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汽车比织布机更费资金。这时,他又想到了摩托车。  当时,陆军通信设备上的微型发动机已经派不上用场了,都堆在仓库里。宗一郎得知这一消息后,廉价把它买来,作为动力安装到自行车上。这种被称为“吧嗒吧嗒”的机动自行车博得好评。因为在当时,交通混乱,车辆拥挤,城里人渴望有属于自己的便捷交通工具。汽车买不起,这种机动车自然受到青睐。而农村里的人也想有好的工具把米、菜从农村运到城里贩卖。所以“吧嗒吧嗒”一问世,周围的人们闻讯蜂拥而至,第一批产品被抢购一空。  本田技研所的工人们加班工作,“吧嗒吧嗒”的产量不断增加,最初月产300辆,后来500辆、700辆,大批购进的微型发动机已经不够用了。本田宗一郎终于决定自己生产发动机了。他卖掉祖传的家产,筹措资金。 经过努力,终于和朋友河岛一起生产出A型发动机。虽然只是50cc的微型发动机,但它是宗一郎亲手制造的第一台发动机。这就是最早的“本田摩托发动机”,也是本田A型摩托批量生产的开始。  他的成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许多人都在仿制本田式的“机器脚踏车”。为在摩托车领域站稳脚跟,本田宗一郎决定生产真正意义上的摩托车。1948年9月,他正式组建了“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总公司”并自任社长,从此揭开了本田大发展的序幕。  发明家永远不知道满足,在A型车的基础上,宗一郎又以更大功率的发动机为目标,相继研制出性能更好的B型、C型发动机。装有C型发动机的自行车参加了东京日美对抗赛,还获得了胜利。宗一郎又向自己的纪录挑战,研制出D型——一种98CC、2.3匹马力的发动机。他认为挑战和改良相结合,就会产生出不可估量的动力。功率太大了,宗一郎又改进车身,终于试制出第一辆新车。“以速度寄托自己的理想”,所以这辆试验车被命名为“理想号”。这是从自行车到摩托车的一次质的飞跃。  技术上在不断地前进,但管理也不能放松。宗一郎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自己的专长是搞技术,而公司发展还迫切需要管理营销人才,于是1949年,管理专家藤泽武夫加盟本田的事业,使本田的市场逐步扩大,后来他被称为“技术的本田宗一郎”,本田的第二号人物。  1951年7月15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新型“理想”摩托车上路了,当技术专家河岛试车成功后,宗一郎、藤泽、河岛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不管天气突变,下起了倾盆大雨,这是多少努力换来的心血啊!这是划时代的标志!  不久,本田又推出了“奔利”、“天使”和“佳普”号。公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初步具备了大企业的雏形。同年,宗一郎成为日本最年轻(46岁 的“蓝绶带奖章”获得者。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宗一郎几乎有些飘飘然了,但是考验接踵而至。  1954年,因为宗一郎决策失误,向银行借贷巨款,而市场的变化使得投资效益无法立即得到实现,公司负债沉重,生产资金短缺。同时,“理想”等型号摩托车的质量问题引起消费者不断投诉,销售额直线下降。  这时的宗一郎临危不惧,他让藤泽借来大笔优惠贷款,自己则把全部精力放在改进“理想”号上,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有次做梦的时候他忽然想出了一个新的技术方案,赶忙记录下来,天不亮就去试验,结果竟真的成功了!为此他和藤泽都激动得哭了!事后,宗一郎感慨万分:“人没有刺激和压力就不会进步,困难痛苦时的智慧才是最可贵的!”  就是在这种动力的支持下,他不顾同行的蔑视和嗤笑,参加了1959年世界最高水平的摩托车TT赛,惨败却不灰心,不断地改进技术,终于在1958年的TT赛上获得了第6名,在1961赛事上获得了冠军,在1966年更是创造了奇迹,垄断了4个级别组的世界优胜奖,包揽了赛程的前5名,至此,他从传统摩托车强国意大利、德国人手中夺取到市场,奠定了“本田”家族的盛名和地位。  不仅如此,摩托车不能使宗一郎满足,因为汽车才是他最终的目标。1961年,他开始研制高性能赛车,并准备参加世界汽车业最高水平的F1大赛。尽管没有像提出参加TT大赛时那样遭冷眼,但人们仍说:“摩托车虽有了点成绩,汽车可就不同了,本田行吗?”  第一次参赛,结果十分糟糕。宗一郎并不气馁,他分析不是发动机不好,而是经验不足。他鼓励大家说:“九十九次失败后必将在最后一次取得丰硕成果。”    

世界摩托业巨子(3)
