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那些人和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度那些人和事-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云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创了多个第一,这种先发优势在快节奏的互联网产业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简单分析完李彦宏和马云的“创业观”之后,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让他们在同一个战场上交锋,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呢?
  这两位卓越的企业家马上就要交手了。
  而且,这两位高手的第一次交手,和本章的主要人物梁冬有很大的关系。
  有什么样的关系?
  

百度更懂中文(1)
梁冬加盟百度以后,一向以低调谨慎著称的百度开始频频成为各大媒体的报道对象。
  有这样一个“主持人”副总裁,想不热闹都难。
  梁冬先后推出百度、胡润“百富人气榜”,主办百度都市状元媒体活动。
  推出百度标准指数。
  将“百度”由名词变为动词,推出“百度一下”的概念——这句话也出现很多次了。
  梁冬让百度在市场、公关方面的动作如“串串秀”般地招数层出。
  他首创的颇有中国特色的口号,如“百度人民很行”、“全世界百度人民团结起来”之类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百度招股说明书的封面,有一个“I”和38个“我”。
  百度告诉美国的投资者,英文说“我”只用一个“I”,但中文,表示“我”,可以有38种说法:我、俺、鄙人、在下、洒家……后来这在国内的营销界传为美谈。
  这也是梁冬的创意。
  不过,梁冬在百度留下的诸多经典品牌传播案例中,最经典的还要数“百度更懂中文”系列的网络视频传播。
  2005年,这一年是不折不扣的“搜索年”。
  这时的搜索引擎市场是百度领先,Google与雅虎都有大动作,力图追上百度。
  在上一章中,我们就看到:在2004年初开始,看好中文搜索引擎的是“国产三剑客”和“西洋双剑”。
  但是,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市场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新浪搜狐两大门户网站,在内容和流量展开着紧张激烈的战斗。
  当时,搜狐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网络赞助商资格,这也是百年奥运历史上的第一个互联网赞助商。应该说,搜狐已经渐渐奠定了“中国最大门户网站”的地位。
  但是,新浪肯定不愿意放弃“老大”的位置。
  于是,两大门户网站在新闻、博客资源展开了“肉搏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放缓了搜索领域的步伐。
  并不是他们不重视搜索,而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国产三剑客”中,百度本来就实力占优,加上对手松懈,所以百度的优势越来越大。
  “西洋双剑”呢?
  Google与雅虎两个美国互联网巨头,倒是对中文搜索引擎非常重视。
  Google请来了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博士领导Google中国,甚至还做了个大动作,为Google改了个中国名字:谷歌。
  这也是全球搜索引擎老大Google第一次使用当地文字作为品牌。
  那么,雅虎呢?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一下雅虎。
  2004年1月,雅虎出资亿美金购买了3721公司。然后,3721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
  周鸿祎是个“斗士”。
  这种好斗的性格,非常适合于在市场份额上暂时落后的公司。
  很快,雅虎中国就推出了单独的中文搜索品牌“一搜”。虽然,现在的网民大多已经不使用这个搜索网站了,但在当时,这个网站在网页、音乐搜索等领域还是做得非常好的。
  周鸿祎领军下的雅虎中国,在中文搜索引擎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而且一度领先于Google,仅落后于百度。
  不过,周鸿祎的性格并不适合在雅虎这种跨国企业,他的理念和远在美国的“老板”们渐渐显得格格不入。
  2004年3月周鸿祎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2005年8月,周鸿祎离职。
  周鸿祎离职之后,雅虎中国的新任掌门人出现了。
  这个人是谁?
