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较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的较量-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美方:“使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的专利法已经实行了多年,却始终未在向国际标准靠拢方面有什么新的进展。尤其是对药品和利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不授予专利权,这就造成了我国的专利产品在中国大量被仿制。”

一、“我们是在与强盗谈判!”(5)
中方:“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今后专利法的修改中予以解决。”
  美方:“我们要求中国尽快修改专利法,加入保护药品和化学物质的条款。中国应该在明年就完成对一些条款的修改。”
  中方;“何时修改、如何修改中国专利法,这完全是中国的内部事务。美国没有权利对中国的立法工作提出时间表。”
  美方:“大量仿制我国的专利产品,难道只是你们中国的内部事务吗?作为被侵权的一方,我们有权利对中国制止侵权的法律问题提出要求。”
  中方:“立法问题由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而不是我们谈判代表能够决定的。同样的道理,你们美国贸易代表处能够支配国会吗?你们可以发出命令要求美国国会于某年某月修改某部法律吗?”
  美方不得已退了一步:“在中国立法机构对专利法进行修改之前,我们要求中国政府采用行政措施,保护美国药品和化学物质的专利在中国不受侵害。”
  关于专利的争论,使中方感到相当被动。
  中国确实存在着对美国药品的仿制问题。我们无法否认这个事实。尽管这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对外国药品进行仿制。但这种仿制毕竟是不光彩的,毕竟是侵犯了发明者的专利。发明一种新药,从新化合物的筛选到批量投入生产,往往需要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平均花费2亿美元;如果利用逆向工程对其进行仿制,花几百万美元、用十几个月时间就能达到同样目的。大量的仿制,使发明研制者及企业的巨大投入得不到应有回报,甚至,可能血本无归。美国每年用于新药研制和开发的费用达到100亿美元,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自然,他们要极力争取药品的专利,反对仿制。美国人对此耿耿于怀,绝对是有道理的。
  所以,要想在谈判中取得主动,就不能老在药品问题上兜圈子。中方代表意识到,如果总是被动应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不能在谈判中获得有利地位。于是,他们调整了谈判策略,开始主动进攻。
  中方:“美国在专利保护上也未必尽善尽美。美国专利商标局违反巴黎公约的原则,对外国专利的申请采取歧视政策,对美国国内的侵权行为不予处理。这难道符合国民待遇原则吗?”
  美方:“你们能拿出证据来吗?”
  中方:“当然有证据。”
  中方代表摆出了美国专利商标局歧视国外产品的一些实例。
  中方的商标问题专家也上前助战:“你们这个专利商标局的问题,我们还没有算账呢。这里,我们带来了中国一些企业的反映。比如说吧,我国青岛啤酒商标在美国被侵权案,拖了很久,至今没有解决。”
  美方对此不置可否。
  中方继续进攻:“你们核准美国一家公司以中国国名‘CHINA’作为商标注册,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也是对中国国名的不尊重。”
  美方陷入被动,很恼火:“现在我们是在调查中国的问题!”
  中国:“谈判是平等的,也不能无视美国的问题!”
  美方:“中国的专利法达不到国际标准。”
  中方:“美国的专利法也离国际标准很远。”
  美方:“无论如何,中国必须尽快修改专利法。”
  中方:“美国也必须修改专利法,删除那些对国外申请者进行歧视的条款。如果自己达不到国际标准,有什么理由来指责别人?”
  双方代表围绕专利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嗓门也越提越高。
  谈判厅的情形是,一个代表在前面冲锋,其他代表在后面助战。一会儿是一对一的辩论,一会儿是集体对集体的舌战,一会儿有条有理的陈述,一会儿是逐句逐句的反驳,有时所有的人都激动起来,众口齐开打起乱仗。
  此时的谈判场面真是火爆爆的。
  一番激烈舌战之后,双方代表似乎都觉得有点累了,于是重又开始平心静气的理智的讨论。双方代表把所有的分歧理一理,把两个国家的专利法文本摆在一起进行对照,这时就发现,两国的专利制度存在着巨大差异。
  由于有了这种更为深刻的差异,谈判双方的分歧就难以弥合。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也确实是谁都有理。只是你的理与我的理本身就不同。从不同的理出发来讨论究竟是谁有理谁无理,怎么能一下子就谈得拢呢?
