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唐- 第5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知道大洋洲是王画的,可王画一次没有来过,大家心里始终七上八下的。

自从这一对兄妹来到大洋洲,所有百姓长松了一口气。

看到这对兄妹在玩耍,那些唐朝迁过来的百姓做起事来,甭有多精神。如果生了病,马上就有许多百姓担心。害得王迤都不敢过问这对小祖宗了。而且百姓自己推举了几个德高望重的读书人,打小就开始教导这两个小家伙。才两三岁的小家伙,能教育什么?

有时候李红与沐孜李都开始抱怨老百姓的漏*点,这到底是我们的子女,还是你们的子女?

另一个王昭朗宠爱程度更不用说。

虽然纪处讷与王画是生死仇敌,然而为了取悦韦氏,有一次在宫宴上为了哄王昭朗,他当着诸位大臣面,给王昭朗做马骑。反正他名声也臭了,不在乎。一群直臣看到此处,几乎将头全部扭过去。这不是斯文扫地,简直将唐朝大臣脸面丢光了,丢到王画所画的那张地图上的南极洲了。

可王画担心的就是他。

王画都怀疑在韦氏畸形的教育下,以后这个王昭朗有可能不是昭朗,而是一个混世魔王。但他们母女的安全,王画都不会害怕。韦氏再拿小丸子,李裹儿现在与韦氏水火不融,也不会参加此事。就是李旦重掌皇权,想动一下李裹儿母子,也要问自己答不答应。

“我们也想啊,就不知道这一家子分离几地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李红说道。

“快了。”王画说道。

皇宫里的消息,对他来说,还是一个冷门,不过朝堂里许多消息,他还是听说了。

尽管李显答应韦氏,一旦他成了皇帝,你可以欲所欲为,事实上李显也这样做的。晋惠帝戴绿帽子,那是没有办法,就是这个傻子戴了一个绿帽子,心里面也不大开心。李显戴了绿帽子,正是因为这个承诺。可他心里面当真很高兴?

虽然那些年共患难,让李显很感谢。

然而一个人的忍耐心,始终有限的。李显资质平庸,可不代表着他真想唐朝在他手中灭亡。

韦氏再三的行为,已经让李显产生反感了。

一旦反感,大变就会到来。

李显做皇帝,王画无可奈何,如果李显莫明其妙地死了,他就可以打着李重俊的大旗,征讨韦氏。

而李显与韦氏的反感,正是给了王画一个机会,也为他迷茫的前途,终于订下了一个目标。但知道王画这一目标的不超过三十人,都是血营中最重要的人员。

三个小家伙吃完了,海布子还在眼巴巴地看着盆子。

王涵绷起脸说:“不能再吃了,开始读书。”

正在这时候,外面门房递来一封书信,交到王涵手上。

开始大家没有在意,以为太原王家写来的。这是王涵的家事,能说就说,不能说王画也不追问,这是对个人**的尊重。

然而王涵看过后,立即交到王画手上。

王画迅速看完,立即喊道:“喊朱先生过来。”

一会儿朱仝到来,王画再次将信交到他手上。

朱仝在太原王家多少年了?王涵刚一出生,他就来到了太原王家,自然对太原王家的根底很了解,也知道王海宾这个人。但不是王海宾的慰问,而是他带来的消息。

王画问道:“朱先生,你看此事是真是假?”

经过这么多年许多事,王画也象曹操那样,开始多疑起来。如果薛讷故意在王海宾面前这样放风,让血营不注意,那么有可能打血营一个措手不及。

朱先生将前后经过想了一下说道:“营督,肯定是真的。”

“为什么?”

“因为这一次朝廷下诏,让薛将军停止攻击默啜,寒了薛将军的心。”

“不错,这几年,因为默啜的入侵,薛大将军多少手下爱将与勇士,死在默啜的手上。那一次是薛将军最好的报仇机会,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朝廷这样做,是寒了薛将军的心。”

“是啊,朝廷这样下去,马上所有人的人心都散了。不过恭喜营督。”

“何喜之有?”

“一喜是这一次终于有了对付默啜的方法。二喜营督以后少了一层担心。”

一直在为薛讷与默啜这两支兵力困扰,最后王画也没有办法等待下去,只好将这支俘虏大军派向丰州,对付默啜的。但不能用这支俘虏军队对付薛讷,就是俘虏军队也必须留下血营战士引导。这样北方还必须留下两万军队。这个东分分西分分,实际上能调动的大军并不多了。完成进军秦州与汉中,同时再分成两路大军,进军延丹四州,与泾庆三州,基本不可能了。

