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太空救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10:太空救援-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己又做得如何?难道不正是他所批评的吗?

他也不能确定自己对科诺的态度是否适当。虽然他从不认为他会真正喜欢这个大个子工程师,或者欣赏他的大嗓门,但弗洛伊德对科诺的态度已不仅仅是容忍,而是尊重和钦佩。俄国人喜爱他,不仅因为他演奏的动听乐曲,如“鲍里乌什科·鲍尔”,常常令他们潸然泪下,在某种意义上,弗洛伊德觉得这种喜爱的涵义不止如此。

“沃尔特,”他谨慎地开了个头,“我说不准那关不关我的事,有个私人问题我想和你谈谈。”

“当某人说那不关他的事时,通常他是正确的。什么问题?”

“直说了吧,是你对马克斯的举止。”

—阵冷冷的沉默,弗洛伊德一直端详着对面墙上挂的那幅糟糕的画作。然后科诺用一种不失温和、却又带着一丝强硬的声音回答道,“我有个鲜明的印象,他已年满十八岁了。”

“别犯傻了。坦白讲,我担心的是冉尼娅,不是马克斯。”

科诺吃惊地张大了嘴,“冉尼娅?怎么扯上了她?”

“做为一个聪明人,你的观察力却十分匮乏——简直是迟钝。你一定了解她爱着马克斯。当你用胳臂圈住马克斯的肩膀时,难道没注意到她的眼神吗?”

弗洛伊德从没想过他会看见科诺露出一副窘相,但这一下看来击中了要害。

“冉尼娅?我以为大家都在开玩笑——她是只那么安静的小老鼠。而且人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爱上了马克斯——即使是‘凯瑟琳女皇’。况且……嗯,我得留心点。至少是冉尼娅在场的时候。”

又是很长的一阵沉默,气氛终于恢复了正常。然后,很明显是想表现自己并无非份之想,科诺又用闲聊的口气说:“你知道,我常为冉尼娅担心。有人在她的脸上做了一次非凡的整形手术,但他们不能修补所有的伤害。皮肤拉得太紧了,我觉得自己从未见她好好笑过。也许那就是我避免看她的原因——你能相信我在审美方面的敏感吗,海伍德?”

这声故意的称呼“海伍德”表明他只是善意的自嘲而不是僵硬的敌对,弗洛伊德因此也放下了心头大石。

“我可以满足你的一些好奇——华盛顿终于掌握了有关情况。看来她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飞机相撞事故,尔后又侥幸康复。在我们看来这并无任何秘密可言,但苏联民用航空局从不承认出了事故。”

“可怜的女孩。我很吃惊他们会让她飞往太空,不过我猜伊琳娜因伤自动退出后,她是唯一符合条件的人选。我很同情她,除了身体上的伤痛,她承受的心理打击一定非常严重。”

“我也这么认为,但她明显已经康复了。”

你没讲出所有事实,弗洛伊德默默地想道,而且你永远也不会。自从曾在冲向木星的征途中相依相偎,他们之间就存在着一条秘密的纽带——不是出乎爱,而是体贴,一种往往会更加持久的情感。

他发现自己忽然间出乎意料地对科诺充满了感激,另一件令他吃惊的事是他对冉尼娅竟如此关心,但只是把它深深埋在心底。

他的做法是否会不够公平?几天之后的现在,弗洛伊德开始琢磨他的动机是否是值得赞美的。就此事而言,科诺遵守了他的承诺。事实上,在不了解情况的人看来,会认为他是有意忽视马克斯——至少是冉尼娅在场的时候。而且他对待她比以前亲切得多,有时他还会把她逗得哈哈大笑。

所以,不管出于怎样的动机,对此事予以干涉还是应该的。即使弗洛伊德有时伤感地怀疑,这和普通人秘密的妒忌没什么两样——或是恋爱的感觉,如果他们对自己绝对诚实的话,被愉快地调整为更复杂的情感。

他的手指重新抚上录音装置,但思绪却已被打断了。难以抗拒地,他的脑海里充满了对家和家人的回忆。他闭上眼,又被记忆带回了克里斯托弗生日晚会的高潮——小家伙吹熄了三根插在蛋糕上的生日蜡烛,这一幕虽距现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却相距十亿公里之遥。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播放着那段录像,直到它深镌心版。

而凯罗琳会隔多久把他的消息放给克里斯听,好让那孩子不会忘了自己的父亲——抑或克里斯会把父亲当作陌生人,在他错过了儿子的下一个生日才能重返地球的时候?他几乎不敢想下去。

然而,他不能责备凯罗琳。对他来说,只需再等几周他们就能重逢。但当他在两个星球间的旅途上无梦而眠时,她至少已长了两岁。这对一个年轻寡妇,即使是暂时的寡妇也罢,又是多么漫长的时光啊。

我想我也许患上了思乡病,弗洛伊德忖道。他很少体会到这种沮丧的情绪,甚至是失败的感觉。在无垠的时空里,一切已毫无意义,而我可能已失去了我的家人。一事无成!就算我已经到达目的地,它仍是一面空空如也、充满神秘的漆黑厚墙。

可是——大卫·鲍曼曾惊叫道,“我的天!这儿充满着星斗!”

