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纪事-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涵因这些日子常去宫中的梅园散步,几树琼枝,几缕疏影。在寥落的冬日吐出清冷的芬芳。涵因让小宫女们细心的收集花瓣上的香雪,以备煮茶。再不多时,它们便要和花一起消散在春日的阳光中了。

这日碰上了王徵。涵因依礼下拜:“给美人请安。”

“呦,这不是郑妹妹么,起来吧。”王徵和颜悦色,仿佛已经忘了上一次的不快。

涵因退到一旁,等王徵走过,谁想到王徵却转过身来跟她说话。“原来妹妹也喜欢梅,我说这么大冷天,你怎么不在贤妃身边陪着,倒出来闲逛呢。”

涵因一笑:“贤妃娘娘现在每日带着三妹妹去皇后那里请安,这会儿应该还没回来。我闲得无聊,昨夜里下了雪。这雪落在梅花上,带着天然的香气。用来烹茶是最好的。”

“哦,是吗。”王徵垂下眼睛,又抬起眼皮看了看涵因,笑着说:“那你就让她们快些弄吧,再过一阵化了可就没了。陪我走走吧,我们姐妹也很久没有聊天了。”

“是,美人。”涵因并没有找借口拒绝,跟在王徵身后半步。

“皓宁倒是满招皇后娘娘喜欢的。太子死后,皇后娘娘伤心过度,身体也不好,就免了各宫的请安,宫里没有大事,也并不召各宫的妃嫔们过去。”王徵的语气很是随意,余光却在撇着涵因。

涵因笑道:“是,皇后娘娘说皓宁的脾气对她的胃口,看见皓宁活泼可爱,她心里的愁也解开一些。”

“隐约听说高家替他家的公子向靖国公府求亲了,难不成真求的是皓宁。”

涵因绽开笑容:“这事虽然舅舅、舅母没有说,但府里已经传遍了。大家都私下在说这是门好亲事。”

“好亲事?”王徵语气中带着世家少女惯有的高傲:“他们高家什么时候也配得上五姓了。”

“高公子是皇后娘娘的侄儿,在长安又是名声卓著的一代才子,前途无量。高家虽然没落了,好歹也是数百年的大族,是有底子的,皇上也越来越器重高家。况且高公子是高家长房嫡子,虽然门第不如卢郑李王,但也不能说就完全配不上。”涵因笑吟吟的,很看好这门婚事。

王徵挑了挑眉,皮笑肉不笑的问:“那舅舅怎么说?”

“高家已经让高公子来拜会舅舅、舅母了,只是舅舅、舅母还没回复。许是还有些犹豫,不过也没有直接拒绝,因此此事还有还转。如果皇后娘娘和贤妃娘娘力促的话,就有八分准了。”

“这事贤妃娘娘倒是很积极。”王徵嘴上随便应付着涵因,心里却不知在想什么。

“跟皇后娘娘做亲家自然是好事。只等着舅舅、舅母点了头,高家就会马上递庚帖的。”涵因一笑,偷看王徵一眼,斟酌着问道:“还有传言说高家曾经想要和姐姐家作亲事,这可是真的?”

王徵眼角一跳:“我家?我家哪有人……”说道一半便不说了,见涵因出言试探,忽的想起自己那个便宜姐姐来,又笑道:“我进了宫,外面的事情就不大清楚了。难不成三妹妹听说了什么?”

“她虽上心这事,不过还是有分寸。”涵因不置可否,让王徵以为是皓宁让她来打探口风的。

“三妹妹的婚事还是要看舅舅、舅母的定夺,这哪是她一个女孩子家该想的。说起来,我那姐姐虽是过继来的,但相貌性情色色比我强。”她声音忽的低下来,絮絮的,有些听不大清:“说起来,这倒是门好亲事,这门第也算得上相配了。”

“姐姐说什么?”涵因没有听清。

王徵挤出一个笑容,显得颇为亲切:“没什么,我看这梅花水也集得差不多了,贤妃娘娘想是也该回了,你赶紧回去吧。”

涵因便行礼告退了。

王徵的宫女上来请示:“娘娘回宫吗?”

“先不回了,去淑妃娘娘那里吧。”王徵看着涵因走远的身影,若有所思。(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十五章 变局

涵因有时也去向王淑妃问安,偶尔便见到了她的新表姐,王家过继到王夫人名下的女儿。

这位王姑娘名衢,衢是四通八达的大路的意思,不知是不是应了这个字,衢姑娘不仅过继了个好的嫡母,进而又讨得宫里人的喜欢。

她极会看眼色,说话又有股乖巧劲,一进宫便得了王淑妃的好感,淑妃一直念她和自己同病相怜,小小年纪就被过继到长房,离开父母,因此对她格外照顾。只是觉得她容貌出挑,担心再被皇帝看中,总不愿意让她出去。

王衢倒是闻弦歌知雅意,并不急着出头,一心只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做针线,看看书,淑妃闲了便过去陪着说一会子话。