1965年,本田赛车在欧洲赛程顽强拼搏,终于获得了冠军。这一胜利,意味着日本的汽车制造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正在本田的汽车事业不断发展的时候,1970年12月,日本公布了“马斯基”,即限制汽车排放废气法。该法规最早是由美国人马斯基提出的,日本人借鉴实行,但它的废气排量规定值为美国的十分之一,非常严格,对于汽车厂家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要通过“马斯基法”,关键要开发出合格的发动机,汽车生产厂家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关键在此一举,同时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宗一郎亲临第一线,指挥开发研究工作。他和年轻的技术人员一起收集资料,查阅文献,终于在1972年10月,经过反复的试制,宗一郎成功地开发出符合法规的CVCC发动机。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的成功赢得了荣誉,受到美国环境保护局、全美科学协会的高度评价。  1973年,本田公司正式采用CVCC发动机生产“西比古”轿车,第二年又推出“阿科德”(雅阁 轿车,顾客接踵而来,应接不暇。  这个发明天才获得过许多殊荣,除多次受日本政府表彰奖励外,1971年荣获意大利总理产业奖,197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80年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荷利奖,成为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1936年获得此奖后第二个获得这一殊荣的人。因此被誉为“日本的福特”,1989年被美国底特律市“汽车殿堂”表扬等等,举不胜举。  但与多数日本企业家不同的是,他的经营理念也是先进的,1973年,刚刚66岁的本田宗一郎选择退休,把位置留给后来的年轻人,而这个接班人不是自己的任何亲戚,只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专家,这件事惊动了这个世界!因为宗一郎认为,企业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人所有的!多么无私豁达的想法!  本田宗一郎说过:“人生就像是驾驶飞机。技术上也没有什么,只要会掌舵,起飞并不难。要紧的是降落的时候,如果操纵失败,那就血本无归。”“我希望,在人生的最后一段,当要降落的时候,能够平稳地落地。如果能被赞为名驾驶员,那就再好不过了。”确确实实,本田宗一郎是个“名驾驶员”。多少次困难挫折,他都在紧急时刻平安度过,他和战后的日本,一起走过了经济腾飞和辉煌,在最后,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传奇,笑着离开,用另一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  成功秘诀  首先具有发明创新的天才,再次深谙经营管理的谋略。  不为99次失败气馁,一心为第100次成功努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希腊船王(1)
希腊船王——奥纳西斯  财富档案  奥纳西斯是闻名于世的希腊船王,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敢于决断。有人说,奥纳西斯的成功是偶然的,但真正了解他的人却不这么认为。一位和奥纳西斯很要好的经济学家评价说:“这位希腊人找到了成功的钥匙:勇于决断是通向成功的正确道路。”还有一位经济学家说:“他很会到其他人认为一无所获的地方去赚钱。”寥寥数语,道出了奥纳西斯成功的秘密。  企业类型  航运业。  成长记录  希腊船王奥纳西斯,一个声名显赫的名字,他的创业经历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冒险家的路程。与他巨额财富相比的是,他的风流史更出名,“风流船王”的名声比“希腊战神”更加响亮,他与美国前总统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的一段婚史是无数人为之津津乐道的事情,他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利亚·卡拉斯的爱情也是被很多人述说着,多次被搬上银幕。直到今天,他遗留下来的庞大事业还在运转着,奥纳西斯已经载入了世界船运史册!  年轻的冒险家  1906年,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奥纳西斯出生于土耳其西部的伊兹密尔。父母之所以用两个伟大古希腊哲学家的名字,是希望他长大后也能出人头地,闻名于世。  少年时,奥纳西斯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因为父母的烟草买卖是顺利的,为了培养孩子,父亲每次谈生意还带着小奥纳西斯,让他长长见识。  但好景不长,1922年,土耳其人占领了伊兹密尔,奥纳西斯一家人还被投入监狱,尽管在付出了巨额保释金后一家人才出狱,但伊兹密尔已经不能再呆了。同年9月份,全家人来到了希腊,寻求一个希望!  可是,当时有成千上万的难民聚集在爱琴海边,港口附近,奥纳西斯又靠什么来生活呢?幸运的是,他在一艘驶往阿根廷的破船上找到了一份低廉的工作。