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王兵法之财富密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股王兵法之财富密码-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稳步拓展民营金融发展之路
  新希望集团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起步较早的民营企业之一,经过30年的努力,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可以说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共同前进。新希望的成长,见证了中国西部民营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苦历程。
  经过大浪淘沙,许多昔日红火的民营企业已消失得无声无息,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民营金融企业,也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出现了问题,被接管、清算或重组,给债权人的利益带来了损害,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也损害了民营金融机构的信誉。但与此同时,也有一大批年轻的、充满朝气的民营企业涌现出来,这些成功的民营企业所处的行业也在不断地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在民营企业涉足金融领域这方面,刘永好可以说是最早的弄潮儿。刘永好是民生银行设立的倡导者、提案者之一,也是民生银行的发起人和大股东之一。1993年,刘永好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这一年,刘永好与其他40多名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提案,希望设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的商业银行。这个提案得到了时任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先生以及###部领导的肯定和支持。1996年1月12日,经批准,我国第一家以民营资本为主的民生银行正式成立。从民生银行的成立开始,我国民营金融机构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民营企业在金融领域的发展也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 
  这十多年来,民生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十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一家有竞争力、治理结构比较健全完善的、综合营运能力和资产负债比较优秀的上市银行。民生银行堪称中国金融向民营企业开放的一块试验田,目前其主要股东都是民营企业。十年来,民生银行从亿元的发起资金,到现在差不多5000亿元左右的总资产,最近五年连续的综合成长率都超过40%,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它从一个侧面也展示了在新格局下民营企业在金融领域投资是可行的,风险是能够控制的,而且对国家、对社会是有帮助的。最近,国家决定中行、建行、交行等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这条道路非常好,这是国有大银行迈向市场化的重要一步,无疑会推动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向前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改革的成本相当大。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后,如果再出现大的风险,那么,埋单的就不单单是国家了,还会有其他投资人来分担,这样国家的风险就小一些,国家的负担就会轻一些。这说明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是完全正确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大老板〃是国家,有国家信誉做支持,具有较高的社会信誉,但在经营管理上,由国家来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实际上容易形成出资人缺位的现象。从治理结构的角度看,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把它们推向市场,就是要健全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向市场,就意味着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它、监督它,使它更加透明,治理结构更加严谨。推向市场,还意味着在监管方面除了国家监管部门监管以外,还有了更多的社会监督者,这对银行的健康发展和风险控制无疑有很大的好处。

刘永好——新希望(2)
投资民生银行,也给新希望集团带来了很大好处。
