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教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卡尔·威特的教育-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如果儿童时期没有抓住机会受到这样的训练,长大之后,如何能够顺利地适应社会,与他人交往呢?〃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所以,离开社会的交往环境和与他人的交流,个体的社会化便难以完成。没有交往,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人际交往智能是多元智能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认为:人际交往智能的核心是留意他人差别的能力,特别是观察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意向的能力。父母需要从孩子出生后就加强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避免他们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显得过于幼稚。   

  人际交往中,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家长,在实际生活中也应增强孩子的辨别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比如,教会孩子分辨好人,向孩子说明这个社会除了真善美,本来就还有假丑恶存在,有时候越是坏人,越会摆出一副友好的态度,使你上当受骗等等;应教会孩子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情况,比如熟记一些必要的号码,或者训练孩子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取舍,并详细地分析为何如此;在日常生活里不妨多多进行〃情景教育〃,比如报纸报导一群小学生去扑救森林大火的时候,家长应及时告诉孩子,这种做法不应提倡,并说明原因。在与孩子的交谈中,可以让他们知道真善美与假丑恶是并存的,而在具体的分析引导中,也要努力唤醒他们的理性,启迪他们的判断力。   

  培养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判断力,基本的原则是:事情往往不是我们想到的或者看到的那么简单。比如,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判断一个人是困难的,不是因为看错了,而是因为了解得还不够,有效的信息没有收集完整,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那么,我们要让孩子举一反三,通过某个具体的例子加以总结,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加谨慎而不妄下结论。提高孩子对类似事情的判断力的方法,正是在于循循善诱,多接触不同的事情,而不是不假思索的否定。         

虹←桥书←吧←。←  

第53节:我教儿子另一种智慧(1)         

  第六章 我教儿子另一种智慧   

  现在有许多父母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成为好人,成为坚持真理的人,殊不知,坚持真理也需要有机智、灵活的头脑。我想,明白这个道理会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大有益处。   

  不要轻信任何人   

  时下流行的教育观点是:把孩子培养成老实的人,循规蹈矩的人,因为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本分地遵守社会规范,虽然这种观点听起来很令人满意,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我认为让孩子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比让他们成为一个老实人更重要。事实上,老实的、循规蹈矩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妥善地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也不太可能达到与社会规范相协调的地步。   

  有些父母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美好的并让孩子相信这一切。这种说法表面上看起来很迷人,也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孩子从小就相信身边的人一切人和事只会使他成为没有分辨力的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中永远不会成为一名成功者。   

  轻信只会让孩子变得愚蠢和无能,对此,我深信不疑。   

  有一次,由于工作上的事,我离家大约一个星期去别的教区,大概是我很少离开儿子的缘故吧,这一次短暂的分别使卡尔非常想念我。   

  那天我回到家时,卡尔兴奋极了。我的马车还没有到家门口,卡尔便已经在那里等我了。   

  我刚从马车上下来,卡尔便向我跑来,兴奋地一跃而起想扑在我怀里。   

  可是,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将他抱起,而是故意闪开了。   

  卡尔扑了个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他从地上爬起来后并没有哭,而是不解地看着我。那时,卡尔只有4岁多一点。他不明白一向爱他的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做。   

  见我这样〃无情〃,妻子满脸不高兴。她责怪道:〃卡尔每天都在念叨你,为什么一回到家就这样对他?〃   

  我没有回答她,只是微微地笑了一笑。   

  卡尔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转身就往房里跑去了。   

  这时,我叫住了他:〃卡尔,等一等。〃   

  卡尔头也不回地站在那里,似乎在等我的解释。   

  我说:〃爸爸是在和你开玩笑,也想让你明白一个道理。〃   

  卡尔生气地说:〃开什么玩笑?有什么道理?〃   

  我说:〃我这样做是想让你明白,不要轻信任何人,哪怕是你的父亲。〃   

  听我这样说,卡尔转过头来不解地看着我。于是,我便进一步向他解释:〃当然,爸爸是你最可信赖的人。但等你长大后有许多平时看似对你好的人并不一定会在任何时候关心你、帮助你,就像刚才爸爸对你那样。〃   