第二十九章初露锋芒

萨沙在最近一期布告中写道:

俄式英语8号公告

话题:同志

给我们的美国贵客:

坦白说,伙计,我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最后一次使用这个词了。对任何—位二十一世纪的俄国人来说,它老早就和“波将金”号战列舰一起被抛到一边了——让人想起布帽和红旗,以及在火车车厢的梯级上对工人们长篇大论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自我还是个小孩时起它就已消逝或飘散——你自己挑选字眼。

很高兴给你们一个解释。

科瓦列夫同志

弗洛伊德一看这则布告就吃吃笑个不停,正从休息室/了望台漂向船桥的瓦西里·奥勒夫也跟着笑起来。

“真让我吃惊,同志,萨沙除了研究工程物理学,居然还有时间研究其他问题。他总是引用我一无所知的诗歌或戏剧,而且他的英语比,嗯,沃尔特说得还要好。”

“萨沙因为喜欢科学,成了——该怎么说——家里的黑羊(黑羊:英语俚语,意谓与其他人不同的,特别的。——重校者注)。他父亲是新西伯利亚的英语教授。在他家里周一到周三才说俄语,周四到周六都讲英语。”

“那么周日呢?”

“哦,法语和德语,每周轮替。”

“现在我明白你们所谓粗人的含义了,这称呼对我正合适。萨沙对他的……变节是否感到歉疚?他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又怎么会成为工程师呢?”

“在新西伯利亚,你很快就能区分谁是农奴谁是贵族。萨沙是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并且才华横溢。”

“和你一样,瓦西里。”

“‘你也有份吗?布鲁特!’(原文“Ettu,Brute!”是一句拉丁语,据说为凯撒遇刺时的遗言。莎翁的《朱利叶斯·凯撒》引用了此语。——重校者注)你瞧,我也能娴熟地引用莎士比亚——我的天!——那是什么?”

弗洛伊德很不走运,他正漂在空中背向着观察窗,什么也看不见。几秒钟过去,当他扭过身来的时候,“大哥”仍是一副老样子——把木星庞大的圆盘割成两半——自他们到达后这景象从未改变。

但对瓦西里,那一刻将永生难忘,“大哥”方正的轮廓完全令人无法置信地彻底改变了面貌。就象突然打开了一扇通向另一个宇宙的窗子。

这景象持续了不到一秒,直到他无法克制地合上双眼。他曾目睹的那块区域,充满其间的不是繁星,而是数不清的灿阳,就如同某个星系拥挤喧攘的中央天区,或是球状星团的核心。那一瞬间,瓦西里·奥勒夫永远遗失了对地球天空的赞颂。自此而始,它变得无法容忍的空寂,即使威严的猎户座和灿烂的天蝎座也只是不值留意的暗弱火花,根本无法与那一瞥相提并论。

当他鼓足勇气再次睁开眼时,一切都已消逝了。不——并未完全消逝。在重现乌木般漆黑的矩形正中央,一颗昏暗的小星还在闪烁。

但一颗星不会有可见的移动。奥勒夫再次眨动眼睛,挤掉泪花。是的,它在移动,这不是他的异想天开。

是流星?这是首席科学家瓦西里·奥勒夫经受了过度惊吓的一个迹象,因为过了好奇書網几秒他才想起来,流星不可能出现在真空状态下的太空里。

突然,它化作了一道模糊的光痕,迅即消失在远处木星的边缘之外。直到此时,瓦西里才恢复了理智,再次变成一名冷静镇定的观测者。

他已对该物体的轨道作了及时准确的估计。毫无疑问,它直接飞向了地球。

第五部星之子第三十章回家

他仿佛刚从梦中醒来——要么就是做着梦中梦。星群间的大门把他带回了人的世界,而他已不再是个人类。

他走了多久?整整一世……不,两世,一次顺时而进,一次逆溯而回。

做为大卫·鲍曼,美国发现号太空船指令长和最后一名幸存者,他曾陷入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深井中——三百万年前放置于此,只在恰当的时间对恰当的刺激物作出反应。他在其中不断地下落,从一个宇宙到另一个宇宙,见到了无数的奇迹,有些他现在已可理解,有些他可能永远也领悟不了。

沿着光线环绕的没有尽头的走廊,他不断地加速飞奔,直到超过光速。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但他现在也知道了如何使其成为可能。就如爱因斯坦的正确阐述,上帝虽然诡计多端,但从不恶意伤人。