  第一,新希望作为民生银行的大股东,民生银行强大了,无疑可以提高新希望集团的品牌和信誉。第二,参股民生银行,使我们加深了对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和对金融企业管理过程的了解。第三,民生银行的治理结构相对比较先进,对新希望集团的公司治理有借鉴意义,也为新希望引进国际战略合作伙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第四,民生银行的业绩和分配都很好,股东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刘永好当初投入民生银行的资金,迄今已有超过10倍的回报。第五,培养了人才,通过参与民生银行董事会、监事会以及最高战略委员会的工作,充分了解了上市金融机构的运作轨迹和它的管理程序、办法、手段和措施,有助于新希望提高解决复杂的金融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刘永好以后在金融领域继续投资和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大有好处。 
  二、从饲料供应商到金融资本家 
  希望集团由刘氏四兄弟创建,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年销售达到83亿元。1982年他们从养鹌鹑、养鸡起家,9年后转向饲料生产,直到现在仍然是集团的主要行业。1995年,饲料业务按照地理位置分为两部分,东方希望由刘永行领导,总部位于上海;新希望由刘永好领导,总部位于四川成都。今天,刘氏兄弟也已经进入了房地产、电子产品、银行和保险等行业。  
  三、资本高级运作
  企业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和超越竞争对手;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运用资本高级运作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说到底:对于金融经济时代的企业家来说;学习的目的是要提高企业家资本运作的能力;新希望刘永好之所以能稳步发展;并保持其较强的竞争力;主要是其资本运作的成功;资本运作的成功;保障了企业发展永远不缺资金;资本运作的成功;保障了企业永远有高利润。当企业发展不缺资金;又有高利润时;再准确把握大的机会就较为轻松。这样的企业家才能成为资本大鳄。
  刘永好的成功一是抓住了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成为先富起来的人;二是其不断转型;成功地向金融资本市场发展;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自已。我们试想一想;就算全中国买饲料的人都只买刘永好的饲料;刘永好能赚多少钱;能有今天的财富吗?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刘永好的成功是其向金融资本市场转型发展的结果;这就是刘永好与他同时代先富起来人不同的地方;正是这点不同才造就了刘永好与他同时代先富起来的人不同的结局;否则;刘永好也只能是与他同时代的暴发户一样被社会淘汰。刘永好的财富密码是其成功地向金融资本市场转型;并且能创造性地运用资本市场的平台;为自已的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是资本市场成就了刘永好的财富梦想。
  作为投资者我们评价上市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要看其是否具备创新发展资本高级运作的能为和眼光;21世纪是是金融经济时代;企业家不懂金融和资本运作迟早是要被社会淘汰;作投资者我们只投资能把握好资本市场财富机遇的企业家。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苏宁电器张近东(1)
一、张近东简历
  张近东,男
  1963年3月 出生于安徽;
  1984年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
  1985年至1989年 任职于豪威集团;
  1990年 创立苏宁家电,专营空调;
  1993年 苏宁成为全国最大的空调经销商,并保持至今;
  2003年 被选为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2004年 在张近东的领导下,苏宁电器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张近东大学毕业后曾在一家服装企业工作。1990年,在南京宁海路一家不起眼的门店里,苏宁电器诞生了。12年后的今天,“苏宁”已发展成为拥有300家连锁企业、6000多名员工、年销售额达48亿元、年上缴税收7600多万的家电大鳄,而身为苏宁电器掌门人的张近东也被封了不少绰号,像“家电大鳄”、“价格屠夫”等,其实殊不知张掌门最满意的一招既不是价格战,也不是三天开两家店的“克隆”游戏,而是一招—苏宁模式(服务)。依靠独特的服务理念,苏宁电器成为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二、 苏宁电器的管理理念
  以速度取胜
  当一家100平方米的小店在14年里膨胀了几万倍,当100多家大店超过120亿元的销售规模把企业最终推进民营前十强。
  在2004年,早已将目光聚焦于资本市场五年之久的张近东,终于驾驭苏宁踏上了广阔的资本疆土。7月21日于深圳中小企业板的成功上市,使苏宁电器成为首家直接登陆国内A股市场的家电零售企业,而在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之下,其股价当天涨幅即达,并在短短几个月内一度冲破五十元,超过发行价三倍,且至今仍遥居中国沪、深股市第一高价股。
  苏宁尽管100%是张近东个人投资的产业,但为了上市,为了企业的未来发展,张近东还是主动将自己的股份稀释至48%,而上市后更只有35%。苏宁的几位高管都拥有了数量不等的股权,随张近东一起身价跃超百万元、千万元。  上世纪90年代初,张近东看准“空调行业服务量大、价值高”的前景,在南京淮海路租下一个小门面,专营空调,并从一开始就建立了自己完整的配送、安装、维修一体化服务系统,专门组织了300人的专业安装队伍,免费上门安装。而这一今天看来天经地义的服务,在当时却对消费者很有感染力,苏宁由此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迅速发展。
