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管理日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云管理日志-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态,才有可能前进。
  永不放弃谁都会说,真的撞头后是否会放弃?我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是很深刻的,创业的人也是这样,人要成功,就要永不放弃。大家都认为中国是不可能搞电子商务的,没有诚信体系,没有银行支付体系,没有网络的建设,宽带这么慢,大家都认为中国人要讲关系和喝酒才能做得成生意,怎么可能在网络上做起来,所有人都这么讲,但我坚信一定会实现网络上的交易。中国的电子商务缺少了诚信体系、市场体系、支付体系、搜索和软件,没有这些怎么办?那就将它一步步建设起来,创业者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准备好了再去创业,那成功的人就不会是你了。
  ——马云2008年在深圳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马云看上去很矛盾,一方面他强调“拥抱变化”,另一方面又非常强调“永不放弃”。但是,最关键的是,马云非常清楚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要“永不放弃”;有时候,暂时的放弃是为了永不放弃。永不放弃已经成为马云的一个标签。马云在收购雅虎中国时,曾经说“经济条件、经济利益、办公条件我们都可以讨价还价,但有些是不能讨价还价的,那就是企业文化、使命感和价值观,我们的企业是一个由使命感驱动着的企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创办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做102年的公司”。
  行动指南
  学会“拥抱变化”,学会“永不放弃”。
   。 想看书来

1月30日 我不会有第八家公司
做生意还要讲究风水。你觉得好就是好,你觉得好就会越来越好,所以我们7家公司的布局:第一是B2B,第二是淘宝网,第三是支付宝,第四是雅虎中国,第五是口碑网,第六是阿里妈妈。我们不会有第八家公司,除非他们把我给开除了。我们到目前为止经营状态还是不错的,淘宝网今年是第五年,第一年我们做了8个亿,今年我们要突破1 000亿。
  我们希望在10年内能超过沃尔玛成为全球零售业的老大,沃尔玛在中国2006年全年的销售总额是7?6万亿,淘宝要做到非常困难。
  我们发现,沃尔玛在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中,制造了很多种形态,在20世纪他们是为制造业做定制,但现在出现了互联网和淘宝以后,我们将逐步实现为消费者定制个性化产品。
  人类已经开始走向个性化,而加速的电子商务使制造业定制走向为消费者定制,所以淘宝会为人类社会作很大的贡献。
  ——马云2008年在北京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7”真正会成为马云的风水数字?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一个小虾米的鲨鱼梦一步步地接近,如何保证自己仍然保持创业期的活力。这种创业的“风水”,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气场”。在马云身上,这种创业气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保持一种奇特的战略思维;一是聚焦的理念。
  行动指南
  你的创业气场够强大吗?一要奇特,二要聚焦。
  

