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小地主-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蔓儿回到家里的时候,李氏正在劝张氏。

“……差不多也就行了。咱看人,得看长处。枝儿她爹这个人,有长处,是个老实、厚道的人。昨个夜里,你们闹别扭。你看他,知道我在这,他也没敢大声。这要是换那难缠的,大点声,折腾折腾,我就得管。我要管,你是我亲闺女,我就得压着你点儿。”

“你和孩子们不搭理他,我看他就心慌了。这是心里有你们。他能低下声气来,给你赔礼,哄孩子,这就挺难得。换个脾气大的老爷们,就是他错了,为了他那脸,他也不带认的……”

李氏这是一心为了闺女、姑爷好,为了张氏一家的和睦。李氏说的都是连守信的好话,压服自己的闺女。若是换了周氏,万万是不会像李氏这样的。周氏肯定是火上浇油,添油加醋地说张氏的坏话,让连守信和张氏更生分、关系更差,周氏才会更开心。

所以张青山家,也是两个儿子、两个媳妇,下面孙子孙女一大堆,但却一家和睦。而连家,却是三天一小架,吴天一大架,不吵架就过不得日子似的。

人和人,做人的差距。它就是这么大。

“娘,姥。”连蔓儿就走进屋里,将刚才的事情如此如此向张氏和李氏说了一遍。“一会,我爹肯定得来再跟我娘赔礼。”

张氏嘴里哼了一声,脸上也不禁有了些笑模样。

“娘,你心里原谅我爹了,你脸上可别露出来。”连蔓儿赶忙道,又向李氏解释。“姥,我不是不让我爹和我娘和好。我是想吧,趁这个机会,让我爹把那些老毛病给改了。”

“以后。我们娘几个要想过上舒心的好日子,今个儿,就得让我娘给我爹立规矩。”连蔓儿如此道。

“你这孩子。”李氏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只将棉花、衣裳里子包了一个包,下了炕,招呼连枝儿和张采云往西屋去了。

连蔓儿就凑在张氏身边,压低了声音说了一番话。

“娘,差不多就这些。你想起来啥。也尽管跟我爹提。别狠不下心。娘,你就放心,我爹他跑不了,他就得听咱的。”

就是张氏提的要求,连守信认为过分,恼了,那也没关系。只要小七出面撒撒娇、哄一哄。管保叫连守信回头,一切都好商量啊。

连蔓儿暗笑。

说的差不多了,就听见外面脚步声响,是连守信提了一小篮子的地瓜回来了。

连蔓儿给张氏使了个眼色,就从屋里出来。

连守信正将炉盖揭开,用炉钩子调整火候,然后才将洗干净的地瓜一个个地往里面放。

“爹,你回来了。”连蔓儿笑着招呼。

“回来了。这地瓜我烤上了,等晚上正好吃。”连守信重新将炉盖盖上,直起身来道。

说着话的时候,连守信就往东屋里瞅了一眼。

“爹,我娘自己个在屋那。我刚才哄了我娘半天,我娘虽然还有点生气。可已经有点活动了。爹,你再去好好说说。我娘说啥,你就答应啥,管保成。”连蔓儿就故意压低了声音和连守信说道。

“行,那行。”连守信搓了搓手,显然有些紧张。

“爹,你快去吧。”连蔓儿就笑着将连守信推进东屋里,然后关了门。

晚上李氏下厨做了一道蒜苗炒肉,说是张氏爱吃的。吃饭的时候,连守信就拿筷子给张氏夹了一大筷子的蒜苗炒肉,张氏也没说啥,扭头也给连守信夹了一大块的红烧草鱼。

大家就都知道,连守信和张氏夫妻这是和好了。

饭桌上的气氛,顿时欢快起来。

从这天起,连蔓儿家有了新的规矩。其实这规矩也不算新,就是男主外、女主内。连守信管理外务,张氏管理所有内务。

说到外务,那可都是大事,连守信不可能一个人做主。又因为家里的银钱和账目都在连蔓儿手里,要支钱花用,得过连蔓儿这一关。所以,这个外当家的,大体是个名义上的事,实权几乎就没有。

不过,连守信自己并不在意。一个男人挣钱,不就是给老婆孩子们花的吗。

内务都是张氏做主,连守信可以提建议,但不能做主。谁要来说关于内务的事,那只能找张氏,要是不找张氏,找连守信。连守信就要负责告知,这些事都是张氏当家。

屡教不改,或者敢于藐视张氏的,不论是谁,都打入另册。

敢于打连蔓儿几个的主意,欺负连蔓儿几个孩子的,连守信不能客气,要负责打回去。

连兰儿,这几条都做了,还意图挑拨连守信和张氏的夫妻关系、破坏她们一家的和睦,所以被列入最不受欢迎的人员名单。

最不受欢迎,那自然是不来往了的意思。

连守信对此有些不同的意见,他觉得这么处理,太严重了。

“这御赐的牌楼是给你的那,连老爷。我们都算啥啊,你现在可不是过去了。把我撬走了,不就得有人你介绍城里的大姑娘,到时候,你就美了。”张氏瞥了连守信一眼道。

连守信的脸立刻就红了。

“这是啥话,这不是没有的事吗。我要是做那缺德事,就让我天打雷劈。”

