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人生的N个困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解人生的N个困惑-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失眠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白天注意力难以集中,烦躁焦虑,食欲减退等,这是因为失眠打乱 了人体正常的生物代谢,引发了神经系统和身体机能的紊乱。   

  而失眠的人显然很清楚失眠的后果,于是,对于失眠会产生恐惧心理,这种恐惧表现 为害怕睡觉,一躺下来就不断强制自己睡着,但往往人在这种焦虑和强制下更容易睡不着, 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人的情绪一旦出现紧张、焦虑、担心、兴奋等都会影响正常睡眠,出现失眠的情况,这很 正常,你最初是因为什么出现失眠,你知道吗?”   

  “考试完太兴奋……当然也有担心吧。”小金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了。   

  我们接下来一起分析了小金失眠的三个阶段及成因:   

  第一个阶段:因为考试前不良的作息习惯,以及考试后小金心里对于成绩的担心,造成的暂 时性失眠。   

  第二个阶段:小金用通宵打游戏的方式来逃避失眠以及心里的不安情绪,我们看到,这 种方式对于第一阶段的失眠无疑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消极作用。   

  第三个阶段:新到大学的小金,一方面为自己以前几个月的失眠感到无能为力,一方面担心 失眠造成自己白天行为异常,两方面的恐惧同时作用,他更睡不着了,而且出现了烦躁和食 欲减退的情况。同时,他错误地使用失眠药的行为,也对身心造成了一定损害。   

  清楚分析了小金失眠的前因后果以后,他也逐渐明白造成自己失眠的原因主要来自心理因素 和作息习惯。   

  困惑破解法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人难免有睡不好的时候,这种暂时性的睡不好和担心失眠 对身体的影响,令人一想到睡觉,就会条件反射地恐惧,老想着一定要睡好,反而使人更难 入睡 。这样就会形成害怕失眠——致力于睡眠——失眠——更害怕失眠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 很可能演变成慢性失眠。慢性失眠不仅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严重者还会导致抑郁症等较为 严重的心理疾病。   

  其次,对于暂时性的失眠,除了不应该过于担心外,还应当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看看自己 是不是在生活习惯上有待改进:   

  1我的作息时间有规律吗?是不是每天按时起床和上床,午休的时间会不会太长?   

  2我是不是经常明明感到困倦了还不休息?   

  3我有饮浓茶、咖啡、酒精和抽烟的习惯吗?   

  4我是否注意自己的饮食卫生,晚餐是不是定时定量?   

  5我睡觉前是不是会因为外界刺激而感到心情难以平静?   

  6卧室的环境、灯光、温度等是否有利于睡眠?   

  7白天的活动量是否足够?   

  上述的这些问题,都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原因。如果你的答案有3个以上的“是”,就说明你 在睡眠环境上还有待改进。   

  小金终于知道了自己得的不是“狂躁症”,同时也清楚了自己失眠的原因,于是,我建议他 不必因为失眠而感到心烦,回去只要调整下作息时间,安抚自己的情绪就可以了。     

第44节:第七章 破解健康中的困惑(2)     

  “真的不用开药吗?”小金将信将疑。   

  “如果真的要开,那就给你开一剂:每天晚餐后两个小时,你去学校操场跑上1000米,回来 洗个热水澡,然后上床听会儿轻音乐。”   

  “哦,我从高中起都没怎么参加过体育锻炼了。”   

  两周后,小金回访,很欣喜地告诉我,现在他每天按照规律的作息时间,上课,休息。尤其 是晚上跑完步,不用听音乐,倒下就能睡到天亮,睡起来后,觉得精神振奋,学习起来非常 有劲头。          

  Question 26隐藏在容貌后的行为精神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的事物,追求自我美好形象,都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无可厚非 。但是,不知你有没有探究过,其实所谓的审美倾向,是个体在外在环境的不断熏陶下,形 成的 从众效应。这就是为什么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于美的阐释也有区别的原因。 简而言之,美与不美,我们都是在看别人的“脸色”,要想由内而外焕发生命独特的精彩, 须从“心”做起。   

  沈小姐刚大学毕业,经过几次招聘面试失败,她得出了个结论——自己是因为长得不够美 ,所以才拿着名牌大学的毕业证,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于是,沈小姐先到医院整形科给自己戴上了一副“铁齿钢牙”,来纠正一两颗牙齿的不 听话;紧接着她又来到美容中心做了一套光子嫩肤,以追求“肤若凝脂”的效果;然后 她又跃跃欲试地瞄上了“接骨增高”的手术,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多次劝说沈 小姐放弃这个恐怖的手术,沈小姐却着了魔一般,每天想着这个手术能为自己实现“高人一 等”的梦想,不但在找工作的时候能“鹤立鸡群”,还能为以后的婚姻播下希望的种子。   

