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裸体塑像引起的欲望:身体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性裸体塑像引起的欲望:身体课-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研究陶瓷艺术和工艺,雕塑系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我想,艺术研究院和陶瓷研究所应该会对这些作品加以研究。”
  “谢谢周教授。”
  就在采访的过程中,林茵觉得自己忽然对这些作品的作者产生了兴趣,好奇心和记者特殊的职业敏感,让她隐约地感觉到这些作品背后的那个人可能更有故事,也更具新闻价值。既是作追踪报道,不如就此一追到底。从文管所出来的时候,林茵已经打定主意要查资料搞调查作访问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眼睛:观看与窥视15
眼睛还有一种很日常的状态,就是发呆。我说发呆是一种很日常的状态,是指那就像睡觉、观看、沉思、出神一样,是持续的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想象一下,一只狗卧在太阳地里,脑袋放在两只前爪上,目光空洞地看着前面,而那前面既没有一块骨头,也没有一只散步的鸡或者猫,也许树上有一只蝉在无聊地鸣叫,此外再没有什么动静。让我们想象一下,这只狗这会儿在看什么呢?在想什么呢?它什么也没有看,什么也没有想,所以它眼神空洞,这种样子就是发呆。林茵走了之后,康美丽坐在沙发上,她的眼睛里透出的就是这种眼神儿。发呆是看与想的停顿状态,对于心中无事的人来说,发呆是一种主动的享受状态;对于心中有事却无法开解的人来说,发呆是一种被动的休息。康美丽就这样呆坐着,坐在自己眼睛的空洞之中,渐渐地,她感觉到房子在转,身体在飘。她很用力地眨眨眼睛,但是房子仍然在转,身体继续在飘。她索性闭上眼睛,听任自己的身体向梦里飘去。
  中学生康美丽和其他几个同伴在老师的画室里,每人面前一个小画夹。老师让他们互相画对方,每个人既是作画者,又是模特。画着画着,一低头的时候,康美丽惊奇地发现,自己是裸着身体的,全身一丝不挂地坐着。她羞愧地用手捂住自己的胸部,抬起头看别人时,空旷的房间里只有陶纯在那里画她,他面前的画架上是一块巨大的画布。她看不见自己,但她感觉到自己的姿势是站着的,屁股下面的凳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了。而她再看对面的陶纯时,却已经变成了林解放,但是飘忽不定,又似乎是她中学时期的男同学,又似乎是她单位的男性同事,他们以男人看漂亮女人时的那种渴望的目光在看着她。这让她觉得很不自在。她低下头,在身边到处找自己的衣服,后来终于找到一块被单一样的东西裹在身上。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给这些男人做模特,她从来也没有想过当谁的模特,可她又为什么变成了一个模特呢?为了抗拒让她觉得非常难堪的模特的身份,她把身上的东西拉得更紧,想要用力地把自己裹住。
  康美丽醒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感觉非常疲惫,而身体是空荡荡的,像是里面的东西全都被抽空了一般。她站起来,伸伸胳膊,活动活动腰腿。她觉得茫然,不知道该干什么,起身去了卫生间。她并不是想解手,但还是去了卫生间。在卫生间里,她通过镜子看着自己。
  镜子是个奇妙的东西,能让人不通过别人的眼睛而让自己看到自己。当人平生第一次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时候,会认识里面的人吗?会知道那是自己吗?那样的瞬间,人会觉得吃惊吗?而在没有镜子( 或者类似镜子的东西)的年代里,人到哪里去借一双眼睛看到自己呢?康美丽吃惊的是她竟然有点不认识镜子里的那个人,就像是人平生第一次从镜子里看到自己,那是谁呢?是我吗?她有些怀疑。镜子里的女人,头发散乱着,面色憔悴,因为流泪变得一塌糊涂的脸就像一个拙劣的画家的调色盘。康美丽一生中都没有过以这样的面目示人的时候,她觉得羞愧、恼怒。但是,镜子里那张苍白虚弱的脸仍然让她失望,她用手在镜子上抹了一把,那张脸立即就变得模糊了。
  她不能忍受镜子里的自己的样子。我这是怎么了?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她这时候才从恍惚中找回自己,她记起来自己下午似乎是哭了一场。楼下的公共卫生间里并没有她的个人用品,她的洗面奶化妆品都在楼上卧室的卫生间里。她上了二楼,在自己的房间里认真地洗脸梳头化妆,一边收拾着自己一边还在想,我怎么会哭呢?是在为什么而哭呢?但她却无论怎么找也找不出一个坚实的说得出来的理由。