  谈不拢就辩论。一辩论就激动。一激动就提高了嗓门。一提高嗓门就开始争吵。一争吵就听不进对方的道理。于是谈判厅里又出现了难解难分的场面。
  美方又说:“你们中国人是小偷!”
  中方回应:“你们美国是强盗,是帝国主义!”
  谈了两天,吵了两天,吵得头昏脑胀,到底还是谁也没能说服谁。
  中国代表团向国内打电报汇报了谈判遇到的难点。
  要不要在专利保护上作出让步?谈判需要这样一张牌。
  。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二、泪洒华盛顿(1)
原定为期两天的谈判,不得不延长了整整五天。
  中方代表团预订了23日的返程机票。这一天是星期六,美国人的休息日。美国人很看重自己的休息日,没有特殊任务一般不会放弃。
  但在星期五,梅西留下话:“请你们不要走,不要错过这次机会,我们将在星期六、星期日全天恭候。”
  于是,中方代表退了机票,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双方的意见在这种交换中逐渐接近。
  25日这天,谈判持续到了子夜时分。双方代表走出贸易代表处的时候,有一大群记者一直在夜色中等候,他们把谈判代表紧紧围起来,急切地询问谈判进展情况。希尔斯也向记者宣布:“谈判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双方就将达成协议。”
  26日是“最后期限”。
  天刚刚亮,双方代表就带着一脸倦容走进谈判厅,立即开始谈判。显然,双方代表昨天夜里都没有睡,利用最后的时间紧急向最高决策层汇报情况,紧急商量最后一天的对策。大家都知道,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应该是结束谈判的时候了。
  谈到下午,协议草案中大的原则已定。
  谈到夜里,剩下的只是技术细节问题,只是双方文本的翻译问题。
  谈到零时,签订协议只剩下了一道手续了。
  这时候,双方谈判代表的心情都开始放松了。他们好像是排雷的勇士,经过漫长的惊险的经历,终于在最后一刻排除了心头悬着的隐患。
  双方代表互相有了友好的表示。横眉竖眼的态度不见了,大家突然都由对手变成了朋友。有人开始伸懒腰,有人开始说笑话,有的美国代表离开自己的座位,来到中方的座位走一走,问一问家庭,问一问孩子,问一问生活。
  中方代表对美方说:“快准备签订协议仪式上的香槟酒吧。”
  美方:“你们想喝什么牌子的香槟?美国可是有多种牌子。”
  中方:“那就看你们的诚意了。”
  美方:“这与诚意有什么关系?”
  中方:“如果有诚意,就拿出最好的。”
  接着双方就哈哈大笑起来。
  无论是中方代表,还是美方代表,此时都有一种大功告成的感觉。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多少天来压在心头的一块沉重的石头终于就要落地了,多少天来一直绷得紧紧的心弦终于可以松弛下来了。人在谈判的紧张时刻,头脑中的那根弦真是绷得太紧,几乎就要绷断了,神经就要承受不住了。现在,松弛下来,该是多么好呵。这种轻松感,真让人感到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这种幸福感是共同的。双方代表这时候竟觉得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共同来完成了一项重要工作。这时的谈天是朋友似的谈天,交流是朋友间的交流。
  不过,这种成功似乎来的太快了些。
  这多少又让人心里有那么一点不塌实。
  一位中方代表好像有什么预感,带着疑问的口气说:“华盛顿的天真的会是蓝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飘来那么一块不祥的阴云……”
  话音还没落,只见梅西从外面走进谈判厅。他轻轻地走近*,说:“请跟我来,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通知中方。”
  在场的人都发现,梅西的脸色是阴沉的。
  *腾地一下站起来,跟着梅西走出门去。
  所有谈判代表都瞪大了眼睛目送着*。
  有一种预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弄不清这种预感是怎么来的。可能是成功来的太快了吧。来的太快,反而让人开始生疑。谈判似乎不应该就这么结束。美国人还没把中国折腾够,不会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放过中国。

二、泪洒华盛顿(2)
谈判厅的气氛重新凝固起来。
  大家都在猜测*被突然叫去意味着什么。
  *在美国贸易代表处里听到的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希尔斯已经背着中方代表,单方面宣布谈判破裂!
