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的糊涂艺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人做事的糊涂艺术-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礼相待,以诚待人,以德服人〃。在职场上、办公室中,这三者缺一不可。同事之间,如果能够做到礼貌与关爱,真诚地关心以及尊重他人,相应地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谅解。   

  有的同事辛勤工作几十年后面临着退休;还有的同事初涉工作岗位或从外地、外单位刚刚调来,对他们你同样要格外尊敬。如果你在他即将退休之际便表现出人走茶凉之意,那么,他可能会因为你对他的不敬而发泄心中的不平,进而损害你的形象。而对初来单位的新同事,你也不可欺生,要像对别的同事一样尊重他,否则,他会因为你对他的欺生而嫉恨你,给你今后的同事关系埋下危险的病根。         

虹←桥书←吧←BOOK。←  

第45节:没人喜欢听你发号施令(1)         

  因此,要尽量跟每一位同事都保持友好的关系,尽量不被人误认为你是属于哪个小圈子的人,因为这会无意中缩窄了你的人际网络,对你没多少好处。要尽可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尽量避免牵涉入办公室政治或斗争,不搬弄是非,这样自然能获取到别人的信任和好感。   

  没人喜欢听你发号施令   

  人们都在想着如何才能成功,成功以后如何、如何!那么成功以后就可以高高在上、不可一视吗?可以命令任何人去做任何事情吗?   

  真正成功后我们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是普通的一员。不是黑社会老大,更不是万人之上的那一人,其实,没有人愿意俯首帖耳地听我们的命令。即使我们已经坐在某一个高位上,请相信一点,我们的手下,对我们也只是表面上的服从。有的甚至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让我们很没面子。   

  请看看下面这位工程师的亲历:   

  有一位著名的工程师,工作非常努力,但脾气非常暴燥。他对手下做活的人非常严厉,哪怕他们做错一点事情,他都会把这些工人骂个狗血喷头。大家当然都不喜欢这个工程师,职工们几乎每天都在咒他,快一点死掉。   

  这天,工程师来到工地上检查。他发现工地上,居然有三分之二的工人没有戴安全帽。   

  〃你们这些蠢猪,赶紧都把安全帽给我带上!〃工程师对着那些正在干活的工人,生气地大骂道。   

  〃要知道,不戴安全帽有多么的危险吗?全部都给我戴上!〃工程师看着这些工人们,一边戴帽一边很不情愿的样子,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戴安全帽。难道,他们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吗?还是不懂戴安全帽的重要性?这些,显而易见都不是,真不知是为什么!看着工人们都戴上安全帽后,工程师走开了。   

  故事还没有就此结束,工程师刚一走开,工人们就大骂工程师,大多数人又都把帽摘下来,丢在了一旁。   

  因为,工人们不喜欢这位著名的工程师,所以,大家干活都不卖力气。以至于,工程师的业绩渐渐开始下降。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声誉,工程师只好去请教了一位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教给了工程师一个新的办法。   

  这天,工程师又看到工地上有很多人没戴安全帽,他走过去问这些工人。安全帽是不是戴着不舒服啊?尺寸是不是不合适啊?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戴呢?并且很关心地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还把帽子给工人戴上,边戴边问哪里不舒服吗?   

  这次的效果,居然比上次好多了!工人们全都高高兴兴地把帽子戴上了。后来,工程师在对待工人的其他事情上,也运用了心理医生教他的办法,工程师的业绩居然比先前飞升了一半!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们〃自愿为你做事情〃和〃被动为你做事情〃,最后结果的反差是很大的。   

  这位工程师后来终于懂得弯下腰,真正去关心那些工人,且把这种关心很好地表达出来,而不是一副高高在上、只会发号命令的官员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工程师还亲切地问,工人的安全帽是否合适?舒不舒服?这使大家都感到为他工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高位,都应懂得如何谦虚地从高位上走下来,真正去关心他人的情况和感受,这样,不仅工作会更顺利,也能得到他人更好的回报。         

◇欢◇迎访◇问◇BOOK。◇  

第46节:没人喜欢听你发号施令(2)         

