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唐- 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少也得出动一个五千一万大军吧。等到血营到来,城门早就关上了。

所以,这样一想,荆州没有丢,粮食却没有守住。

是没有看到血营的动静,到是鄯州河州二州与吐蕃的大非川军、积石军经常对垒,每次看上去都是一触即发。这个悉诺逻果然不是一个好惹的货色。虽然真打起来,王画也不惧。

到了积石山后,带了一万从吐蕃调过来的百战之师,然后整合军队。没有打,但经常带到河鄯二州地界前,溜达一下,然后迅速返回。这是故意增加士兵士气的。现在这一败,两处士兵士气低落。而且他也算好了,王画现在整合治辖内的事务,再加上粮食闹心,重心不会放在军事上。就是放在军事上,他也迅速撤回去了。咱只在你家门口溜达,但不会与你打。要打到我地盘上来打。

王画气得无语,最后只说了一句:“这厮狡猾的干活。”

他溜达,我也溜达。于是两军你来我往,看上去很热闹。

但这还是一个假像。

悉诺逻知道王画一天粮食不解决,就一天不会与他决一死战。王画同样也知道悉诺逻一天不将士气提上来,也是一天不会真正进攻河鄯二州。这两个人默契地来来往往,可外人不知道,以为大战又要开始了。

然而这时悉诺逻也成了王画利用的一个棋子。

其实他志不在此。

天就冷了下来,兴修水利的速度加快了,就连兰州与原州边境的区域也出现了大量的百姓开挖沟渠。

但谁也没有想起来,一道道烟幕弹放了出去。包括这些开挖沟渠的百姓也在其中。但这时候王画已经布置军队。不敢太多,每一路只派了四千士兵,到渭州的是哥舒翰、乌可利、张守珪,到庆州的是王君绰与郭虔瓘、刘统,到泾州自己亲自带领,公孙云为副。

其实有时候想一想,王画也觉得很幸福,象手下这些大将,拥有一个两个都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但看看自己手下,将星如云。如果再次将张孝嵩与萧嵩、王晙,还有在薛讷手下担任前锋的那个猛将王海宾邀请过来,那就更好了。

不过这只是想一想,张孝嵩还好一点,萧嵩出身于萧家,王晙出身于半个太原王家,穷在闹市无人问,富隐深山有远亲,原来太原王家未必认这个远房弟子,现在也认了下来。王海宾直接出身于太原王家祁县支脉。虽然太原王家与兰陵萧家与自己关系不错,可关系到他们一辈子前途,未必让他们跟自己混。

当然还有其他人,郭知运、李楷洛等人也是出身于血营的。不过各有各的难处,到现在没有投奔,估计多半也不会再投奔自己了。王画也不勉强。

这三路人马安排好了,更是将星如云。然后王画让他们换成百姓服装,开挖沟渠,现在移民太多,看到陌生面孔,也没有其他百姓奇怪。可王画还是很细心地将他们单独分开。这条沟渠就挖到了渭庆泾交界的地方。

然后悄悄运来武器盔甲。同时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牧民在放牧,以马匹为主,这同样也不引人注意。八州保持的牲畜主要就是马匹,朝廷的不算,王画自己拥有的战马达到了近十万匹,还有各个部族以及党项人还有数万匹战马。

冬天到来了,还没有进入深冬,这也是最后放牧的一段时间。出现几千匹战马,中间还夹杂着牛羊,并且不在一处,换谁都不会引起警戒。

第二步计划再次开始,从前两天,三三两两的“百姓”离开了原兰二州,进入渭泾庆三州。因为人一起散了,只带着一把佩刀或者佩剑,唐人重武,连文人墨客身边也要带一把佩剑做装饰品。六千多“百姓”利用各种身份进入三州,一个人都没有引起警戒。但昨夜三更时分,这些人分别集合起来,摸到各个军营驻所,迅速将各个军营控制起来。其中也发生小规模的战斗,可听到血营的大名,士气皆无。

同时其他的战士,换下了百姓服装,穿上了盔甲,上了战马。迅速赶来,偶尔也有逃跑的士兵,但也让他们追上。不过自家人,王画并没有动杀手,只是将他们抓获,扔到军营里看守起来。

王画则一大早进了泾州城,带着化装的手下直奔城头。

说到底,因为王画两次软弱的表现,以及悉诺顿逻恰当好处地与他演练,使三州所有官员与士兵放松了警惕,这才导致让王画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三州城下。

王画又再次叹惜一声,自言自语道:“这算不算打内战呢?”

说完后,王画才开始拂琴,琴声铮铮,和着清冷的晨风与严霜,带着烈烈的肃杀之气,正是《广陵散》。

这时候听到警示的号角,士兵已经开始逐赶城门口的百姓了,情形一片混乱。

他们想关上城门,但那么好容易关的。几十个大汉从百姓中走了出来,抽出横刀,喝道:“我们是血营士兵,前来公干,勿要反抗。反抗者杀无赦!”

