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事酒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事酒吧-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鬼的书房依旧是烟雾缭绕,他轻轻吐纳着烟圈,见我来了,便问道:“找到房子了?”我心想这老鬼也太不厚道了,不就是把行李暂时寄存在他这里嘛,反正又没多少东西。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是毕竟是我托人家帮忙,只好打消心里的怨气,面带笑容的说道:“那个东西还得麻烦您,我啊。最近要出差……”
  “是不是到怀空寺去啊?”老鬼先知先觉的说道。对于他的神算,我是早有领会,但是他很少算我的事,因为他说我的事不好算,算不准,但是今天竟然格外的准确。于是我惊奇的问道:“您这次怎么算的这么准啊?”
  他见我承认此事,便笑道:“我算的不是你,而是算某个人。”
  “这是什么意思?”我不解的问。
  老鬼掐灭了烟头,抬起头来看着我,说道:“前几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说是如何知道你现在该做什么。他举了个例子,是这样说的。比如你想在二十年后做一名国际大导演,那么在十五年后的时候,你必须做一名中国认可的大导演,那么在十年后的时候,你必须混入演艺圈,并且作为新人导演有可观的作品,那么在五年后的时候,你必须进入国家最认可的传媒学校,进入导演系,各门拔尖不能有挂科。那么现在开始,你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保证可以考入那所学校,而且,还要抽时间来写剧本和积累灵感等等。这个倒退的手法十分高明,它让人们不但有目标,而且有一个行动的大纲。所以我依照此法,推算了一下,如果某个人,要快速成就霸业,那最快的途径就是参加生存大会,并且取得优胜,那么为了取得优胜,需要强大的力量,而这强大的力量需要刻苦的努力和修行,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实力的最好去处就是怀空寺。”
  老鬼的推理让我目瞪口呆,我从他话中所找到的意思是指,我这次去怀空寺将是一场刻苦的修行。对此我甚为不解,连忙问道:“为什么会是一场修行呢?那里到底有什么啊?”
  老鬼站起身来,神秘的笑道:“走吧,下楼听我说个故事去吧。”  

 第五十二话 入寺 
   我随着老鬼下了楼,大厅里已经坐了不少人,而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和尚也在那里。老鬼坐在吧台的后面,拿出三样东西,一本记录簿,一杯水,以及一块醒木。我坐在靠着门口的位置,准备静静的听老鬼带来的故事。
  老鬼敲了一下醒木,屋子里的空气似乎也随之宁静了下来,他用那沧桑,醇厚的嗓音开始了故事,然而不同的是,他的第一句话,并不是“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而是“今天的第一个故事,是个传说。”
  「在本城的西边有一座山,山名叫做望儿山。闻名天下的杨家将的故事,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而传说中老太君佘赛花,就是在这座山上望她那些保家卫国的孩子们。但是今天的传说讲的并不是这山,而是山上的一座寺庙。这寺庙唤做“怀空寺”,寺内有一宝塔,叫镇妖塔。传说,这塔便是托塔李天王曾经用过的塔,塔内有着被李天王收伏的一千只妖怪。这些妖怪的道行极高,其精气已经渗透在身体的血液之中了。如果有人能斩杀这千只妖怪,沾上这千妖之血,便可脱去凡身,遁入阿修罗道。」
  老鬼的故事还没有讲完,那个和尚突然站了起来。一言不发的向门口走去,我见他向我走来,以为有什么事情,却没想到他径直走出了大门。按照往常来说,从来没有在老鬼讲故事的时候,有人会出去。此刻,我倍感好奇,看了看老鬼此刻的反应。而他竟然给我一个手势,让我也跟着出去。
  我出了大门,一路跟随着这灰袍的僧人。而僧人却十分机敏,似乎很快便发现了我。突然停下脚步,背对着我说道:“施主,可有事情?”
