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就是机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题就是机会-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销售人员立刻接过她的话:“我知道您想说什么!这套家具采取了最典雅的象牙紫色,而且木料上乘,外面还有保护层,我敢保证它的使用寿命绝对在20年以上。”
  王静笑了笑,说:“你说的这些,我都相信,也可以感觉得到。不过,我想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更关心孩子……”
  王静是想说,我更关心它是否适合孩子用,但是没等她说完,销售人员就打断了她的话:“我完全理解你的担忧,我们公司特别为这套家具配置了一些防护措施。这样,小孩子就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了……”
  王静说:“对不起,我再看看吧。”
  看王静要离开,那位销售人员追着说:“我们现在正搞促销活动,如果您要购买,我们还可以送您一台漂亮的台灯和一套小装饰品……”
  王静头也不回地说:“谢谢了,我想不需要了。”
  为什么这位销售员说了那么多好处——品位、质量、价格等,却没能吸引顾客,反而还打消了顾客的购买热情呢?因为销售人员并没有弄清楚王静的真正需求,也就是她想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造成了销售的失败。
  电影《爱情呼叫转移》里面的售楼小姐推销楼盘时,不断地介绍楼盘有多好,“空间宽敞”、“精装修”、“奉送家具”、“优美园艺”,结果却都被顾客以“傍名牌”、“掩瑕疵”、“面子工程”等而否定。
  与之相对比,另外一种售楼方式显然更受欢迎。一位客户到了售楼部,售楼小姐没有夸奖楼房格局是多么合理,环境是多么优美,而是先问您家里有几口人,孩子多大了,有没有老人一起住等。客户说,孩子4岁了,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起住。这时,售楼小姐才会娓娓道来,我们的楼盘周围有幼儿园,附近还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小学。同时,小区里有一个花园,空气好,还有健身器材,老人可以带孩子去遛弯。
  这两种销售方式,面对的客户也许是相同的,但是因为销售小姐的出发点不同,所以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前者只顾站在自身立场上考虑问题,介绍了产品的性能、价格、灵活性等一大堆客户根本不感兴趣的内容。而后者则是站在客户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以客户的问题为销售核心,并且凭借销售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帮助客户拿出了合理、合适的解决方案,当然更受客户欢迎。
  因此,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客户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购买,不是因为你的问题而购买。你若想说服客户成交,就要首先考虑客户的问题是什么。如果你能抓住这一点,就等于抓住了他的心,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从客户的问题出发,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就等于迎合了客户的心理。精明的生意人都知道,当你在做交易时,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赚取金钱,而是要获得人心。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我们卖的是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问一名正在推销牛奶的销售员,“你卖的是什么啊?”他在心里大概会笑你白痴,你不认识牛奶吗?
  可是,作为销售人员,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们卖的究竟是什么?似乎答案并不是我们手里的产品或服务那么简单。
  很多时候,一些销售员认为自己非常努力,结果效果还是不好,原因就是他们完全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而忽略了客户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记住,销售就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顾客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购买,那么我们卖的自然应该是问题的解决方案。
  虽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把产品卖出去,但是客户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需要产品帮助自己解决各种问题。不管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富人还是穷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他们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而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总是能够因人而异,为他们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对优秀的销售人员来说,销售的前提就是知道客户的问题是什么,你所提供的产品是否真的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是否能够真正相信你说的话和你的产品质量。比如,客户购买化妆品,他们购买的不是化妆品,而是希望产品带给他们美丽;病人购买的不是药品,而是希望药品带给他们健康。
  所以,作为销售人员,我们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或者服务,而是对客户所要解决问题的认识和把握。
  当然,很多时候,了解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消费者往往会给你造成一种假象。例如,一位销售QQ轿车的销售人员说:“当客户想要购买一辆车时,他也许会告诉您,为了上班方便,但实际上也许是因为隔壁邻居买了一辆车,或者是为了追女朋友方便。”面对这种情况,销售人员需要调整思路,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然后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赢得他们的青睐。
  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不一样,但是他们都需要得到心理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归结为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两个层次。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理需要日趋满足,这时心理需要就显得特别突出,人们的消费也由物质性消费转向注重商品附加值、以求获得心理满足的精神性消费。人们从理性消费时代进入了感性消费时代,也就是说顾客在消费产品或服务的同时,更加重视心理上的充实和满足,期望在商品购买和消费过程中受到尊重和重视。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把顾客奉为上帝,充分尊重他们,但也仍有些企业对顾客的重视不够。
  比如,当你走进银行排队办理业务时,你看到一边排满了人,而另一边却只有三两个人在办理业务,你赶紧排在了人少的那一排,并暗自得意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但当你站到窗口告诉营业员你要存款2000元时,营业员却告诉你:“对不起,先生(小姐),我们这里只给大额储户办理业务。”此时,你一定会怒不可遏,大声质问营业员或者向她的上司投诉,因为你觉得自己不被尊重,甚至受到了歧视。难道只有那些办理大额储户的时间才宝贵?或者说只有他们才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这简直就是不平等的待遇!