到达了阿根廷之后,在当地的希腊侨民帮助之下,奥纳西斯在一家电话公司做电焊工,为生活所迫,奥纳西斯一天工作16个小时,但是这样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消蚀他的勇气和希望,终有一天,他会成功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奥纳西斯发现,在阿根廷,烟草比较走俏,但却只有本地以及南美洲的烟草,由于味道强烈,很多人都不十分喜欢,而温和的希腊烟草却没有人卖,这就是商机!看准这个机会,奥纳西斯毅然辞职,把自己辛苦积累的钱投资在烟草上面。  最初,奥纳西斯只能在一个小作坊里生产希腊烟,但很快就供不应求,在扩大生产规模之后,他小赚了一笔。但在烟草家庭中长大的奥纳西斯明白,这种做法不能赚大钱,只有烟草贸易和运输才能成大事。于是,铤而走险的他做起了走私的买卖,幸运的是,没有被法律抓住,当生意稳固下来之后,他就转向了正当贸易,到1930年,奥纳西斯已经成为希腊产品最大的进口商,还租用了一些货轮。  就在奥纳西斯踌躇满志的时候,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爆发了,无情地摧毁了一切!当所有人都被折磨得快绝望的时候,奥纳西斯却从中洞察出生机,当时加拿大国营铁路公司为了渡过危机,准备拍卖产业,其中6艘货船,10年前价值200万美元,如今仅以每艘2万美元的价格拍卖,他像猎鹰发现猎物一样,极为神速地前往加拿大商谈这笔生意。这一反常举止令同行们瞠目结舌。因为当时海运业空前萧条,老牌海运企业家们避之犹恐不及,奥纳西斯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于海上运输,无异于将钞票白白抛入大海。许多人规劝他,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丧失了理智。  但奥纳西斯清醒地看到,经济的复苏和高涨终会来到,终将代替眼前的萧条。危机一旦过去,物价就会从暴跌变为暴涨,如果能乘机买下便宜物,价格回升后再抛出去,转手可得暴利。海运业虽暂受冲击,但必有复苏之日。奥纳西斯谢绝了同事和朋友的劝阻,果断将这些船全部买下。果然不出所料,经济危机过后,海运业的回升居于各业之首,奥纳西斯买的那些船只,一夜之间身价陡增。他一跃成为海上霸主,他的资产几百倍地激增。  1943年,奥纳西斯将其企业总部搬入纽约,财路日益广开,船队越来越大,1945年,他跨入了希腊海运巨头的行列。  几经磨难方成事  二战之后,世界经济进入一个迅速发展时期,而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消耗大量的石油,势必也会导致油船运费的猛增,而奥纳西斯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别的船队还在观望的时候,他已经抽调了大批资金来建造油船,为以后的石油抢夺大战做好准备。  1953年盛夏,一艘世界上最豪华的私人游艇——“克里斯蒂娜”号来到了麦加的港口吉达。船上坐着的,是它的主人奥纳西斯和他的妻子蒂娜。虽然很多实业家来到阿拉伯,想开发石油,但都败兴而归,因为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控制了整个地区的开发。  阿美石油公司和沙特国王订的合同是,由阿美石油公司垄断石油开采,每采一吨石油就给国王相当数目的特许开采费。石油开采出来之后,阿美石油公司用自己的船运往世界各地。但合同并没有说阿美石油公司同样垄断石油运输。奥纳西斯明白,国王没意识到合同有可乘之机,而这一点可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巨额财富,因为他想为沙特提供油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希腊船王(2)
为了促使国王同意,奥纳西斯请来了不少说客,从反美运动领袖到前任德国国家银行总裁,但保守的老国王还是持犹豫态度,但上天帮了奥纳西斯,1953年,老国王因病去世,新国王登台,马上同意了这件事,几个月后,奥纳西斯和沙特阿拉伯国王签订了震撼世界企业界的《吉达协定》。协定规定:成立“沙特阿拉伯油船海运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50万吨的油船队,全部挂沙特阿拉伯国旗。该公司拥有沙特阿拉伯油田开采的石油运输垄断权,该公司的股东是沙特阿拉伯国王和奥纳西斯。  协定的签订宣告了奥纳西斯的成功。这个协定一旦全部实行,沙特阿拉伯和奥纳西斯各自想得到的都将得到,实力雄厚的阿美石油公司自然要奋起反抗,而同时美国的船东也加入了反对阵营,世界舆论都在“谴责”这个协定,年轻的国王无法面对来自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指责,他单方面撕毁了合同。奥纳西斯无可奈何,吞下了苦果,他一下子损失了10亿美元!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虽然奥纳西斯失败了,但他的名声却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