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朱元璋开国与崇祯帝失国的命理流年探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朝朱元璋开国与崇祯帝失国的命理流年探秘-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南); 直逼应天,朱元璋采取诱敌深入 、伏兵围歼之策,大败陈友谅军于龙湾(今南京下关一带),俘7000余人,获巨舰百余艘,乘胜复太平;克元安庆(今属安徽)、信州(今江西上饶)等地。

  大运乙丑与流年庚子天地和合,皆合化金,子水助旺壬水官星的力量不复存在,陈友谅的失败是命理使然。  

  
  大运丙寅33…42岁,丙火助燃丁火之势,寅木正印地支生丙丁火,火势较乙丑大运旺烈,丁火自旺转而全力生化戊土食伤,食伤土的力量更加壮大。

  二十一年1361辛丑33岁;亲率舟师西克江州,迫陈友谅遁武昌。  

  又分兵克南康(今星子)、蕲州(今属湖北蕲春西南) 、黄州 ,迫陈友谅所辖之龙兴(今南昌)、吉安等地守将降,遂控制江西大部州县及今湖北东北部。  

  辛金喜神透干,丙火合辛金,原命局干透壬水,似乎壬水有借力之象,但地支无水根本不会丙辛化水,壬水仍是沙漠了的一点水,实在似有实无。

  
  二十三年1363癸卯35岁三月,闻小明王和刘福通在安丰(今安徽寿县)遭张士诚军围攻,率军救小明王和刘福通至滁州。  

  四月,陈友谅乘虚进围朱元璋辖地洪都(今南昌);守将朱文正率部奋力苦守85曰。  

  七月;率舟师20万往援;陈友谅撤围;东出鄱阳湖迎战。在与陈军决战中;先用火攻挫其锐气;继扼湖口,水陆伏击,歼灭陈军号60万,并击杀陈友谅,创造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  

  癸水七杀透干,与命局中壬水官星形成非常微弱的小集团,官杀混见,可惜天时上无任何根基(从朱元璋的命局、大运、流年上看),只有假借地利人力物力,陈友谅的水师无论船舫质量、体积、高度、舰载人数、船只数量皆占绝对优势,却最终彻底失败,从命理的视角看只有一个原因:癸水七杀为敌人为陈友谅部,癸水十干长生在卯,似乎一下子壬癸水强大起来了,但是癸水长生在卯只是意识形态上的,是假借长生,是假长生真耗泄,这样的无根的壬癸水假借卯的力量就想与命局中强悍的戊土决战,实在是自不量力,螳螂挡车!朱元璋的食伤土太强大了。

  通过命理这也充分说明,战争的决定因素是战争双方的决策的人,而不是单纯的军事力量的对比。

  明代的航海能力在当时的世界绝对领先,后来郑和七下西洋的造船技术就源于陈友谅部的造船工匠的技术。

  陈友谅为中国的航海事业做出了贡献,某种意义上讲虽败犹荣。

  
  二十四年1364甲辰36岁正月,在应天即吴王位;置百官。不久;率军西征武昌;迫汉帝陈理(陈友谅子)降。继分兵克庐州、衡州(今湖南衡阳市)、襄阳(今属湖北襄樊)等地。  

  流年正印甲木生大运丙火日主丁火,地支辰冲戌月,流年仍是吉利顺畅。

  二十五年1365乙巳37岁夏,占领长江中游广大地区。  

  此后,按预定方略转兵东向。同年十月,针对张士诚辖区南北狭长、中隔长江、兵力分散等弱点,采取先取淮东,再占浙西,剪除两翼;后攻平江(今江苏苏州)之策;命徐达、常遇春率师出征。交战近两年,大量歼灭张军主力。  

  天干乙木生丙丁火,地支寅木生巳火,火再生土食伤,五行气息流通向用神,大吉。

  二十六年1366年丙午,朱元璋派廖永忠迎接小明王韩林儿至应天,途中在瓜步渡长江时,韩林儿所乘船只沉没,韩遇难。后世多认为此乃朱元璋授意。

  流年丙午大运丙寅,天干双丙助燃丁火,地支寅午戌三合火局,丁火自身承旺,由假从食伤转变为自然的生化食伤,小明王韩林儿是名义上的上司可以视为官星、正印之物,官星受制食伤,自不待言;印星寅木入火局助身,取义焚身,真是顺我者死,逆我者也死。

