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8 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1998 上-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啊,好奇,好奇。”,另外一个男生也忙笑着说道,同时还狠狠地看了两眼萧逸然那美丽的脸,眼神里颇有些恋恋不舍。

    感觉到了这个男生的目光。萧逸然脸上露出了不悦的神色,轻哼了一声,白了这个男生一眼。这位仁兄立刻识趣地将头转了过去。

    看着台上的陆维,萧逸然美眸里闪过一丝迷醉的神色,芳心一阵没来由地轻颤,但随即却被一股幽幽的情绪笼罩上来,眼神变得有些黯淡起来。

    萧逸然这丝细微的变化,自然逃不过刘晓丹的眼睛,同在播音室工作这么长时间。晓丹自然了解萧逸然地心里在想些什么,看着这位学校公认的才女,却偏偏陷入这样苦涩的单恋,晓丹地心里也是一阵无可奈何,只得将握着萧逸然的手紧了紧,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后背。

    “相濡以沫,不若相望于江湖。”。看着讲台上那道身影,萧逸然心里再次响起了这句话,心下有些恻然。

    讲台上。站在书桌旁边的庞仲华听到陆维这句话,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大声说道:“当然可以啊,你写吧。”,说着闪身让出了书桌的位置,挥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陆维笑着点了点头,几步来到了书桌旁边,提起白云笔,轻轻探了探墨。随即悬在了纸上。

    下面地同学们纷纷伸长了脖子。将头努力向前探去,想要看看这位音乐天才会写出怎样的字来。

    姚应华、潘希思和刘志诚。也都陪同庞仲华一起,站在书桌的两侧,看着准备下笔的陆维,姚应华脸上是带着认真的表情,潘希思和刘志诚则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带着一丝审视的目光看着陆维。

    李主任也好奇地凑到了书桌旁,看着准备书写地陆维,一脸好奇。

    齐振明是见识过陆维的字的,那端庄大气地楷书和流畅的行书,让他这个天天练习毛笔字的人都羞愧不已,想到仅有的两次看到陆维写字,那让自己看着舒服至极的姿势,齐振明的脸上露出了浓浓的期待,甚至连刚才想要庞仲华的签名字贴的事都有些忘记了。

    陆维凝视着面前洁白地宣纸,缓缓地提起了手中地笔。

    看到姚应华的手势,小礼堂地音响里,又传出了刚刚的古琴曲《高山流水》。

    铮然的琴声中,陆维手中的笔径直朝纸上落去。

    和着音乐的律动,陆维手中的笔时缓、时急、时轻、时重,缓时若太极云手,不带一丝火气,急时则势若奔雷,一动千里,轻时若和风轻拂,悄无痕迹,重时却如携万斤泥沙,既重且涩,然而,这几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交替之间,却浑然天成般不露一丝斧凿痕迹。众人看着陆维写字,徒然而生一种感觉,就好像那不是在写字,而是陆维在随着音乐的旋律,用手中的笔在纸上跳起了舞蹈一般,那舞姿是那般优美,如同踏着音乐的节奏流淌出来的一般。

    看着在书桌上奋笔疾书的陆维,庞仲华眼睛越来越亮,看着那全神投入的、带着一股纵横捭阖气势的陆维,庞仲华像是突然间抓住了什么东西一般,整个人突然兴奋了起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陆维写的,正是刚刚庞仲华拿来做示范的那诗………《枫桥夜泊》。

    毛笔在宣纸上点、涂、划、抹,姿意纵横,和着古朴的琴音,脸上那带着些许癫狂神色的陆维,唇边却荡起一个仿佛然物外的笑容。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和着陆维写字的节奏,庞仲华竟不自觉地大声脱口吟了起来。

    听到庞仲华吟的诗,陆维的笔意更显颠扑淋漓,豪放不羁,纸上那一行行、一缕缕的草书真如云烟一般,攸忽显隐,极尽动感。

    看着正在写字的陆维,张志诚和潘希思两个人的眼睛瞬间睁得老大,满是不敢相信的神色。原来还以为陆维上来纯粹是来闹着玩儿的两人,此刻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可笑。两个人对书法都不是外行,自然可以看出陆维此刻的草书,写的是相当见功力的,更何况,在一旁看着的庞仲华,竟然吟出了唐代诗人杜甫的《钦中八仙歌》。两个人都清楚,这一句,是描写谁的,那是“草圣”张旭!

