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读懂经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天读懂经济学-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银行业——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影响中国百姓?
  * 银行和银行业
  * 银行的产生
  * 风险管理和控制
  银行和银行业
  浙江那边当小老板的朋友开始生意清淡,投入股市的钱不断缩水,房价、车价下降也许可以考虑购买,可是单位不知道会不会继续裁员,目前,找工作又比较困难……即使我们不太明白金融危机是怎么一回事,这些身边的现象也让我们看到了它对中国带来的影响,而世界上有的国家则受影响更加严重,富裕的冰岛一度濒临破产。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现在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风暴。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那么,美国的次贷危机,怎么会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是银行业?而银行系统的问题,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它怎么会影响到中国的百姓?如果说它横向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是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那么,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纵向的对其他行业和整个国家经济、人民生活的影响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对于这点的回答,我们就需要了解银行以及银行业。
  从定义中可以知道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它的存在方便了社会资金的筹措与融通。从我们最常去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几个银行来看,我们通常的业务是存款、取款、还款和转账,有时也许还会在银行交水电费等。因此,银行的业务主要在于一方面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金和小额货币节余集中起来,然后以贷款的形式借给需要补充货币的人去使用。在这里,银行充当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而另一方面,银行为商品生产者和商人办理货币的收付、结算等业务,它又充当支付中介。总而言之,银行起信用中介作用。
  因此,它的基本职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
  在层次划分上,各国是比较接近的,就我们国家来说,首先是中国人民银行,它是我们的中央银行,主要专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如决定降低利息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等。美国执行央行职能的是美联储。其次是中国的银监会,它作为银行业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再就是作为主体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等。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它们不是商业机构,不是为了利润最大化,而是用来执行国家政策的;商业银行我们就比较熟悉了,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它们也存在竞争,是既要风险控制,也要盈利的商业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有效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抑制问题;邮政储蓄银行主要利用其网点多,对于偏远地区的人来说,就可以为储蓄带来方便;外资银行也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了,如美国的花旗、香港的汇丰等。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在世界各地陆续建立起一批世界性的或地区性的银行组织,如1930年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1945年成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1956年成立的国际金融公司、1964年成立的非洲开发银行、1966年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等,银行在跨越国界和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作用。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投资经济学:人生理财的必备学问(2)
银行的产生
  那么,银行是怎么出现的呢?对此,我们可以在脑中模拟一个过程。假设目前没有银行,大家的货币都是自己保存。商人小西现在要去某地购置商品,他随身带来了大量的自己居住地的货币。购置时,卖家只要该地货币,于是,小西找到该地的居民小梨换取货币。后来,该地居民要去小西所在地购买物资时,他就会找小梨换取小西所在地流通的货币。渐渐的,小梨手上有各种地方的货币,规模一大,大家都到他这儿来换取。最后,小梨就成了有名的货币兑换商。第二次,小西再来该地购置大量商品。由于小西早到了,他要先去逛逛顺便吃拉面,随身带那么多货币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于是,小西将货币交给信誉很好的小梨保存,小梨收取保管费和手续费并给小西开了一个收据,证明小西在他这里存放了那么多的货币。同样的,由于小梨保管货币比较称职又安全,其他人可能也会让小梨代为保管自己的货币,小梨也给他们开收据。时间久了,小梨的信誉和这项业务就更有名气了。那么这时,小西再来做生意的话,可能就会直接先将货币存放到小梨那儿,然后带上小梨开的收据去购买商品,卖家会直接接受小梨的收据,而并不急着把它取出来。小梨那儿保管的货币越来越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过来将货币取走,总会有一部分货币留在这儿。而另一方面,有的人暂时需要货币周转,希望小梨能借给他。于是,小梨就会将货币中的一部分贷给需要的人并收取一定的利息。发展到后来,小梨发现贷款比收取保管费赚得更多,于是,他想要吸收更多的货币存放在自己这儿,然后贷出去赚钱,他便会向存放货币的人也支付一定的利息。这样的话,小西再来存放货币的时候,就能得到一定的存款利息。当商人小西需要资金周转时,小梨还能给他提供贷款,只是要收更高的贷款利息。与小梨有业务往来的人日益增多,有的是需要小梨兑换货币,有的需要他保存货币,有的则想要从这儿借贷,为了理清关系,小梨给每个人准备了一本帐,计算每个人的余额或是借款情况,为他们进行清算。各项基本职能都齐全时,银行就在小梨这儿产生了。
  虽然银行产生的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但基本思路和本质就是如此。从货币兑换商到货币保管到发放贷款等。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同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货币兑换业是银行业形成的基础。货币兑换业起初只经营铸币兑换业务,以后又代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等。这样,兑换商人手中就逐渐聚集起大量货币资金。当货币兑换商从事放款业务,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业。
  在我国,明朝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到清代又出现了票号。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近代最早的银行是1580年建于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 
  风险管理和控制
  2007年2月,银监会完成了一次大规模房地产贷款现场检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6月末,涉及“假按揭”的贷款金额达数十亿元。但是其中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假按揭”问题:个别被查银行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上的问题贷款金额,占被查业务金额的比例甚至接近30%。这一数字足以令人触目惊心。银行业如果贷款监控不够,风险是很高的。

第二章 投资经济学:人生理财的必备学问(3)
而银行如果出现问题,则很容易引起整体经济的问题,因为从银行的业务来看,与银行打交道是所有的人民以及经济运行中众多的企业,银行是和其他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这也是为什么次贷危机会影响到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的问题会影响到其他行业和百姓的信心。而银行一旦出现风险,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容易发生挤兑。即正常情况下,存款的一部分是会贷出去的。但当大家信心受影响,认为该银行会倒闭时,都会去抢着取走自己的存款,可贷款又不会那么快收回来,最终没有办法拿出那么多存款的银行就真的会发生倒闭。而一家银行倒闭,会连累大家对于其他银行的信心,就会接着去其他银行取出自己的存款,从而影响到整个银行业的破产危机。最终,影响到整体经济。因此,银行的风险管理控制尤其重要。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问题,可分成三个最基本的方面:信贷方面的风险,比如说,贷出去的钱可能收不回来了;流动性的风险,这就是发生大量的取款时一时没有那么多现金的危险;操作的风险,比如,虚假的个人消费贷款、关联企业骗贷、票据诈骗,等等。平时的控制就是利用会计报表和资产负债分析,根据量化指标预警进行控制以及对与贷款的审核。当然,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预留存款准备金也是防范风险的措施。
  货币供给——货币可以无限的印刷吗?
