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暴队英勇维和:海地战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防暴队英勇维和:海地战歌-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w库w ;www。7mihua。com

    比赛地点是花都莲花山的一个军事训练基地,这里设施齐全,环境符合实战要求,是军事单位选择野外生存训练的首选。

    这也是经过一个月集训后,第五支防暴队首次开展的小队之间的比赛,既比作风、比战斗力、比技能,又比团队精神。各个战斗小队都是憋足了一股劲,求胜欲望非常强。

    比赛的原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小队分别完成设定的相同比赛项目,看谁完成得又好又快。这次别开生面的野外生存训练由于经过了教官们的独特设计,过程十分精彩,给许多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九小队的队员们则更要特别“深刻”一些。

    因为他们是最后的冠军。

    “我们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从体力和年龄来说都处于弱势,而且我们还有孙花玉大姐。当然我们都很喜欢花姐,所以尽管我们的整体实力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也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尤其不会放弃花姐!”陈阳红提起这次野外生存训练,就打开了作为一个战地记者的话匣子,甚至还幽默地来了一句目前很流行的军旅口号。

    说起第九小队,孙花玉就笑了开来,自然爽朗的那种笑,眼睛眯了起来,连脸上的几颗淡淡斑点也显得阳光明媚:“九小队的所有队员,我们都特别亲,不只是战友,更是亲人。”

    选择拉练队员的时候,孙花玉是年纪最大的女兵,她自觉自己是个拖后腿的人,哪个小队要了自己也“讨不了好去”。然而,第九小队的王琦却出人意料地忽然开了口:“花姐跟我们一组吧!我们要她!”于是,孙花玉找到了自己的“组织”。

    队员们对于野外生存训练中所要携带的东西都感到有些奇怪,因为内容实在是五花八门:三块长条木板、水壶、挂包、三副警棍盾牌、两根竹竿、背包带、一次性杯子、生鸡蛋若干、两个小板凳、干粮——很显然,中午是没有午饭吃的。

    直到后来面对一关又一关的挑战时,所有人才明白了这些东西的用途,不过那已经是后话了。

    第一关,攀岩。这也是非常考验人的一关,直接给队员们来了个“下马威”。陡峭的岩壁又高又滑,上下都是杂草和碎石,每往上爬一步都得找一个落脚点,可是有时往往勉强找到一个小土坑,连脚尖都踩不住。所有的队员几乎都成了壁虎,身体紧贴着岩石,一点一点地往上挪动着。
第二章 磨砺(5)
    最辛苦的人自然是30多岁的孙花玉。小队长王琦怕她受伤,特意找了两个队员,在旁边紧密保护着孙花玉,又给她的身上系上了好几道绳子,上面的人一点一点地拉,下面一点一点地推,终于顺利到达了山顶。此时,所有人都已经满头大汗,浑身沾满了泥和草,还有几处刮伤,可是谁也顾不上了。

    第二关是过模拟电网。所谓电网,其实只是有几块水泥砖用来模拟电网,“电网”的两边是两个石凳,中间隔着不到十米的距离,要求利用队员们的木板度过这段电网。许多小队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都比较犹豫,拿不定主意,但是时间不等人,从拿出木板的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计时了,所以往往吃了一亏。

    九小队却没有吃亏,他们想法敏捷,动作迅速,总共只用了24秒钟就全部通过,大家击掌庆贺,格外高兴。

    第三关的名字听起来比较浪漫——“飞跃悬崖”。“悬崖”也不是真的悬崖,只是在平地上画了两道白色的粉笔线,两道线的正上方有一棵大树伸出来的长长枝桠。如何利用这根枝桠,让所有队员都可以脚不沾地地从“悬崖”这边荡到那边,就是队员们需要做的事情。

    “起初觉得很轻松,不就那么近的距离吗,还不容易?”陈阳红比划着当时的情景:“事实证明根本没那么简单,树枝很软,手一拉,人就往下沉,我们的队员个子又都不矮,想脚不沾地实在太难了。”

    第一个跃跃欲试的队员就差点失败,抓住树枝猛地向前一荡,结果不但没荡过去,还被自己的体重带得差点坠向地面。还好脚没沾地,大家赶紧用竹竿把他“捞”回来。第二次队员就学乖了,手抓着树枝的上半部,这样身体高高悬空,其他队员再在后面用力一推,借着助力,终于顺利通过。

    “因为第一个队员已经过去,可以在前面拉一把,所以中间的几个人都好过,但是最后一个人因为没有后面的助力,就比较困难。直到全部通过后我们大家才隐约明白,这一次的训练,考核的并不仅仅是体能,更多的是集体的合作和智慧。”陈阳红分析道。

