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纪事-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慕云笑道:“姑娘怎么好好地说起这个来。”

“我说的是正经话。”涵因看着她,拉住她的手:“你想要什么样的,随你的意思。”

“好,我要是有看中的,一定让姑娘给我做主。”慕云轻快的笑道:“姑娘既然不想睡了。就别窝在床上,上院子里面散一散。”

说完出去给涵因打水了。

涵因这一日坐在绣架前面,闷闷的绣着绣品,不知做这针线做了多久,一抬头。太阳已经西斜了。

这时,厨下角门有人来传话。说有个姑娘来见咱们家姑娘,说是有要紧事。

涵因让把人带进来。竟是崔皓轩身边的红绸。

“红绸姐姐快坐吧。”涵因让慕云去倒茶,问道:“大哥哥……他怎么样了?”

红绸的眼神却躲躲闪闪。

涵因知道她有话要说,吩咐祈月几个都先出去。

红绸见只有涵因了,方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这是公子让我交给姑娘的。”

涵因接过来一看,上面写道:“自数月前冲静居一别,日夜思念,近闻你我之亲事难为,尝于卧榻之上辗转思量,愿与卿效文君相如,永结同心,待有成之时,再求父母回转。今日戌时二刻,慈恩寺外,不见不散。”

涵因看着红绸:“这是大公子的亲笔?”

“奴婢亲眼看着大公子写好交给我的。” 红绸答道,跟涵因那冰凉的眸子一接触,忙垂下眼睛又赶忙说道:“哦,我并不知道这新上写了什么,姑娘您也知道,奴婢是不识字的。”

涵因盯着她看来一会儿,方点点头:“他怎么跟你说的?”

“只说让我悄悄出来,把这个亲手交给姑娘。”红绸悄悄用眼角的余光看着涵因。

“公子现在怎么样了。”涵因问道。

红绸嘴里带了哭腔:“公子因思念姑娘,已经好些日子不吃饭了,他写这信的时候,连笔都拿不稳了。”

涵因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知道了,你且回去吧。”

“姑娘有什么话要带给大公子?”红绸建议道。

涵因摇摇头:“没什么话,你就跟他说我知道了。”

“那我就回去了。”红绸给涵因福了福便告退了,临走却转过身来,又说道:“姑娘不如也写封回信,我也好给公子有个交代。”

涵因看着她没有说话,红绸被涵因看的发毛,笑道:“我只是这么一说,姑娘要是不愿意写就罢了。”说完赶紧走了。

涵因盯着这信发呆半饷,直到慕云、祈月在外面探头探脑,方才回过神来,把信折好,放进怀中。

又寻思半日,问道:“祈月,什么时辰了?”

“已经过了酉时了。”

“祈月,去给我备车,我要出去一趟。”涵因说道。

晚间,靖国公府出了大乱子。

大太太手里举着一封书信,冲着跪在地上的红绸怒喝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红绸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打着哆嗦:“大公子今天收到这个之后就坐卧不宁的……奴婢……奴婢也不知……”

皓宁站在旁边劝道:“母亲消消气,把事情问清楚了再说。”

“现在他人在哪呢?”大太太怒意不减。

红绸摇摇头:“奴婢也不知,奴婢去传晚膳,回来就不见了大公子,只捡了这个,奴婢不认识字,所以找三姑娘看……”

徐妈妈赶紧给大太太端上一杯茶来:“太太先歇口气,这事情还没搞清楚……”

“怎么没搞清楚!还要怎么清楚,呵,好个‘五姓贵女’,竟然做出这种事体来,亏我白养了她这么多年,竟是养了只狼,她不如意,就反咬我一口。”

那信上是一手攒花小楷,婉约别致,赫然写着:“畏子不敢;畏子不奔。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今日戌时二刻,慈恩寺外,不见不散。”

这是《诗经?王风?大车》讲的是一对地位悬殊的男女山盟海誓私奔的故事。

“你们怎么伺候的。一个大活人竟能看丢了!”大太太啪的把那信拍在桌上,“走,叫上家丁护卫,去慈恩寺,绑也得把他绑回来。”

“母亲,也带着我去吧。”皓宁忧心忡忡的说。

“你一个女孩子家,怎么好参与这种事。你就在家等着吧。”大太太想都没想便否决了。

皓宁却缠住她:“母亲,宁儿是担心您气坏了,实在是放心不下,母亲就带我去吧,再说,我去劝劝哥哥,他说不定就听了。”

大太太欣慰的看着皓宁:“果然长大了,懂事了,也知道体贴母亲。比你那哥哥强多了。好,一起去吧。”

天色已黑,月朗星稀,大太太生怕截不到皓轩,命令家仆快些赶路,车夫扬起鞭子催马快走,将后面跟着步行的仆役渐渐拉下了许多。慈恩寺在城南,相对于热闹的北城,那里住户稀少,此时更是鲜有行人,嘚嘚的马蹄声敲在这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分明。