  马云。
  这个时候的马云,已经完成了“电子商务帝国”的布局,淘宝网已经战胜了eBay,占据了大部分的网络购物市场份额。

百度更懂中文(2)
当淘宝网成为中国网民的首选购物网站时,马云又在悄然开拓新的业务。比如:搜索。
  在很多人的眼里,马云,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所以,杨致远把雅虎中国交给了马云。
  雅虎以互换股份的方式将雅虎中国交给了电子商务老大阿里巴巴,并给予10亿美金的现金支持。马云付出的代价是,阿里巴巴40%的股份。
  雅虎和阿里巴巴,有一个共同点——孙正义都进行了投资。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到一年半之前。
  2003年11月3日的第四届“西湖论剑”现场。
  孙正义为什么没有投资百度?
  答案比较清楚了,孙正义希望自己旗下的雅虎把中国区的搜索业务做出来。这个时候,马云就走上了前台,豪气冲天地对百度开始了进攻。
  马云对自己旗下的雅虎中国,作了如下介绍:“百度的技术领先已经是过去时,我们将证明雅虎比百度更懂中文。”
  为了证明这一点,马云斥资3 000万元,力邀陈凯歌、冯小刚、张纪中三大导演打造的“雅虎搜星”广告片。
  这是中国网络业最昂贵的广告。
  再加上媒体的软文报道及各类炒作,这次“雅虎搜星”的总费用几乎过亿。
  李彦宏面对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也许有人会说:马云花了这么多钱,又请了中国最知名的三个导演,你李彦宏还能怎么样?
  李彦宏说:“我能!”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梁冬。
  然后,梁冬找到了对策,并说出了费用预算。
  “够用吗?”
  “够了。”
  “能行吗?”
  “能行!”
  然后,一则小广告出现了。这是一部小短片,花费的资金最多也就在几十万左右。
  很多网友都应该记得这则经典的短片:
  城墙上,有一张悬赏文字告示。
  一个老外带着一个美女走过来,看着这张告示。
  老外:“我知道。”
  而且他做出很有学问的样子。
  随后,*才子唐伯虎出现。
  唐伯虎:“你未必知道。”
  观众:“唐伯虎!唐伯虎!”
  唐伯虎潇洒地向观众挥手,然后对老外说:“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老外:“我知道。”
  观众:“唉!”
  这时,观众中的美女陆续走到唐伯虎的身边。
  唐伯虎:“你不知道我。”
  观众:“唐伯虎……”
  老外:“我知道。”
  唐伯虎:“未必。”
  唐伯虎:“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
  唐伯虎:“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马上,老外带来的美女也走到了唐伯虎的身边。
  老外吐血。
  观众:“百度更懂中文!”
  首先,这表达了百度在中文分词技术方面的独特优势——唐伯虎就是巧妙运用几个标点气得老外吐血。
  更重要的是——这是典型的恶搞。
  受益于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的市场培养,这部短片网民们非常喜欢。
  这种恶搞的表达形式,很迎合一代80后新新网民的口味,一下子击中他们“玩世不恭”的内心,因此仅一个月,就有了超过2 000万的点击率。
  百度短片中诸多元素构建,诙谐之余且极具意趣。
  这充分符合了病毒传播的第一定律:“传播对用户有价值的东西”。
  《唐伯虎》的传播非常奇怪,没发一篇新闻稿,没花一分广告投放费,仅仅通过员工给朋友发邮件,以及在一些小视频网站挂出下载链接等方式扩散开来。
  但《唐伯虎》的传播效果却是大放异彩。
  这是什么原因呢?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唐伯虎》所有观看者是在没有其他的广告片干扰下专门观看的,如果看不明白,随时可以重看。

百度更懂中文(3)
这意味着,观看者主动将此片拿去给别人分享,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唐伯虎》内容来说,我们可以看做是百度用来对抗Google的和雅虎的,因为这两个是外资品牌。
  当时为迎接百度登陆纳斯达克股市,百度准备拍摄系列的视频短片,在上市前后进行大规模的立帜式品牌形象运动,巩固百度的“第一中文搜索引擎”的王者地位。
  在中国,百度并不甘于被烙上“中国的Google”这样一个给外界的印象。
  当然,在美国,百度却需要“中国的Google”的形象。
  为了股价。
  百度在中国市场份额上早已超过了Google和雅虎。
  所以,《唐伯虎》很清楚地告诉网民:百度,比老外更懂中文。
  同时,雅虎中国斥资数千万举办的“雅虎搜星”在传播形式上更是完败给百度的《唐伯虎》。
  雅虎制作的是广告大片。
  但是,雅虎似乎不懂网民心理,每一个片子的完整版都有七八分钟。网民如果没有很好的耐心,还真不一定能把他们都完整地看完。
  而且,在表达内容方面,百度更直接。
  百度和雅虎向网民们表达的是什么?