  * 货币供给
  * 货币创造过程
  * 货币供给的决定
  *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供给
  美国发布消息,要开动印钞机,印一万亿美元的钞票。这在我们看来也许匪夷所思,印钞机是可以随意开动的吗?钞票可以无限的印刷吗?美国开动印钞机是为了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处在历史最低点的同时,动用上万亿美元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相关债券。其中购买房产抵押债券及机构债券共计8500亿美元,未来6个月购买长期国债3000亿美元,以解冻信贷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经济复苏。或者,当看到电视里放到银行的流水线上钞票像纸张生产一样一摞摞的堆积时,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国家到底有多少流通中的货币?我们又需要多少货币?可以无限制的去印刷钞票吗?看过第一章里的通货膨胀,我们知道如果货币生产不断增长,但一国的经济却没有这样发展,即商品和劳务没有那么多的话,只会造成货币供给过量,最终会使钱不值钱,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少的货币供给才是刚刚好的呢?更具体的,怎么计算货币供给有多少呢?是看印制了多少钞票吗?对于这点的回答,我们需要首先知道货币的层次与货币创造过程中出现的乘数效应。
  一般认为,货币层次可以划分如下:符号为M0,也就是表示现金,即手上所拿的钞票;符号M1是我们常说的狭义货币,等于现金+活期存款;符号M2为广义货币,是M1基础上加定期存款;M3=M2+其他金融资产。
  货币供给的大概环节是,首先,由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这就是我们概念中具体形象的货币。然后,由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记账货币,这种货币就是下面将要讨论的被创造的货币。
  货币创造过程
  到底什么是货币创造过程呢?它又是怎样影响货币供给呢?首先,我们需要回到没有银行的时候。此时,当世界上有100元现金时,货币供给的总量就是100元。可是,当有了银行后,中央银行供给100元的货币,那么,拿到货币的人还可以将它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将其中一部分贷出去,这样的话,货币就被创造出来了。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章 投资经济学:人生理财的必备学问(4)
假设小西拿到中央银行的100元初始货币,存到小梨商业银行,为了风险控制,小梨要留出10%,也就是10元钱而把剩下的90元贷给了小智。现在,小梨商业银行的账本是这样的:
  这时,我们发现,小西的存款依然是100元,也就是小西有了100元货币没有变,可是,小智手头上却多出了90元现金,按照货币的狭义定义,现在有了190元货币,这就是由于小梨商业银行多创造出了90元。
  可是,流通还没有结束。小智用这90元在小亮那儿购买商品,小亮把得到的90元存起来,但他选择了另一家小内商业银行,小内商业银行也留下10%,也就是9元,而贷给另一人小风81元,小真的账本是这样的:
  现在,货币就更多了,除了小西的100元存款,还有小亮的90元存款与小风的现金81元。小内银行多创造了81元。
  我们可以想象,小风继续消费这81元,然后这81元还可以继续在银行里创造货币。这样循环下去,可以用数学知识得到,一开始的100元到最后可以变成1000元(100/)的货币供给。
  商业银行就是以这种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的方式创造货币。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每发放一次贷款,存款货币就扩大一次。在这里,基础的100元就被称为基础货币,而1/=10也就是货币乘数(准备金比例10%的倒数)。货币乘数在经济上的意义就是银行体系用每一元准备金所引起的货币量。我们可以发现,留的准备金比例越小,倒数越大,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就会越多。
  货币供给的决定
  从货币创造过程中,我们知道,基础货币是决定因素,那么,中央银行一开始应该发行多少基础货币呢?这就要根据实际中需要的货币量和存款准备金率来决定基础货币量。经济中货币的需求主要由居民和企业带来的。关于货币需求,各个经济学家的看法其实不尽相同。
  *认为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几个。比如说,商品价格总额增加,比如汽车数量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时,货币需求量就会增加,而货币流通速度越快,需要的货币越少,但是如果流通的很慢,大家都赚了钱就藏在地窖中的话,经济中需要发行的货币数量便会越来越多。
  凯恩斯则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种动机决定的。交易动机是指为了购买商品、劳动等,我们需要货币作为中介来付价钱和拿工资,从而对货币所产生的交易需求;预防动机是说人们总想要保有一些货币,以防不时之需,如突然生大病,等等;投机动机则是利用货币在资本市场投资,以钱生钱而对货币产生的需求。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即大家收入越多,想购买的东西越多,想要保留的货币也越多;而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利率水平,利率会影响大家投资虚拟经济的热情。
  这样得出的货币需求都是和商品价格水平相关的,只是名义上的货币需求。比如,同样的苹果,之前卖3元一斤,我需要三斤,就需要9元钱,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