    接下来的考核更加注重技巧性,关于考核的构想也十分贴近实战——如果在野外你的战友受伤不能行走,你要利用有限的器材为他打回水来饮用,你该怎么办?几名队员用一次性纸杯装满了水,放在随身携带的盾牌上,就是端着这样一杯满满的水,要走过500米,最后杯子里剩下的水倒到量杯里去量,看哪个小队剩下的水最多,相应的分数也会最高。当然,中途不许往里面另行加水,抵达终点时,杯子里的水也不能浑浊,否则成绩无效。

    九小队的队员们想了两个办法:一是摘了一片大大的树叶盖在杯子上面,这样可以阻止水的外溢,也可以保持起码的平衡;二是拿出毛巾围住杯子,路走到一半的时候,把毛巾的水拧回到杯子里去,这样的办法让他们也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第五关是锻炼队员们的配合能力和服从命令。每个队员都要把头盔取下来,眼睛结结实实地蒙住,只有领头的小队长能看到路。队员们如同盲人一样,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往前走,至于怎么走,往哪里走,都要听从小队长的口令。

    随着王琦一声令下:“预备!走!”队员们一齐迈出腿去,步伐一致地向前进发。王琦不急不徐地喊着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是左脚,二是右脚,队员们严格按照指令前进,没有人抢行,也没有人犹豫。队伍旁边的监督员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二章 磨砺(6)
    “感觉云里雾里,走到哪里都不知道了。”陈阳红回忆起那个感觉还记忆犹新:“以前没有办法体会盲人的世界,那一天算是彻底感受到了,如果失去眼睛是什么样的滋味。真的非常的恐慌,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怕别人为你担心,只能假装冷静。”

    队伍走到一条河流的前面,王琦提醒大家,面前有水,但是不知道会有多深。

    在河道的两边拉了一条绳子,根据任务提示,每名队员都要由小队长把滑索穿上身,然后在蒙着眼睛的情况下,用滑索滑到对面去。

    “这也是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潜力的开发。”王琦很欣赏这样的任务安排,他觉得格外刺激,也很有挑战性。“十多米宽的河道,睁眼睛滑很快,闭着眼睛就只能一点点蹭,过程都很慢。因为你不知道面前等待你的是什么。还要计时,所以动作必须快,这真的是很大的考验。”

    最可怕的不是黑暗,也不是河水,更不是面对面的竞争,而是未知。

    人最难的也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

    通过河流后,又一直走了约六七百米,拐了许多条弯路,这一关才算正式通过。队员们在听到结束的口令时,全部急不可待地扯下眼睛上的蒙带,这才感到阳光多么明亮夺目,心情舒畅。

    就在大家欢欣鼓舞的时候,又一个大问题出现了。

    孙花玉已经走不动了,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脸色煞白,额头上的汗水清晰可见,一绺绺汗湿的头发贴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的狼狈和憔悴。

    事实上,从早上9点开始步行上山,这一路兜兜转转,全队已经在山里行进了大约十公里的路程。加上神经高度紧张,不时需要思考下一个任务的解决方式,不止孙花玉,许多队员都已经在这一刻面临了体力透支的边缘底线。

    “大家不能放弃,一定要继续加油!”王琦大声鼓励着每一位队员,他把孙花玉身上的所有行李都统统抢了去,放到了自己的肩膀上,“坚持就是胜利!曙光就在前方!同志们,我们小队一定可以支撑到最后!千万不能因为体力而认输,这样我们就前功尽弃了!”

    队员们的精神在王琦的高声号召下一点一滴地复苏着,“走吧队长,我们没问题!”孙花玉也点了点头,抹了把汗水,又蹒跚地迈开了脚步。

    两名队员怕孙花玉体力没有办法承受,干脆跑了过来,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当起了“人力助力车”。孙花玉已经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只能用手势表达着自己的谢意。

    就这样,队伍一刻都没有停下。

    第六关出现在队员们的面前:“传递生命之水”。

    摆在他们面前的依旧是模拟性质的悬崖,中间隔了很远的距离,只有一根绳子,如何将一杯水从“悬崖”的这边传到那边,还要尽量保持杯中的水不洒出来?项目讲解完毕,只给队员们1分钟的思考时间,有问题可以立刻提问,一分钟的时间到了,就立刻开始计时。

