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0位首富人发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100位首富人发迹-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的角色决不简单,数以千万计的资金随时在全世界范围内调动,只有阿布拉莫维奇最信任的人——伊丽娜才可能完全了解所有的资金走向。

  聪 明 之 志

  阿布拉莫维奇曾向媒体表示,他收购切尔西俱乐部不仅仅是一种投资行为,同时也为了满足自己的嗜好,“为它(切尔西)花钱意味着成功和奖杯”。在这位谁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钱的富翁眼中,也许购买一支球队只是多了一个玩具而已。阿布拉莫维奇生活上也非常奢侈。他有1架波音767私人飞机,拥有世界第四大豪华游艇。在莫斯科,他有1套占地99英亩(约0.4平方公里)的大庄园;为了去德国巴伐利亚滑雪,在那里买了1套城堡;在英国苏塞克郡,他花1500万英镑买下一处豪宅。

  尽管他花钱如流水,还是有人把阿布拉莫维奇称为俄罗斯所有金融寡头中“最聪明”的一个,因为他是个行事非常谨慎的人。在叶利钦退休后,阿布拉莫维奇就立即向普京示好。与其恩师别列佐夫斯基不同的是,阿布拉莫维奇是不必因财产来源接受司法调查的少数亿万富翁之一。

  愿富豪一路走好

  尽管日子过得还算太平,俄罗斯政府已指控阿布拉莫维奇掌控下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未能向政府支付10亿美元税款。该公司确认,俄税务局已向其发出通知书,称公司在2000-2001年没有上缴足够的税款。人们不免要问:阿布拉莫维奇会不会步俄罗斯首富、尤科斯公司前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后尘?

  然而,与霍多尔科夫斯基不同的是,阿布拉莫维奇个人并没有被指控逃税,税务争端只涉及西伯利亚石油公司。该公司已对税务部门的指控提出异议,认为公司是通过合法途径为自己减少税款。对阿布拉莫维奇而言,麻烦并没有影响其财富的增长。




世界超级船王包玉刚
03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财富英雄:世界超级船王包玉刚

  包玉刚由一条旧船起家,20年间成为拥有200艘巨轮;2000万吨位的世界超级船王,之后进军地产、金融等行业。仅其航运财富即达115亿港元。吉普逊船只经纪公司,1977年给世界十大船王排序,包玉刚排行第一,登上世界第一船王的宝座。

  无疑,包玉刚在蓝色的大海里掘得了第一桶金,这一桶金掘的很苦,也展现了包玉刚作为世界超级船王的高超手腕。他有了这桶金之后的精彩之作;“九龙仓之战”更让人拍手叫绝。

  少 年 磨 练

  1918年,包玉刚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钟包村。包玉刚,即是中国老百姓心中那位青天大老爷包拯的29代孙。包家历代读书做官,但到包玉刚的太祖父包奎祉一代,屡试不中,遂走上宁波人惯于做买卖的道路,并积累起不菲的家资。

  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秉承祖业在湖北汉口开一家鞋铺,常住武汉。后来包玉刚一家搬到香港。

  1926年,包玉刚8岁时入宁波市最著名的小学叶氏中光小学读书。父亲每次探家,都要绘声绘色地讲些武汉的事。久之,武汉这座辛亥革命时的重要城市和做过国民政府驻地的江汉城市,激起了包玉刚的热烈向往。他10岁时,就与母亲商量,让他去汉口读书,也好开眼界见世面。

  包兆龙想想儿子多读几年书也好,就将包玉刚送进了一所中学,在包玉刚快初中毕业时,包兆龙给儿子谋到个活计:到一家燕梳行当学徒。燕梳行是类似现在的保险公司的机构,父亲一心要把儿子早日引入生意场。

  但是包玉刚那时的理想是读书至上,心没有放在生意场上。包玉刚仍旧半工半读,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去敲大学的校门,母亲在家给他选定了一位叫黄秀英的本地姑娘,1937年春夏间,择定了吉日良辰,命包玉刚回家完婚。

  包玉刚夫妇完婚时,正值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乱中,包玉刚谋到了一份中央信托局的工作,并很快成为业务骨干之一。8年间,辗转于上海、衡阳、昆明、重庆。

  抗战胜利后,包玉刚被任命为上海银行业务部经理,由渝抵沪。1946年他被提拔为副总经理,主管放贷部门。放贷部门被称为银行的排水口,是银行业务中最重要的一环,将此部门交给一个28岁的年轻人主管,可见上级对他赏识之至。