大太太着急的频频拉开车窗帘,向外探看。眼见视线中终于出现了高耸庄严的佛塔,大太太才将焦躁的情绪按了下来。开始想到底要怎么处置这件丑事,心里暗恨涵因,竟然不顾廉耻,勾引皓轩私奔。

万一事情传出去,皓轩的名声就完蛋了。大太太一手扶着额头,另一只手攥着衣襟的一角揉了又揉。

“夫人,到了。”马车停了下来,仆役放下凳子,请夫人下车。

皓宁和徐妈妈搀扶着大太太走下马车来。

大太太远远的看着佛寺的大门前有人影,只是离得远看不大清楚,她料定必是皓轩。急吼吼的沿着大门前的阶梯拾级而上。刚走了几步,便觉得胸口发闷,知道自己是气到了,也不肯站住顺顺气,咬了牙接着往上走。

徐妈妈腿脚不大利索,走得慢,大太太心急,干脆甩下她自己走。皓宁一见,赶忙跟上扶着,生怕母亲跌了交。

那人影见他们来了,不仅不跑,反而冲着他们走过来。

待双方走近了,借着月光一看那人的面目,大太太大吃一惊:“怎么是你……”(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 了断

求推荐,求粉红~~~

“老爷,怎么是您。”大太太惊诧万分,看着从佛寺大门阴影中走出来的靖国公:“您怎么来了。”

旁边的皓宁也惊的愣在了那里,叫了一声:“父亲。”

靖国公并没答她的话,却冲着皓宁走去,上来“啪”的一下就掴了皓宁一巴掌,怒斥道:“胡闹!”

这巴掌打的甚重,皓宁一下子跌扑在地上,嘴角沁出一丝血来,雪白的面颊上,登时多出了一个红红的掌印。

大太太忙上前拦住:“老爷,您打皓宁做什么?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靖国公气的手抖,指着皓宁说道:“你问她做的好事。”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来扔在大太太面前的地上。

这时,后面的家丁点了灯笼火把赶了上来,见靖国公在,而且还大发雷霆,也知道有什么事了,一个个弯着腰静静等着,不敢说话。

大太太拾起来那书信,借着灯笼的光观瞧,却见是以皓轩的口吻写的约涵因私奔的信,唬了一跳,转头朝向皓宁,问道:“这……这是怎么回事。你给我看的那个又是怎么回事?”

皓宁被徐妈妈搀了起来,却紧闭着嘴不说话。

“都是她自己搞出来的鬼,想要陷害自己的哥哥姐姐!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恶毒的心思!你到底怎么想的!”靖国公恨声说道,气不过还要扬手再打。

徐妈妈见大太太愣在那里,忙拦住道:“老爷暂且息怒,要教训姑娘也先回府吧,没的在这街上站着。叫人看见了不成个体统,再说,眼见快要二更了,就是宵禁时间了,再不回去,咱们府上这么些仆役在这里聚集,恐怕要惊动金吾卫了。”

靖国公把手放下,狠狠的瞪了皓宁一眼。对仆役说道:“回府去。”

大太太一声不敢言语,郁郁的跟着靖国公回到府里。

皓宁在厅堂中跪着。不管靖国公怎么骂,她始终一言不发。

大太太哭着死求活拦的,才没让靖国公动了家法。终于把靖国公拦回屋里头,大太太亲自端了茶:“老爷息怒,皓宁年纪小不懂事……”

“我看她懂事的很,还知道设圈套害人!”靖国公见大太太有心回护。狠狠的瞪了大太太一眼。

“这事慢慢再问吧,老爷莫气坏了身子。”大太太见靖国公着实生气,不敢为皓宁辩解,只好徐徐劝他。

靖国公接过茶,喝了半口,又重重把茶碗放下。叹了口气,对着大太太想说些什么,终是没有出口。

大太太趁机问道:“老爷是如何知道这事的。怎地又赶了过去。”

靖国公平了平气,说道:“幸亏涵因这孩子懂事,今天下午她拿着这封信来找我。……”

这日下午,靖国公书房。

“外甥女怎么自己来了,没去找你舅母吗?”靖国公微微有些吃惊,也有些不悦。这书房是外书房,常有外人进出,涵因一个女眷,应该是先去见老太太、太太,若再有事。让下人来回禀,他再去内院。方是守礼。

但她却径自求见他,还说事情很急。靖国公一想到自己家毕竟对不住他们兄妹,也便应允了。然而涵因接下的话却让他惊诧万分。

只见她掏出一封信交到他手里。

靖国公看过之后,拍桌大怒:“这个孽障,竟做出这等事来。”

“舅舅莫怒,这封信并非皓轩哥哥所写。舅舅不如仔细分辨字体。这个字虽然和皓轩哥哥的字极像,但是行文之中笔意却并不连贯,似有模仿之意。我想这大约是什么人想跟外甥女开个玩笑吧。”涵因淡淡的说着。