1月31日 傻走了9年
一个企业没有竞争对手是很痛苦的,我以前说过这句话,大多人说我很狂妄。我们这两年走得不错的原因是坚信电子商务会帮助中小型企业,改变社会。我们真的是傻走了9年,原先很多人跟着我们,后来很多人都开始不干了。
  我记得前段时间我在深圳跟一个客户交流,他说他们面临这么大的竞争没法生存,光做手机的企业就有几千家。我就问自己,中国有那么多人才吗?一定没有。一个月会成立1 000家公司?一个月会倒闭1 000家公司?所谓品牌就是别人都死了,你还活着。
  我发现阿里巴巴走到现在为止,没有竞争对手,我们必须培养良好的生态链竞争体系,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有一点想告诉大家,阿里巴巴至今为止没有改变过第一天的梦想——帮助全世界的中小型企业发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希望阿里巴巴坚定不移地抓中小型企业,这是我们的使命,这不会改变。
  我们要围绕三个阶段——生存、成长、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生存就是找到买家、卖家;成长是培训、软件;发展是融资。
  ——马云2008年在北京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2007年11月6号,阿里巴巴上市,马云说过一段话:“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感受,特别有意思的是,阿里巴巴上市,11月6号的那天开始我突然变成英雄了,11月5号还有人说我的模式不行,11月6号上市以后股价一涨,人们都说这个公司有前途,可我还是我。”的确,很多人看到创业公司IPO时的辉煌,却没有看到创业艰难期那种“傻走”的悲伤。
  行动指南
  伟大是熬出来的,培养一种“傻走”的坚持精神。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月1日 说服农民上网卖兔子
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也不错,现在阿里巴巴中文网站的会员有36万,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给大家讲个故事,这是两个月前,浙江省衢州市委书记带着参加浙江省两会的代表来感谢阿里巴巴,在阿里巴巴考察时讲的故事。有一阵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网站上有三四百个农民上来发布信息,卖大蒜的、鸭子的、兔子的,什么都有,而且信息发布得很简单“我卖兔子”,成群结队的过来,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他们的市委书记来过以后才知道原因。
  衢州是浙江比较偏远的地方,当地政府知道要把他们的产品卖到外面去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网络,所以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做了一个调查:他们找了全世界40个商业网站进行测试,发布同样的信息出去,经过一个半月测试,75%的反馈是从阿里巴巴来的。于是他们就跟农民讲,用阿里巴巴。有些农民不相信,刚好衢州建高速公路到一个村,村口有两棵大树,要么砍掉,要么搬走,农民就说如果你能用网络把这两棵树弄走,我们就用。办公室的人回去后,真的在阿里巴巴发了一条信息,两个礼拜以后,金华有人把树买走了。树一买走,农民就相信了,这个东西真管用,就一哄而上,有一个公司为400户农民卖出了价值1 200万人民币的兔皮。
  ——马云在2001年89届广交会阿里巴巴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领导者必须学会领导他人、发表演说、说服别人,学会与人谈判,学会启发、激励、促进员工成长,以及在困难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马云就是这样一个高明的“蛊惑者”,在阿里巴巴的早期,如何说服更多商人上网是一个难题,马云的很多“蛊惑之词”,就是鼓动商人上网、做电子商务。其中,农民商人可能是其中最难说服的客户,所以,马云早期的很多案例都是讲农民商人,讲阿里巴巴如何鼓动农民商人“上网卖兔子”,有很强的说服力。
  行动指南
  搞定你最难搞定的客户,这会让你在商业的进程中迈出很大一步。
   txt小说上传分享

2月2日 为什么感谢全球化
几个月前到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我感觉好像进了监狱。很多人*示威,抗议经济全球化。后来我在《华尔街日报》写了篇文章,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个好事情,以前做坏了,以前只有大公司才做得到。大公司有钱、有技术、有能力在世界各地设厂,搞办事处。而今天互联网是给中小型企业提供机会。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把产品打到世界各地。所以现在许多企业不在国外设立办事处,而在阿里巴巴建立网站来找它的买家和卖家。网络使中小型企业迅速走向全球。
  ——马云在2001年89届广交会阿里巴巴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达沃斯是马云与外界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2001年,马云初次到达沃斯的路上还是满腹抱怨,想着以后再也不去了,但是,在达沃斯论坛上,他被迷住了,接连去了6次。“达沃斯是一个说狂话、空话的地方,总是能够给我方向感。”马云第一次去达沃斯,甚至看到了碉堡、沙袋和机枪。“大厅里的企业家在台上谈希望全球化为人类作出贡献,门外*的人则对这些企业家破口大骂。”在这种“反全球化”的浪潮中,马云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遗余力地拥抱全球化。
  行动指南
  在反对声中坚持自己的目标与使命,才是真正的考验。
   txt小说上传分享