  遗憾的是,此时的上海乃至整个国民党统治区的金融,已病人膏盲。通货膨胀,钞票贬值,日甚一日。上海有人形容:“你走进一家面店吃面,要先付钱,不然到面端上来时,价钱已翻了一倍。”

  1948年,包玉刚看够了风雨飘摇的国民党政权的混乱,他毅然辞职,于1949年3月携家飞赴香港。

  包玉刚携家抵港后,与先期而至的父母以及兄弟姊妹汇聚到一起。凭着父亲赴港前变卖的几十万元的资财,搞起了贸易。贸易项目主要是趁朝鲜战争的机会,向内地转运了某些战略物资。但是,随着1953年朝鲜停战协议的签字,父子的事业面临着新的抉择。转做什么呢?父亲主张搞房地产,因为包兆龙看到,从1949年到1952年,香港人口猛增150万,住房困难相当突出,一家几口人同睡一张床的情景随处可见,搞房地产准能赚钱。

  步 入 航 运

  包玉刚则极想投人海运业,因为他从全球的目光着眼,看到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走向复苏,各国各地贸易大增,而贸易主要靠船运,海运业必将大发展。香港有天然的深水泊位和码头,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贸易的优惠条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船只。

  香港有70平方英里的港口,每年的吞吐量达3000万吨,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包玉刚终于看清了眼前的机会,到大海上开辟事业。

  包玉刚的决定引起普遍反对,朋友劝他,航运虽然能赚到大钱,但正如古人所说,水能载舟,水也能覆舟,海上风浪无常,危险极大,有很多人搞了几十年航运,到头来却落得个倾家荡产。

  父亲阻止他:中国有句老话,叫不熟不做,你对航运业了解多少?买一条船动辄千万元,你才有多少钱?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赞同包玉刚搞航运,包玉刚少年的朋友郑炜显就非常理解和支持他。郑炜显一听说包玉刚投身航运业的想法,立即意识到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一步,他鼓励包玉刚说:“一个高明的企业家与一个赌徒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能审时度势,随时捕捉稍纵即逝的机遇。”他对包玉刚分析道:“你虽然未搞过航运,但你有很多别人所没有的有利条件,你曾经在好几家银行干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调配资金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就算是正在搞航运业的人也未必比得上你;这几年你搞进出口贸易,世界各地的行情你熟悉,商场中的风风雨雨你也经历过,所有这些对你转行搞航运都是宝贵的财富。只要发挥你的优势,一定会成功。”朋友一番话,包玉刚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可是,一艘远洋货轮动辄上百万上千万英镑,如何买得起?即使旧船也要数十万英镑,相当于几百万港元呢!包玉刚想向银行贷款,但是,自己没有资产抵押,更没有大财东给他担保。无奈之中,他想到了往日有业务往来的会德丰银行的乔治·马登。

  马登在自己豪华的办公室里接见包玉刚,耐着性子听完包玉刚一番发展航运的动人计划之后,说:“年轻人,海运是一个危险的行业,弄不好,你会把最后一件衬衫也输掉的。”

  “马登先生,我已向您分析过,我有成功的把握。”“但是航运业投入巨大,你有足够的资金吗?”马登的口气相当轻蔑。

  遭此奚落,包玉刚的心似乎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但他克制住了,平静地说:“马登先生,也许我今天还买不起旧船,但不等于将来买不起新船。”

  包玉刚掷给对方的这两句话,分量不轻,使马登一愣。这位英国老板习惯性地转动着手中的笔,以关心的口气对包玉刚说:“既然你这么有兴趣、有信心搞航运,那么我把格兰斯顿勋爵号卖给你吧。这船是二战中建造的,优质钢板,焊接牢固,轻便快速。价钱吗,40万英镑。如果你要买,我可以给你提供70%贷款。”

  包玉刚无功回香港不久,又从船舶经纪公司得知,英国威廉逊公司有一艘旧船想脱手,要价22万英镑。他想22万英镑是经纪公司开出的价钱,其中是含了经纪费的,如果直接从威廉逊公司购买,定会便宜。

  包玉刚不再借款,他说服父亲倾其家中所有,又游说亲戚朋友帮忙,多方凑集了20万英镑,再赴伦敦。

  威廉逊公司同意将载货8200吨、船龄28年,名叫爱瑷纳的商船卖给包玉刚,价钱就是20万英镑。包玉刚让威廉逊公司把船检修一遍后,又雇人把船的外观漆上醒目的新颜色,不知底细的人,误以为是条刚下水的新船呢,爱瑗纳的名字也改成了“金安号”。

  当“金安号”从英国启航驶向香港,途经印度洋的时候,运筹帷幄的包玉刚已经办好了两件事,一是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二是与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