  有个学生是骑着自行车上学的,这天,他为了自己方便,顺手把自行车停在一条通道上,挡住了别人的去路。   

  正好有一位刚上完课的老师要从这条通道过,却被面前的自行车挡住了去路。老师怒气冲冲地重新回到教室,问道:〃是谁把车子放在过道上了?〃   

  〃是我!老师!〃那个学生站了起来。〃马上把车子给我移开,否则我就叫人把车子拖走!〃老师厉声喊道。这个学生很不情愿地把车子挪开了,同时,老师还跟在这学生身后不停地训斥。   

  那天以后,不只那个学生对这老师心存不满,甚至别的学生也开始常常故意捣蛋,使这老师的课总也上不好,成绩也每况愈下。   

  看上去,这件事情似乎很不合乎情理。那个学生本来把车子放在过道上,是一个错误,老师其实是很有理的一方,可为什么到最后却招来了众多学生对他的不满呢?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当时是采取〃温和〃、〃亲切〃的态度处理这件事,那么,还会招来这么多学生对他的不满吗?显然,是不会的!事实证明,即使是一个犯了错误且也知道自己错误的人,也不愿意接受别人命令式的训话,这当中损伤的,不仅仅是面子。   

  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工人、老板、公务员,还是你的亲人、朋友等,谁都不会喜欢别人把命令强加于他。更何况,我们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理由,去〃命令〃另一个人必须去做什么。就连上帝都给人自由,更何况我们平凡人呢?   

  你下达命令的样子,只会使人越来越讨厌你,觉得你不可一世,无法亲近,霸道可厌,随之必然产生抵抗情绪。如果他们被迫接受了你的命令,那也只是暂时的,他们潜意识里会想尽一切办法,去破坏你的计划。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就不能做老板,不能领导、指示别人去做事情了。人们只是不喜欢,你总是〃命令〃他的口气与姿态而已!你完全有能力把命令换成关心,就像前例中的那位工程师,去学会从关心爱护人的角度来与别人合作,而不是强制性的颐指气使。         

BOOK。▲虹桥▲书吧▲  

第47节:莫与不讲理的人论短长         

  莫与不讲理的人论短长   

  某机关有一个女孩子,平日只是默默工作,并不多话,和人聊天,总是微微笑着。有一年,机关里来了一个好斗的人,很多同事在他主动发起攻击之下,不是辞职就是请调。最后,矛头终于指向了这个女孩子。   

  某日,这位好似点燃的火药,劈哩啪啦一阵,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笑着,一句话也没说,只偶尔间一句〃啊?〃最后,好斗的那个主动鸣金收兵,但也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半年,这位好斗的人也自请他调。   

  你一定会说,那个沉默的女孩子〃修养〃实在太好了,其实不是这样,而是那位女孩子听力不大好,有点耳聋。虽然理解别人的话没有什么困难,但总是要慢半拍,而当她仔细聆听你的话语并思索你话语的意思时,脸上又会出现〃无辜〃、〃茫然〃的表情。你对她发作那么久,那么卖力,她回你的却是这种表情和〃啊?〃的不解声,难怪斗不下去,只好鸣金收兵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事实:面对〃沉默〃,所有的语言力量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不讲理的人虽然都是极富个性的人,但他们也有许多共同点。第一,不讲理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他们拥有更多的不受人欢迎的缺点。第二,不讲理的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蛮横、不讲理,无理也狡辩三分,与这种人讲理,如对牛弹琴,让你拿他没办法。第三,不讲理的人脸皮很厚,甚至不要脸,谈不上有尊严。他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会马上翻脸不认人,六亲不认,不管你平时对他多么友好,即使你是他的亲人或朋友,他也不买你的账。而冲突过去后,他还会恬不知耻地厚着脸皮与你套近乎,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第四,不讲理的人在冲突中暴露最充分的就是一个〃蛮〃字。他敢骂大街,让所有的人面面相觑却无所适从;他敢哭敢闹,专门揭人的短处,哪句话难听他就拣着哪句话说;他把握不住分寸,不就事论事,擅长扩大冲突范围,比如由你的一点而及其他,由你的现在而揭你祖宗十八代的老底,由你一个人而及其他相关的人;当他感觉理亏或者没赚到便宜时,他会立即豁出去,寻死觅活,佯装碰头撞脑,丧失理智,甚至抓破自己的脸皮,揪散自己的长发,撕开自己的衣服,一副无赖之相。   