    队友们一起想了个办法,就是把水杯用带子绑在绳子上,绳子呈斜线状,这样只要轻轻一歪,杯子就像坐滑梯一样,径直到了“悬崖”的另一边。

    然而,陈阳红还是有些遗憾:“如果当时时间再长一点,其实还可以试下我的另一个方法,可能会比这个更适用,更快捷,水可能洒得更少。”这样一场比赛已经充分地调动起了队员们思考的乐趣和积极性,直到很长时间以后,“我们还在商量,那场比赛如果我们这样这样,会不会更好……”
第二章 磨砺(7)
    越战越勇的九小队在第七关里,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也将他们的集体智慧发挥到了极致。这是一个关于“过河”的任务。“河水”的距离约有二三十米远,一块木板上只能站三个人,一个小队却足有十个人,每个人的身上还有不少的东西,如何利用三块木板铺垫在脚下,让人和货物全部通过?许多小队想的办法都大同小异,九小队却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解决方式。

    陈阳红形容着他们的方法,颇有些眉飞色舞的意思:“……还是我出的主意。把所有木板的两边都绑上了背包带,带子的另一端就拉在我们的手里。这样,我们只要轻轻一拉,木板就会滑过来,不但省去了传递木板的时间,而且在最后全员到达对岸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所有的木板拉回来,这样一下子就极大地加快了速度。当然,前提是绳子一定要拉够,一开始我们绳子系得很短,我还急了,嚷着说这样肯定不行,结果又加上了几截绳子,才一次成功。”。buuyu。

    聪明的头脑加上队员们的精诚合作,把第九小队送上了成功之路。这一关由于他们的创新思维,把其他小队的分数甩下了一大截,这也让队员们顿时士气大涨,刚刚的疲惫也似乎一下子都飞去了爪哇国。“要不怎么说精神力量是无穷的呢。”王琦笑着说。

    “每个项目完成后,我们都会问下计分员,我们的速度快不快?和其他小队比,我们能排到第几?”陈阳红说当时每个人都累得够戗,他自己的嗓子也哑了:“但是那个时候看到成绩上升得这么快,我们也有了点预感,感觉冠军已经有些眉目了,所以大家都玩了命地往前冲。”

    急行军,孙花玉虽然也来了力气,可是还是受体力局限,跑得不快,其他队员拉着她跑,跑到手上冒了汗,就拿出一个小板凳,让孙花玉拉着小板凳,几个人轮流带着她往前冲。

    最后一关是“转移伤员”。由队员来扮演伤员,允许两个人来做抬担架的人,这两个人要拿准备好的竹竿现场绑成一个简易担架,把其他所有人都一个一个地转移到指定地点。

    担架并不好绑,两个负责抬人的队员累得满头大汗,所有的“伤员”躺在地上还在出谋划策:“快点,那边缠上几圈……简单地可以撑住人就行了……绑得紧点,中途要是失败了就要重新开始了……”

    绑好担架,两名队员迅速地把“伤员”放到担架上,就往前大步冲去。路程非常坎坷,要经过树林和山路,有些还是下坡路,一不小心就要摔跤。周围的树枝在奔跑中受到冲力,啪啪地抽打在身上,划得人生疼。可是那时已经没有人顾及这些了,大家都是一个念头: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冲到终点!

    当最后一个“伤员”也顺利抵达时,抬担架的两个队员顿时瘫坐在地上,这个时候才感觉到身上已经一丝力气也没有了,哪怕是刚刚还在大叫着要“快些冲”,看上去最精力充沛的队员,此刻也只剩下躺在地上“呼呼”喘气的份儿了。

    每个人都累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直到缓了十来分钟,一个队员才憋出了一句:“……这关过得……感觉和孙悟空的九九八十一难差不多啊!”

    回答他的,是队员们有气无力的笑声。

    谁也没想到,最后居然是孙花玉这一组拿了第一。

    成绩出来的一刻,所有人都傻了,愣了几秒,蓦地高呼起来,一帮人抱做一团,又哭又笑。
第二章 磨砺(8)
    孙花玉第一时间给家人打电话,手在哆嗦,声音也哆嗦了:“我拿第一了!真的,我拿第一了!”

    团结互助成为了孙花玉和王琦这个小队最终制胜的法宝。由于他们的集思广益,方法得当,所以平均成绩比其他小队高出了许多。这也是孙花玉第一次感到胜利的喜悦。“这次野外生存训练,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王琦他们教会了我,只要一直不放弃希望,始终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哪怕实际的实力不如人,也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时我就想,一定要请他们吃饭——别笑,真的。除了吃饭,我想不出别的感激他们的方式了。”

    那后来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