而且因为耽搁到现在,这些州府已经陆续地派出军队,开始驻防。

但如果薛讷没有敌意,就可以节省下来许多兵力。

并且正如信中所说,如果利用好,这是一次机会。只要再给默啜一些苦头吃,默啜这一回真的乖乖退回他的牙帐。不然再三损失之下,他也没有办法向各部族交待。

朱仝的第二喜,就是薛讷的态度。

不怕兵多,就怕将猛。郭元振下了水,老唐不行了,张仁愿背上了黑包袱,这一次薛讷再送上橄榄枝。就是唐朝再派上三十万四十万大军前来,王画也开始夷然不惧。

但朱仝话锋一转,又说道:“营督,你与小娘子的亲事要摆上议题了。”

他指的小娘子就是王涵。虽然于公,他将李持盈推为主母。但于私,太原王家与他有过一段密切的友谊,也不想王画与王涵这样拖下去。

王涵脸上一红,低着头,跑回房中。

“等这一次事情结束,我派人上门向太原王家提亲。”

“恭喜营督,”但说到这里朱仝看了一下李持盈,又说道:“小郡主,你的事情有些复杂,不过问题也不大,现在等待一个楔机。”

又将李持盈羞走。

“得,朱先生,你别忙做月老,还是正事要紧。”

“营督,我还有一件事要禀报,前方斥候得知突厥人手中有许多长弓。”

王画听了面色一震,他知道长弓仿制简单,一旦面世,很快能普及开来。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被突厥人得到。

“不但如此,唐朝也在开始研究这种长弓。”

这又是一个坏消息,长弓对骑军只是起补助作用,但对步军的作用更大。如果得到这件利器,韦氏又会野心勃勃,说不定又来一个举全国之兵,讨伐自己。

“而且突厥人也在开始演练我们那种战术。不过他们得到的只是皮毛,不知道根髓。”

也就是山寨版,这种战术,不但是骚扰,现在默啜也只得到它的骚扰作用,除了骚扰外,还要配合,默啜还在继续摸索中。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远处有一个大军接应。这样从斥候到骚扰,然后再到一击致命,才能形成一整套的群狼战术。但后面一点王画用过,可用得隐蔽,默啜并没有注意。

不过王画听了还不是很开心,以默啜的智慧,早迟会认识到这一点。

说到底,还是热武器啊,只要将技术保密,才能真正领先这个世界。

正在两人商议计策时,门房又递来一张拜贴,是送给李持盈的,上面没有落款,但画了一丛墨竹。

王画看到后,不由地一呆,难道这个小明皇来了?

第八十八章 治国之术

朱仝也看到这张拜贴,他问道:“难道是三世子来了?”

“不是他是谁?”王画指了那一丛墨竹说道。

虽然在拜贴上占的面积很小,可是四五根竹子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无不精妙。边上还有几个怪石,石头边生着几丛兰草。画面不大,却隐然有大家风范。

王画又说道:“单论这个墨竹,整个唐朝能画出这水平的,不超过十个人,就是我挥毫,也画不出这个清雅劲丽之风。”

朱仝在沉思。

王画的计划,他同样早就知道,打着李重俊的旗号入京,这样大义也有了,而且战斗力也有了。血营可不是徐敬业手下的军队。

进入京城后迅速拨乱反正,如果李重俊能做一个好皇帝,继续让他做。不能做,再将他废除,重新扶立一个好皇帝。到了这地步,王画也不怕世人说他是曹操王莽。况且历史霍光伊尹也做过这件事。如果找到一个好的接替人,王画主动退出唐朝。相信到时候不看佛面看僧面,因为王画这一退,血营将士亦会在新皇帝的愧疚之下,得到重用。

如果没有好的接替人,王画不介意掌控朝政,慢慢将大权控制住,自己做皇帝。这不是为了王画自己,是为了唐朝的所有百姓。

这一个目标来得很及时,实际上包括哥舒翰在内,这些大将心中十分迷茫。

虽然大胜了,可不是一直这样打下去吧,总有一个了时。现在王画不确定他的道路了,大家多少也为将来担忧。

听了王画这句话,哥舒翰说道:“营督,唐朝那有什么好的接替人,不如你直接就做皇帝得了。”

王画摇了摇头:“那是不得己的做法。实际上我也不是做好皇帝的人选,因为性格太淡泊。做皇帝不但要有才能,还要有一颗野心。”

尽管王画等于回绝,但这个目标定下来,还是让各位大将兴奋不己。

可是这个计划,却早将李隆基排除在外。

王画叹息一声说道:“如果单论权谋之术,昔日太后当为举世第一。然后就到相王与太平公主。与他们相比,韦氏还差了很远。”

说到这里,他还是命手下将这张拜贴交给了李持盈。

李持盈走了出来,紧张地看了王画一眼。看到王画与朱仝正在谈笑风生,悄悄走出去。这一切落在王画眼里,王画很想发笑,但是忍住了。

看到她离开,朱仝问道:“营督,你怎么样想?”