  从此,你对这家银行一定不会有好印象,也许你一气之下再也不会去那里办理业务了。此外,你一定还会向自己的亲戚朋友诉说自己遇到的不公平待遇,也劝他们不要再去那家银行。由此可见,这家银行会流失多少潜在客户。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得到重视,得到与众不同的礼遇。作为销售人员,应该明白自己销售的不只是产品,还有态度。如果你的产品非常好,客户也急需这样的产品,但是你的态度却很恶劣,那么对方也会因此而放弃购买。
  琢磨客户的需求,并说明你的产品特性符合顾客的购买欲望,而不是让顾客把欲望表现在你的产品上。
  美国纽约有一家蛋糕店,该店首创了一种可以将顾客指定的照片“印”在蛋糕上的技术,进而在一块传统的生日蛋糕上点缀一些祝贺文字或五彩奶油装饰。虽然每次收费15美元,但慕名前来的客人络绎不绝。
  顾客首先要把印在蛋糕上的照片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用摄影机将照片的影像摄入,然后转成电脑下达的指令,5分钟后蛋糕上就会出现与照片一模一样的人物头像。整个图像就像一幅丝质屏风,唯一不同的是这个图案可以食用。
  别家的蛋糕店都是千篇一律的,价格也相差无几,但是这家不一样,他们把顾客的照片印在了蛋糕上,如此一来,蛋糕就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蛋糕,成了专门为顾客量身定做的蛋糕,顾客渴望受到重视的心理明显得到了满足。
  世间的商品不计其数,有多少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如果有,你肯定希望得到它,否则觉得对不起那一份心意。
  著名的李维斯牛仔服实行的是为顾客量身定做、一对一的销售策略,顾客来到商店里选购款式和布料,现场的售货员会为你量尺寸,并立即输入电脑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与李维斯的设计部门、工厂和市场营销及客户服务部门紧密链接,你只需坐等片刻,或者是第二天取货即可,无论是大小、尺寸、款式风格都如你所想。甚至会应你的要求在领口或袖口绣上你的尊姓大名或者其他你喜欢的图案。
  其实李维斯也并非就真的为每一个顾客都单独制造,工厂会按照各种尺寸、大小款式、风格制造出大批的模块,接到前方的顾客数据之后,现场拼接就行了。而顾客获得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因为“你是专门为我生产的”。就冲这一点,你也会成为李维斯品牌的忠诚顾客,并会主动地向别人宣传该品牌的种种好处。
  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要满足所有顾客的心理需求,自然是不可能的,正所谓“众口难调”。但是顾客期望受重视的心理是不变的,谁能为顾客量身定做产品或服务,实行一对一的销售策略,谁就能占据市场主动权。
  无论你是销售保险的,销售汽车的,还是销售化妆品的,或者是酒店的服务生,你要记住你卖的并不是产品和服务,而是客户心中的需求,是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破除销售的最大障碍
了解了客户为什么买,我们卖的是什么,那么,这里我们就要来纠正很多销售员都有的一个心理误区了。他们常常认为,自己做销售是为了赚客户的钱。其实,他们忽略了客户之所以买是因为遇到了问题,而自己做销售就是为了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
  不要小看这两个动机,它们会造成非常不同的效果。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在赚客户的钱,那么你首先就在心理上设了个障碍,会“不好意思”向他推销。而一旦顾客也感到你是在赚他的钱,他就会非常不愿意去购买。