  百度是“百度更懂中文”。
  而且,在《唐伯虎》结束时,还有5段精辟的文字,描述百度在中文断句上的技术优势及对中文的执着和热爱。
  相比之下,雅虎中国却显得很含蓄。
  “雅虎搜星”最后那句广告语很莫名其妙——“生活,因找到而快乐!”作为雅虎的广告,并没有提示网民们使用雅虎搜索引擎。
  很多网民通过雅虎的广告知道了搜索引擎可以找到想要的东西,但他们不一定选择雅虎。
  雅虎制作的广告大片中,陈凯歌的《阿虎篇》甚至没有出现雅虎网页。
  在这个广告中,陈凯歌使用那只叫“阿虎”的小狗来指代雅虎的角色,这也是一大败笔。
  本来,“阿虎”可以指代雅虎,但这却让更多的网民联想到了搜狐公司旗下的搜索引擎搜狗。
  谁说互联网公司做品牌传播一定要烧钱?
  对于李彦宏来说,“百度更懂中文”等等市场推广活动让百度在市场份额上把Google和雅虎彻底甩远。
  而对于梁冬来说,不管他从百度离职后创业的结果如何,百度的“品牌”突围活动永远是他人生中值得骄傲的记忆。
  “百度更懂中文”网络推广活动是典型的病毒式传播,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果的品牌推广方式。
  那么,病毒式传播有哪些要点呢?
  病毒式传播是网络营销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不用投入太多的广告费。
  对于创业项目来说,在前期对于品牌的投入资金肯定不会太多。所以,病毒式传播是创业项目做品牌最好的方法之一。
  做病毒式传播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要传播对用户有价值的东西。
  只有对用户有价值的东西才会被大众相互传播,唐伯虎的走红与当时互联网的视频资源不多有很大的关系,当时如果有比较搞笑的视频是很受欢迎的。
  唐伯虎的短片如果放在现在的背景下,就不可能有此效果。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视频节目太多了。
  所以,传播的内容要和当时人们感兴趣的领域画上等号。
  第二,要利用好现有资源进行网络传播。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8~12人的亲密网络之中,网络之中可能是朋友、家庭成员和同事,根据在社会中的位置不同,一个人的宽阔的网络中可能包括二十、几百或者数千人。
  六度理论告诉我们,只要通过六个人就可以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样传播起来的网民数量肯定是海量的。
  第三,利用公众的积极性。
  唐伯虎恶搞的表达形式,很迎合80后一代新新网民的口味,这样他们就愿意与年纪层次相仿的网友们分享这段视频。
  只有网*动分享,才能够造成病毒式传播。
  李彦宏:
  百度在美国路演时,很多投资人都表示,以往中国企业在美国IPO价格都会有一定的折扣。我跟他讲这不行。我说百度是一个青苹果,现在还没熟,你现在就拥有它了,而未来成熟了,它就会更漂亮、更有魅力、更诱人。
  所以,百度发行价从最初的19美元到上市前一晚上涨到27美元。而上市当日,百度股票更飙涨到150多美元,创下了美国股市200多年历史中,外国企业上市首日涨幅纪录。
  随后也有一些人表示,3年内百度一定会跌破发行价,但05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破这个当天的纪录。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