淑妃看她安分,也放下不少心。

自从王徵那日来看过淑妃,淑妃倒开始活跃了起来。先是次次向太皇太后问安都带着王衢,之后有每日必去皇后宫中探望。皇后本说自己病体欠安,免了各宫请安。淑妃还是每日到皇后住的坤翊宫问安,也不进去,只对着正殿遥拜即回。

如此一次两次也便罢了,但皇后见她天天如此,也少不得把她招进来说话。何况王淑妃的哥哥王通也是王美人的父亲复了殿中丞,也算是朝廷重臣了

贤妃和皓宁还没有来,皇后精神还有些恹恹的,看见淑妃也只好强打精神,笑着说:“难为你有心了。”

淑妃脸上一片忧虑之情:“娘娘,再怎么说也要好好保重身子啊。”

“这些日子已经好些了。”皇后点点头,看着淑妃后面跟着的少女,问道:“这是哪家的姑娘,看着倒面生。”

王衢乖巧的低着头。淑妃笑道:“这是我的侄女。”转头拉了王衢一把,“还不快过去,让皇后娘娘瞅瞅。”

王衢有些羞涩的上前两步行礼:“给皇后娘娘请安。”

“起来吧,自家人,不必多礼。上前来我看看。”皇后笑得很和煦。

王衢垂着眼帘,凑近几步,心里有些紧张,手微微有些抖。皇后上下打量了,笑道:“好样貌,一家子竟出了三个天仙般的人物,真不愧是太原王家的长房。”

“皇后娘娘这是在取笑臣妾呢,臣妾不过是烧糊了的卷子,哪像徵儿、衢儿,都是水葱一般。”王淑妃笑着应道。

“这姑娘也不知道以后哪个有福的得了去。”皇后娘娘心情不错。和淑妃又开了句玩笑。

王衢听得此说,羞红了脸,不敢抬头。

淑妃却说:“皇后娘娘若有好人选,可千万要做定这个大媒。”

皇后笑了笑,心中却是不解,世族人家最讨厌皇室横插一杠子。淑妃这么说不知是何意。便徐徐探问王衢的年纪、读书、女工,王衢见皇后态度温和,渐渐褪了先前的紧张之意,手也不抖了,说话也平顺了,应对也恢复了自如。

皇后见她逐渐去了畏缩的姿态,很有种大族女子的婉顺姿态,对她很有好感。和颜悦色的说:“你崔家表妹常常来这里陪我说话,你也常常来吧。”

“谢皇后娘娘恩典。”王衢下拜谢恩。

这时,贤妃也带着皓宁过来了,皇后便传他们进来。

贤妃看淑妃和王衢也在,笑道:“原来姐姐也在。”

“我带衢儿给皇后娘娘请安。”淑妃的笑容深了深。

皓宁是个直性子。不知道为什么,她直觉上讨厌这位便宜表姐。虽然她脸上的笑容甚至比涵因还要和煦甚至有些谦卑。

对不喜欢的人皓宁向来懒得应酬,这也是她在靖国公府中娇惯的。纵然王衢满脸示好之意,她也不过碍着礼数勉强敷衍一下。

贤妃见自己妹妹的性子又起来了,忙说些旁的话,引着大家笑了一通。但皇后看着这两位姑娘若有所思的眼神,心里骤然不安了起来。

回到毓福宫,她便教训起妹妹:“在皇后面前,你怎的对你表姐如此冷淡。”

皓宁一撅小嘴:“什么表姐,不过是个过继来的,还真当自己是王家嫡女不成。”

“别管是不是过继的,族里既认下了,便是王家长房的嫡女,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在礼数上不能有亏。”贤妃暗叹自己的妹妹不懂事。

“我也没有失礼呀。”皓宁满脸不服气。

贤妃拉过她坐下,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以后是要做高家长房宗妇的,若接人待物如此幼稚,岂能让皇后娘娘放心。”

皓宁方意识到自己想嫁给高煜,还要靠皇后娘娘,心里有了悔意:“好姐姐,我知道错了,再不这样了。”

贤妃又跟她说了一些为人家媳妇的道理,皓宁虽觉得不耐烦,也只好耐着性子听着。贤妃说了一大篇,却见妹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便知道她也没听进去多少,只好草草结束,放她走了。

皓宁如释重负,撒欢一样跑了,去找涵因。

贤妃看着妹妹那年少不知愁的样子,心中无限感叹,挥手召来陈妈妈:“二月二祭花神,想是母亲也会赴宫里的宴席,到时候安排我们单独见一面。”

二月二那日天气正好,天空湛蓝,点缀着如絮一般的云,早春的阳光和煦的洒在御花园中。树木吐出新芽,草儿冒出头来,一片鲜鲜嫩嫩的新绿,映入人们的眼里,让人觉得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昂扬感。早春的花儿还未开,含着花苞,怯生生的站在枝头。

宫里的女子们在这一日是不动针线的,早早的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结在树上,花园里面到处是女孩子清凉甜美的笑声。一扫太子薨逝之后压抑肃穆的气氛。

宫内摆了花宴,各诰命夫人们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自家的姑娘们可以入宫随侍太皇太后,这是极体面的事,夫人们的脸上也多少带着些春风得意的颜色。