  在人的身体上,眼睛是个神奇的存在,它是心灵的窗户,是一个人脸部表情的核心,同时又像是汽车前脸上的两只大灯,能够照亮世界并且感知世界。而眼泪就是这窗户、这大灯的清洗液,这种由人的身体自带的清洗液比任何的眼睛护理水都要优良,过上那么一阵子,它就会流出来清洗一下眼睛,让心灵能够透过这明亮的窗户与世界对视,让人与人看见,让心灵与心灵互相交流。但康美丽现在觉得眼睛里很空,她审视着镜中的人,然而从镜子里的那双眼睛里,她什么也看不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鼻子的美学1
著名的书信体随笔作家曾国藩,对面相之术素有研究,并且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  冰鉴  》。关于鼻子,他是这么说的:“鼻者面之山,不高则不灵。”“鹰鼻动便食人。”他的意思是,鼻子就像是支撑人的脸面的高山,鼻梁如果不够高,准头如果不够圆,脸上就显不出灵俊之气。如果人的鼻尖下垂呈钩状,就像老鹰的嘴,就会有暴力倾向,喜欢伤害人。可见这位曾先生是喜欢高鼻梁、讨厌鹰钩鼻子的。
  虽然曾先生非常推崇大鼻子,但是人如果长了一个像《 大鼻子情圣 》中希哈诺那样硕大无比的鼻子,就还是会遭人耻笑闹出麻烦的。所以,鼻子之大,也还是要有个限度的。也许是因为东方人的鼻子普遍比较小,所以才会对大鼻子赞赏有加,正所谓缺什么想什么。而在西方人那里,大鼻子似乎并未被怎么强调或者加以美誉,相反的例子倒是说,大鼻子的人会有一些诡异的野心。米兰·昆德拉写过一个名叫斯克雷塔的长着大鼻子的家伙。斯克雷塔是个大夫,在一座小城里开了一家诊所。那小城是个温泉疗养胜地,洗温泉可以治病,所以小城里经常住着一些因各种疾病而来疗养的人。斯克雷塔大夫负责给他们做检查、下诊断、提建议。大夫的另一个美誉是他能够给不孕不育的女性解决困扰,经斯克雷塔治疗的妇女,大部分都生下了孩子。而这些孩子都长着斯克雷塔式的大鼻子,那是斯克雷塔的封印。终于有了孩子的夫妻对斯克雷塔大夫感激不尽,并且对他高超的医术赞不绝口。而斯克雷塔大夫看到那些满地跑的打着他的大鼻子封印的孩子,更是暗自窃喜,他想象着,如果这个国家里有几千几万个打着大鼻子封印的孩子,看上去将会非常壮观,他觉得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小说家黄建国先生也是个对鼻子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他说,鼻子在人脸的中心部位,位置非常显赫,但通常因为没有特色被人们轻易地忽视掉了,因为它在那里,所以人的脸还显得正常,并不觉得少什么东西。但是一旦鼻子不在了,那张脸就立即空洞得怪异起来了。而如果某个人长了一个非常有特点的鼻子,你想象一下,那该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情。黄作家说着,自己都抑制不住地笑了起来,我觉得他一定是想到了某人的鼻子。果然,黄作家接着说了,譬如像一坨屎一样的鼻子,譬如长满了红斑的酒糟鼻子,譬如能挂个衣服上去的鹰钩鼻子,譬如长歪了的鼻子,大鼻子,小鼻子,红鼻子,鼓鼻子,塌鼻子,小丑那缀了彩球的鼻子,等等。当时我正在跟黄建国谈我这部小说的想法,他吃惊地看着我,很强调地重复着,怎么能不写鼻子呢?写人,写身体,怎么能不写鼻子呢?一定要写鼻子,一定要写。他做了果断的手势,而且要单列一章来写。
  现在关于鼻子的这一章,原本不在我的计划中,它的出现,完全是因为听了小说家黄建国的强烈建议。所以我得认真地想一下小说中人物的鼻子问题,谁的鼻子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发生过什么故事。如果把整部小说看做一张脸的话,现在,这一章真的像个鼻子式的突起一样,长在这本小说的脸上了。我希望它不是小丑的鼻子,不要给读者造成是后来才安上去的那种感觉。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鼻子的美学2
在认真而又慎重地考虑了朋友的建议之后,我开始检视我的主人公们的鼻子了。首先是康美丽,在反复回忆了和她的交往之后,我觉得似乎对她的鼻子毫无印象。康美丽算得上是传统意义上的标准美人,但她的漂亮、美丽、性感、迷人等等与女性之美有关的印象,更多的来自眼睛、眉毛、脸形、嘴唇、身材以及她的情态与风致,却唯独没有鼻子。仔细回忆起来,好像她的鼻子就是那种不高不低不大不小鼻梁适中没有特点的样子,所以很难给人留下印象。林解放的鼻子给人的感觉也只是稍大些而已,那也只是鼻梁两个侧面稍稍隆起一些,但因为和脸部连接得非常流畅,不显得鼻子很大,所以也算不上有特点的鼻子。陶纯我并没有见过,从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照片看,在那张脸上,鼻子也没有被突显出来。林茵继承了父亲林解放的鼻子,鼻梁侧面稍高了些,放在那张酷似康美丽的脸上,整个脸就没有母亲康美丽那么柔和了,也就是说,看上去有点厉害。一个看上去有点厉害的美女,正适合她做记者这个职业。冯六六的鼻子算有点特点了,但也只是鼻翼的曲线比常人略为曲折,而他的鼻子给人的印象却并不在鼻子,而是他的浓郁的鼻毛,黑黑地笼罩在鼻孔里面,加上他说话带有轻微的鼻音,总让人感觉他的鼻子不是很通畅。还有一个人物我在电视里见过,就是广告模特郝媛。郝媛的鼻子,鼻尖微翘,使那张脸显得有点调皮同时也生动了许多,不像电视里其他的模特,给人的感觉一律冷艳,就是那种时髦的叫做“酷”的东西。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小翘鼻子,让她有了一点点异域女孩子的感觉,也才引起了林解放的注意。至于我的其他人物的鼻子,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有特点,所以连我也对他们的鼻子印象模糊。
