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纪事-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说还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刘公公已经盯上她了,皇帝不知道她是什么人。但刘公公很了解她,那些事情,都是她亲自与刘公公沟通的,刘公公多多少少都知道她的能力。至少在这个当口绝不会放松警惕,让她坏了事。

虽然李湛和她这些年送了刘公公十多万两银子,但那是不违背皇帝对李湛态度的情况下,一旦皇帝决定除掉李湛之后,刘公公绝对不会对他们留手。

今天,皇帝在她从公主那里出来的半途中截住她,一定是派了缉事府的人盯住了她。那么她的身边人也肯定成了缉事府重点盯防的对象。她一旦派人给霄云递送消息,立刻就会被刘公公的人发现。

涵因咬了咬牙,决不能坐以待毙。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里形成了。

她把云际叫过来,问道:“上次你去见哥哥,有没有人跟着?”

云际对自己的轻功相当自信,说道:“夫人放心,绝无可能。”

涵因点点头。有吩咐道:“你去探查一番,看看是否有人盯着咱们这。”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云际回来了,说道:“各宫门的门外都有生面孔。”

“嗯,知道了。”涵因冷笑,自己果然所料不错。外面那些人,应该便是缉事府的。

涵因有叫紫鸢、兰儿过来,说道:“我身边虽然只你们四个。但是化成院来往的太监宫女太多,你这些日子一定要注意门户,还要看着那些粗使的人,不准让他们窥探。” 太皇太后也不是吃素的,刘公公再厉害。对太皇太后宫也不敢伸太长的手,就算有奸细。也不会太多,应该能防得住。

之后,涵因便去找了一趟文妈妈。关上门,她“噗通”一下跪下了:“妈妈,李家和郑家全族的性命就都交到您的手上了。”

文妈妈唬了一跳,忙扶起她来,说道:“姑娘,这是怎么回事?”

涵因便把自己所想,跟文妈妈如实的说了一遍:“皇上那话是在盛怒之下,无意中说出来的,因此必然事出有因。”

文妈妈听闻也紧张了起来,皱了眉头,不由吞了吞口水,说道:“如果夫人猜测的没错,这可是弥天大祸啊,唐国公和夫人的公子恐怕都保不住命了,那夫人有什么对策?”

涵因说道:“决不能让老爷背上谋反之罪……否则之前的一切都白费了……”

“夫人有什么用得着老奴的地方,老奴一定舍命去办。”文妈妈知道一旦唐国公府倒了,那么郑钧必然受到牵连,即便没有参与,往后的仕途也都会毁掉了。因此,就算为了儿子,她也愿意拼命。

涵因看着文妈妈,说道:“我要妈妈帮我传递一个消息……一定要秘密行事……我打算……”说着在文妈妈耳边说了几句话。

“想不到夫人的胆子这么大……”文妈妈一笑:“别的老身做不到,这件事老奴一定办好。”

涵因犹不放心:“可是刘公公……”

文妈妈笑道:“呵呵,那个老太监老身有办法对付,夫人明日按计划行事即可,其他事情,都包在老奴身上。”

次日,皇帝和诸妃都来给病中的太皇太后请安,涵因当着众人的面,出列跪下:“妾身一家久沐皇恩,无以为报,太皇太后病了,后天是正日子,妾身想去伽蓝寺,为太皇太后祈福。”

皇帝还未说话,萧贵妃瞄了涵因一眼,站起身来说道:“郑国夫人想的周全,妾身也正有此意,不如后日妾身带领后宫命妇一同去伽蓝寺祈福。”萧贵妃如此说,其他后宫嫔妃也都站了起来,请求去给太皇太后祈福。涵因也并不想这样表现自己,不过,现在已经不是考虑人缘儿问题的时候了。

皇帝眯起眼睛看了看涵因,又看看萧贵妃,过了一会儿,方说道:“为太皇太后祈福也是应该,就在伽蓝寺做道场,朕也同去。既然后天是好日子,那就后天吧。叫他们赶紧安排。”刘公公看了一眼涵因,狐疑之色一闪而逝,随即低头称是,跑去吩咐准备了。

皇帝出行,阵仗就大多了,皇宫到伽蓝寺这一路都要黄土铺道,严禁百姓们通行,仪仗也要准备好,另外还要让伽蓝寺准备接驾。这次的事情决定的很仓促。各部门连夜加班,安排皇帝的出行事宜,闹了个人仰马翻。

皇帝回到宫里,不知想着什么,忽然抬头问道:“都安排好了吗?”