  我见跟随已被发现,便立即从脑子里挤出一些可用的话茬,随口问道:“师傅,可是怀空寺的僧人?”那和尚转过身来,微微一笑,模样倒是十分秀气,甚至有些妖气。如果有个漂亮的发型,我相信他可以迷倒许多女人。他双手合十,向我行礼,并对我说道:“施主好慧根,竟然一猜就对。”
  我笑道:“谈不上慧根,我就是马上要去那里出差,所以见到和尚就觉得亲。”我突然觉得我的话说的有些失礼,忙想补充些什么。没想到那和尚却笑了笑,说道:“施主可是《小城逸事》的记者?”我点头表示确实如此,他走了过来,仔细的看了看我,说道:“贫僧是专门作为您的向导而来的,既然在此处碰上,真是有缘啊。”
  我听他这么一说,想起编辑长确实有提到向导这么回事,离开点头称巧。他对我说道:“既然有缘,施主不妨即刻启程,前往我寺吧?”我心想,不是说好明天一大早做长途车去吗?怎么突然改了路线,这和尚就是和尚,总是非要个随缘随意的。说着,他便引我来到一辆跑车前,我一看这车,立刻傻了眼,心中暗道:“我草,这什么情况?和尚也开兰博基尼?”那和尚的表情很是淡定,打开后车门,请我进去。虽然我开始还对这突然的邀请有些疑问,然而此刻看见可以坐上这么靓的跑车,哪里还想那么多啊。对于一介穷人的我来说,恐怕这也是难得的缘分。
  我立刻坐了上去,而和尚则坐在前面发动了车子,我说道:“那我们先去趟编辑部,让我和编辑长打声招呼吧。”和尚似乎并没在听我说话,而是打开了CD,我以为会是激情的流行歌曲,然而让人意外的竟然放着佛经,而且不知道是他调了音量,还是我的听觉有问题,我总觉得这声音越来越大,仿佛佛经就像在我的脑子里吟咏一般。不知何时,我便沉沉的睡去了。
  醒来的时候,车子已经停了,天色也已经暗淡下来了,看样子像是有六点多钟。前面的和尚没有回头,只是简单的对我说道:“怀空寺到了,您可以下车了。”我放下玻璃,看着三丈高的庙门上,蓝底金字的写着怀空寺三个大字,不禁有些激动。打开车门,我慢慢走下车去,望着这巨大的庙门,心中顿生敬畏。随手一关门,只听“砰”的一声,跑车变成了一团烟雾。而随着烟雾散去,一张写着“俥”的纸落在了地上,那和尚却也没了踪影。
  我正心中奇怪,却往来路看去,看那山间道路陡峭,即使是人们行走,也显得狭窄难行,这车到底是怎么上来的?此处并非山脚,而是半山腰啊。周围群山环绕,随着夜幕的降临而显得阴森恐怖,我也不敢多想,生怕在这鬼地方给自己吓出三长两短来,立即敲了院门,大声喊道:“有人吗?”
  院内传来了脚步声,我心中有些害怕,躲在了庙门旁边。庙门向后打开,一个穿灰袍的和尚走了出来,然而看年龄尚小,大概也就十岁出头的样子。他开门见没有人,便伸出脑袋东张西望,然后发现我躲在门框后边,便出口相问:“您是哪位?”
  我说道:“我是《小城逸事》的记者,刚刚被贵寺的僧人接了过来,但是他突然消失了,所以我只有敲门大呼。”小和尚看了看我,说道:“您若是真的记者,那我们确实早已准备好接待您了,可是在去接应的大师兄又去了哪里?”我看他有些迷惑,立即掏出那封随身携带的介绍信,他看了信,点了点头,暗叫大师兄又偷懒了,于是引我进了寺庙。
  这寺庙很大,从庙门进入是个练武的前院,前院宽阔,石灰的地面凹凸不平,想必是僧人练功的时候踩踏出来的。我们并未进入前院的大殿,我想那里大概供着佛祖,此时的我并未净身洗尘,若去参拜,显得不诚。通过左院,进入后院,到达后殿。后殿里面,铺着木板,小和尚让我把鞋脱了,赤脚入内。这木板被僧人们擦得十分干净,显得格外光滑平整,我都有些不好意思给人家踩脏了。后殿的佛像前,一个身披袈裟的长者坐在那里。小和尚引我前去拜见,我想他就是这里的方丈了。
  面对着盘腿而坐的大师,我先是鞠了一躬,见那老和尚闭目冥神,他白色的眉毛太长了,又十分浓密,所以闭着眼睛的时候,仿佛看不到眼睛,只能看到两只白眉,胡须也长,坐着的时候能够垂到膝上,同眉毛一样,也全白了。我见他没有注意到我,便跪在了他面前的蒲团上,因为面对长者,是不能居高临下说话的。然而直接坐下又显得不够礼貌,所以我便以跪姿请教,反正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受我这一跪也是可以的。
  我说道:“我是来自《小城逸事》的记者,能到贵寺采访,十分荣幸,特来拜见大师。”老和尚依旧一语不发,我心想难道是自己心中不诚,老和尚不愿意搭理我?但见,小和尚跑到了老和尚旁边,拿起了佛坛上的木鱼,冲着老和尚的脑袋砸去,此事发生的太快,我只能惊讶来不及阻止。然而老和尚挨了一下之后,依旧没有任何举动,反而打起了轻轻的呼噜。小和尚接连打了几下,看老和尚依旧没醒,对我说道:“方丈又在睡觉了,他老人家的身体可是自小练过,所以普通的打击不痛不痒,在我们这群僧人中除了去接您的那位大师兄,其余的人是都没法叫醒他的。眼下他还没有回来,想必您也饿了吧,本来要按方丈之命,在这后殿中摆个宴席,看来眼下只能请您到右舍,和大伙凑活吃一点了,对此深感抱歉,阿弥陀佛。”
  小和尚这一解释,我才明白为什么他刚才咬牙切齿的那么下的去狠手。既然方丈不醒,我也不做强求,随着小和尚前往右舍。右面的厢房,灯火通明,墙上还映着一些和尚的影子。我心想,此刻这些僧人一定是在烛灯下翻阅着经文,细细的品味佛法的高深。能和这些潜心学习的修行者一起吃饭相互探讨,也算是我的福分。然而当我打开门的时候,却响起了熟悉的音乐,那是我国晚上七点的特产,《新闻联播》的片头曲。僧人们正聚在电视机旁观看着以党中央为核心的和谐社会。小和尚对众位僧人说道:“《小城逸事》的记者来了!”
