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 好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父母 好孩子-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丢掉惧怕心 找回保护心(1)
  给女孩勇气,给男孩责任心。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关键是要会教育孩子。
  独生子女的父母更爱孩子,但有些父母却把爱变成了过度的保护,产生了惧怕心,即生了男孩怕变坏,生了女孩怕受害,每天为孩子提心吊胆。但是,你不可能整天围绕在他身旁,你有你的事业,孩子也有腿有脚,有自己生活的空间。
  大家还记得发生在北京的“流星雨事件”吧?女中学生马由于没有自护能力,竟被一个假冒警察的坏人骗到小树林里杀害了;山西一名女大学生,大白天走在校园里,竟被一个声称“是教务处的”坏蛋骗到一个废旧房屋里弓虽。女干后焚尸灭迹。
  一个个令人发指的恶性案件的发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做父母的要保护孩子,不只是用自己的臂膀,还要教给孩子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
  父母要特别关心自己的女儿。
  女孩容易上当受骗。父母要从小告诉女儿不要贪小便宜,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更不要允许男性随便摸她。要告诉那些脖子上挂着钥匙的女孩子,一定要把钥匙藏好,不要让别人看到。
  女孩子要从小培养勇敢精神,遇事要不慌不乱。
  记得我在上初中时,就曾经遇到过一个流氓。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放学后我乘公共汽车回家。车上很挤,我感觉到后面有人老拱我,便警觉起来。我想起妈妈的话,遇到坏人别怕,要沉着。我慢慢往车门口挪动,没想到脖子上的大围巾却被那坏人悄悄拽住了。我没动声色,也没有回头看那人,怕自己害怕。
  车一停,我“噌”地跳下车,同时使劲儿把围巾拽了出来,快步往家走。走着走着,我忽然发觉后面有人在跟踪我,可能是那个坏人也下了车。这时,我又想起妈妈的话:“有人跟踪你的时候,你要往人多的地方去,不要往家跑,因为坏人要是知道你住在哪里,以后你就会天天处在危险之中。”我灵机一动,径直往胡同口的首都剧场走去,正好赶上刚刚散场,我混在人群里转了两圈,把围巾放在书包里,换了个模样。看看“尾巴”甩掉了,我才跑回家。
  到家才发现,我的衬衣全湿透了……那可是个大冬天呀!我把“历险记”跟妈妈一讲,妈妈当时就夸了我:“太好了!你真勇敢,还挺聪明,干得好!”
  其实,妈妈就是这样大胆的一个女人。她常说,女人就是要胆大,将来才能做大事。我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家里的大小事情都由妈妈做主。她果敢坚毅,有了她我们的心里都感觉好踏实。而妈妈呢,也给予了我和姐妹……她的女儿们坚强勇敢的性格。
  没有想到的是,妈妈培养我的坚强勇敢的性格,竟成为我离开她独立生活时最重要的财富。
  19岁,我离开家去东北农村插队。在农村插队的那些年,我经历了许多次惊险,每一次成功地摆脱险境,都使我向“勇敢”靠近了一步。我终于悟出这样的道理:勇敢是精神气魄的力量,而不是四肢的力量。那些最能适应环境的人才是勇敢的人。勇气是在每一次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越是惊险越向前,一次又一次地战胜恐惧,你就会成为一个无所畏惧的人。
  父母也要关心自己的儿子。
  我有位朋友,她儿子四岁时,幼儿园老师曾告诉她:“你儿子的包皮有点儿长。”当时,这位妈妈没有在意,心想:孩子长大就好了。
  转眼间,儿子到了十六七岁。有一次,妈妈在家里的卫生间发现了几根牙签和细细的小棍。她很吃惊:这孩子在干什么呀?她不禁担心起来,可又觉得不好过问。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了,精神状态很差。终于有一天,儿子皱着眉头对她说:“妈妈,你带我去医院吧,我已经撒不出尿了。”
  妈妈急忙把儿子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把她骂了一顿:“你这妈妈是怎么当的?孩子的尿道都快堵住了,早应该看急诊!”
  这件事告诉我们做父母的,应该特别注意儿童成长发育时期的身体健康,有些男孩青春期不健康的行为,就是由于家长在孩子幼年时的疏忽造成的。假如我们在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及早解决他们的身心疾病,就能帮助孩子度过“危险的青春期”。
  我们一直有个传统观念:如果生了女儿,就会特别注意保护她;如果是个男孩,似乎就没有什么保护问题,就像俗话说的:“生了女孩别受害,生了男孩别学坏。”现在的教育往往对男孩的研究不够,假如对男孩的生理变化不留心,男孩也可能成为受害者。
  从身体发育来看,女孩好像比男孩早熟。但从性发育的角度看,比如性唤起、性幻想等心理,男孩要比女孩出现得早。从这个意义上讲,男孩比女孩的心理压力大,担心、疑虑也更多一些。并且,男孩询问这类问题很难启齿,怕父母说他是个坏孩子,因此只把困惑埋在心里。
  我曾经接到好几名大男孩打来的咨询电话。他们一开始总是谨慎地以问同学的事情开头,感觉我的态度平和,没有什么“危险”后,才慢慢地吐露实情。
  有一个中学生看了我写的文章《关心你的男孩儿》,打电话问我,为什么包皮会长?和手淫有没有关系?包皮多长就需要去做手术?手术疼不疼?……我一一作了解释。