“你不想,等人多劝劝你,你就想了。”张氏不咸不淡地道。

连守信听出来张氏的言外之意,脸就更红了。可他又没有什么话可以辩解,毕竟连兰儿的挑拨在前,又死乞白赖地说亲事。

“爹啊,那这条答应不答应啊?”连蔓儿正将烤地瓜当饭后的甜点吃,趁此就问。

“答应,答应,就这么地。”连守信赶忙道。

所谓杀鸡给猴看,有了连兰儿这一遭,看以后谁还敢胡乱打主意。连蔓儿暗自握拳,大胜利!

一家人正说着话,连叶儿就从外面跑了来。

“一会继祖哥和大嫂要来。”连叶儿是给他们送信来了。

解决了连兰儿的事,还有连继祖和蒋氏。

这夫妻俩代表连家来拜牌楼,给连蔓儿一家乔迁新居贺喜,他们带了礼物回来。

张氏当着蒋氏的面,将礼物打开来。

就两个尺头、两盒茶叶。尺头是缎子的,织染的颜色和花样很俗艳,品质也不好,有些绡。做衣裳肯定不行,就是做被面,那也不结实。至于那两盒茶叶,是极普通的砖茶。

“……拿不出手。”蒋氏就有些涩然,“……将近二十口人,吃穿用度,和在家里还不一样,一粒米,一片菜叶子,哪哪都的花钱。大老爷的俸禄哪也不到哪。去的时候,花儿那给拿了点钱。现在家里,都是老太太当家。老太太……省细惯了。四叔和四婶也在一起过过日子,应该知道,我们谁手里,都是一文钱也没有。这回来一趟的路费,都是可丁可卯的……”

连蔓儿在旁边就听明白了,蒋氏话中的意思,是说这礼物,是周氏做主备下的,她,或者是古氏,都没权利管。就是她们想增添些东西,手里也没钱。

“老太太说,自家人,这也就是个过场,关键在心意到了。”蒋氏传达了周氏的话。

因为抬出周氏来,蒋氏又是这样的态度,张氏也没说什么。

“大嫂,咱庄户人家来往,可不就这些东西,有啥拿出手拿不出手的。”连蔓儿在旁边就笑。

送来这些东西,她一点都不生气。以后,那边难免也有事情,到时候就照着这个标准走礼,省心省事。

连继祖和蒋氏那天吃了席,并没有就回河间府,而是住了下来。他们还要将地租子收上来,带回去。

“老爷子说,都吃大米白面的吃不起,要在市集上买黍米啥的,也不合算。家里收了租子,还要卖,更费了两重事。……打算把租子收上来来,雇辆车运回去,正好一家子的口粮都有了,能省下挺大一笔开销。”连继祖和蒋氏是这么说的。

连守信和张氏并没有留连继祖和蒋氏住新宅,收租的事,他们也没主动过问。实在是这两天,因为连兰儿的事,这夫妻俩闹别扭,忙着梳理家里的事,根本就顾不上别的。

现在连叶儿跑来送信,大家才将这个茬想了起来。

“叶儿,他们来有啥事?”连蔓儿就问。

“还能有啥事,就收租的事呗。……继祖哥受了气。”连叶儿就道。

果然,一会的工夫,连继祖气呼呼地来了。

第四百一十六章 收租

“四叔。”

连继祖一进屋,就朝连守信说道,“这租子收不上来,这咋办?老武家这人,他咋那么赖皮啊,这把我给气的。”

连蔓儿几个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果然,麻烦来了。

连守信就招呼连继祖坐下说话。

连继祖还没坐下,蒋氏随后就到了,一起来的,还有连守礼和赵氏。

“说说,是咋回事?”连守信就问。

连继祖就巴拉巴拉地说开了。

“我去找老武家收租子,那武家的兄弟俩都不在家,就留家里一个瞎老太太,啥也看不见,跟她说啥她也听不见。一开始我还没当回事,给他邻居留了话,让他们俩来家了就来找我。

“我就在家里等了一天,这俩人也没上门来。”

“是我劝他,让他再去找人。”蒋氏这个时候,就插言道,“老爷子、老太太打发我们回来,那边还等着我们拿租子回去做口粮,尽早把租子收上来,也好安排往太仓运的事。”

“他们租我家的地,靠着我家吃饭,他不得主动点。就是我不去找他去,他知道我回来了,他也该上赶着来瞧我啊。”连继祖扬了扬手,说道,颇有几分大户人家少爷的架势。

连蔓儿忍不住心里想,连继祖这地主的做派,对普通的租户也许是管用的。但是,对武家兄弟,这样显然不行。

难道连继祖对于武家兄弟是怎样的人,竟然一点也不了解?他就算不了解,来的时候,也应该询问询问吧。就算连老爷子不说,还有周氏、连守仁、古氏,连守义和何氏那,这些人对武家的人品行事,是应该清楚的。

就算连继祖糊涂。蒋氏可不是糊涂人。

想到这。连蔓儿不由得看了蒋氏一眼。蒋氏提醒连继祖不要在家等,要去找武家兄弟,是不是说,蒋氏已经知道了武家兄弟的情形,预感到他们要赖租子?