王画答道:“如果单做皇帝,他能做大约二十五年到三十年的好皇帝,绝对比我做得好。但后面十几年,有可能就是第二个胡亥在世。你会怎么选?”

李隆基接手唐朝时,唐朝经过数次政变,从武则天到李显留下的积弊变得更重,国家也到了危急的时刻。比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不好到哪里去。可是经过他大刀阔斧的整顿,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

这个时间段的李隆基,论作为能排进中国历史上皇帝中的前十位,甚至前五位。唐朝的文治武功再次达到一个惊人的高度。但开元二十九年无话可说,可到了天宝十四年,前后截然不同。

朱仝不是穿越人士,他不知道王画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不但这个,王画许多知识也是来历不明,别听他胡扯,说是从书上看来的,有的知识将古今中外书籍翻遍也没有。

但这一点让朱仝反而很着迷,与信服。

王画打了一个比喻,让朱仝选择。后面一个胡亥很重,胡亥在位时,才几年就将秦朝亡国了。

朱仝想了一会儿,答道:“如果后面是胡亥,不要说十几年,就是三五年,不选也罢。”

无论有多大的作为,前提得保住这个国家。就象李显,如果他不死,试问王画敢不敢公开打出谋反的旗号?如果连这个国家都保不住了,前面再多功劳起什么作用?况且现在王画手中有棋子可用,没有必要担这份风险。

“好,就听先生你的。”

两个人继续商议对付默啜的办法。

就是现在有了薛讷这个帮助,两人还是感到很困难。其实如果四面没有危险,不到处用兵,就凭默啜带领着这几万人溜达,血营直接兵出阴山。默啜就是在他的国度里,也只能仓惶北逃。

关健这样一来,贻误了战机。那时候将大军再撤回来,几十万唐军,分驻在延泾渭等各州,甚至又为他们加重了一个砝码,长弓。王画再攻打诸城,逼迫李显,不太可能。

所以必须将默啜引过来打。

可是怎样引,两个人站在默啜的角度,绞尽脑汁,还没有想出一个好主意。

“天下也不是只有你一个是曹孟德(《三国》没有出来之前,人们评价三雄时是根据历史评价的,曹操远在孙权与刘备之上),同样有孙权与刘备。不然你一人不是太寂寞了?”

“朱先生谬奖了,我何德何能,敢与这三人相比。不过我倒是很敬佩另一个人,诸葛武候。”

朱仝听了嘴角高高扬起,十分得意,他在太原王家时就分析过王画,说他在“找朋友”,果然没有分析错误。但他还是问道:“请问你的刘备在哪里?”

这个要求很难,刘备三顾茅芦不说,对诸葛亮从来没有产生功高震主的念头,相反,白帝城托孤时还说了一句,如果我儿不行,君可以取代之。这不但要人主信任,还有人主的肚量。就是对王画十分优柔的武则天,都做不到这地步。

这比找一个好皇帝的难度更高。

王画摆了摆头:“这个先不管,我们还是来商议默啜吧。”

一会儿,李持盈怯怯地走回来,看着王画。

王画明知故问:“小郡主,你有什么事吗?”

“我,我,”李持盈支吾了两句,最后终于鼓起勇气说出来:“我三哥要见你。”

“咦,你三哥来了?”

“他今天刚到灵州,不过还请二郎与朱先生替他保密一下。”

“这个我知道,如果事情传出去,你三哥有危险,连你父王都有危险。”

“二郎,你真好。”

“他来灵州有什么事吗?”

“我也不知道,他请我代他转达。如果二郎不见也可以,他立即回去。”

“那你立即让他回去。”

“二郎,这,这。”

朱仝挤了一下眼睛,说道:“去,放心,你三哥他不会真的回去的。”

朱仝说完后,伏在桌子上大笑起来。

李隆基好不容易来一趟灵州,怎么轻易回去呢?这只是李隆基在拿一个架子。到这时候与王画拿架子,这位世子爷有些秀逗。

李持盈想了一下,会意过来,虽然不忍,只好再次出门。

李隆基就在不远处一间茶楼里面。

听到妹妹的话,果然生气地要拂袖离开。但想了想,又坐了下来,直喘粗气。

李持盈央求道:“三哥,我不知道你找二郎有什么事,但我看他对你并没有恶意。大家退一步,就这样算了吧。”

李隆基生气地没有回答。

“三哥,你再不走,就有人注意你了。”

李隆基真没有人认识,可李持盈这附近的那一个百姓不认识。一开始与一个陌生男子说话,还没有人在意。可她离开后再次回来,就有一些百姓注意了。一般百姓没有这眼力,但跑堂的却有这份眼力,李隆基尽管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