他经过了一个宇宙中转系统——星系间的巨型中心站——并在未知力量的保护下,来到一颗红巨星的表层附近。

在那儿,他亲眼目睹了恒星表面似是而非的日出,当这颗行将死亡的恒星炽热的白矮星伴侣爬上它的天空——一个在其脚下掀起滚滚火浪的灼人幽灵。他没有害怕,只是为这奇观而惊叹不已,甚至不理会他的宇宙舱正坠入下面的地狱。

……到终点了,毫无道理地,他已置身于一间为他精心安排的旅馆套间,里面所有东西都是他所熟悉的。但是,很多却只是一种假相,架上摆的书是实心的,冰箱里的谷物罐头和听装啤酒——虽然都贴着著名的品牌——却统统盛着一种质地类似面包但味道他几乎不敢想象的乏味食物。

他很快意识到自己成了宇宙动物园里的标本,而笼子被细心地塑造成旧电视节目中的样子。他猜测着他的看守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有着什么样的外观。

这种期待多愚蠢啊!他现在明白了,一个人会仍抱着希望想要看到清风,或绘出烈火的真实形状。

然而身心的疲惫感征服了他。最后一次,大卫·鲍曼睡着了。

这是一次奇异的睡眠,并不是完全没有知觉。有什么东西象森林中的晨雾一般侵入他的思想。他只是朦胧中有所感觉,因为全面理解的冲击会毁掉他,正好象此刻在四壁之外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在造物者不带感情的考察下,他既不抱有希望,也不感到惧怕。

在那场长眠中,他有时梦见自己醒了。很多年过去了,当他偶然注视着一面镜子,里面是一张连他自己都几乎认不出的皱纹满布的脸。他的身体已渐衰竭,生物钟的指针正拼命地转动,朝着永不可能达到的午夜时分冲去。就在最后一刻,时间猛然停顿——然后倒流而回。

记忆的源泉疏通了,在受到操纵的情况下,他重又经历自己的过去,正在被洗掉头脑中的知识和经验,被送回童年。当然,什么也没有丢失。他一生中每一刻所经历的,正在被安全地储存下来。一个大卫·鲍曼停止存在的时候,另一个大卫·鲍曼正在得到永生,物质的一切将被毫无留恋地抛弃。

他是孕育中的神祗,尚未为出世做好准备。年复一年,他飘荡在囚室中,知道自己以往是什么,但对未来将成为什么一无所知。他仍未定形——某种介于蛹和蝴蝶之间的状态,抑或只是介于毛虫和蛹之间……

接着,停滞被打破了:时间重又加诸他的小世界。乍然出现在眼前的黑色矩形厚板象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他曾在月球上见过它,在环木星轨道上碰到过它;而且不知何故,他还知道他的祖先在久远的年代里也曾与它相遇。虽然它仍承载着深不可测的秘密,但他已非完全无从理解,他现在已了解了它力量的一部分。

他意识到那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一个集合。而不管测量仪器如何检测,它的大小总相同——需要多大就有多大。

现在,有关它边长的数学比例,平方序列1:4:9是多么不言自明啊!以为这序列就到此为止,就只限于三度空间,这种设想又是多么天真!

当他聚精会神地思考这个简单的几何问题时,空空如也的矩形内充满了星斗。那间旅馆套间——如果它的确存在过的话——消溶在其创造者的思想中,他眼前是银河系的明亮漩涡。

这好象是个精雕细琢的美丽模型,衬托在一块塑料板上。但它就是现实,他靠着比视力更敏锐的感觉已掌握其全部奥秘。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它所包含的亿兆星球中的任何一颗。

现在,他飘浮在恒星的长河中,在光焰如炬的银河中心与散落边缘的寂寞孤星之间。那儿是他的源流之始,在空中暗谷的远端,暗谷如蜿蜒的黑色巨带,没有一颗星星。他知道,这片只有靠远处的火焰辉映才能勾画出其轮廓、毫无形状的混沌,是还未使用过的创造素材,有待开发的演化原料。这儿,时间还未曾开始,只有当燃烧着的星星经过漫长的岁月悄然而逝,光明和生命才会在这片空间里重新被塑造出来。

他曾经不知不觉横穿而过:现在,做了更充分的准备,虽然他还对是什么力量在推动驾驭着他完全一无所知,他必须要再次穿越。

银河系远非他以前的智慧所能想象:无数星星和星云象是以无限大的速度与他擦肩而过。幻影般的恒星在他身边炸裂,或是当他象个影子一样穿过它们的核心时迅速落在他身后。

星星变得稀疏了,银河中的光辉灿烂渐渐衰减成为苍白的鬼火——或许有一天他会重见那辉煌。他又回到了人们所认识的真实太空,回到了他几秒前或是几百年前曾由此离去的那一点。

他十分清楚自己周遭的环境,而且比置身于早前那外世界向其灌输无数感觉的存身处时自我意识强得多。他可以对它们任何一个贯注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