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唐- 第5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画没有说什么,只是将他拉了起来,说道:“去吧,用你的才智,在历史上留下一座丰碑。”

让他离开。

虽然李旦玩太极最后玩出火来,可这一点比李显做得更好。当时王画在尽心尽力辅佐李显,可是他因为忌惮,将血营诸将有意地冷落。否则最后王画起事,也不会能将这些将领一个个召回来。

特别是前几个人的任命,如果王画图谋不诡,这些将领在各处担任要职,很容易就让王画连成一片,危胁更大。

当然,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表示诚意,二也是招揽,王画军营中还有更多的中层将领,这些将领都是经过多次血战的,经验丰富,一旦被朝廷启用,放在各个边关,边疆实力就会立即壮大。

况且还有数人,让朝廷十分垂涎,郭知运、王君绰、张孝嵩、孔黑闼、拓跋焘、刘统、公孙云。其中只有公孙云和刘统的能力最弱,他之所以担任重将,也是因为他是血营的老将,当然也是一个不错的武将。刘统也只是以稳健见长。可前几个人每一个人都不简单。

但是张孝嵩与孔黑子、拓跋焘、公孙云以及刘统,朝廷是不要想了。这些人王画正准备将他们在今年就调往大洋洲。

只有两个人在犹豫不决,第一个是郭知运,他坚决要去大洋洲。但是此人在血营中地位十分显著,王画现在还没有到离开中原的时候,因此也不想将朝廷逼急了。于是反而苦劝他留下来,这一回是真心劝说。

况且此人以后在朝廷也是善始善终,连他的几个儿子都先后得到重用。

倒是另一个人,王君绰一直在考虑。他到现在都没有决定是离开还是留下,不过王画知道他在朝廷结局不好,与朝廷无关,因为他被人害死了。所以反而十分想让他离开朝廷。毕竟在鄯南,他与莫贺干将血营的框架搭起来的。

王画也不急,反正现在血营也需要将领。不能全走了,到时候需要人手时,难道自己再次亲自率军作战?

朝廷表示了信任,王画也再次还去了善意,虽然过年了,王画并没有将血营与所有州县交出来。但是先将阴山州、丰州、夏州、银州、麟州、六胡二州以及南方的武州、宕州、叠州、洮州交还了朝廷。

但王画再一次做出了一件让朝廷不高兴的事。

交还了朝廷十一州后,整个西北变成了一个敦厚的长方形,加上北方有了张守珪、论弓仁、解琬三人,也没有了突厥的危胁。血营开始减压。当然,最高兴的莫过于突厥的默啜,在嗢仑河畔长松了一口气。但南方的吐蕃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王画让血营来了一个大瘦身。

这十一州除了银州外,全是后来收拢进去的,其中血营的士兵不多,只有一万多人,王画连同属于十一州的将领,都如数地交还给了朝廷。

但还剩下七万人马出头,王画一下子削去了两万多人马,四旅取消,只留下七军,每军不到七千人,总数只有四万多士兵。凡是超过四十岁,不是军官的一律返回家乡,凡是家中独子或者子女少的,同样返回家乡,还有新近招收战斗力低下的士兵,也送了回去。

正好去年一年,因没有大的战事发生,西北税务有很多的盈余。这又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王画和一些部族大家族的股份,除了其他人的分红外,他自己的收入全部动用到了九州之鼎上了。另一部分正好用来抚恤士兵,发放遣送的费用以及安抚百姓。

今年的税务就开始扯皮了。

李旦一听不满意了,询问王画为什么裁军?

表面看,王画军队少了,威胁力下降,可不是那么一回事,这些人回家了,可需要的时候,拿起武器,上了战马,威胁继续存在。

但经王画一裁,生生两万多战斗力最极的士兵弄没了。

我不指望你立即将西北全部交出来,军队交还朝廷,可你不能将“我的军队”弄没了。

就询问王画,如果钱不够,朝廷拿钱来补助。

王画也回了一篇奏折,说与朝廷无关。西北那么多军队,可百姓人数却很少,这给西北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以前是吐蕃突厥侵扰,朝廷威逼,无奈才招纳这么多士兵的。

但长期下去,这必然会给西北带来沉重的负担。

王画的话说得不能没有道理,交还了十一州,百姓减少了三分之一,现在只有九十万百姓出头,已经牺牲了几万战士,再加上这七万多军队,也就是所有青壮年,几乎有一半人数参入军中。以前是战俘在劳动,解决了劳力不足的问题。现在战俘发还,如果还继续保持这样的军队数量,对西北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就是现在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这还是王画送了许多战俘到了各部族作为奖励的,不然壮年劳力依然不足。