  为了这个手术,沈小姐与父母经常发生争吵,有时候会赌气绝食。但是家里人不出钱,沈小 姐的梦想就没有实现的经济基础。到了晚上,沈小姐在睡梦中还不止一次喊着:“我要做这 个手术,要不我就杀了你们!”父母听到后,感到非常恐惧,于是怀疑她可能是心理出现了 问题,所以送她来咨询室,找找女儿“着魔”的根源。   

  我看到沈小姐在父母的陪同下,显得极为不情愿,于是先请她的父母离开,单独进行咨询。    

  “你个子有点高啊,怎么还需要做手术呢?”我目测沈小姐身高有一米六五左右。   

  “美女都是要有身高的,你看某某都有一米七以上呢。”她马上说了某位明星的名字。   

  “可是,你不需要做明星,你将来的职业会要求到你的身高吗?”   

  “没有,我就是想高一点,才自信。”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自信的,因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那么你认为自己最不自信的是什么呢 ?”   

  “我的容貌,还有身高。”   

  “你从小就对自己的容貌和身高不自信吗?”   

  “也没有,以前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就是上次招聘会的时候,那个面试官总是在我脸上和身 材上来来回回地看,我猜想他就是在看我的容貌。后来听说那个大企业招的几个人,都是相 貌上比较出色的,那一瞬间我就开始觉得自己不够美了,所以我才……”   

  “你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是什么?”   

  “中文。”   

  “那你去面试应聘的岗位是什么?”   

  “很多啊,有记者、财会、人力资源、外贸、文秘……还有教师。”   

  谈话到这里已经告一段落,我想沈小姐并不是不自信,也不是非得需要通过美容手术来恢复 自信。问题出在她自身对于自信的定位。   

  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应届生毕业找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可能会遭遇多次“ 热脸贴冷屁股”的打击,打击过后,是会有一定的挫败感和自卑情绪,但是寻找失败的归因 ,应该落在实际的自身能力上,比如学历不够硬,专业和招聘岗位不符,或者有时候就是自 身不善于表达等个人因素。但是我们看到沈小姐却把这个因素归结在自己不够美貌上,于 是花了大笔银子来重塑“自信”。     

第45节:第七章 破解健康中的困惑(3)     

  我想这种不自信,正是因为她性格上太自信造成的。接下来,我借助一些简单的对话让沈小 姐进入了浅度催眠的状态,提了几个看似很有趣的问题:   

  “假设你今天早上上学迟到了,你认为这是谁的错?”   

  “我妈,她早上要负责叫我起床的,迟到了就是她没按时叫我。”沈小姐嘟着嘴巴,很快进 入场景。   

  “到了学校,门卫不让你进去,你会怎么办?”   

  “我会大吵大闹,让他开门,要不就用眼泪吓吓他。”   

  “好了,你进到教室,发现大家都盯着你,你认为他们为什么看你?”   

  “因为我穿了一双新鞋,他们都很羡慕我。”进入催眠状态的沈小姐一脸骄傲。   

  “那么我可以肯定,你在睡着时候说的梦话都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故意说出来吓唬父母的 ,对不对?”等沈小姐完全清醒之后,我告诉她。   

  “啊!你怎么知道?”   

  从提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沈小姐从小受到父母溺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 习惯,当生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她总是能为自己开脱,把问题归结在别人身上,不愿意从 实际情况出发,找自己的原因。同时,父母过于宠爱让沈小姐的人格形成比较晚,达不到她 这个年龄该有的程度。   

  沈小姐很“自信”,认为自己没有过错,招聘失败并不是自己没找准方向,而是因为用人单 位“以貌取人”,自己容貌不好的根源是“父母的罪过”。很显然,以她思考问题的逻辑, 那么父母就该为自己整容埋单,该为她做出补偿,这样以来,她就不必再次去看别人的脸色 ,找工作了。她整容和恐吓父母的根源,在于她内心对这个社会和自我责任的逃避,而不是 不自信。   

  困惑破解法   

  我想,沈小姐本身的性格缺陷可能会随着她进入社会有所好转,于是建议她放弃整容,而 转向做一些正规的职业咨询;同时,我也告诉她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不断地进行自 我调节,“面由心生”会起到很好的美容功效,而且还不需要花一分钱。   