  1999年,张近东带领十岁的苏宁步入二次创业时期,从单一的空调业务全面转向综合电器业务。在2003年3月,张近东更首创电脑、通讯、家电融合的“3C模式”,并将之视为家电直销的第三代经营模式大力推行,在多处实现成功复制。
  “规模压倒一切,速度决定命运”,在这样的信条下,张近东酝酿缔造的家电连锁王国已然初具规模,并演绎了快速连锁扩张的“传奇”进程。
  2001年,苏宁平均40天开一个店,经营面积平均3000平方米,净利润2525万元;2002年平均20天开一个店,经营面积平均4000平方米,净利润5856万元;2003年平均一周开一个店,经营面积平均5000平方米,净利润9890万元。
  在这样的高速扩张下,目前苏宁在全国建立起了十二个大区、四十多个子公司,连锁店总规模已突破百家,总经营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形成了北至哈尔滨、南至广州,西至成都、昆明,东至上海、宁波的全国横向连锁网络架构;在进入的市场类别上形成了从直辖市到省会城市、从地级市到发达县级市的完整的纵向连锁体系;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形成了从核心商圈的3C旗舰店,到次商圈的中心店,再到社区店的完整区域布局体系,从而使“苏宁电器”这同一连锁品牌但不同经营特性的各类连锁店体系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所形成的差异化需求。

苏宁电器张近东(2)
2004年上半年,拥有庞大连锁市场网络的苏宁电器完成销售额亿元,名列商务部2004年上半年全国商业连锁企业第三位。而2004年8月,苏宁更成为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20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
  除此以外,利用巨大的###络带来的扁平化渠道优势,苏宁还顺利地实施着多元化战略。2004年3月15日,苏宁在南京山西路的3C航母店正式开业,至此,苏宁已将经营范围成功扩展到了以手机、电脑、数码为代表的信息家电和通讯器材业务,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三次转型。
  而似乎永远不会满足的张近东还带领苏宁在2004年年初开始进入汽车销售业,一所投资高达4亿元的全国首家AutoShoppingMall,也是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综合性汽车销售中心—苏宁环球汽车城。从电器流通到电器制造、从贸易到生产、从传统产业到电子商务,零售业巨头苏宁从容享受着各个产业之间互补的增值效应。
  三  资本运作成就一代英豪
  笔者认为,零售行业的富人是最近一年中国财富增速最快的人群,零售业富豪人均财富增长308%,其中张近东是一个样板:由于2004年苏宁电器上市,张近东个人财富陡增517%。
  实际上,张近东为苏宁上市足足筹备了5年。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正式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交易。当日以元开盘价高价开市,股价一路攀升,至下午收盘每股报收元,涨幅,一举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张近东身家也因此一夜超过12亿元。在国证券市场2004至2005年的熊市,苏宁电嚣成为中国股市不可多得的牛股 ,显示了张近东在资本运作上的过人之处,和其成就资本大鳄的手法和心态已经成熟。
  苏宁电器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一直稳居中国股市第一高价股,股价屡创新高,一度突破70元大关。张近东身家也水涨船高,从上市之初12亿元暴涨到如今22亿元。加上张近东其他资产,身家超过30亿元。 张近东的财富能快速增值主要的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没有资本市场就没有张近东今天的财富和企业发展;所以;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是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投资者只投资那些优秀的企业家;只投资那些真心回报投资者的企业家; 只有大量诚信而优秀的企业家旗下优秀的上市公司能为社会和投资者创造财富时,整个资本市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资本市场的春天才会来临。
  证券市场是一个物欲横流、鱼龙混杂的场所;又是一处汇集智慧、永远创新的地方;它时时投机充盈;刻刻险情迭出;但它永远集聚商机;洋溢活力;充满挑战性;它是一个极富人性的地方。我们破译上市公司的财富密码;为的是让投资者投资时更准确地把握财富机遇。
  

资本市场水有多深(1)
理财分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个人理财又分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生活理财中国人都会,本书中我们重点谈投资理财,投资理财专业性较强,不是简单地设计理财规划就能解决的。
  朋友们在进行投资理财时,看清资本市场的潮流方向,跟准大趋势是投资理财的关键。比如:从1996年至2005年投资理财,如果投资中国的房地产,对大部分人来说就很容易获利,风险也低。还有2001年至2005年如果投资石油、煤炭、黄金、铜等金相关金融衍生产品,也是风险低,利润高的投资理财思路。俗话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投资理财对潮流趋势的判断错误,就会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