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纪事-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妹妹这里一起安好,我便放心了。”皓轩的笑容愈发温柔:“哦。对了,不知妹妹听说了没有,御史上了折子,说令兄郑钊当年案情有疑,请求重查呢。”

“哦,真的吗?希望能够闻达圣听,还大哥一个公道。”

其实,涵因早就知道这件事。这是柳正言、薛进和陆宪一派达成的妥协,同意从轻处置杜胤一案,条件是陆宪则支持给郑钊平反,这件事如果平了反就意味着当年被长公主打压的旧部可以重新抬头了。

郑钊平反的事,涵因早就让高煜在清流之中造了声势。因皇帝想培养郑钧和郑钦做他的孤臣,因此压着这件事。以此阻止他们兄妹入族谱。

而现在,他们和家族和解。而且柳正言获得高位,薛进、李湛这些荥阳郡公的旧人借着朝中格局调整之机慢慢重新活动起来,正是她两个哥哥好契机。当然这也意味着她嫁入崔家的条件更加成熟。

若崔贤妃生得是女儿,那么一切自不必说,贤妃还要笼络泰王,若生得儿子,那么……

涵因看看皓轩,心想:我已经尽我所能跟你匹配,若是天不从人愿,不求你跟家里对抗,只希望你别连争都不争就放弃。

只听皓轩说道:“妹妹放心,这次的事情虽没有十成把握,也有八成准了。父亲已经附议了。”

“多谢哥哥相告,也替我谢谢舅父,为我大哥的事如此费心。”

皓轩心中千言万语,却不知怎样才能出口,见祈月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的回避进了里屋,便走到涵因面前,看着涵因的眼睛,说道:“不管怎样,定不负妹妹。”

涵因觉得心头忽地炸开了似的,那对感情的戒惧,不知不觉便融化在他温柔而坚定的目光中。皓轩的身影和记忆中的裴邈重叠在一起,他们都是那般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带他那般温柔和善,即便裴邈曾经伤她那么深,她也不愿意怪他。有时候,她总忍不住想,皓轩也许是老天为了补偿裴邈的缺憾,送给她的人儿。

也不知过了多时,慕云和祈月悉悉索索的裙摆声又出现在屋子里,皓轩方退回原位:“天色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来日方长,我改天再来瞧妹妹,妹妹切勿忧心劳神,一切有我。”说完便冲神色诡异的两个丫鬟点了点头,起身离去了。

涵因还沉浸在皓轩带给她的震动之中,竟连起身相送都忘记了。

祈月捂着嘴笑道:“这回咱们家姑娘可放心了吧。”

涵因从失神中清醒了过来,白了她一眼,笑骂道:“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此时,她的心思澎湃,自己也惊讶,什么时候,她对皓轩的情谊竟如此之深,沉浸在与他的爱恋中,不愿意再去回顾那不堪的上一世。过了许久,她深吸了一口气,才勉强按下了翻滚的思绪。

过了一会,郑钦溜溜哒哒转了过来。看见妹妹笑道:“你怎么这么快就让他走啦。”

涵因知他过来打趣,横了他一眼,转过身不理他。

郑钦笑道:“好了好了,说正事,你刚刚应该也听表哥说了吧,咱们大哥的案子已经快有眉目了,如果这次能够雪冤,那么……”郑钦挑挑眉。

“八字那一撇还没写呢,哥哥可别高兴的太早了。”涵因蹙眉道。

郑钦一摆手:“现在是大势所趋,不仅舅舅、柳相在积极运作,连寒门士子里也议论纷纷,都说是长公主擅权,诬陷大哥。”

涵因还道是高煜的功劳,却听郑钦说道:“之前也有人议论,却只是一阵风就过了,这次多亏张九龄那小子,他出了大力。”

“张九龄?”涵因心头一跳。

“可不是,你不是认识他么,当初还是你叫他来找我和哥哥,他来长安科考,还是我们帮他投的卷子。你不知道,他不知怎地竟入了李明哲李侍中的眼,收为门生,这次科考也取中了,是三甲十八名,现在跟我们同在翰林院,任庶吉士。他这也算是投桃报李了。”郑钦笑呵呵的接过慕云端来的散茶,喝了一口:“散茶是挺方便的,怨不得你总喝它。”

涵因想起张九龄在驿楼上做的诗,又想起他在当铺前为人偶班子的班主出头,笑笑:“这样一个热心的人,他的诗却隐隐透着出世归隐之意。就像这茶一般端起来热腾腾的,喝起来却是清香淡雅。”

“是个有意思的人,妹妹,你在舅舅那种世家大宅中生活久了,难免以门第高下看人,其实寒门子弟优秀者甚众,只是苦无机会出头,千万别小觑了他们。”郑钦有些感慨:“这次科考完后,我跟考中的几个士子接触,只觉得才华并不在我之下,有时候甚至觉得,若不是舅舅的关系,我能不能拿到这个探花。”