王画又说了另一个原因,不可否认,血营士兵经过多次浴血奋战,战斗力十分惊人。可也看形势,那是为了保护他们家园而作战的,所以士气高昂。现在朝廷将他们当成什么?以后调往各地做边卒?有没有自己给他们这些重赏?没有实际上唐朝边卒是很苦的。再说调往异地他乡,还有没有这个士气了?没有

所以才裁减军队的。

再说以前西北是什么形势?是唐朝派出中原的士兵做边卒,现在有了这些士兵在西北,就可以拱卫起西北的安全。就凭借这一条,每年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军费。而且留下来的都是悍卒,有了他们南可以防备吐蕃,北可以立即支援朔方丰州,防止突厥人入侵。

以西北这点百姓供养这么多军队,足矣。

王画都怀疑,以后指不定朝廷派来了什么贪官污吏,糟蹋西北,就是供养这些军队都十分困难。

这也是实情,但是想要李旦将这些士兵完全忘记那是不可能的。

做完了这一步,王画开始第二次撤让,准备将河州、临州与盐州再次交给朝迁,这也是为了百姓着想,顺利完成权利交接的。但盐州与河州,特别是河州,是血营的根据地之一。

因此,还有许多部族对王画死忠,包括他们部族中的战士在内,都不愿意留在西北,而跟随王画一道前去大洋洲。

尽管这是远离他乡,可是这些部族的酋长们很精明,别看现在日子过得好,一旦王画离开,还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当然,抱着这种思想的不是全部,远离他乡故土,有可能一去不复返,尽管现在大洋洲来了许多人,描述了大洋洲真实的生活情况,很yin*人。可还是有许多人不愿意离开的。这一点就象血营诸多将士一样。

因此,在朝廷接管之前,王画准备将这些想离开的部族,接入其他数州安顿。但暂时还不会转移,毕竟从春天时起,开始转移教民。如果这边再转移百姓,会引起朝廷不必要的恐慌。

在王画原来想法中,离开故土,飘洋过海,远到他乡,这些百姓数量不会很多。

可是他却低估了百姓的想法,原来撤让的十一州百姓并没有得到什么甜头,王画接管的时间也很短,只有一年多时间,而且因为宗楚客与常元楷的进攻失败,导致了许多子弟战死,因此王画树恩不深。

但原来的八州,是血营的核心区域,上到士兵,下到百姓,全部与王画同仇敌忾,甚至从某种意义对朝廷抱着仇视的心理。因此虽然不肯远离家乡,听说王画离开,许多百姓愿意与王画一道迁移。

朱仝统计了一下,大约百姓数量有可能接近三十万。

王画拍了拍脑袋,这就有些头痛了。

教民好办,这是朝廷允许离开的,一批批将过所都办好了,有条不紊地搬迁。但这些百姓不一样,他们不在自己与朝廷搭成的协议之内。如果数量少,也许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

但这么庞大的数量,朝廷是不可能让他们搬迁的。那么只剩下最后一条道路,从吐蕃走。但同样数量太大了,道路艰难问题也不大,大不了放慢速度,关健是吐蕃人也会害怕,这些人是百姓还是官兵?况且他也用过史姓的百姓潜入六胡州,只不过最后功败垂成。

他说道:“再劝一劝吧。”

三十万百姓搬迁那是不可能的,尽管他不会害怕朝廷有什么想法,主要不好走。难道从大食绕道?

于是又说道:“压一压吧,顶多带走三分之一。”

也就是十万百姓。

朱仝却摇起了头说道:“那不可能,顶多是劝留下三分之一百姓,不是带走三分之一百姓。”

“二十万人哪,你认为我们能想出什么办法带走?”

这不是一万人两万人,从中原分散潜入出去。

如果将两十万集中起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就象宗楚客原来率领二十万人,还不在一处,前面传军令,一个接着一个传下去,等到最后一个士兵知道,就要一盏茶时间。

象吐蕃中计进入鄯县,一个若大的县城,可是八万大军进去后,立即塞得满满的。

朱仝说道:“但是大总管,你可想过没有,这些百姓迁入大洋洲,他们是你最忠诚的百姓,对安定大洋洲有着巨大的好处。以后百姓人越来越多了,管理就越来越困难。有这些百姓支持,你还能象以前那样如臂使唤。”

这些人比教民都管用,那些教民说到底,一是树恩,二是装神弄鬼才变成死士的。一旦把戏拆穿了,指不定产生什么想法。也许不会后悔跟王画前去大洋洲,但忠诚度会立即下降。

不过朱仝知道现在九鼎开工,他也看过图纸,知道它的复杂程度,王画已经没有办法分出太多的心思。因此说道:“我还是先与莫贺干商议一下吧。但在这之前千万不能立即将河临盐三州交还给朝廷。”

