婉也没有做出过份的举动。因此偶尔上官小婉发了一下花痴。李裹儿却也不生气。

可为了拱卫他们的安全,还是带了二十几名护卫一道而行,只是穿着平民的衣服,但带了兵器。

先到了坊市转了一下,虽然比洛阳的坊市可因为汴州的地理位置,商业十分地繁荣。但王画转了一圈后,依然没有半点眉目。看到他的神情,张九龄担心地说道:“王学士,可想出了什么办小法?”

王画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小九。你这么多天了,有没有想出什么办法?”

见到他不顾李重俊在场。仍然称呼自己小九,张九龄无奈。这个舅子虽然人品好,可有时候鲁莽冲动,还有时候人也惫赖。

但这不是开玩笑的时候,他脸色郑重地说道:“王学士,我们在办公事,私是私,公是公,这句话也是你说的。与滑州不同,汴州地势更低,有许多地方是洼地,想要返回家园时间更长。还有灾区分散,更难管理。马上就要进入秋冬了。”

其实也未必滑州比汴州海拨更舟。这是指河床而言的。汴州的河床更深,同时也更低,衬映之下。显的汴州地势低洼。但确实汴州灾情比滑州更难处理。

但是王画听了,若有所思。

他忽然说道:“你有没有汴州详细的地图。”

“有,在我的驿站里。”他不能比王画,老老实实地住在驿站。

一行人跟着张九龄来到驿站,张九龄将地汴州地图拿了出来。王画看了一会儿,将地图卷了起来。对他们说道:“我们出城。”

再度出城,城外就有灾民,住在茅草棚前。但这些茅草棚一排排搭建得很整齐,这也是有惩王画在滑州的举动。朝廷又拨下了一些物资。于是张嘉贞与张九龄在汴州官员配合下,搭建了整齐牢固的临时灾棚。

王画找到了一咋。老农,脸上都起了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王画让他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来,问道:“老伯,今年贵庚?”

“贵庚不敢,我今年六十有二了”老农诚惶诚恐地说道。

“那么你一家一直居住在汴州嘛?”

“一直在,我一家可是良民,不是逃户。”

“就是逃户也是,我不是说这个。我问老伯,你一直居住在汴州。对汴州情况很了解了?,小

“不了解,我只是种田,其他的都不会。”老农更加担心了,三具棺材的事他同样听说了,还以为王画询问案件情况。

“我问的就是地的事。为什么汴州许多地方出现了荒田?”王画说着展开了地图,指着地图上大片在片空旷的地方问道。“这个我知道,是碱地

“多谢老伯了”王画站了起来,带着李重俊与张九龄回城。

李重俊好奇地问道:“你出城就是为了问这个?”

“正是,其实我心中有了答案。只是证实一下。太子小九,你们都应当看着《汉书》,里面《诸恤志》上面就写过一句,若有渠溉,则盐恼下限填淤加肥故种禾麦更为杭稻;高田五倍,低田十倍,可见碱地由来已久。汴州的情况比西北情况要好一点,但比附近其他各州情况要恶劣。其实这种碱地就是盐碱地。一般形成的原因有两种,第一是气候,大多在半干早与干早地区。”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李重俊指着一望无际的灾棚问道:“那何来的涝灾?”

“太子,所以我说过,听到的不如看到的,但看到的也未必是正确的。有时候眼睛同样会欺骗人的。汴州满灾是什么原因,象这样漫长的雨季在黄河地区出现过几次?这是因为河床高,圩内地形低,如果水势浩大一点,就容易发生满灾。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后者,与江南的雨季谤灾却是两回事。所以我说的是气候。象这种碱地,不但汴州,在关内也形成了。不是我危言耸听,如果关内百姓还这样密集居住下去。大量的开耕,若干年后,比汴州的情况还要糟糕。但这个我暂且不管。我说的是汴州碱地。”

“总体来说,黄河地区降水量但与北方不同,夏季同样炎热,蒸发量大。水份蒸发了,溶解在水份中的盐分却停留下来。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地理条件。我刚才说过,这个盐分是来自于含盐的水源的,水往低处流。本来因为河床高,汴州地形低注,所以容易使河水涔渗。又因为缺水,大家使用耕地时,只灌不排。这更容易使得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这也是汴州一带碱地比附近其他各州情况更恶劣的原因。”说着他又指着地图,与后世的情况相差不大,主要是从汴州向东一直到宋州商丘一带,但没有象后来的那样严重罢了。

但两斤人还是没有听出来。碱地他们知道。不但河南道有,关中也有,西域更多。可这与授灾民与渔有何关系?

“你们还记得上午吧,我与那个叫周永的善士攀谈后,曾经下了河堤。但立即被汴州刺史刘顺阻止了。”

难道不是好心,而是别有用心?两个人都茫然地想道。

“其实文章就在这碱地上。因为洪水,许多碱地都被洪水淹没,第一就是上面积了一层淤泥,使碱地变成了半碱地。第二洪水淹没,同样稀释了碱地的盐分。当然这更不是一个好消息。我们没有办法将洪水立即从圩堤里排出去,大多数地方自然蒸发,因为洪水淹过一次,暂时性的淤泥使土壤肥沃,可长久性地却使土壤更加碱性化。”

这样的解释,让两个人听了很震惊。甚至他们根本没有听过这种解释。同时也颠覆了周永的说法。

“当然这是一咋。月积日累的漫长过程,不是一次洪水就起到严重作用的。但暂时性看到了什么?那就是大片的碱地从荒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