  我的这种做法对于只有4岁多的卡尔来说还很难理解,但我相信这件事一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印象给卡尔带来的益处在他以后的日子帮了他不少忙,否则,他不会像现在这样无论哪方面都那么优秀。毕竟,他在后来成为了一个聪明的人。   

  有利于孩子未来人生的一种智慧   

  洛赫村有一位颇有学识的先生,是这一带很有名望的人。他名叫里德因奇,不仅饱读诗书而且精通艺术,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才华非凡的隐士。   

  里德因奇先生大约40岁左右,性格开朗,言行举止无时不洋溢着才华和灵气。他有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爱好,那就是他喜欢给小孩子讲故事,并乐于帮助孩子们解决一些他们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有一天,里德因奇来我家作客,他的到来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因为他一定会讲许多有趣的故事并发表他与众不同的观点。   

  卡尔激动极了,吃过晚饭后,他又去约了邻居家的几个孩子。孩子们坐在我们的餐桌旁,静静地围绕着里德因奇先生,就像在等待着圣诞老人的礼物。         

虹←桥书←吧←BOOK。←  

第54节:我教儿子另一种智慧(2)         

  在一番小小的准备之后,里德因奇终于开始〃演讲〃了。他从历史谈到地理,又从地理讲到天文学,后来,又谈论最近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最后他把话题转向了艺术。   

  这位里德因奇确实令人佩服,因为他的谈论确实太有趣了,不令是这些求知欲望很强的孩子们,就连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俗话说:〃言多必失〃。当他谈论到音乐时,便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   

  他说:〃德国有许多伟大的音乐家,无论在音乐领域的哪一方面我们都有大师级的人物。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还有帕格尼尼,他们都是伟大的人。〃   

  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帕格尼尼是意大利人,可是我们这位知识渊博的里德因奇却说错了。   

  他话还未说完,我便发现了这个错误,但并没有立刻指出来。我想,他说了这么多,说一两句错话无关紧要。况且,以他的学识而论,他不可能不知道这是个错误,只不过是一时口误罢了。   

  可是,我的儿子卡尔却没有像我这样善解人意,而是立刻将这个可笑的错误指了出来。   

  〃里德因奇先生,帕格尼尼不是德国人。〃卡尔大声说道。   

  听卡尔这样说,里德因奇的脸色一下就变了,他显得既尴尬又气恼。   

  我急忙向卡尔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遗憾的是,我这个过于认真的孩子并没有注意到我的暗示,而是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帕格尼尼是个伟大的音尔家,这一点完全正确,可他是意大利人。就是不了解他的人都会知道他一定不是德国人,因为一听他的名字大家都明白。〃   

  卡尔说得完全正确,可是这种做法未免有些太过于直接了。   

  这时,里德因奇先生愤怒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狠狠地看了卡尔一眼:〃哦,我在这儿滔滔不绝完全是多余的。〃   

  说着,里德因奇就向门外走去了。   

  我想劝阻他,但根本没有用,因为里德因奇除了因学识而出名外,还以古怪的脾气而著称。   

  事后,卡尔问我:〃爸爸,难道我说错了吗?〃   

  我说:〃你并没有说错,可是这种做法不太妥。因为你这样当众指出了他的错误,他一定觉得很丢脸。你没看他羞愧得满脸通红吗?〃   

  卡尔不解地说:〃可是他的确错了呀,我又没有嘲笑他,只是说明了一个事实。〃   

  我对卡尔说:〃里德因奇先生是个很高傲的人,他会认为这是在当众出丑。〃   

  卡尔不服气地说:〃难道为了他的面子我就不坚持真理吗?〃   

  我向他解释道:〃坚持真理是好事,但你应该注重一下方法。假如你私下给他指出这个错误,他不仅不会气恼,说不定还会感谢你呢!〃   

  卡尔问:〃为什么?〃   

  我回答道:〃因为你既坚持了真理又顾全了他的面子。要知道,坚持真理是需要有智慧的。〃   

  现在有许多父母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成为好人,成为坚持真理的人,殊不知,坚持真理也需要有机智、灵活的头脑。我想,明白这个道理会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大有益处。   