刘公公知道皇帝说的并不是单单指祈福的事宜,在一旁说道:“缉事府的精干人手已经待命了。”

“你说她猜出来了吗?”皇帝问道。

“郑国夫人冰雪聪明,皇上的暗示已经够明显了。”刘公公笑道。

“后天宣慰使就要出发了,她一定想赶紧把消息传给李湛吧,呵,给我盯好了。我倒要看看,她能玩出什么花样来。”皇帝说道。

“李家在洛阳并没有什么根基,郑家倒是有几门亲戚在这。不过,似乎也跟郑国夫人没有什么来往。要说夫人有什么办法,那恐怕就是稻香村的分号了。老奴已经派人在那盯着了。”刘公公揣测道。

“不管是什么人,她现在人手有限,方法也有限。你们盯住了她的丫鬟,就放她们出去,正好顺藤摸瓜,把李湛的人一网打尽。”皇帝冷笑道。

“是,皇上。缉事府的高手已经悉数就位,都安排在伽蓝寺旁边。郑国夫人就算派一只苍蝇出来,我们也盯得住。”刘公公应道。

很快到了出发祈福的日子,皇帝、诸妃、命妇的仪仗从宫门出来。浩浩荡荡向伽蓝寺而去。洛阳百姓也喜欢看圣驾出巡,都涌上街头,想要一睹圣颜。

伽蓝寺的住持、高僧早已等在门前,皇帝御辇一到,便迎上去。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

皇帝对伽蓝寺的住持并不摆架子。一副谦恭的样子,笑道:“从前,大师为朕跟长公主讲经说法,朕记忆犹新啊。想想也快有三十年了。”

“老衲惭愧,那时候只顾着争强好胜,现在想想,根本没有参透佛法,徒遭人笑耳。”住持当年还是伽蓝寺的一个普通和尚,皇帝还是诚郡王,杨熙还是华阳县主,她带着弟弟来伽蓝寺祈福,却跟一个和尚争论起了佛法来。如今,杨熙已经故去,而这个和尚则成了一代高僧。

皇帝心中唏嘘,终是说道:“这次也要麻烦大师为太皇太后诵经祈福了。”

住持双手合十,说道:“老衲必回尽心尽力。皇上请吧。”

祈福诵经也有一整套繁文缛节,经文也很长,一套念下来要一个时辰,佛堂仅皇帝、后妃、有身份的命妇才能进去,其他的丫鬟、宫女,都要在外面等候。

兰儿看看四周,见没有人注意她,便悄悄的从屋子里出来,朝伽蓝寺的一个角门走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粗心,这个角门果然没有人守卫。紫鸢试着推开了门,溜了出去。

缉事府的人早就盯上了她,见她果真出去了,赶紧悄悄跟上。

兰儿不紧不慢的穿过几个街道,转了几圈,最后到了西市,这里人来人往,十分不容易跟踪,这次刘公公安排的缉事府的干事们都不愧为个中高手,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紧紧的吊在后面。

兰儿进了西市,似乎也并不着急去稻香村分号,而是东逛逛,西瞅瞅,就像一个逛街的小女孩。到了稻香村门前,她却没有进去,而是拐进了一家布店,扯了两块布,又去了一家银楼,挑了几串首饰,之后居然回转了。缉事府的人又一路跟了回来。

但那布店和银楼的老板还没有高兴做成这笔生意,就被缉事府的人给抓了起来。

冗长的祈福持续到晚间,回到宫中,刘公公沉着脸听着下属的回奏:“那丫头没有去稻香村,只去了一个布店和一个银楼,两家的老板和伙计通通都抓起来拷问了,但是谁都说就是做了笔生意,有招的,但是说不到点子上,应该是不耐打,胡乱说的……”

刘公公冷哼一声,摸着光秃秃的下巴,思索道:“这位夫人这回又唱的是哪一出呢。”

PS:

感谢舒舒刘刘投粉红票

VIP卷 第六百二十一章 调查

涵因从庙中回去,先去看望太皇太后,见老太太已经睡了,涵因便悄悄去找文妈妈。

文妈妈把门关好,才笑着对涵因说道:“幸不辱命。消息已经传到了。”

涵因松了一口气,低声问道:“没人注意妈妈出宫了吧。”

“不会有人知道的,放心,奴婢在宫中多年,这点本事还是有的。他们查不出来的。”文妈妈笑道,她是专门给太皇太后打探消息的,那些宫女也隐隐知道些,因此从不过问她的下落,有新人好奇,上面的姑姑们都要教导,不让她们多管闲事。

至于宫门,文妈妈自有一套出宫的手段,不像涵因还要现求人现想办法。

涵因其实并不在乎文妈妈露没露馅,反正她现在已经豁出去了,方案已经开始实施了,只要成功,这边被发现也没关系,如果不成功,就算这边糊弄了过去,结局一样也是死……她这一整日祈福,没有求别的,就是求佛祖保佑,自己的计划能够成功……

刘公公把缉事府的骨干们都叫了过来,反复问了多次,那日盯着涵因的人只见了一个丫鬟悄悄跑出去,其他丫鬟都待在寺院给仆役们准备的茶房里,等着主人们祈福完毕。而涵因则一个跟着嫔妃、命妇一起,祈祷得颇为真诚。

刘公公仍然不放心,又去调宫中各门的出入登记,把这日出宫的太监、仆役都抓来问了个遍,也没问出个所以然。

他还没问完,吴安便亲自过来了,嘴上说的客气:“呵呵,刘公公,哎呀,孩子办差都是尽心尽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错了,您该教训就教训,只是求您抬抬手,都是苦命人,莫要了他们的性命。”他是管宫门的,拷问的都是他的人,出了事他也要担责任,他自然要过来看看了,心里恨得牙痒痒。但脸上还是堆着笑。