“哥哥何必妄自菲薄,你的文章拿出去,哪个不是心服口服。”涵因忙劝他。

“放心,我不是看低自己,而是觉得世上有才华的人太多了。以往我总觉得,我和哥哥已经称得上个中翘楚了,在长安这一年才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饱学之士比比皆是。就像这个张九龄,确实是了得。” 郑钦的表情很是认真。

涵因看到哥哥不骄不躁,不气不馁很是高兴:“长安是天下人才汇聚之所,哥哥会有此感触也是平常。只是没想到哥哥对那个张九龄有这么高的评价。” 郑钦如今整日和那些文人才子打交道,短短一年就脱胎换骨,再不见刚到长安时的粗野气,但又比大多数书生多了些刚健硬朗。

“嗯,那人不仅文采出众,更有一副好口才,上次他在街上为那对夫妇仗义执言,你也是亲眼见了,这等人物绝非池中之物。”

涵因不禁对自己这位哥哥刮目相看,之前一直觉得他年轻气盛,没想到他竟又如此眼光。虽然这一世时空因她这样的穿越者已经改动,并不知道这人是否能够位极人臣,但是他既然能在那段历史中出类拔萃,本人必定有很高的水准,只是时事运道改变,命运也就未必相同了。

郑钦并没有注意涵因的眼神透出些若有所思的光芒,接着说道:“你知道吗,这次若不是他说动李相,他们那些寒门士子怎地会关心咱们家的事。”

“哦,那这么说李相的意思也支持我们家平反的事。”涵因对自己无心插柳之举多少有些得意,不过她更关注李明哲的态度。

郑钦点点头:“至少不会反对,现在就看皇上的意思了。”

涵因却并不担心皇帝,如果朝中几派暂时达成了妥协,这股力量皇帝也不好对抗,况且此时皇帝只想几派平衡,他好坐稳位置。

郑伦的旧人多是低级门阀或者顶级世族之中不大得志的旁系支脉,关陇、山东皆有,那些低级门阀被高等门阀压制,而大族旁支子弟多多少少在族中并不受重视,还有很多受嫡支的排挤,因此和本家也并不是一条心。

因此皇帝此时应该也乐得扶植他们。

涵因笑道:“哥也不必太担心了,顺其自然吧。若是此事真的能成,那还真要好好谢谢人家。”(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祭扫

(求推荐,求粉红)

李谛派了小丫头来传话,想要见涵因。

仅仅数日未见,李谛竟然憔悴了许多,眼睛上都是红血丝,嘴唇也微微有些干裂,只是眼神中一闪而逝的精明提醒的涵因,这个人是是那么轻易能收服的。

“在下想去母亲的坟前拜祭,不知姑娘可否告知其所在。”李谛虽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却仍然在涵因面前毕恭毕敬的。

“去把车准备好吧,我亲自带你走一趟。”

李谛答应了,出去准备。

涵因交代慕云和祈月:“哥哥们回来若是问起,就说我今天困乏,在屋里歇着呢。”

“公子们好说,张妈妈怎么办?”慕云知道自家姑娘是不会听自己的,皱起了眉头。

涵因放软语气,拍拍慕云的手:“我的大管家在这儿留守呢,有什么事办不妥的。”

“可是姑娘,您这样悄悄出去总是不妥,不若跟公子们说了,想必也不会拦着什么。”慕云劝道。

“一个字都不许跟哥哥说。记清了吗?”涵因一字一顿的交代。

慕云知道姑娘的定了主意,劝也是没有用的,她不喜吩咐第二遍。现在重复了一次,已经是嫌她多嘴了,姑娘生气起来既不怒也不恼,只把脸一沉,便自有一股威势,饶是她伺候了这么多年,看见她眼底的点点寒光,也是大气不敢出一声的。

慕云只得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从柜子里把外出的衣服准备好,放在涵因面前:“姑娘的大管家在外面等着姑娘呢,我们只是小丫头,只求姑娘别老让人提醒吊胆的。就是体恤我们了。”

涵因转了笑脸,拉着慕云的手哄道:“知道了,放心,不会出什么事的,有盼晴在呢。”说着麻利的换好男装。

慕云一边替她理着衣襟,一边皱着眉头,姑娘这小半年,眉眼渐渐长开。自然流露出女子妩媚的风情,再不像之前,漂亮虽漂亮,看着还是孩子,扮成男装也不大引人注意,如今便是毫无装饰,那双明眸顾盼之间已然带着勾魂之美。再过一阵这绝美秀色可就不是男装可以遮掩的了。

涵因打算瞒着哥哥们,自然不能从前面的大门堂而皇之的出去,她也不愿意从西边厨房的角门出去,免得仆妇们见了说嘴,这些人都是雇来帮工的,也不是她家的奴婢。难免引起什么麻烦。于是便传话给李谛,让他在西门等着。西边的偏院住着霄云,这些日子他不知在忙什么,也不见人。因此从那里出去最合适。

涵因刚踏进了西偏院,院子正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霄云恰巧从屋子里面迈步出来,抬眼见到男装的涵因,不由皱了皱眉。

