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纪事-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县城之外。

姑臧虽然是个县城,却做过一国之都,城墙高厚,夯土结实,为了抵御外敌,城外还有壕沟,战时可做防御。

来往的客商在此地汇聚,这里常年市集兴盛,商业繁华。虽然因为地面上不太平,运到这里的货比往日价钱高了不止一倍,但仍然不能减弱商人们的热情,东西越难得,贩运过去后的利润反而更高。

因此,姑臧县内依旧热闹非凡,不一样的只是城外的窝棚和城内的乞丐骤增,给这座以繁华富裕而出名的增添了几道不那么亮丽的风景。

李湛一行人到达姑臧的时候,车队都停在姑臧的驿馆。跟他们会合之后,李湛方派人送了帖子给即将卸任的前凉州刺史卢锡,跟他交接班。卢锡早就想把这个烂摊子交出去了,账册、事务早就准备好了,一条条一件件全都整理的井井有条。一天便交接完毕,之后就让人把早就收拾出来的东西抬到驿馆,搬出了刺史府。李湛在驿馆摆了酒宴为他送行,卢锡临走很是好心的对送行的李湛颇有深意的说道:“子玄万事小心吧。”

卢刺史的夫人郑氏算是涵因出了五服的同族。跟涵因说了说这里各大家夫人的情况。涵因都一一用心记了。不过卢夫人是卢夫人,她是她,到底这里的世家夫人们是什么样子,还得她自己接触。

之后李湛便带着自己的人搬入了刺史府。

凉州刺史府分为办公的衙门和刺史私人府邸以及幕僚府三部分,是在之前凉国的皇家园林基础上改建而成。一百年前。大隋军队攻克武威。将凉安乐帝李轨擒拿回长安,凉国灭亡,这里的皇宫也被战火破坏,后来的历任刺史经过重建、修葺。成为了刺史府,是凉州城最大的建筑。

办公的府衙是原皇宫的中轴线,只是殿堂的形制有所缩减,但依然肃穆壮阔。严格来说这里是逾制的,只是山高皇帝远,也没有人管那一套。何况这里蕃人聚集,不服管束,若是府衙没有威严,如何震慑地方,因此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行人进了成为未来几年居所的刺史府,跟着先行来此打扫的管事四处参观。

刺史的私邸在衙门的西侧,这里原本是凉国皇宫的御花园,里面还有一片不小的池塘,围绕着池塘有各色亭台楼阁。池塘由西南向东北呈弓背向东南的不规则月牙形,命名为明月池,由附近的水系引活水入园,再出府绕原凉国皇城一周。

府邸正南是主建筑,上面一块匾,龙飞凤舞的三个大字——醉卧居,这是一个三进院落,一侧带跨院,前厅面阔三间,二进是个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高阔厅堂,庄重大方,这间厅堂中也挂着一块匾:“平沙堂”,这三个字比之院门口的那块匾多了几分凌厉苍劲,还有透着一股沧桑的味道,不知道是什么人所提。

第三进则是两层重檐楼阁,阁体面阔五间,前抱厦间面阔三间,向前延伸出大而复杂的斗拱,支撑起平展的飞檐。三重院落与两侧的厢房高低错落,交相辉映,线条简洁古朴,有舒朗大气之美。

第三进的这座二层楼阁便是内眷的居所,叫照水阁。因其毗邻池边,取娇花照水之意,暗喻女子如花。正房的楼阁取名带着闺阁之风,略失庄重,在前面厅堂肃穆的名字反衬下,倒也别有意趣,不知是哪任刺史或者哪位刺史夫人取的名字。

从醉卧居后门出来便是明月池,池中莲叶接天,荷花映日,随风传来阵阵清香,沿岸种着杨柳,根本看不出这里是西北比邻沙漠之地。

沿着池边小路走不远,便到了池东岸一个狭长的两进院落,古朴简洁,并无其他装饰,窗子也都采用直棱窗,院内一株苍松更添几分古拙之意,这处院落叫做朔风馆。这里往东有一道门和刺史衙门相连,出入十分方便,若是府衙有什么要事,直接通过这里就可以通知到府里。

继续沿着池边前行,沿湖还有散落着零星亭台楼阁,在明月池东南有一座长桥横跨水面,衔接东西两岸,桥上有亭,飞檐上翘,如同展开的鸟翼,名叫飞翼亭。

由此路折向西往前是一座小山,由挖掘明月池的土堆砌而成,小山上树木高大葱郁,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沿石阶往上,山顶上建了一幢面阔七间的三层楼阁,叫做玉关楼,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姑臧县城的美景。

从小山上下来,折向北,在明月池的月牙内凹的弧形之处,也建有一座院落,叫做秋水斋,雕梁画栋,工巧华丽,其间回廊曲折,院中花木苍翠,移步换景,纤美精致。池边有阁跃于水上,四面只有栏杆廊柱,夏风拂过,凉爽舒适,波光粼粼与阁上所挂的五色琉璃珠帘交相辉映,将这里映照在一片斑斓的光影之中,恍若梦幻。