4.丢掉惧怕心 找回保护心(2)
  他一共给我打过三次电话,一次比一次问得具体,也可以说是对我这个“知心姐姐”的信任一次次地加深。交谈中我发觉,男孩提出的问题,有的是亲身经历,有的是看了黄色书刊后产生的性幻想。其实,这个男孩提出的问题任何一位父亲都应该能够回答。家里有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最好买几本卫生常识的小册子放着,让孩子随便翻看。你可以不必有意让他看,因为那样他反而不好意思。但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些,孩子就可能接触一些不健康的书籍,反而会把孩子对生理及性的概念带入歧途,最终会害了孩子。
  我还接到过一个初中男孩的电话,开始他问我手淫怎么办,我轻松地回答:“手淫没关系,每天晚上到户外活动活动,睡觉前用温水洗洗脸和脚,不要看污七八糟的书,睡觉时不要盖太松软的被子,把手放在外面,睡醒了就起床,别赖在床上……”
  我讲完这些,他没有放下电话:“不光是这些……”
  “还发生了什么情况?”我关心地问。
  他讲述了他去公共浴室洗澡时被几个成年男人玩弄的情况,我听得心惊肉跳,嘱咐他要立即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并去公安局报案,他们这是犯罪行为。可孩子说:“我是自愿的……”
  “那你为什么打电话告诉我?”我有点儿纳闷了。
  “我现在天天拉肚子,很难受,但我摆脱不了……我是不是很坏……”男孩的声音哽咽了。
  “不,不是你坏,是你太无知了!你遇到了坏人,要有勇气从困境中走出来。不要害怕……”
  接着,我告诉他“自救”的办法。他很感激我,因为他从我这里得到“我不是坏男孩”的结论,他要勇敢地走出“罪恶感”的泥沼。
  青春期的男孩子需要有成人的帮助,来确认他的某些“奇思怪想”是不是正常。看来,父亲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在男孩从性萌动到性成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父亲的陪伴。如果你是男孩的父亲,应该适时地把一些生理发育方面的知识告诉给他;在儿子上初中以后,要特别留心孩子是不是遗精,都在看些什么样的书……发现了问题,不要大惊小怪,大发雷霆,而要冷静地同时又是亲切地把青春期卫生知识告诉孩子,还要告诉他一个男人发育成熟后在性的问题上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从而让孩子能把握自己的性冲动和保持健康的心理。
  在社会上,还有一些大男孩抢劫小男孩的钱物,这也要特别注意。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男孩穿着妈妈从美国买的价值一千多元的名牌运动鞋去上学,一出门,就被人截住了。
  “把鞋脱下来让我穿两天!凭什么你就穿这么好的鞋?”那个大男孩狠狠地说,把自己的旧鞋脱掉踢过去。
  小男孩吭也不敢吭一声,把新鞋脱了下来。
  很多孩子被人劫去钱物,不是因为穿得太好,就是由于兜里有钱太招摇了。一位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老同志告诉我,新加坡、日本等国对中小学生的穿戴都有严格的规定: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穿校服到学校,不允许穿别的服装。这样,就不会在学生中间造成贫富悬殊的现象,也不会发生恶性的抢劫事件。
  在这里,我想提醒我们做父母的,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宽裕的父母,不要让孩子在经济方面产生比别人优越的心理,更不要让孩子在金钱方面有优越感,因为这对孩子并不是什么好事。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普通一点儿,平凡一点儿,并不是在“虐待”孩子,而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
  让孩子摆脱惧怕,获得保护,是父母必须做到而且要做好的事情。