  金安号迎着朝阳,犁开海浪,驶向东方。站在船头甲板上的包玉刚,心里充溢的是喜悦和凝重,他的第一艘船劈开太平洋的波浪驶向前方。

  黎明,包玉刚的船迎着朝阳进入海湾。早已候在岸上的家人们发出一片欢呼,包玉刚领大伙上船参观,4个女儿像小鸟在船上跑来跑去,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

  包玉刚旗开得胜,首战告捷。以后几年中,他在二手货市场上大量购买,40多艘船都是用这种办法买进的。投资造船是在1961年才着手进行,他的第一艘新船是在1963年1月才离开船坞的。 

  经营那些船只的公司名称定为“环球造船集团公司”,反映了它的全球活动。

  宝 座 落 定

  1975年,包玉刚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他的环球集团所属运油船和干货船达84艘,赢得了“东方奥纳西斯”的称号。一位香港记者问他:“包先生,你作为一个中国出生的人,在国际航运界和金融界做出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你有何感想?”

  包玉刚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回答:“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以勤劳、诚实、厚道闻名于世。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过去在国外创业所遇到的困难,往往比其它国籍的人多,不信任和白眼都时常碰到。要想做出卓越的成绩,只有靠我们自己埋头苦干,用我们的勤劳战胜困难,用我们的诚实取信于人,那种依赖外国政府给你资助或给你津贴的幻想是不现实的。一旦我们的事业顺利时,却不可妄自尊大;当事业不顺利时,也绝不卑躬屈膝。人应该始终保持他的尊严和自信心。”

  1979年夏,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九龙仓闪电战”,船王从巴黎飞到伦敦、旋即又从伦敦赶到香港,运筹帷幄,游说各方,与李嘉诚秘密会谈,向各公司老板筹措资金,通宵达旦,头不挨枕,但他毫无倦意。筹集到21亿港元之后,他红光满面召开全港记者招待会,一个回马枪,杀得“怡和洋行”叫苦不迭,拱手让出九龙仓。

  1980年,包玉刚的环球航运集团的船队已发展到200多艘,成为世界上拥有船只吨位最多的船王。环球航运集团除在香港设有代理公司之外,还在百慕大、东京、伦敦、纽约、里约热内卢以及新加坡等地,共设立了20家子公司或代理公司,所属船只分别在利比里亚、巴拿马、英国或香港注册。

  1985年2月,船王出价250300亿港元,一举收购会德丰。

  1986年初春,船王耗资2亿港元,收购了港龙航空公司30%股权,出任港龙航空有限公司主席,开辟了香港至杭州的航线;

  1986年8月,船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惊人速度,集巨资大举购入英国标准渣汀公司的股份,迫使莱斯银行收购渣汀的计划宣告破灭。

  人生七十古来稀。当包玉刚年近70岁时,仍是耳聪目明,身板笔挺,皮肤红润,肌肉富有弹性,而且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胆魄惊人,办事雷厉风行。这就是运动所赋予他的青春活力。这种青春活力给他带来了事业的兴旺发达。

  1991年9月23日,包玉刚在家去世,享年73岁。

  喜好书法的包玉刚,在练习书法的时候,经常会写到李白的这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包玉刚年轻时的志向,同时也是他年长时的成就。包玉刚身上具备的这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精神,帮助他创立了毕生辉煌的事业。 

  俊杰辈出后继有人

  在航运方面,包家人都做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因而从包玉刚1986年退休之后至今,船王家族的航运事业、政治事业和慈善事业都在前面的基础上顺水扬帆,搞得有声有色,并没有因为船王的不幸辞世和全球航运事业的低潮而受到太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全球航运事业的低潮,运费跌至谷底。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几家著名的航运公司都面临巨大的经济困境,不少甚至要倒闭。老船王却有先见之明,早在80年代初就已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最好的准备,陆续把船只数目减低。在其长女包陪庆之夫婿苏海文博士接受出任香港和百慕大环球航运集团主席之后,也坚决贯彻和灵活运用船王的既定方针,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共出售了140艘船,10年后旗下船队船只由全盛时期的300多艘大幅下降至50艘。结果,在航运事业最低潮时期,环球航运集团依然毫发无损,而且企业财政状况比以前更加稳健。

  稳妥的运作,加上造船价格的下降,环球集团的航运事业终于渡过艰苦时期。于是,在1986-1987年期间,苏海文博士开始小幅度增加船队的船只数量,从韩国订制了6艘载重250;000吨的超级油轮。后来,又从日本和其它船东手上购买了11艘同类的二手运油轮,批载重量达到150;000吨的货轮。同时,不断出售和拆卸船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