秋水斋西侧是一个花圃,各色花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香气宜人。花圃再往那边,是一溜十来间下人房,是专供照顾花园的园艺婆子住的。婆子是官府派的。已经在这里许多年了。

从秋水斋出来到明月池西南最细之处,也有一座单孔拱桥,过了桥,便又回到了醉卧居。

众人都啧啧称赞。没想到刺史府修建的如此之好。李湛也笑着说道:“从前随薛帅进过这里。现在又改了不少,布局都变了,院子的名字也改了。

凉州富裕,每年官府都会有一笔不菲的款子用于修缮府邸,钱不花或者花不完都要交回官库。因此历任刺史都会随自己的喜好装修官邸。

本来。若是把二房全体都带上,这里正好可以注满人,可是后来只带了涵因一个来,这里便显得空旷了。丫鬟婆子的住处。涵因让祈月去安排,因屋子多,尽量让她们凭自己的喜好挑选,几个大丫鬟住在两边的厢房。几个老妈妈则安排在跨院里。

管事和护卫们都分别安置在府邸外院贴外墙而建的几个院子之中。贾敞和竹心先生等人住在衙门东边的套院里,那边是专门给刺史带来的幕僚准备的住所。

“夫人看这样安排行吗?”祈月问道。

涵因点头表示满意:“挺好的,咱们没几个人,住这一处足够了。朔风馆就做老爷的外书房,秋爽斋也收拾出来,那里倒是蛮合我心意的。今天逛了这么久,也累了,先歇着,明天咱们把带来的东西整理一下,把屋子布置布置。”

祈月和沁雪答应了一声,只把被褥铺盖拿出来布置了,将日常要用的东西摆了出来,衣服饰物收进了柜子、抽屉,还有两大箱子书、两箱子摆设、各色幔帐门帘、一应器物都扔在一层的角落里。现在屋子里头光秃秃如雪洞一般。

涵因又说道:“这两天咱们先收拾了东西,过两天叫罗妈妈去牙行,找一个口碑好的牙婆,咱们要买些个小丫头和粗使的婆子,还要找几个手艺好的厨娘。”

之前一直伺候涵因那位一品居大厨的婆娘,这次自然是没有跟到凉州来,涵因想到自己备养叼了的胃就哀叹不已,往后谁还能只凭着自己的描述便心领神会,把自己想到的东西做出来呢。

“要是能找个当地人打听清楚就好了,就怕人生地不熟被人蒙了去。”祈月说道。

沁雪笑她:“咱们家老爷是这里最大的官,谁敢蒙咱们。”

“最重要的是要懂官话,也要会这里的方言。”涵因说到。

正说着,李湛回来了,刚才刺史府的官吏们听说新任的上司到了,一起过来拜会。

原本,他们听说李湛的车队到了,想要去城外迎候,没想到李湛的家人先一步回来打点东西,说自家老爷没有跟着车队一起,而是带了几个人绕别的路走了,并不知道哪天才能过来。

这些官吏只好等他们来了再做打算。

“你的新下属如何?”涵因帮李湛换了衣服,吩咐丫鬟们烧水,准备好好洗个澡,消除旅途的疲惫。

“都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光姓李的就占了一半。这活不好干呢。”李湛舒了一口气。

“慢慢来吧。这些事情,也不是你一来就能都解决的。”涵因笑道,想要压服这些人,一是靠手段,二是要安插自己人,要说起来,她也需要帮她干事的人,她那几个得用的人都在长安,各有各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方要想方便办事,必须有得力的人手,最好还能熟悉当地的情况,不过今天已经很疲累了,她也懒得想这些事情。

“他们说要给我接风,我跟他们说因为我被授了军职,所以明天还要去大将军府报到,就约好了后天。”李湛皱起了眉头,却不是为了接风宴。

涵因知道他对“兵马使”这个职务颇有微词,兵马使是正四品上,是文官掌兵时候的临时加官。而现在统领西北大军的张克行不是三品大将军而只是从三品将军,更麻烦的是这个人是直接从右屯卫中郎将刚刚被提拔上去的,资历并不是很够,军中便有很多人不服,何况原来柳正言、薛进的人还有人在呢,对他的升迁颇有微词,如今来了个正四品上的兵马使,还是原来柳正言一系的人,他能不忌惮么。李湛一定是想到明天将会碰到的局面,所以觉得心烦。

于是涵因笑道:“咱们来这就是得罪人的,想那么多干什么呢。何况,你是来解决军队和地方矛盾的,张克行理应跟你好好配合才对。”

李湛一笑:“也是,夫人说得对,想那么多没有用,是我太患得患失了。我来这里也并不是求稳的,把这潭水搅浑了才有我们的出路。”(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二章 冷遇