“我这想了想,确实是太仓那边急等着这租子。我就又去找人了。”连继祖接着又说道,“一连去了几次,都是没人,就是一个老太太在家。这下。我就觉出有点不对来了。他们这不是在躲我吧?结果回来,正好碰见三叔,我就跟三叔说了这事。”

说到这,连继祖长出了一口气。

“我这才知道,这武家是啥样的人。我爷咋就把地租给他们了那!”

回来的时候,一点也不知道武家是怎样的人,听连守礼说了。这才知道。他们肯定是啥也没有准备啊,要从武家收租子,那肯定得连守礼、连守信帮忙啊。

连蔓儿抚额。没责任心,没担当,这是病,得治。

“那后来那?”张氏就问。

“昨个夜里,我跟三叔上他们家堵他们去了。”连继祖就道。

连蔓儿点了点头,还不错吗,能想到这个主意。而且他大少爷还肯亲自夜里去堵人。   “……是我爹出的主意,”连叶儿凑在连蔓儿耳边,低低的声音说道,“继祖哥还不愿意去,想让我爹自己个去。我没让,我爹陪着他去就不错了。他自己个睡大觉,让我爹替他干活,他也不是谁家老爷子、老太太,七老八十爬不动了。”

“那堵着人了吗?”连守信问。这次是问连守礼的。

“堵着了。”连守礼老实地答道。“让继祖说吧,我不会说那些。”

“……我就说要租子的事。”连继祖只好继续说。“那兄弟俩就跟我哭穷,说啥今年年景不好,咱家的地歉收。还说啥,为了给咱家收秋,他们还拉下了饥荒。 说啥咱家如今做官的做官,得赏的得赏,啥黄金百两啥的,还在乎那几颗粮食。说咱要跟他要租子,那就是往死里逼迫他们。……领着一家人给我下跪、磕头,还让那老太太拉扯着我,要给我磕头。”  连继祖似乎是回想起了当时的情形,那个老太太倒在他怀里,身上散发着恶臭,他就一脸的厌恶,额头上也微微见了汗。

“继祖哥,你们在太仓得了赏了,啥时候的事,咋没跟我们说过?得了啥黄金赏?”连蔓儿故意笑着问道。

“我们得啥赏?”

连继祖先是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连蔓儿问的是什么。

“那哥俩说的是四叔家,四叔不是得了一百两黄金的赏赐吗。咱们老连家,那不就是一家吗。”连继祖就道。

说到那些地,就说是“我家的地”,收不上来租子了,就说是“咱家地的租子”。连守信得了赏赐,他就和连守信是一家了。连守信一家吃苦受累的时候,他在哪里?

连继祖一点都不傻呀,连蔓儿冷笑。

“那一百两黄金啊……”连守信扭头看了看妻儿,这才缓缓地说道,“那是皇上的赏赐,不能花。我们要当传家的宝贝,给五郎他们几个孩子,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爹,咱得了这赏赐,惦记的人还真不少。”五郎就说道,“这武家的人都惦记上了,他算哪根葱啊!”

“不要脸!”小七就道。

“惦记他也白惦记,那是咱们一家六口辛辛苦苦得来的。没听你爹说的吗。那些金子,不能花,都给你们几个留着,以后一代代往下传。你们几个也记住了,以后自食其力,谁也别把那金子给败花了。”张氏就道。

“嗯,娘,我们记住了。”连蔓儿几个齐声答应道。

一家人这边说着话,连继祖和蒋氏的脸上就有些不好看。

连守信毕竟还念着连家人的颜面,就此打住,没有再往下说。

“继祖,你接着说,后来咋样了,事情总得有个说法。”连守信问连继祖。

“昨晚上,也没说出个啥来,太晚了,我们就回来了。今天,我又去找他们。耗了这一天。累死人了,我就从来没见过这么赖的人。……好说歹说,就给我两百斤花生,一千斤高粱,一百斤糜子,八十斤大豆。二十斤小豆。还说,这还是他们从牙缝里省下来的。”

“说要是我再逼他们,就让他家那瞎老太太吊死在咱们家大门口。让人都知道咱为富不仁啥的。”连继祖一脸的苦恼。

除了那个老太太,武家的两个媳妇。身上穿的衣裳都露着肉,还有那几个孩子,丫头稍微好一点,小子就是腰上围着个屁帘,浑身不是灰就是泥,那灰泥似乎都长进肉里了,再洗都洗不下来。

“那家人。四叔你是没看着。都没一个穿着整衣裳的,人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