    同这几位书法老师或激动、或惊愕的神色相比,下面的学生眼中,则更多的是迷惑和不解,他们平时所接触的最多的书法形式,就是楷书和行书,至于草书,只是在书法鉴赏课上,听老师约略提到一些,因此他们丝毫看不出陆维的字好在哪里,前面几位老师由于都是低着头在看陆维写字,因此自然也看不到他们脸上的表情,因此大多数人看陆维写字,只觉得在乱写一通。

    “这哥们儿在干嘛?学人家写草书吗?当了明星也不能这么随便玩儿吧,这也太不尊重人庞老师了吧。”,一位男生笑着说道。

    “你知道什么呀,没准儿人家写的真好呢,你没听到庞老师刚才都**诗了吗?”,旁边的一位接着道。

    “那诗什么意思啊。”,刚才那位男生不解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这位仁兄挠挠头,呵呵笑着说道。

    而此刻,庞仲华那几句诗余音未散,陆维却已将笔一收,完成了整幅作品。

    痛快地叹了口气,刚才写字时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让陆维也觉得十分过瘾,将笔放好,笑着对边上的庞仲华说道:“庞老师,我写完了。”

    然而,庞仲华却对陆维的话似乎没听到一般,身体仍然保持着刚才看陆维写字的姿式,目光流连在那幅刚刚完成的《枫桥夜泊》上。

    流畅且具动荡感的线条,充满着无限的生机,笔力劲健入骨,通篇作品充满着一股动态美,如旋风式的线条组成的狂草,给人以绵绵不绝、气贯长虹之感!庞仲华完全被眼前的这幅作品震撼了。而在他的印象里,单纯的一幅书法作品,却带给他如许的震撼,在他一生当中,也仅仅有两次而已。而第一次,是在他去西安碑林时,看到的颜真卿、王羲之的原碑。

    庞仲华看着这副字的目光,越来越灼热,不禁伸出右手食指,沿着那字的轨迹凌空虚划了起来。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正楷

    看着庞仲华沿着陆维刚刚写完的作品比划,大家都很迷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只有旁边的两位美术老师隐隐有些明白,这位书法名家,恐怕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体会陆维刚刚完成的那副字的韵律。只是,陆维写的真有那么好吗?两个人虽然是教美术的,但对于书法鉴赏,只能说是略知一二,刚刚看了陆维的字,两人的感觉也只是“不错”而已,不理解庞仲华为什么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凌空虚划了一遍之后,庞仲华脸上露出了满足的表情,如同刚刚享用了一次美味盛宴般,那意犹未尽的神色,任谁都看得出来。

    又仔细地端详了一番这幅草书,庞仲华轻轻叹了口气,抬起了头看着身边的陆维,终于开口说话了。

    “陆维同学,你今年多大了?”

    庞仲华看完字,第一句话居然问的是陆维的年龄,这让许多好奇他会做出什么评价的同学们感到有些奇怪。

    陆维却是笑着回答道:“十七了。”

    “难得,难得啊!想不到一个十七岁的师范生,居然可以将草书写到这样的程度!我今天没白来啊!陆维,你学习书法多少年了?”

    “不到一年吧。”,陆维笑着说道。

    “不到一年!!”,庞仲华再次被震撼了,看着陆维的眼神,如同看着一个怪物一样。

    被这样的眼神看得有些不自然,陆维只好笑了笑。

    其他人看到庞仲华这有些失态的举动,也有些奇怪,但也隐隐猜测到了,恐怕陆维写的很好,庞仲华才会露出这样的的表情。

    “天才!天才啊!不到一年的时间,居然可以将草书写到这样的境地,这,这真是太难得了!”。庞仲华此刻的目光中充满了炽热,看着陆维,如同看到一件稀世珍宝一般。

    看到庞仲华居然给出了这么高地评价,旁边的领导和老师以及下面的同学们心里的惊讶程度简直不亚于一次小型地震,陆维在音乐上的天份就已经够强悍的了,没想到居然还能够在书法上得到这位大师这样高的评价,实在是众人有些无语。

    “唉,同样是在一个学校上学的学生,可这差距。未免太大了些吧。”,这是唱闰环听到庞仲华的评价后,心里地第一个想法。自己在学校的书法小***里。也算上是一号领军人物,因此她的心里一直有些小骄傲,刚才庞仲华对她地评价也不低,但很显然同陆维比起来,她差远了。

    “那副字,真有那么好吗?居然能够让庞仲华老师用评价张旭的诗来评价他?”,唱闰环心里还是有着一丝怀疑。要知道,草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得了的,起码唱闰环就没看出陆维那副字好在哪里。

    唱闰环心里的怀疑,恐怕也是在场所有同学们的怀疑,不过既然有庞仲华这个权威在,他们自然不能提出什么置疑,不过心里。却还是有些隐隐的不服气的,尤其是那些书法小组地同学们。

    “庞老师,您太过奖了。”。陆维听到庞仲华这样的赞誉,谦虚地笑道。

    “不,我说的都是事实。陆维,从你的字里,我感受到了一股音乐的律动,就像我刚才讲的那样,没想到你已经将这个道理理解得这样深刻了,真是难得啊。”,庞仲华赞叹道。随即问道:“对了。你的书法是和谁学地?”