血营士兵?

虽然没有王画的名字来得震憾,可守卫在城门的十几个士兵小腿也吓得直弹。这是同样是一群杀神,什么时候来到泾州了?还有士兵没有反应过来,就是你们厉害,这几十个人就想拿下泾州城?

不过有一点明白,虽然他们身上没有穿盔甲,自己人数没有对方多,战斗力多半也远远不及对方,十几个士兵撒腿就逃。打不过他们,得回去搬援兵过来。

踏,踏,踏。一路小跑着。跑是不是他们,连百姓同样疯狂地跑走,血营杀过来了,马上城门口就要血溅五步,还能呆在这里么?跑得更欢,这使城门口一时间人喊马嘶,乱成一团。

不一会儿,守在城中的游击将军仇善礼带着几百士兵赶来了。

虽然畏惧血营名声,可对方人很少,仇善礼还是大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堵在城门前?”

一个血营士兵不耐烦地嘘了一声:“吵什么吵!不听到我们营督在城头上弹琴吗?听我们营督弹琴,能有几回,都给我安静一点。”

也有道理,王画洛阳才拼天才,他的琴技同样天下远扬,在场的人都听说过,但真没有那一个听王画弹过琴。其实他对琴音一窍不通,估计王画将宫音弹成角声他都听不出来,根本听不懂。不过这份荣光,怎能错过?而且就要夺城了,咱们营督还逍遥自在坐在城头上弹琴,这回去有得吹。

营督弹琴?

仇善礼这才注意到了城头怪异的气氛,自己几个手下站在城头上就象木头一样,还站着几十个陌生人,中间有一个青年正坐在城头上弹琴。士兵不懂,他却能听懂。

这一首《广陵散》弹得激烈无比,正合了《广陵散》那种慷慨杀伐之意。

又是营督的,又会弹琴,又是青年,除了王画,还能有第二个人吗?

这怎么办?这怎么办?

仇善礼头上都急得掉下汗来。他是能听出琴意,可有心思欣赏么?

打还是不打。不打,不能就眼睁睁地看着王画带着几十名手下,甚至连个盔甲都没有穿,一边弹琴一边就将泾州城拿下了。消息传到朝廷,自己这个官职也不要保了。

但打怎么打?那可是从皇宫重重埋伏中杀出来的主。虽然自己有几百个士兵,也未必将他击毙。而且当真他只带了几十人前来夺城?这个主说起来也好说,但激怒了,同样也是杀神。

他还有勇气想一想,该不该打。就是打他手下的士兵也不会听他的。这些士兵一听是王画坐在城头上,如果在城外,城门关上了,还有一丝勇气。现在都在城头上了,那个还生起反抗的心思。

于是几百个人站在城门口听王画弹《广陵散》。

消息传了出去,泾州刺史以及相关的官员也带着士兵衙役来到了,但与仇善礼一样的心思,不知道该不该打,于是这一回变成了近千人,站在哪里听王画抚琴。V

第二十二章 龙上九霄(下)

一曲弹毕,远处地平线上出现一个个黑点,黑点飞快地移动,一个个在人们的眼前放大,最后轰鸣而来,几千战马的铁蹄声,震得地面都似乎动弹起来。

王画走下了城头,几十名护卫同时也跟着走下城头,甚至城头上一个人都没有留下。

可是那几名士兵看着王画,又看了看依然放在城头上的古琴,却不敢将绞索提起来,将吊桥拉上。

仇善礼想喊一句提醒一下,然而话到了嘴边,终究是忍了下去。就是拉上能来得及吗?或者拉下,这个猛人站在城中,多半会重新夺回来。

以前听说只听了薛仁贵三个字后,突厥人全部下跪,觉得不可思议,反正是失败,甚至死亡,为什么不挣扎,或者不逃跑?直到今天他才明白,一个人到了一定地步,就不能用常理来解释。

算了,大不了这个官不做也罢,好歹还留条活命。

王画大大方方的来到众人面前,看了看众人。皆不认识,可前来的时候,他做过详细的情报,各人的长相年龄姓氏习惯特长性格,都列了一份清单。就是自己是一只猛虎,对方是一个兔子,如果大意了,还会有让兔子溜走的时候。

他走到泾州林刺史面前,拱手道:“林刺史,久仰了。”

“不敢,不敢,”林刺史回礼道。

其实心中郁闷得要死,但脸上却不敢表露出来。

也不是没有准备,甚至三个州的官员曾经聚在一起商议过。王画缺粮,三州却囤积了大量的粮食,这必然会使王画垂涎三尺。

三个刺史也不是一点智慧没有,商议了大半天,自己有什么长处与短处,对方有什么长处与短处。一分析也分析出来许多。王画用兵能力不敢怀疑了,连怀疑的资格都没有。但不是没有缺点,他兵力不足,如果兵力足,为什么占了大非川城还要丢弃?要知道从大非川到鄯南一带有许多河流,作为牧场是最丰美的牧场,许多地方也能当作耕地,事实鄯南就已经出现许多耕地。而且是开疆柘土,最少是替朝廷收复领地,这更能替王画正名。正因为兵力不足,所以才果断放弃。