  不过,以我的个人观点,一个平庸而又平常的毫无特点的鼻子,放在脸上才是美的。人的面孔乃至人体之美,最主要的在于和谐而不是强调某一部位是否合乎标准。一个毫不张扬的、兢兢业业的、默默无闻的、甘于奉献的鼻子,一个懂得顾全大局、维护集体荣誉的鼻子,就像一个吃苦耐劳的好员工一样值得尊敬。而一个有特点,或者,有缺陷的鼻子,经常会喧宾夺主地从脸上跳出来,这种太喜欢表现自己的鼻子,常常就是脸部和谐局面的破坏者。这样的鼻子,因其调皮捣蛋,就要被漫画家捉了去,经过放肆的夸张,然后弄到纸上。当然,这样的鼻子可以帮助它的主人出名,吸引眼球,可以称之为“鼻子的丑闻式轰动”。我和我的人物康美丽、林解放都记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后那两三年,我们经常在大字报、传单甚至报纸上,看到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恶意夸大了的鼻子,鼻头很不堪地被点上了一些红斑,说是酒糟鼻子之故。但我那时候觉得很不理解,在那之前,刘主席的标准像到处都看得到,我见过很多,除了鼻子略大之外,刘主席并不是那种被漫画丑化的酒糟鼻。可见作为政治人物,或者知名人士,而且长有一个有些特点的鼻子,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风险,那就是被漫画化。而据我的观察,漫画家们尤其喜欢对被画者的鼻子进行夸张,一般而言,夸张鼻子是漫画家们的首选。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鼻子夸张起来不容易令原本的那张脸失真,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夸张鼻子,脸还是那张脸,但却更有特点而且更像原来那张脸了,这是对鼻子进行夸张的奇妙效果。另一方面则在鼻子本身,一个有特点的鼻子,会自己按捺不住地从整张脸上跳出来,想要忽视它都不可能;一个太有特点的鼻子,会让别人只记住鼻子而忽略了那张脸是什么样子。
  幸好,陶纯心中的美神长着一只没有什么突出特点的鼻子,避免了被漫画化的危险,也不至于因为鼻子太有特点而伤害到她的美。但这同时却也成了造型艺术家的难题,一个没有什么突出特点的鼻子,是如何表现她的美丽的呢?陶纯在塑造他心中的美神时也颇费踌躇。在那之前,陶纯曾经塑造过各种各样的鼻子,在他工作室的架子上,有整整一层鼻子作品,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是他心中最美的身体,她的鼻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他反复地回忆起那个夜晚所看到的精灵般的少女,她的鼻子是什么样子,但却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那天下午,远远站在人群之后的那个少女,他注意到她的时候,当她脸色羞红现出些慌乱的瞬间,他隐约记得,她的鼻翼似乎是在翕张着,有种跳动的感觉,如同身体的开合。那是一种动态的美,似乎在捕捉什么,又似乎在表达着什么。正是在激情和对激情的压抑之间,陶纯找到了那种醇美的表达。在常态中总是安静的鼻子,当它有了动态的时候,就活起来了生动起来了。这让康美丽在三十多年之后看到塑像时,仍然能够回忆起遥远的1967年那个下午在自己身体上发生的事情,并且惊叹鼻子的美学竟也如此神奇。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鼻子的美学3
鼻子长在人的脸上,除了具有表现性的美学意义,更重要的则在于它的功能性,鼻子可以觉察并分辨出大约四千多种不同的气味,这种主动性的嗅觉,我们可以称之为鼻子的功能性美学。一个偷情的男人如果以为自己可以做得天衣无缝人不知鬼不觉,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这件事情上,女人称得上是一个先知,除了她天生的直觉和对情感的敏感之外,鼻子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超级探测器,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的研究表明,最迅速最可靠的产生情感反应的方式是嗅觉,它能从气味中分辨出最细小最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