  谁能奈何这样难缠的人?有人说要心狠点,手辣点,以硬碰硬,压住他的火焰,甚至有的做丈夫的常用〃揍〃的办法来解决,但实际上,这种办法很少奏效,只能把事情闹大,最终还是会惹得一肚子气。其实,不讲理的人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这样的人素质低、没多大能力,在众人眼里没有地位、没有水平,与这种人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计较没有什么价值。所以我们有点品味的人都应避开不讲理的人,这种不讲理的人避开在多数人的眼里与〃怕〃是两码事。   

  避开不讲理的人最积极的理由就是〃投鼠忌器〃。〃投鼠忌器〃语出《汉书贾谊传》,意思是用器物打老鼠怕损坏了器物,不是怕老鼠,而是为了保护器物。对不讲理的人也是这样,我们不去招惹他、不与他计较,是出于我们的正事考虑,为我们的尊严考虑,不要损害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这已经不是新鲜事,因此你要有面对不怀善意的力量的心理准备;你可以不去攻击对方,但保护自己的〃防护网〃一定要有。   

  聋哑之人是不会和人起争斗的,因为他听不到,说不出,别人也不会找这种人斗,因为斗了也是白斗。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聋又不哑,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会回嘴,其实一回嘴就中了对方的计,不回嘴,他自然就觉得无趣了;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凸显他的好斗与无知罢了,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惶地〃且骂且退〃了。   

  不过,要〃作哑〃不难,要〃装聋〃才是不易,因此也要培养他人言语〃入耳而不入心〃的功夫,否则心中一起波澜,要不起来回他一二句是很难的。   

  学会装聋作哑,除了以不战而胜之外,也可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目标,而习惯装聋作哑,也可避免自己去找人麻烦,好处真是不少。         

BOOK。▲红桥▲书吧▲  

第48节:少说话多做事         

  少说话多做事   

  当一个初参加工作岗位的人走进一个单位,许多时候,并不意味着他已被这个组织的群体所接纳。他还必须面对领导与同事的种种考察,被领导和同事在心理上接受。只有在心理上被接受了,你才能得到大家热情的帮助和照顾。而要得到这种心理上的认同,新同志就必须谦虚谨慎,少说为佳。   

  1.之所以要谦虚谨慎,是因为你还没有成为单位既定的人际圈子内的人,你尚被大家列入另类。在有些人看来,你是没有资格发言的。如果你轻易地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即使见解再高明,也会招致领导的排斥和反感。   

  因此,我们应明白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不要盲目地追求与别人一样得到平等待遇,相反,你应小心地走在队伍的最后,背着别人不愿意背的包袱,尾随前进,直到领导心满意足地对你说:〃行了,你走到我身边吧!〃   

  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往往是雄心勃勃,自视很高,有种不服管教的意味。许多领导对此往往都有一套磨炼性情的办法,那就是:让你坐冷板凳,直到认清了现实,心平气和,懂得服从领导。   

  此外,在办公室这种小圈子里,每进一个新人,都会给原来的人带来一种威胁惑,无形中竞争对手就多了一个。特别是那些颇具实力的新人就更让领导感到放心不下,驾驭不好就很可能把自己的位置也夺了去。这时,新同志最好采取低姿态做人,处处谦虚,处处谨慎,逐渐解除他们的敌意。   

  2.谦虚谨慎是为了表示对领导的尊重。你只有先尊重领导,领导才有可能尊重你、欣赏你。过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处处发言,往往被认为是〃目无领导〃的表现。而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下属对自己权威的不尊重、不服从。   

  老子在《道德经》中,道出了许多精辟深邃的人生哲理。他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又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还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此外,他还有句名言,叫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所以,新参加工作岗位的年轻同志一定要〃善下〃,要尊敬领导,要谦虚谨慎。你越是表现的姿态低,你就越容易被领导接受,你也就越容易使自己的事业取得成功,而低姿态并不会损毁你半分的能力。   

  3.新同志对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太了解,言多反而自显其陋。有些同志,刚一参加工作,热情比较高,兴趣也较为浓厚,对工作上的事爱发表意见,但又因经验不足而说不到点子上,只能是暴露自己的幼稚无知,让领导觉得冒〃傻气儿〃。这对这些新同志来说,真是得不偿失。   

  所以,刚参加工作的同志一定要经历一个少说多做、少说多听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你可以熟悉情况,积累经验,加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