2月3日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1999年3月,我去新加坡出席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发现85%的演讲者是美国人,85%的听众是美国人,举的例子全是美国的。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就站起来说,我也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但我觉得“亚洲是亚洲,美国是美国,中国是中国”。当时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找出一个中国和亚洲特色的东西。
  首先,我发现亚洲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大家都想自己做老板。第二,互联网的特色是个性化,而不是集团化。网络的用户是以个人为中心,而不像EDIEDI;即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译为“电子数据交换”。它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编者注。时代那样以企业为中心。
  我另外一个发现是,大家在游长城时总喜欢在城墙上写上“××到此一游”,这表明BBS是亚洲喜欢的东西。我还有一个观点是互联网时代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所以我觉得要做一个信息精,做一个亚洲任何企业都会用的东西,为中小企业服务。美国的模式是以大企业为主,它们的工作是把自己的供应商搬到自己的网站上来,它们一套软件要100万美元。中国没有多少企业买得起100万美元一套的软件,即使买得起,也不一定用得好,中国企业的流程不一样。中国特色的B2B就是Business people to Business people。
  ——马云在2001年第89届广交会阿里巴巴会员见面会上回答会员提问
  背景分析
  阿里巴巴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但是,这种“中国特色”也被深深质疑,马云则不断为这种“中国特色”正名。有一次,他则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话为自己证明:当前世界互联网的5个典型企业,跨媒体多平台以AOL为典型,B2C以亚马逊为典型,C2C以eBay为典型,门户以雅虎为典型,B2B今天以阿里巴巴为典型。亚洲人走出了一个为亚洲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典型,并为世界IT界所认同。
  行动指南
  一定要找出你最鲜明的特色,并向所有人解释这种特色。
  

2月4日 网络比现实更难骗?
到目前为止,被骗的投诉只有三起,其中只有一起可能和网络有关系,是一个学生想做点小生意卖IP卡,跟人通了几封信,就把一万块钱汇到对方账户。还有两起,一起是人也见了,饭也吃了,还是被骗,这和网络没什么关系。其实网络比现实社会更难行骗,因为商人很小心,人没见过,底细不知道是不会做生意的,所以大家只需要留个心眼。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我们的收费会员推出后,我们将给每一位付费会员建立一套网上资信体系。信用是阿里巴巴目前的头等大事。中小企业现在没有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会关门。我们将建立阿里巴巴信用制度,和许多第三方公司合作,这是一个收费的服务。
  ——马云在2001年第89届广交会阿里巴巴会员见面会上回答会员提问
  背景分析
  对马云而言,早期受到商人们的最大质疑就是:网上被骗怎么办?马云对这一难题的回答显然经过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是给出了一个数据,他说,被骗的投诉只有三起,这个数字的可信度值得怀疑,但是体现了马云的沟通逻辑。其次他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行动指南
  对一个创业公司而言,如何面对客户的诚信质疑,是一个战略问题,要有沟通技巧,更要有解决方案。
  

2月5日 如何成为哈佛案例
这两年客户越来越多,从去年开始,我们的市场推广费用是“0”,很多人说我们的品牌在海外越做越大,这次我们去台湾,当地的反响也很强烈。哈佛商学院今年把我们作为案例,我感觉他们是把我们当一个奇迹在看,他们觉得这家中国公司有点儿奇怪,一年内在海外的影响这么大。
  其实我们不是奇迹,我们付出的代价和努力与其他企业一样,从1995年到1999年我们经过了5年的痛苦积累,我相信明年阿里巴巴会更好。对于那些失败的教训,不光是我们犯的错误,中国所有网络犯的错误我们都会存起来,我们知道这些错误后就会尽量少犯,今年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形势下哈佛把我们作为案例学习,主要是由于会员对我们的支持,社会对我们的支持。
  ——马云2001年在诚信通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在马云的“蛊惑”策略中,他经常用一个著名品牌来推动阿里巴巴品牌,比如,早期《福布斯》报道阿里巴巴,哈佛把阿里巴巴选为案例,都成为重要的品牌助推器。这让人想起另一个创业家牛根生,他有一个叫“王妃原理”的理论,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奇怪的理念,其核心意思是:戴安娜嫁给了查尔斯王子,于是成了王妃,否则,永远是平民。比如,蒙牛选投资商找到了摩根,那么,摩根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信誉就转化成了蒙牛的信誉。2004年,蒙牛在香港上市,创造了当年最高的认购率,可以说是这种王妃原理的集中释放。
  在沟通中,马云也擅长利用这种“王妃原理”。
  行动指南
  你是否擅长使用“王妃原理”,巧妙提升自己的品牌。
  

2月6日 为何强调制胜中国
可能会有些媒体朋友注意到,我从去年10月开始调整阿里巴巴的策略,叫B2C即back to China。去年9月10日,“西湖论剑”的第二天,我们回到公司开了个会:公司开始进入高度危机状态,公司战略调整打向国内。
  我们在今年三、四月互联网情况开始不好之前就开始裁员,当时觉得风头不对了,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