第十三章 给孩子留下什么……生命的礼物
 
  妈妈是一本书,不仅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还感染了我们的孩子。在我们孝敬老人的日子里,孩子们看会了、学会了关心长辈,他们心中有了老人,同时也有了父母。

写在前面
  做父母的,都想给孩子留下些什么,但究竟应该留下什么呢?
  不同的父母留给孩子不同的礼物,而不同的礼物又给孩子带来不同的人生。
  有的父母留给孩子的是一大笔金钱,而孩子却学会了挥金如土,最后反而成了乞丐。
  有的父母留给孩子的是一份产业,但孩子不会经营,最后落个产业倒闭,倾家荡产。
  有的父母留给孩子的是一栋房子,而儿女们为了瓜分房产,相互之间打得头破血流,大伤和气。
  ……
  物质财富早晚有一天会用尽,只有人的自身成了财富,才有可能去创造永远也用不完的财富,享受无尽的幸福。
  如果从小就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即使父母没有钱留给孩子,孩子也能靠自己的本事挣来钱;即使父母没有什么家产留给孩子,孩子也能靠自己的本事赢得财富。
  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再没有比教会他生活的能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力量更好的了。

1.妈妈的遗产
  学会做人,是妈妈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妈妈生前,桌子有一个抽屉一直是锁着的,钥匙就放在她的衣兜里,谁也不知道里面放着什么“宝贝”。
  妈妈去世后,二姐打开了这个抽屉。我们全都愣住了:里面没有一分钱,也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个小本子,前三页工工整整地记录着她的每个儿孙的出生日期,既有阳历,也有阴历,甚至精确到出生时的几点几分。
  这就是妈妈的“存折”!这就是妈妈的全部遗产!
  妈妈生前总是说,她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她的孩子,她用她全部的心血来抚育孩子。记得我们小时候,爸爸在外地工作,因为孩子多,家里生活不宽余。为了抚养我们长大成人,妈妈一直没有出去工作,却千方百计地让我们吃饱穿暖好好上学,教会我们生存的本领。每逢国庆节,为了让我们参加游行,她总是熬夜给我们赶制新衣服。平时,妈妈不给我们什么零花钱,可是当她知道我考上了北京市少年宫绘画组,每周日要去景山公园学画画时,她立刻为我买了一张月票。
  她非常支持我们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发展特长的学习,她教育我们从小要诚实做人,不占便宜,想要的东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不要企求不付出劳动就能得到……在童年的时光里,快乐和幸福、勤奋与上进总是伴随着我们一家。
  我们兄弟姐妹深知妈妈的期望,从小就下决心为父母争气,每个人学习都十分努力,以后工作也很勤奋。我们成人后,为了支持我们工作,年迈的妈妈先后带大了六个孙儿。
  妈妈走了。带着微笑走了。虽然她没有给子孙留下一分钱,但是,她却留下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生存。
  妈妈走了。在83年的人生旅程中,她没有参加过工作,更没有什么职称,但是,她创造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她毕生从事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作……为共和国培育了有用人才。
  妈妈走了。她的一生平平淡淡,没有享受过什么富贵,但她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快乐……天伦之乐。我们在为她老人家送行的花篮上分别写着:“妈妈,我们爱您!”“奶奶,我们爱您!”“姥姥,我们爱您!”
  妈妈走了。她那么幸福地走了,走得那么安详,那么无牵无挂……因为,她一生的心愿都实现了,她完成了抚养我们长大、教导我们成人的任务!
  妈妈是一本书,不仅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还感染了我们的孩子。在我们孝敬老人的日子里,孩子们看会了、学会了关心长辈,他们心中有了老人,同时也有了父母。
  母亲去世的那天早晨,在京的小辈能够通知到的都来了,惟独没有叫我的儿子,因为他的学校离城里太远了。
  好像是有什么感应,那天早上8点多钟,妈妈刚刚被推进太平间,儿子就呼我,我立刻给他回了电话。
  “姥姥怎么样了?”儿子急切地问。
  “姥姥今天早上5点15分过世了……”我哭着说。
  “……你们为什么不告诉我?”停了半天,电话那边才传来儿子哭泣的声音。
  “太远了,你来不了!”
  电话挂断了。紧接着我的BP机上显示出这样一行字:“你们应该告诉我,我能赶回来的!”
  我的泪水忍不住又流了下来……我真后悔没有叫儿子赶来见姥姥最后一面,留下了这终生的遗憾!
  母亲去世后,我们姐妹几个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妹妹告诉我,她女儿回家说:“爸,我妈没有妈妈了,你可要好好待我妈啊!”
  母亲的遗体火化不久,儿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