这一动牵连许多,就包括其中的许多士兵。如果朝廷知道士兵又少了三分之一,还是前去了大洋洲,百姓也少了三分之一,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会有误会产生。

王画现在是没有精力分心他顾,只好做了一个甩头掌柜说道:“就依你的主意去办吧。”

说完了,再次准备鼎基的事务。

在王画看来,鼎的两部分,也许别人认为鼎身最重要,但放在王画眼里,鼎身象征意义很重要,但远没有鼎基重要。

鼎基分成两大部分,鼎基基侧,鼎基平面。

鼎基基侧又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红木部分,一部分镶金,包括龙凤鹿龟松鹤荷菊等纹饰,这部分高约十五公分,是在最底侧的,全部用镶金银以及珠宝,上面是各个木刻图案,从盘古开天地故事图案开始,一直到武则天死去为止,后面几年的事,重要的事情就是血营之变以及武韦乱政,玄武门之变,是非功过,王画不想评价,也没有用图画描述出来。这是就着红木雕刻出来的。最低高度为二十五公分,最高的高度达到四十公分。雕刻好后,上漆,这又涉及到漆艺。

延伸出来的高度是就着木料有意延伸出来的,起着镶包作用。

因为第二部分是汉白玉,又分成了两个部分。下面是丝缂织成的文字图案。这也是最早动工的一部分工艺,从去年就开始,毕竟太耗工时了,原来王画准备在汉白玉上直接雕刻,但想一想工程,最后无奈地放弃。

于是用了丝缂,在这个长达近七十多米,宽达四十公分的巨轴上,用了绳头小字,密密麻麻地织出古今中外许多名家著述。这是宏古的。另外还有各种公式,物理公式,化学公式,王画还画了示意图,用实例或者虚例,用图来解说。至于有多少人明白,多少人相信,王画不管了。这将是一盏照亮后人的照明灯。

为了让人们接受,因此王画才让各大家子集占去其中最大的篇幅。但后者是王画最用心注意的。

同时还有新的历法,也就是后来的公历,写出了公历与农历的兑算模式。同时用图解画了海啸地震极光磁场风雨雷鸣形成的原因。甚至还画出了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星象图,慧星运动的规律,日食与月食的成因。另外现在计量单位不是很标准,王画做了一下测量,标准了长度以及用图画出重量,统一度量衡,但以米与公斤为主,这涉及到后来密度计算的方便,而这种方便为其他的物理化学公式的计算再次确定了便利的捷径。

总之,这会引起许多人的诽议,但更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况且实践出真知,经过一次次验实,最后相信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然后是上层,上面又分为两次,全是金银立体打制,镶嵌珠宝图案,下面一层是以后的各种事物,比如各种武器,电器,是什么样子,用金银器图案描绘出来。这部分占高度为五公分。最上面的一层则是各种佛教道教的传说场景,不但图形生动,而且还用了各种宝石镶嵌,富丽堂皇到了极点。

这也是为了减少争议无奈之举。

我将这些科学道理摆在这里,但没有否认神灵,看到没有,神灵的传说是最重要的。

没有办法,在这个大时代下,王画不得不这样做。但这些宗教传说,用图案绘出来,也增加了鼎基的美观。

上面的金银器图案与下面的镶金纹饰正好遥相呼应,而且与红木雕将丝缂正好紧紧包住。不然难道用脱水粘?

鼎基的平面部分,工程规模也不小,首先就是字画。

王画三易其稿,首先是各人的画法不对路,然后就是诗文,有的人在诗赋竟然出了什么吾皇宗庙这些拍马屁的字眼。让王画一一打回去,我是让你写描述这里风土人情风景的文章,不是让你拍马屁的。如果你想拍皇帝的马屁,在奏折里拍。这个鼎器尤关到千古盛事,岂是一朝一君得失?

用大帽子压死你,好在现在唐朝没有什么文字狱,一个个让王画骂得没有话来,包括这个张说在内。于是再次修改。还有的字与画风文风诗风不符,于是再次调整。

所以王画今年开工,不今年开工不行。

但丝缂上的字,全是他一人操刀的。这不是展现书法,而是展现知识。因此与书法不相干,但也不能这么说。现在字体大多数过于秀媚,王画楷书中善长颜体,虽然未必能赶上颜真卿亲自书写的,可也不遑让多少。况且颜真卿现在才三四岁,写什么书法?

颜体字端庄雄伟,气势开张,正好与这个鼎器的风格十分相符。

直到去年年底,所有书稿画稿才定落下来,虽然有些作品,王画还不是很满意,但也能勉强为之。

字是直接雕刻在汉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