涵因听见声音也转过脸来。见是他,伸出食指放在嘴前面做了个“嘘”的姿势,便带着盼晴径直开了西门,走了出去。

霄云开始一愣,而后望着她离开的背影摇了摇头。

李谛不欲声张。亲自驾了车,他是家生奴婢。开始也是从粗使小厮做起,别看后来做了大掌柜整日养尊处优。但这车把式却是实实在在真功夫,虽然生疏了些,一拿起缰绳便找回了那种感觉。

涵因坐在那车上,开始还觉得有些颠簸,后来就渐渐又快又稳了。

李谛按照涵因说的地方向西一路出了城,走到长安郊外的一座山前,弃车步行,沿着羊肠小道走了半日,才到了一处僻静之所。几座坟茔静静的安躺其中。

背后层峦叠翠,往前走约莫两百步一道溪流蜿蜒而过,墓地枕山面水,取的好风水。此时正值初夏时节,山间草木繁盛,参天巨树遮挡了燥热的日光,林间凉风习习,倒叫人感到一股冷意。

这片地是她成了长公主之后买下的,那时候她向手下许诺,她决不亏待为她而死的人。每座坟前都放了石头的墓碑,碑上只有薄薄的一层浮土,有的坟前还摆着已经干了的酒杯,看样子是有人祭奠的。涵因不禁一阵欣慰,是啊,十五年的情分,抹是抹不掉的。

那些墓碑上的一个个名字,都是曾经为她献出命的人,有些名字曾经辉煌荣耀,有些却仅仅只有一个代号。

涵因数了数那坟茔,比上次来的时候要多出了几个,是最后跟从她而死的部下。应该是有人在宫变之后,悄悄收殓了他们的尸骨,葬在这里。

如今她重生到新的身体中,而他们却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这是她以这个身份第一次来到这里,其实她早就该来,来看看这些人,只是心里下意识的抗拒,不是找不到机会,而是一直在找借口不来。这些人信任她、依靠她,然而她这一招棋错,他们便枉陪了性命。

李谛的事让她无法再逃避自己的内心,于是她才下了决心亲自带着李谛走一趟,也是了了心中的这一桩事情。

涵因给李谛指了其中一块墓碑,那上面赫然写着“流珠”。

李谛几乎是踉跄着扑到了那块墓碑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顾后面涵因在看着,伏在地上哭了起来。

涵因并不劝他,只站在一边,目光掠过那一座座墓碑。但此时她却无心缅怀,李谛是她要打起精神应对的人。

李谛烧纸磕头,泪流满面,喊道:“娘,不孝儿来看您了。”声音在幽静山谷中回荡,显得分外悲凉。

不知过了多久,李谛终于起身,许是腿已经跪得麻了,站起来的时候一个踉跄摔倒在地,良久,才爬了起来,掸了掸身上的泥土,走到涵因面前,跪下:“姑娘的大恩,李谛没齿不忘。”

“堂兄折煞我了,快起来。本就是一家人,谈什么恩不恩的。这也是缘分吧。”涵因侧身避过李谛的大礼,伸手虚扶。

李谛并不起来。从怀中掏出一张纸,双手捧给涵因:“这个,请姑娘收回吧。”

他声音平静,但是涵因却看得出来,他面部的线条紧绷了起来,伸手接过一看,竟是李谛的身契,涵因的眉间不经意的挑了挑:“为什么又给我?”

“李谛就是李谛。李谛的父母是沛国公家的奴婢。小人既然上次答应投了姑娘,此事绝无反悔,请姑娘还像从前一般。”他的声音透着一股子决绝的狠劲儿。

涵因想想自己叔父家的那些人,又看了看李谛,心想此人面上谦恭,骨子里却极傲,一直不甘仆役身份。之前他是恐怕郑家害他,不得已脱身己处。而如今,郑仁自然不会再为难于他,这么好的机会,他竟然白白放过。恐是去找了郑仁,受了些不好的话:“你去找过二叔了?”

出乎涵因的预料。李谛摇了摇头。

涵因下意识的想问为什么,话刚要出口却止住了,李谛太清楚郑仁那一家子都是什么人了。

颜氏的刻薄、郑锐手腕,以及郑仁对他们的纵容,李谛原是依附颜氏,郑锐却趁着郑仁和颜氏到长安的功夫,对他下了狠手,郑仁也居然对此事不闻不问。

如今。李谛若是恢复身份成了郑仁的庶子,颜氏有怎能容他,郑锐跟他又是势不两立,那么他一定会被置于死地。而郑仁尚且对养在身边的庶子、庶女都不闻不问,又怎么会管他呢。

他宁可在这里为奴为婢。等待机会,也不肯回去自取其辱。如果是涵因换在他的位置上也会做这样的决定。

涵因看了看李谛:“你已经决定了?”

李谛攥紧了手。垂下头,答道:“是。身契请姑娘收回。”

涵因却走到那堆还在冒着青烟的纸钱上。望着那个墓碑:“这个东西我不会收回的,你若不要就烧了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