  只见所有的和尚都动作一致的转过头来,面带着同样惊喜的表情。紧接着一个个如同老虎见了肥羊般猛扑了上来,各种奇怪的话语充斥着我的耳朵。“终于来了,我想死你了!”“男人,竟然是个男的,为什么不是靓妹?不过男的也行!”“佛祖保佑,这苦日子总算到头了。”“采访俺,俺有好多好多故事要说勒。”说着,他们七手八脚的把我拉近屋内,一圈圈的围住了我。
  小和尚在一旁大喊:“记者还没吃饭呢!”但是他那点声音早就被众位和尚的话语掩盖了,此刻众位僧人吵吵嚷嚷,七嘴八舌,弄到我也是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深吸一口气,大喊一声道:“我还饿着呢!”
  这一句话的威慑力实在惊人,周围瞬间安静下来了。空旷的屋子内,只传来新闻联播幽幽的声音:“……党中央国务院总理就人民温饱问题发表了讲话……”  

 第五十三话 坐谈 
   随着片刻的安静之后,僧人们一个个站好,对于刚才的失仪,他们都鞠躬致歉。然后以小和尚为首一个个退出了右舍。不过一会儿,又一个个走了回来。不同的是,他们都双手捧着一个大木盘,木盘里面放着一盘盘精美的素菜。随着井然有序的进入,电视机前便开始摆放了各种菜肴。领路的小和尚等到菜已上齐之后,对我说道:“在下法号法圆,守门僧。是本寺最小一辈的门僧,不过众生平等,佛无大小。今日由我值班,执掌寺内一切的管理。所以对于刚才的事情,由我再次向您赔礼道歉。还望施主海涵。”
  入乡随俗,来到这里自然按照寺庙的规矩。我们即刻席地而坐,开始享受这晚饭的盛宴。随着这饭桌的大钟敲响,话题也渐渐的说开了。原来这地面上铺的可都是上好的木料,听他们说为了修行,不能睡床,只能睡地板。所以在重修庙宇的时候对舍下以及后殿用于参禅,冥想和打坐等等一些列室内活动的地板都整体进行了更换。
  寺里算上方丈一共只有十七个和尚,我心想,这寺庙虽然不小,但是却处于深山之中,大概因为香火并不旺盛,所以和尚自然也不多。寺庙里的僧人一共是四个辈分首先是静字辈的静德,也就是后殿睡着的方丈。方丈原有三个徒弟,但在本寺只留下一个,那就是心字辈的心远师傅,心远师傅是本寺的护法师傅,负责寺内的纪律和安全。由于他本人为人十分严厉,而且地位又高,所以在左舍同方丈一起休息,并不在这右舍之内。右舍的僧人都是得字和法字辈的僧人,算是心远的徒子徒孙,坐在我旁边围成第一个小圈的是得字辈的,得云,得海,得石,得松四位师傅,他们的年纪大约都在四十以上了,但是和护法的心远师傅不同,他们四位都十分随和,和弟子们打成一片,大概是深知一个板着脸的师傅对徒弟内心造成的影响。“静心得法”最后一辈儿就是法字辈儿了,法字辈都是刚来的修行者,道行和年纪都不算太深。而其中年纪最小的就是今天的值班僧,法圆。
  别看法圆年纪不大,但却懂事的很,他安排众僧人按照辈分顺序一个一个同我聊天。从得云师傅开始,各种天南海北的话题就聊开了。得云师傅的眼睛不好,带着眼镜还显得有些,迷糊,但是却很爱笑。说任何一点冷笑话他都可以乐半天,对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文记者真逗!”而他的问题,算是中规中矩的,比如问我读过什么经书,对佛法有怎样的理解之类的,大概作为书房管事的师傅就偏好如此吧。而二师傅得海就完全不同了,从体型上来说,他应该是这群僧人中最胖的了,我完全不能理解这些素食是如何让他变得这么胖的,可是他一张嘴,我就明白了,这位师傅是典型的酒肉和尚。作为厨房的大掌勺,自然可以凭借下山购物捞到不少好处,但似乎这里的和尚对于他的那些行为都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偷偷的告诉我如果想吃肉的话跟他说的时候,我看到好几个小和尚都在乐。得海师傅的问题全都是问我爱吃什么,弄的我倒是挺尴尬,仿佛我不是记者而是美食家,专门来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