  〃不要隐藏你的感激之情!〃   

  虽然身为牧师,我仍然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不随大流的性格使我至今过着不富裕的生活。对此,我时常会产生一种难以言谈的感觉。   

  拥有财富,过上富足的生活,恐怕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但是许多人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失去了某些让自己活得更加美好的机会。尽管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但生活上仍然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我想,既然事在人为,那么为何不让自己的儿子能够从未来的生活中得到更多更好的东西呢?所以,从卡尔一出生起我便立志使他拥有一个尽量没有留下遗憾的人生。         

。▲虹▲QIAO书吧▲  

第55节:我教儿子另一种智慧(3)         

  或许有人会对我的这种想法提出异议:身为上帝的使者,难道你得到的还不够吗?当然,目前的一切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但对于我的儿子卡尔来说,他却应该得到更多。   

  不随大流在某些时候的确是值得赞赏的品格,但在有些时候却会成为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障碍。   

  对此,我深有体会。   

  年轻时,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我是个丝毫不拘小节的人,对流行于人们之间的那些习俗礼节从来不放在心上,认为只要自己真正地做人便会获得别人的尊敬,也能够取得应有的成就。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我十六七岁的时候,有一位伯爵很欣赏我的能力,便在许多方面给予我帮助。当然,对于伯爵的好意我非常感激,但这种感激仅仅深藏在我的心中,从来没有向他表示过。因为当时我认为感激之情是用不着常挂在嘴边的。可是后来,我为自己这种不拘小节的性格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起初,伯爵并没有在意我这种不拘小节的做法,可是时间一长,我和他渐渐产生了隔阂。原因很简单,虽然伯爵不在意,伯爵夫人却不高兴了。   

  因为我在看望他们或请求他们帮助的时候从未带去过任何一件礼物甚至连一句简单的感谢之言都没有。   

  渐渐地,我发现伯爵及夫人对我一天天地冷淡起来,最后,我不但再也得不到伯爵的帮助,甚至连他的面也很难见到。   

  得不到伯爵的帮助对于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更重要的是我失去了一个看重我、关心我的朋友。   

  或许是遗传的原因,卡尔从小也是那么不拘小节。由于我在这方面有过深刻的教训,便决心一定改变他。   

  我曾多次强调,教育完全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而且,在每一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梅泽堡公立中学的校长福兰兹先生在得知卡尔的才华之后便向许多有身份有地位的先生们极力推荐,这为卡尔将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于福兰兹先生的厚爱,我当然感激不已。但由于平时并没有多少私交,所以我一直没有登门致谢。   

  有一次,我被任命去梅泽堡协助一座教堂的维修工作,便借此机会带着卡尔去向福兰兹先生表示谢意。   

  那天,我问卡尔:〃卡尔,你觉得咱们给福兰兹先生带点什么礼物好呢?〃   

  卡尔显得很惊讶地问:〃礼物?为什么要带礼物呢?〃   

  我说:〃带礼物是表示对别人的尊敬,是一种表达感激的方式。〃   

  卡尔说:〃爸爸,这样做是不是太拘泥于形式了?我想,对他人的感激应该留在心里,这才是最好的感激。送礼太俗套了吧?〃   

  我问卡尔:〃你怎么有这样的想法?〃   

  卡尔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许多书上都读到过,那些成大事的人都不拘小节,只有没本事的人才请客送礼。〃   

  卡尔这样说,自然也有其道理,许多书本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这是事实。诚然,教孩子自强自立,万事不求人是一种美德,但是,书本上的知识有时却离现实的距离太远。为此,我不得不向卡尔多讲一些书本之外的事,尤其是在与他人相处方面。   

  于是,我把自己年轻时的一些经历向卡尔作了一番描述,并仔细分析其中的得失,当然也包括我与伯爵的事。   

  当我谈到伯爵时,卡尔大声嚷嚷起来:〃这个伯爵怎么会这样,他太小气了吧!既然他那么欣赏你的才华,就不应该计较这些小事。〃   

  当然,让小孩子明白这些道理是很难的,但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