  两个小时前,就在双方谈判代表正在议论香槟酒的时候,希尔斯已经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发布了一份《新闻公报》,宣布到此为止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未能就保护美国知识产权的具体措施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中国的价值15亿美元的106种商品征收100%的关税。希尔斯对记者们说:“这些谈判未能解决问题,我感到很失望。美国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然而中国的建议说到底是不够的。”
  两个小时后,梅西才就此向*作出通报。
  简直是岂有此理!
  *脸上顿时升起一股怒气。
  *:“我代表中国政府代表团表示强烈抗议。美国的做法是不公正的,不符合双方的利益,我们对这种做法表示遗憾。”
  随后,*带着怒气重返谈判厅。
  谈判厅里每一双眼睛都盯着她。所有的目光都在急切地向她问着同一个问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谈判已经破裂。撤!”
  晴天霹雳!华盛顿的天真是说变就变。
  中方代表迅速回到了冷冰冰的现实中。刚才那种欢快和轻松,好像仅仅是刚刚有过的一种幻觉。没有人再谈香槟酒,现在唯一关心的就只有返程机票了。大家一个个迅速站起身来,收拾手中的材料,随着*向门口走去。
  部分美国代表此时也蒙在鼓里。他们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让人意外的消息也使他们措手不及。他们也有一种被期骗、被愚弄的感觉。
  双方代表什么话也不说。这时候,大家又不是朋友了,又变成对手了。不过,美方代表好像一群做错了事的孩子,一个个低头不语。
  *就要走出门的时候,梅西走过来,拦住了她。
  梅西:“*女士,请先不要走。我有话要对你说。”
  *没有心思听他再罗嗦:“这时候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梅西:“你听我解释一下。”
  *:“你们单方面宣布谈判破裂,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梅西确实想作出解释。但是,有什么好解释的呢?无非是在知识产权谈判之外发生了什么,无非是美国政府和国会之间的交易还没有谈妥,无非是美国还要利用知识产权问题继续向中国施压。
  此时,美国国会正在就中国问题进行辩论。一些议员抓住关于中国的一些道听途说,抓住所谓的*问题、劳改产品问题等无理纠缠,节外生枝。国会里的气氛影响了贸易代表处谈判厅的气氛。
  美国人到底是谈知识产权呢,还是谈*?到底是谈贸易问题呢,还是谈政治?无疑,美国人要谈政治,谈*,谈西藏,谈移民,谈劳改犯,谈最惠国待遇,然后,才愿意谈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只是他们手中的一张牌而已。其他问题虽然不在知识产权谈判的议程中,但它们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谈判,左右着谈判。
  美国人竟然如此无礼。怎么能背着中方单方面宣布谈判破裂?怎么能在就要签订协议的最后一刻撕毁协议?不是中方要撕毁,而是美方要撕毁。自己撕毁了协议,却把谈判破裂的责任推给中方,这是多么霸道,多么傲慢!
  对此,*是绝不能接受的,所有中方代表都绝不能接受。
  *没有理睬梅西,拂袖而去。

二、泪洒华盛顿(3)
返回大使馆的路上,*一句话也没说。大家看到,她在尽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所有的代表也都一言不发。他们乘坐的车子里死一般沉寂。
  这时候已是凌晨4点多钟,车外是浓浓的夜色,没有月亮和星光。
  华盛顿的夜空灰蒙蒙的。
  回到大使馆,大家发现每个房间里都摆着很多水果和食品,是中国驻美的五矿公司特意送来慰问的。但此刻大家都没有一点胃口。
  *立即连夜召集代表团成员开会研究对策。会议的气氛格外沉闷。*刚说两句话,声音就哽咽了,眼泪也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在场的人也禁不住跟着哭了。
  特别是几个女同志哭得更厉害。
  他们受不了美国的欺负,感到自己的民族尊严受到了侮辱。
  *是个非常好强的人,尽管她没有参加前几轮谈判,匆匆忙忙地就来到了前线,但她还是希望能在这个紧要关头达成协议,避免谈判破裂。但谁能想到,谈判之外的因素在最后一刻制约了谈判。她又是一个极易动感情的人。作为一个首席谈判代表,她满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的感情,生怕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她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不敢有丝毫懈怠,夜以继日连轴转地拼命工作,以最大的努力争取谈判成功。但谁料到,眼看就要成功,骤然风云突变!
  *劝大家不要伤心。
  大家也劝*不要伤心。
  但他们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代表团请示国内后,决定立即返回祖国。
  接着,大家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机票怎么样。
  大使馆回答说机票问题不好解决,希望大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