    “哦,教我们写字的是刘志诚老师。”。陆维说着,将目光投向了一直在旁边看着的刘志诚。

    陆维地这番话,立刻让刘志诚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仿佛是三伏天吃了冰激凌一样舒服,刚刚因为看到潘希思出风头而有些略微不快的心情,立刻好得不能再好了。

    “呵呵,刘老师,你这个学生可了不得啊,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将草书写到这个程度的年轻人,我看,就连我们协会的那些老家伙们,也不见得有这份笔力啊。”,庞仲华看着刘志诚,笑着说道。

    “没什么,庞老师,这都是这个孩子天份好,我只不过是指导一下罢了。”,虽然心里很得意,但刘志诚还是有自知之明的,陆维从去年到现在,一共上了几次书法课,他的心里可是有数的,要他把这份功劳揽到自己的头上,他地脸皮还没有厚到那个程度。

    “陆维呀,你能不能再给我写幅楷书看看?”,庞仲华收回看向刘志诚地目光,重又看着陆维说道。

    “哦,好吧。”,陆维很痛快地答应了庞仲华的要求,随即又拿起了笔。一直在旁边看着地姚应华赶忙要拿起陆维刚刚写好的那幅字,准备换上一张新的宣纸,却被庞仲华制止了。

    “我来我来。”,庞仲华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将那幅陆维写的草书拿到了一旁的桌子上,庞仲华的动作很轻,仿佛生怕破坏了这幅作品一般,他的这个动作,看得大家又是一阵感叹,一幅字,居然让这个中国现在风头正盛的书法家看重到这个程度,真是

    看到陆维又准备开始写字,而且这次写的是楷书,下面的同学们一下来了精神,都纷纷将身子向前倾斜着,试图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些,更有几个胆大的同学离开了座位,准备到前面看去,但很快被学生会维持秩序的同学现了,将他们赶了回去。李玉华主任、姚应华这次也围了上来,和两位书法老师一起看着。虽然对草书不太懂,但楷书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略作准备后,陆维凝神悬腕,运笔写了起来。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虞体”、“颜体”、“柳体”、“赵体”等。可以说,楷书是一切书法的基础,也是每位初学书法的人必须要练习的一种体,就如同钢琴中的车尔尼练习曲一般。楷书最常见,但也是最易学难精的一种字体,十分见功力。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陆维写的,赫然是那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沁园春。雪》。

    陆维写的是中楷,只见随着他手腕的挥舞,一个个挺拔峻丽的正楷跃然纸上。

    单看陆维写字的姿式,庞仲华就暗赞了一声,陆维的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那风范气势,已经隐隐有大家之风了。

    再看陆维此刻脸上的表情,早已不复刚才写草书时的那副癫狂之色,而是一脸肃然,目光中正平和,透着一股沉稳之色,正和了楷书的特点。

    《沁园春。雪》这词比较长,再加上楷书的书写又比较慢,因此这一次,陆维足足用了十来分钟,才完成这幅作品。

    从陆维写下第一个字开始,下面原来还有些不服气的一些人便立刻没了脾气。草书他们看不懂,不代表楷书他们也看不懂,陆维那一笔漂亮的楷书,刚一亮出来,就将他们震了,在他们看来,就是两位书法老师,也写不出这样的字来。

    再看潘希思和刘志诚,这次两人脸上惊讶的神色更胜刚才,对于楷书,他们的鉴赏力可是不低的,陆维的这笔字刚劲有力,法度严谨,两人心里明白得很,自己就是再练上十年,恐怕也达不到这样的程度。写字,有时候也得看天份的。此刻,刘志诚的心里,再也没有了想居功的想法,剩下的,只有满心的佩服。就陆维这水平,恐怕都抵得上一个真正的书法家了,说是他教出来的,谁信?

    李玉华主任和姚应华两人也看着,不时嘴里出“啧啧”的赞叹声,这楷书可是半点掺不得假的,好就是好,陆维这笔漂亮的正楷,让这两位不太懂书法的人,都从内心里生出了一丝由衷的喜欢。

    “太漂亮了!”

    “写得真好!”

    刚才陆维写字的时候,众人一直是屏息凝神地看着,直到陆维将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完后,众人才齐声出了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