刘公公平时都让这些人三分,但这一次不一样,事关重大。他不敢马虎,也就顾不得得罪人了,对吴安冷笑道:“论理怎么也应该给吴公公几分面子,老奴并非不通情理,但是这次是皇上亲自吩咐的差事。马虎不得,大事在前,顾不得私情,还请吴公公谅解。”

吴公公知道刘公公的靠山是皇帝,他也奈何不得,皮笑肉不笑的说道:“那就请公公斟酌着办吧。”说完便走了。

回了自己的地方。脸色方阴沉下来,冷笑道:“哼,老家伙。不过就仗着皇上的势。”心里则隐隐有些担忧,白天悄悄出宫的是文妈妈,这是太皇太后那边的事情,一向是他亲自安排,每次他都会故意在换班时间。把看门的太监错开,再用别的事情支走。让文妈妈通过,太皇太后是他在宫中屹立这么多年不倒的后台。但这次刘公公似乎很较真,缉事府可是专门审问人的地方,进了那里,不死也要脱层皮,万一那些小太监们被问出些什么,被刘公公察觉出了端倪,那自己岂不是也要受牵连。

要不就投靠刘公公,把文妈妈的事情交代出去……吴安又摇摇头,太皇太后还没死呢,自己要是敢于出卖她,她弄死一个太监还是绰绰有余的。他心中不安,叹着气在屋里来回踱步,伺候他的小太监想起自己的同伴,也陪着他一起叹气。

忽然,外面有脚步声,吴安忙叫小太监去看怎么回事,小太监跑出去,笑嘻嘻的跑回来说道:“师傅,咱们的人回来了,被缉事府放回来了。”

吴安一边高兴,却一边奇怪,怎么这么快就被放回来了,这可不像缉事府的风格,忙跑出去看,他手下被抓取的大小太监们,相互搀扶着进了院子,他赶忙吩咐大家一起动手,把他们抬进屋子里去,问道:“缉事府怎么就放了你们了?”

众人皆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有个伶俐的小太监,钻出来说道:“听说太皇太后今天把皇上叫了过去,不知说了些什么。皇上便让缉事府作罢了。”

吴安舒了一口气,心想:看来太皇太后这棵大树还是挺值得一靠的,不过就是这位老太太年纪大了,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希望她能多活两年,撑到自己乞骸骨,到时候自己就像那位夫人答应的,跟着侄孙子一起过日子。”

此时在仙居殿的寝室里,皇帝跪在床边,对太皇太后陪笑道:“皇祖母莫要生气,不知道谁在您病中还嚼这个舌根。让您担心了……”

太皇太后半卧在榻上,看都不看皇帝一眼,只冷笑道:“我老了,不中用了,所以就得凭他们糊弄?”

皇帝笑道:“瞧您说的,不过是些宵小趁着我们给您去伽蓝寺祈福,竟然内外勾结偷盗宫中宝物,您恰好在病中,孙儿不想用这些琐碎事情打扰您休养,就没有让他们告诉您。”

太皇太后看皇帝一眼,冷笑道:“原来是为我这个老婆子祈福啊,我以为是想让我折寿呢。”

皇帝忙说道:“怎么会呢,祖母,您瞧……”

“皇上也不必为我祈福,叫缉事府少夺几条人命,少造些冤孽,便是你对我的孝心了。”太皇天后冷笑道。

“已经叫缉事府把人都放了,您就不要生气了。”皇帝陪笑道,心里对这个祖母却越发不耐烦了。老太太的脾气越发古怪了,别人撺掇两句,估计说了些什么为她祈福,却趁机抓了不少宫人,说不定有人暗示太皇太后,皇帝已经等不及她死就想换掉她的人。她就认真往那想去了,好像自己存心咒她似的。

但皇帝却不敢忤逆太皇太后的意思,当年郑伦把窦太后弄去“静养”,他已经有了不孝的嫌疑,如果他再跟他太皇太后对着干,那么一定会被人当成不孝的典型。

因此太皇太后这边一表达不满,他就命令缉事府把抓去的人都放了。

太皇太后咳了两声,说道:“行了,皇上快起来吧。好像我这个老婆子在无理取闹似的。”她并非迷信怕损了阴德,也并非听了人撺掇犯了拗脾气。而是文妈妈是她的人,那天文妈妈出去她也知道,不过她所知道跟涵因并不一样,文妈妈告诉她是去了宋国公萧远的宅邸,看看之后的打算。

太皇太后这一年,身体越来越不好,她自己也有感觉大限将至,她也在考虑萧氏一族的出路,因此要跟宋国公商量,文妈妈也带回了宋国公的意见。太皇太后并不大清楚缉事府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大动干戈,但不管怎样,她都不能让缉事府查到自己头上。

皇帝站起来笑道:“孙儿办事的确急了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