  二十七年1367丁未39岁九月攻克平江,俘张士诚。  

  不久;迫降割据浙东的方国珍。十月;决定分兵多路,南征北伐,以北攻元军为重点。采纳诸将建策,制定“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然后进兵元都”(《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的方略;遂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北征。  

  流年天干地支与命局火土连成一片,大运丙寅相助,战无不克,攻无不胜,可谓所向披靡。
  作者题外话:关于《朱元璋开国与崇祯帝失国》被以《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命理流年探秘》的题目转载的声明:

  在360doc………个人图书馆上发现大本人在新浪文华·读书里的原创尚未正式发表的作品,《朱元璋开国与崇祯帝失国》以《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命理流年探秘》的题目转载,穆震溢特此声明;此转载并未经本人授权,本人保留与版权相关的一切权利。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朱元璋开国立大明朝命理流年诸事
以下是大明洪武年号:

  洪武元年(1368戊申40岁)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立国号大明,建都应天。设大都督府(1380年申52岁改为五军都督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关,由皇帝亲掌兵权。实行卫所制,自京师至郡县要地设卫置所。  

  从此时起,朱元璋运筹帷幄,以攻抚兼施之策,进行了长达22年的明初统一战争。  

  五月,亲至汴梁(今河南开封)督战。八月,明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旋挥师西向,逐步平定西北。又遣师南下,相继平定福建、两广。继而多次发兵征漠北。

  洪 武元年,大封诸将为公侯。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后又追填封胡大海为越国公、追封英勇战死的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

  流年戊申是朱元璋的用神喜神全到位的一年,戊土伤官秀气流行,制官杀之力彰显,申为庚辛金之旺地,致使原命局藏伏的喜神显露,命局、大运、流年无旺水引化,荣登大宝,成为开国皇帝。

  还有一点需要指明,那就是朱元璋命局四库全冲,大运流年逢冲之年也多吉利,如壬辰流年冲月柱而从军、乙未流年冲而授左副元帅、戊戌冲年柱俘虏元将贴木烈思、甲辰冲迫降陈理、丁未冲俘虏张士诚,而今流年地支申金冲大运寅木,将最后一点保护、制约自己的外壳冲克掉,再也不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了。

  洪武二年正月初十(1369年2月16日),朱元璋命于鸡鸣山立功臣庙。当时他告谕中书省臣说:“元末政乱,祸及生灵。我倡义临濠,以全乡曲。继率英贤渡大江,遂西取武昌,东定姑苏,北下中原,南平闽广,越十有六载,始克混一。每念诸将相从,捐驱戮力,开拓疆宇,有共事而不睹其成,建功而未其报。追思功劳,痛切我怀。因此,命有司立功臣庙,序其封爵,为像以祀。人孰无死,死而不朽,乃为可贵如诸将者,生建忠勇之命,死有无穷之荣;身虽殁而名永不磨灭”。六月初三日庙成,朱元璋亲定功臣位次,以徐达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华高、丁德兴、俞通海、张德胜、吴良、吴桢、曹良臣、康茂才、吴复、茅成、孙兴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虚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丁德兴七人配享太庙。此位序屡经删汰,已非洪武二年所定名单位次。

  流年己酉,吉利。

  洪武三年(1370年),杀中书左丞杨宪。

  流年庚戌,庚金喜神到位,化泄食伤旺土,流年吉利,但庚金也生扶官星壬水,可惜庚金难化如此众多的旺土,反使得官星蠢蠢欲动,杀中书左丞杨宪可谓杀戮了当时朝廷里最大的官了。