兵力不足,也造成王画怕朝廷与吐蕃联手夹攻。所以王画武用菊花威胁朝廷,文用大义压制朝廷。就是不想遇到这种情况。

但自己不小心也不行,王画同样不会介意再向唐朝“借”几个州。只要小心了,王画夺下州城有可能付出严重的代价,他自己的,唐朝的,这会使他失去大义,同时因为三州离京畿要地更近了一步,朝廷必然会反扑。

那么自己有什么长处与短处?短处就是用兵,不怀疑王画夺不下来州城,但不是没有长处。王画连周边的廓州等州县都不产生兴趣了,对自己属辖的几个县同样也不会产生兴趣。唯一就是粮食,可所有粮食现在都在州城里面。只要将州城守好,万事大吉。

也不能说想守就守住的,灵州城第二朵菊花开始同样妖艳动人。天知道自己城中有没有那个道教的教民?所以将大部军队屯结在城中。只要有了足够的兵力,就是城中菊花绽放,问题也不大。

但没有放松前往原兰二州的所有道路关卡。当然了这样一变动,城外的士兵兵力单薄,但这个问题也不大,这些士兵本来就是用来盘查粮食的,数量足够了。还有一条,起着移动烽火台的作用。一旦王画出动军队,立即返城通风报信。

可人无完人,物无完物,计划也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再好的计划也有破绽。

三个刺史想法也不能说不对,但同样也有致命的缺点。

军队集中在城内,防止教民暴*,与城外的血营里应外合,城外的兵力必然会减弱。而且通往兰原二州虽然大的道路只有一条,可同样也有许多小的道路,原来粮食就是从这些小的道路走私到八州的。再次出兵,这样每条道路上的兵力更少。

真只想起移动烽火台的作用了。这是赌王画不敢轻易发动内战的。赌本身是赌对了,王画现在是不想发动内战。但都让粮食勒住了脖子,他不会介意发动小规模的战争的。

这兵力一分,最大的缺点露出了,王画怎能不利用?

六千几百人一出动,轻易地将一条道路扫干净。然后骑兵追赶,这是防止万一的。不能让一个逃回去通风报信。就是骑兵疏漏了,还有第三关在等着。那就是准备“看守”城门与吊桥的七八十个将士。在天未亮之前,他们埋伏大城外的大道上,如果有士兵逃了回来,再次捉拿。也不能说王画小心,哥舒翰那边真有四个士兵逃了出来。但在临近渭州城时,让哥舒翰击杀了。

完成了这一件事,那就只剩下最后一道难关。

天亮开城门的,但骑兵不能兵临城下,他们必须在不远处找一个地方隐藏起来。在这个时间里面,必须有人看住城门口与城头,不让城中士兵将城门关上,吊桥拉起。而且必须拖延到骑兵到来。

王画用了奢侈的阵容。

泾州是他自己主持此事,以他现在的威名,虽然未必一个人往那儿一站,几万突厥人就主动跪在地上投降,可至少两三千三四千士兵不敢轻举妄动。庆州同样是奢侈无比,刘统压后率领骑军,但王君绰与郭虔瓘两个人同样名声遐迩。

这个时代也没有一个电视转播的什么,最高明的通信工具就是八百里加急,士兵带着消息,昼夜兼程,到了驿站换马换人,八百里未必,六百里还是不太困难的。不然杨贵妃也吃不到新鲜的荔枝。

但就是后世通信那么发达,还经常被媒体误导,或者媒体被某些人的刻意安排,只能报道扭曲的事实对象。况且这个年代。这个年代获得消息的来源,无非就是王二告诉张三,张三再告诉李四,李四再告诉赵五。传到最后,事实真相被无限地夸大,就象王画杀出皇宫之事,在民间中被传成韦氏动用了一万禁军,在皇宫里设下了十面埋伏。

可事实呢,只动用了一千人,后面接着也有几百名士兵参预进来。就是这样王画用了智慧,还杀得累死累活,如果不是三名手下的牺牲,李雪君的相助,他都能留在皇宫中。

一万士兵,当真是一万只蚂蚁?

宫城虽然很大,可真驻扎去一万士兵埋伏,试试看。再加上皇宫里的宫女太监,人就扎窝了。为什么神龙政变,五王带了五百士兵就搞掂了。李重俊管不管失败,也只动了几百人。李隆基这厮狠一点,除了买通的羽林军外,还有自己手下养的凶奴,钟绍京还带了两百名工匠手拿着大斧参战。究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