久病的皇后似乎也被这昂扬气氛感染。从丧子之痛中摆脱了出来,精神好了很多。今天陪着太皇太后出席了宴席。

宫中的歌舞班子排了新舞,太皇太后点了支蝶恋花,乐声响起,台上衣抉飘飘,恍若花仙降临,轻歌曼舞,动人心弦。

然而贤妃却无心看舞。她向陈妈妈打了个眼色,陈妈妈点了点头。她便悄悄退了出去。

陈妈妈把她引到一处僻静的偏殿,过了一会儿,大太太便过来了。

“娘娘,什么事这么急呢?”大太太见女儿这番安排,不知宫里有什么事,很是担心。

“母亲。皓宁的婚事如何了?”贤妃也不多说旁的,直入主题。

大太太笑得有些勉强:“哦,你是问这事,老爷说还要慢慢安排,不急在这一时。”

贤妃皱眉:“皇后娘娘骤然失了太子,高家也没了依仗。这时候我们和他们成了亲家,皇后娘娘和高家都会倒向我们这一边,若是父亲、母亲大人舍不得皓宁出嫁,大不了可先把亲事定下来,再过几年成亲也行啊。”

大太太看向贤妃的眼光有些闪烁:“你父亲的意思是在看看别家……”

“母亲这是什么意思?”贤妃有些着急,却不敢质问母亲,只好强压心中的烦躁,好言相问。

“其实前些日子。你父亲已经回了这门亲事。”大太太叹了口气,她知道贤妃的心思,不知道怎么说好。

“这是为何啊?”贤妃腾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母亲,你也知道皓宁的心思。这……再说,再说……”

“前些日子你姑母来了一趟。跟你祖母说起你那个新过继来的表妹,又说想到一门好亲。就是高家的大公子。晚上的时候,你祖母就叫了你父亲和我。说要赶紧把和高家的纠葛了了,高公子年纪也不小了,不要耽误人家。本来你父亲早就找了那高公子谈过,想让他知难而退,谁知他却巧言善辩,将你父亲的说辞堵了回去,你父亲只好拖着,现在不过是趁这个机会跟他们高家说清楚,这事也算有个了断。”

贤妃睁大了眼睛:“这么说王家要把那个过继来的表妹嫁到高家?”

大太太垂下眼帘,点点头。

“母亲,贵妃的位置空悬已久,若是我们家和皇后成了亲家,那此事大有可为,可若是淑妃……她本就比我位分高,还有亲生的皇子,那我根本就没有什么胜算了。”

“你父亲和我自然是知道的。”大太太握着贤妃的手,“可你也知道,朝堂上你父亲位及宰辅,已经是位高权重了,这些日子,皇上已经有了忌惮的意思,连番借事情敲打,你父亲的几个学生被贬了出去。你父亲这些日子已经告病了。你父亲的意思还是不要去争这个贵妃的位子吧。”

“父亲没事吧。”贤妃虽在意自己的地位,更紧张靖国公的身体。

“不打紧,不过是为了避避这风头。”靖国夫人怕女儿担心忙解释。

贤妃愣了愣,坐在了一边的月牙凳上,许久才说:“我知道了,母亲。”声音里面带着深深的无奈,忽的又站了起来:“那皓宁怎么办呢,她可是……”

“我知道。”大太太轻轻的拍着女儿的肩膀,“她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她的心里想什么,我怎么会不知道呢。这是没法子的事啊。”

贤妃回到宴席上,已经开始了那段舞已经结束了。她抬头向太皇太后和皇后做的主位望去,皇后的身侧站着一位年轻公子,一袭墨色府绸织金绲边长衫,面如冠玉,双目璀璨,正是皇后的侄子高煜,没想到他今天竟然也到了。她不由看了看坐在位置上的皓宁,果然时不时的偷眼看他。贤妃暗叹一口气。

坐在一边的淑妃笑着对她说:“妹妹可错过了一段好舞。”

贤妃强笑道:“刚才吃酒有些急了,出去发散发散。”

“那妹妹可就别错过下面的好戏了。”淑妃轻声念叨了一句,声音中带着些许得意,站起身来,对太皇太后说道:“臣妾的侄女王衢自小善舞,今日想借此机会向太皇太后、皇后娘娘献丑,为太皇太后、皇后娘娘向花神祈福。”(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天赐良缘

“哦,没想到你那侄女这般有才华,我这老婆子可要看看。”太皇太后兴致很高。

当时风气开放,贵族家的女孩子学习跳舞不仅不是有伤风化,而是被当成风雅之事,只是不轻易展露于人前罢了。

王衢穿了一身火红越罗水袖舞衣,裙摆拽地,其上用金线绣着大朵的牡丹,云鬓高耸,上面斜插一只绢花,艳而不妖,仿佛一直火凤。剪水双瞳,顾盼间别有一番风情,腰肢细软,仿佛不堪盈盈一握。她踏着乐声舒展开优雅的身姿,步履轻盈仿佛凌波仙子。

这时一阵悠扬的箫声响起,与她的舞步相和,琴声袅袅,动人心弦;轻纱飘扬,恍若惊鸿。又一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