  
  大运丁卯43…52岁

  丁火得到卯木印滋生,卯未半木局,丁火的力量得到加强,但五行流通的方向不变,但丁火某种意义上讲,已经从假从的命局命理中转化成,身弱食伤旺的局面,这种局面对于刚刚建国的朱元璋显然不是好事情,因为身弱食伤重,难免行政法令(印)无法贯彻实施,以前假从的食伤(就是自己的手下,会由原来打天下时生死与共,转变为或居功自傲的一方诸侯,或直言纳谏的容易在皇帝头上动土的忠臣,或变成蓄意委蛇的佞臣。这些人逐渐从朱元璋的命局里的食伤一方,演变成官杀的一方,这是一切敌我者为官杀在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意识形态问题。即不论外部敌我者还是内部敌我者,都是敌人,都要坚决打击,打击的结果自然是假从食伤的朱元璋的胜利,这也就很好的从命理的视角分析说明了朱元璋为何要对开国的诸多功臣大开杀戒了。当大运进入戊辰、己巳运的时候,食伤的旺度达到极致但却无强金泄土,完全成为食伤无官杀可克可杀的局面,国家统一了,开国功臣也杀光了。

  四年1371辛亥43岁,遣军入川,灭夏国。

  流年亥与大运卯时柱未三合木局,木局为印生身,丁火生戊土,戊土生辛金,辛金因为木局将亥水变为他物,致使命局流通至喜神辛金而止,自然吉利。 

  六年(1373年)癸丑,朱元璋鉴于开国元勋多倚功犯法,虐暴乡闾,特命工部制造铁榜,铸上申戒公侯的条令,类似战国时代的“铸刑鼎”,已经隐约透露了日后屠戮的信号。后来的胡惟庸案实际上成为朱元璋整肃功臣的借口。

  流年癸丑,壬癸水官杀混见,丑中也有点癸水,弱小的壬癸水似乎形成小集团,但戊土强合癸水,水的力量真是似有还无。

  八年(1375年)乙卯,德庆侯廖永忠因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廖曾沉船淹死小明王,为朱元璋称帝扫清障碍。刘伯温蹊跷病逝。刘曾参与暗害小明王的密谋。

  流年乙卯与大运丁卯,两卯助身也泄壬水,使壬水官星被引动,就如同一个犯了重罪的在押犯,关了几年,现在要杀他一样的道理。

  写到这里,必须讲讲刘基: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18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大封功臣,封为诚意伯,岁禄240石。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朱元璋比之为张良。刘基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后涂节谓其死实为胡惟庸投药所致。刘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同年,空印案开始发端,进入朱元璋的视野。

  空印案是洪武八年(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严惩地方计吏预持空白官印账册至户部结算钱谷的重大案件。

  洪武八年(1375)考校钱谷书册,明太祖得知空印之事后大怒,下令严办。致自户部尚书至各地守令主印者皆处死,佐贰以下杖一百,充军边地。与此案有关者多不免,被杀者达数百人。

  当时,全国有13个布政使司,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141个府,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192个州,相当于今天的小地级市和大县级市;1013个县。这1300多个官员,不论良莠好坏,全部被杀掉。而且,是在有人已经向朱元璋解释清楚了个中缘由的情况下,被杀掉的。

  结果,其中有一些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也稀里糊涂地被干掉了。比如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时任山东济宁知府。此君一件布袍穿了十几年,每日三餐,有两餐以一盘素菜下饭。当地百姓则在他的任期内,号称富足。于是,百姓们不愿意这位知府调离,自发地作歌传唱挽留。歌曰:“使君勿去,我民父母。”结果,这么一个好官好人,此次却被朱元璋不由分说地杀死。

  十二年(1379年)己未,贬右丞相汪广洋于广南,旋赐死。

  十三年(1380年)庚申,诛杀左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案是指洪武十三年爆发的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陈宁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壬水官星为一切敌我者官杀,朱元璋自己为皇帝自己要管理政府官员,其用神为食伤,假从食伤而管理官员。流年庚申正月戊寅,庚金承旺有生壬水官星的能力,壬水得强印,自是不服食伤克制,但戊寅流月戊土临月干比助年柱戊土伤官,旺土庚金岂能尽化?自然呈现土强水弱一边倒的局面,地支寅冲申,引动天干上的庚金、戊土,使壬水官星凸显在流月戊土伤官面前,而地支申被寅冲,壬水长生之地申被冲击,官星所代表的人物灾祸立至。

  大运戊辰53…62岁

  正如之前分析伤官力量的时候所讲到的,在大运戊辰运食伤的旺度达到极致,现在大运又天克地冲月柱壬戌,壬水官星可谓被打下十八层地狱。朱元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大争议的人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