  假如你是化妆品销售员,如果你觉得销售给客户一盒防晒霜可以赚50元,就拼命说服对方购买,而实际上客户遇到的问题是脸上长了青春痘,那么,她多半不会去购买你推荐的防晒霜。而如果你把赚客户的钱转化为帮助她解决问题,那么你就会根据她的皮肤,帮她选择能消除青春痘的化妆品,她一定会欣然接受。这样,客户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满意而去,你也获得了相应的报酬。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销售工作,虽然销售的目的是卖出产品,但是客户购买产品不是目的,解决自己生活、工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才是他们购买的最终目的。如果你的产品根本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那么即便他们因为一时兴起购买了你的产品,最终也不会成为你的忠实顾客。所以,在销售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把对方的需要放在首位,而不是把自己的产品放在首位。
  比如,一个人生病了,医生给他开的药无论多么难以下咽,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因为他的目的是治病,而医生让他相信这些药吃下去病情就会好转。如果我们在销售商品的时候,也抱着这种态度,效果自然会非常不错。
  一天早上,一家女裤专卖店刚开门,就来了三位顾客。一位是60多岁的老太太,后面是一对青年男女。男的戴一副眼镜,颇有知识分子风度;女的穿着入时,是一位注重打扮的姑娘。
  营业员热情地迎上去打招呼:“欢迎光临,你们要买些什么?”
  老太太回头对这对青年男女说:“这里货多,你们仔细看看,拣称心的买。”
  营业员心里明白了,这是婆婆为未来的儿媳妇买裤子。此刻,她指着挂在货架上各种各样的裤子说:“这些式样现在都有现货,你们要看哪一种,可以试试。”
  三个人都未做声,营业员发现老太太的目光总是停留在100元的裤子上,而姑娘却目不转睛地盯住那一排150多元的裤子。而男青年的眼睛一会儿望望裤子,一会儿又看看老太太和姑娘,脸上露出一些不安的神色。
  营业员明白了,老太太是想节约一点,买一条物美价廉的裤子;姑娘倾心时髦,想买一条高档的裤子,但两人都不好意思开口。男青年大概看出了双方的心思,可既怕买了便宜的得罪了女友,又怕买了高档的得罪了母亲,所以左右为难,一声也不吭。
  面对这种相持的沉默局面,营业员先对老太太说:“100元的裤子,虽然价格便宜,经济实惠,但都是用混纺料做的,如果对面料要求高一些,恐怕就不能让人满意了。”接着,营业员又指着150多元的裤子对姑娘说:“这种裤子,虽然样式新颖,但颜色比较深,年轻姑娘穿恐怕老气了点,不太适合你。”
  说着,营业员取出一条米黄色的裤子说:“这种裤子式样新颖,质量也不错,而且米黄色是今年的流行色,高雅富丽,姑娘们穿上更能显出青春的活力。而且现在价格非常便宜,以前都卖160元,现在特价125元,昨天一天卖了20多条,现在只剩这几条了,您看看喜欢吗?”
  营业员一席话,使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姑娘喜形于色,老太太眉开眼笑,男青年转忧为喜。三个人有说有笑地看着这条裤子,姑娘试穿后也十分满意,老太太高高兴兴地付了钱。
  这个营业员的中和策略,一下子解决了三个人的问题,他们怎么能不欢喜呢?他们最后决定买这条裤子,是因为他们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销售不是为了卖产品,而是为了解决客户的问题。作为销售人员,要想成功地卖出产品,就必须懂得发现客户的烦恼和问题,并设法帮助他们解决。有时客户即使不需要这个产品,如果你能帮助他解决问题,为了感谢你,他一样会购买你的产品。
  所以,作为销售员,一定要把顾客遇到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自己能赚多少钱放在第一位。这就像你是医生,病人就是你的客户,你为病人看病,最重要的问题是你帮助他解除了痛苦,而不是你从中赚了多少钱。在你帮助病人解除疾病困扰的同时,你也得到了相应的报酬。
  销售人员不要把工作的目的停留在赚钱上,那样,你也许会在刚开始的时候努力工作,当你不再为钱而发愁的时候,你的激情就会慢慢减退。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