  这套日常美容操,很适合那些对自己容貌缺乏自信的人:   

  第一式:早上起床时,在心里默念三遍:“我是美丽的,我的美丽随着太阳开始绽放。”   

  第二式:洗脸的时候,照镜子,自己观察,找出自己美丽的地方,并由衷地发出赞美。   

  第三式:吃饭的时候,暗暗告诉自己:“我吃的这些对身体有好处,身体好了,我的皮肤和 身材也会越来越好。”并想象食物和饮料在体内进行美化反应。   

  第四式:走路或劳动的时候尽量告诉自己,是在锻炼身体,对保持身材有好处,反对因为疲 劳而产生的烦躁情绪。   

  第五式:如果遭遇情绪不佳,告诉自己保持微笑,微笑和心理平衡可以赶走坏情绪,也可以 赶走皱纹和毒素。   

  第六式:晚上睡觉的时候,跟自己说:“我今天过得很完美,我的情绪一直很好,我要睡饱 美容觉,明天会更美丽。”   

  加强式:每个人不可能有完美的容貌,对着镜子里不完美的缺陷,大声说出:“缺陷正是我 的特殊之处,我爱我的缺陷,因为它让我与众不同的美丽。”   

  过去了两个月,我收到沈小姐的电子邮件,她告诉我,现在她已经在某图书馆找到了一份 安定的职业,虽然工资一般,但是她觉得自己是在自食其力,也不想去美容了,因为她发现 ,美丽会消失,而魅力却会持久,所以她打算静下心来好好修炼自己的魅力。    

  Question 27厌食和暴食的怪圈   

  饮食只是我们的生理需求吗?如果人类只是满足口腹之欲,充饥而已,那么就不会创造出丰 富的饮食文化了。实际上,吃东西并不单纯完成填饱肚子这样一个条件反射,从某种意 义上说,吃东西折射出丰富的内涵,其中就有我们的心理需求。   

  艾琳脱下帽子,开始痛哭:“我还不想死,求求你救救我吧!”   

  我是通过心理咨询网站认识的艾琳,她今年32岁,她自己也不清楚怎么会染上“暴食症”。 这种病态持续了两年,严重的营养不良影响到了她的身体健康,曾经让她引以为豪的一头浓 密的长发,现在脱落得所剩无几,出门前不得不戴上帽子……她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 ,她现在严重的胃溃疡如果再不遏止,就有可能病变成癌症。她知道自己胃溃疡的根结在于 自己的“暴食”和“厌食”的交替发作。     

第46节:第七章 破解健康中的困惑(4)     

  后来,艾琳从网络上搜索出自己现在的问题属于心理疾病,通过初步沟通,我建议她来做一 次详细的咨询,找到解决的方法。   

  “你是减肥引起的饮食规律紊乱吗?”   

  “是的。”   

  两年前,艾琳在春节过后发现自己体重猛增到了60千克,于是她下狠心要减肥。具体到每天 , 她只吃蔬菜和少量水果,杜绝主食和一切肉类。后来成效不大,她就干脆只喝牛奶,什么都 不吃了。坚持了两周以后,她一称,发现少了5斤!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喜过望的艾琳体内忽然压抑的食欲开始袭来,吃了几块面包来庆祝之后 ,竟然发现节食的防线一下子溃败,她开始翻箱倒柜,把家里所有熟食品都吃完,连桌子上 放的快发霉的水果也不放过。吃完后开始腹痛如绞,只好到卫生间吐了个干净。这种情况基 本在她节食一周后都要暴发一次。   

  时间一长,她就掉进了这种节食→暴食→厌食→节食的怪圈循环中。   

  身体是再也没胖起来,但是健康问题却越来越显著,首先艾琳的牙齿已经出现松动和脱落的 情况;其次,由于营养不良,头发开始稀疏;再就是胃溃疡威胁到了她的生命。   

  “每次吃了很多东西后,我摸着鼓出来的胃,心里不断自责,干脆吐掉或者喝减肥茶排泄掉 ,心里才好受点,然后又忍饥挨饿来惩罚自己。”艾琳痛苦地描述着自己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暴食性进食障碍(bulimianervosa)的人表现为毫无节制地吃,接着用 呕吐或泻药等方式来清除体内热量,患有厌食性进食障碍(anorexianervosa)的人也可能 同时出现暴食性进食障碍。这两种情况的最终后果,会导致人活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