第二天,涵因便带着丫鬟,将箱子里的字画、摆设拿出来,把这些东西摆得摆,挂的挂,屋里方有了些生活气息。

涵因尤其喜欢幔帐,夏日,薄纱随着穿堂而过的风轻轻飘扬,挡住灼热的阳光;冬日,厚重的帷幔将寒气隔绝在外面,给人以温暖和呵护。

只是在国公府里,她住的毕竟是正房,也不好太过随意,到了这里没有了表情刻板的婆婆、阴阳怪气的妯娌和喜欢嚼舌根的刁仆,她也可以过的随性一些了。

一层光线不足,挂上雨过天晴色纱帐,显得有些过于沉闷肃静,涵因便研了磨,在上面写了几首诗词。让屋子多了几分书卷气。

又让力气壮的婆子们将墙边的坐榻放到直棱窗边,向外延伸出的飞檐挡住了阳光的直射,阳光经过地面的散射再透过薄薄的窗纸,变得温和而宁静,在小几上放上一个样式简约的刑窑白瓷瓶,里面随意插上枝花,在这里烹茶最是惬意不过了。

楼上的卧房则用深深浅浅的红,搭配花纹繁复的雕花家具。这里两面皆是雕花平推窗,通透敞亮,阳光投射过纱帐,仿佛将屋子笼罩在一片旖旎的霞光之中。

沁雪和慕云把一副蛇纹祁连玉石珠子门帘挂起来。这时候慕云过来了,看沁雪正踩着凳子正在挂门帘子,说道:“我帮你扶着凳子。”

沁雪和祈月忙一起摆手,笑道:“可别,你现在可是贵重人,我们可不敢支使你。赶紧进去坐着去。”

涵因听见慕云的声音,忙叫她进来:“外面日头烈,还不快进来。”

慕云笑道:“还没到晌午,也不是很热,哪里就那么娇贵了。”

“可别,你若是中了暑气。钟瑞还不得找我们来算账。”祈月笑嘻嘻的说道,把她让了进去。沁雪也挂好了珠帘,把凳子搬回去,说道:“这里有冰窖。回头去集上买了奶子,咱们做‘冰淇淋’吃!”祁连山常年积雪,要冰自然是比长安方便很多。

祈月白她一眼:“这丫头就知道贪凉,上次的教训还不够,先去把镇在井里的西瓜拿过来。”

沁雪一拍手,笑道:“我说忘了什么,原是这个。人都说凉州的瓜果最好。看看是不是名副其实。”说罢笑嘻嘻的去了。

涵因涵因让慕云坐下,拉着她笑问:“身子如何了,可还害喜?”

“好多了。这两天吃饭都没什么问题。”慕云脸红了红,笑道。

那日,李湛和涵因几人乘马前行,留下了慕云、祈月几个跟着车队走。马车颠簸,慕云坐的时间长了,就觉得有些不舒服。不过她暗自忍耐,不肯耽误大家的行程。

到了姑臧县驿馆的时候,休息了几天。她又觉得好了,便没有在意。昨天搬东西入府,她一边要看顾着涵因这边,一边要收拾自己家,终于撑不住,头晕目眩,几欲跌倒。钟瑞赶忙去请了个郎中,给她把了脉才知道,她已经有喜了。

涵因看她气色尚好,放下心来。笑道:“凉州和长安毕竟口味不同,你想吃什么就叫厨房给你想办法弄。”

祈月也笑道:“就是,你总抹不开面子说怎么行。”

慕云笑道:“王婶人很好。何况,我吃的还顺口。”

“别委屈自己就好。”涵因笑道,又问:“钟瑞知道了这件事,乐坏了吧。”

慕云一脸羞涩。笑道:“昨天闹得整个府里都不安生。”

钟瑞知道妻子怀孕了之后,高兴坏了,逢人就说。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那些个补品你要按时吃。”涵因笑道。

慕云站起来对涵因施了一礼:“今天是替我家那位来谢夫人赏赐的。”涵因昨天知道慕云怀孕了,就让祈月给她送补品和额外赏的四十两银子,又吩咐厨房,把慕云的伙食定例加倍,不能让她亏嘴。

“行了,你有了身子,就别行礼来行礼去了。”涵因伸手虚扶了,又让她赶紧坐下说话。

她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本来也并不注重古人等级森严又繁琐的礼仪。后来才知道,等级是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处事待人都绕不开它,这是这个世界的规则,无视它或者挑战它,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还会害人害己。因此这辈子,涵因格外注重礼节,纵使和这些丫鬟们再亲密,也只是给她们体面和好处,但从不放任她们逾越。

因此她的这些丫头,纵使再受宠,也极注意分寸。

正说着,祈月把井水镇好的西瓜抱了过来,切开来一尝,果然沙甜可口。凉州少雨,日照时间长,因此水果都香甜可口。沁雪这样爱吃甜食水果的便有了口福,她一吃起来便挺不住嘴。

涵因让慕云不必管房里的杂事,回去好好养胎,慕云谢过涵因便回去了。

屋子二楼另一侧有一个书架子,涵因便把自己那一大箱子书亲手一一摆放到架上。

丫鬟都知道,涵因不喜欢别人碰她的书,只以为她是爱书之人,其实涵因将长公主的秘密名册拆开了放在某几本书里头,嫁入唐国公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