“什么人这么可恶!”靖国公皱着眉头,似有所觉,毕竟能有这个功力模仿二人笔迹的在这府里也就那么寥寥数人。

涵因一笑:“舅舅就在信上这个时辰在那里等着,必然能见到此人,我想她安排了这么一出好戏,没有自己不去看的道理。而且全府里能把大哥哥的字和我的字模仿到这个程度的,也只有她。”

靖国公猜到了八成,皱了眉头,终是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次多亏外甥女心细,保全了我们父子的名声,我这个舅舅亏欠你。”

“舅舅何必这么说,养育之恩大过天,涵因和哥哥们只有感激的,就算是贤妃娘娘,也能体谅她的苦衷。”

涵因口气很真诚,让靖国公又一阵感叹:“本来想着让你嫁进来,也好有个照应,这样你母亲在天有灵,也能放心了,谁知道……”

“涵因知道舅舅有照顾提携之意,我们兄妹又何尝没有孺慕之思,涵因倒有一事想求舅舅。”涵因平静的笑了笑。

靖国公忙说:“你尽管说,虽然你不住在府里了,到底还是我的外甥女。”

“皓华姐姐那件事已经过去快两年了,就算是守节也快出了孝期了,我知道二姐姐本是出家立志不嫁的,但是我想若是这样,姐姐岂不孤苦一生。姐姐生性高洁,不肯出嫁,是怕人说三道四,也怕在人家难以立足,我想舅舅何不把姐姐嫁给我三哥,一来人品才貌相当,二来我哥哥嫂嫂也不是那种刻薄的人。皓华姐姐的处境,他们也都理解。”涵因说出自己的计划。

靖国公一愣,不由多看了涵因一眼,在这个当口,她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还在为家里打算,为了保持住和这里的亲戚关系,相处这样的法子,又借这样的由头,让自己不忍拒绝,而皓华的情况,又容不得自己不对这样的安排动心。

这样的女孩子当真不简单,靖国公不由后悔,早知道这个女孩子有这样的心胸,便是遂了皓轩的愿,让她当长媳又有何不可。沉吟半响说道:“我知道你的好意。只是皓华那孩子心思执拗,这些年我何尝没有劝过她,她却抱定了死志。我也拿她没有法子。”

“如果我要是能劝得动姐姐,舅父可算是答应了?”涵因问道。

靖国公看着涵因,郑重的点了点头:“你若能说服她,此事便依你。”

涵因一笑:“现在舅舅能安排我见见皓轩哥哥吗?”见靖国公面露难色,又说道:“解铃还需系铃人。”

靖国公长叹一口气,说道:“我明白了。依你便是。”

在大太太赶往慈恩寺的时候,皓轩和涵因却坐在冲静居小小的花园里相对无言。

宁静的月光凉凉的洒落在小池塘的水面上,泛出点点波光,早春的风夹着凉意将迎春花的花瓣撒落遍地,涵因不由的想起那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那人的心也应该与此刻的自己应该是一样的吧。

对面的人还是那样温柔的望着她。仿佛从未改变,他张了张因不思饮食而干裂的嘴:“终究我还是辜负妹妹了。”

“大哥哥这么说,妹妹于心何安?”涵因好容易忍住的泪,就被他的一句话轻易的招惹了下来。

“是我想的太简单了,现在我才知道让妹妹你一个女孩子承担了这么多,这本来应该是我来……”皓轩痛苦的抱住头。

“大哥哥别这么说。尽人事听天命,若天命如此,我们唯有接受。”涵因笑道,轮回两世,这个道理她懂,但她始终不肯甘心。

皓轩惨笑道:“可是我却没有为妹妹做什么……后来皓华跑来见我,跟我说明,我才明白。你的处境又多难。我自诩学识见识高人一等,如今看来,竟是个笑话……连自己的事都无法做主……”

“已经够多了,大哥哥已经为涵因做的够多了,涵因感激不尽。”说这话的时候。涵因是从心底发出来的真诚,比起上辈子的遭遇。皓轩微薄的努力已经让她很满足了。

涵因用帕子一点点擦着他脸上的泪,感受着那绢丝上渐渐的湿濡。心中沁满了难以言说的哀伤。皓轩的手抬了抬,想要握住那只雪白的柔荑,最终还是放下了,任由那轻柔的触感抚过面颊。

涵因看着他略显憔悴的脸,在月光的映照下仍然如此俊朗,仿佛穿透心底的一抹阳光,温暖而和煦,让她不由自主的想去靠近,让她舍不得放手,前世的美好时光和今生的甜蜜记忆交交叠叠,勾勒出她想象中的幸福,那幸福曾经似乎触手可得,而如今却遥不可及。

她缓缓的轻轻的擦拭着这张面庞,仿佛是在擦拭自己最心爱的珍宝。

最终,她收回手,又用这只帕子将自己的泪水拭去,站起身来,扯出一抹笑容:“哥哥这就回去吧,天晚了,马上要宵禁了。再不回去,舅舅、舅母该着急了。”说罢轻施一礼,转身走了。

皓轩看着她决绝而去的背景,想要伸手拉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