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力量:爸爸去哪儿之郭涛神秘教子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父亲的力量:爸爸去哪儿之郭涛神秘教子书-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头妈又继续说:“还有一天咱俩吵完架,石头看到我哭了,还上前拍了拍我,让我别哭了,说没事儿了。”

    他居然知道去安慰妈妈,这件事,我也真没想到。

    随后我开始检讨自己,石头现在已经到了对父母矛盾大概懂一点的年龄,所以他没受到太多影响。跟他解释后,孩子会用自己的判断力去印证。

    比如看到我和妈妈争执,到了第二天,一家人又和睦地坐在一起,他心里觉得没事,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但如果再小一点的孩子,还不太能够理解吵架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受父母的负面影响,后果会很严重。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情况需要家长重视,很多父母一争吵——尤其我们的父辈——会把责任往孩子身上推。比如我小时候,家长的埋怨让我感觉天要塌了,家里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恨不得钻到地缝去,做什么都要谨小慎微,父母一吵架就感觉是自己的错,觉得自己像一个罪人,不应该存在于这个家庭,这种心理阴影真是多年都无法消除。

    每个孩子为人处世的方式折射出来的都是家庭氛围。大家总是夸石头像个“大哥”,平和,宽容,跟小朋友相处起来很友好,善解人意,我想,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和石头妈尽管也是会吵架的父母,却从未让这个问题成为孩子的心结。
第7节默契地宣泄,深深地相爱
    默契地宣泄,深深地相爱

    吵架有时候也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一旦以这种形式宣泄出去,人会变得平静下来。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我觉得尽量让自己的情感宣泄正常一点,反而健康。我回想那天为什么跟石头妈吵架,心里很清楚:是因为我太累了,需要发泄。

    说起那次有意思的吵架,起因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因为录制《爸爸去哪儿》,经常需要带护肤品的旅行套装,每次去的地方环境又比较恶劣,不是风大的沙漠就是严寒的雪乡。我对护肤品这方面特别低能,经常不会用,小燃准备了小瓶的化妆品,帮我放在洗漱包里,忘了贴使用标签。

    结果我们就奔雪乡去了,雪乡很冷,我想我还是个靠脸吃饭的人,不能把脸弄伤,于是从包里找出以为是擦脸油的小瓶,洗完脸就随手涂在了脸上。待我擦完以后,就感觉浑身不舒服,脸像肿了一样,一摸全是褶皱,我心想:完了完了,肯定因为太冷,我们在雪地里又拍摄那么久,脸被冻伤了。

    回北京后脸上果然起皮了,我又一次确定自己肯定是冻伤了。雪乡之后,我们又到广州拍摄电影版,还是同一套化妆品,这次我擦完以后,发现怎么又起皮了,而且脸全是皱的。当时我就疑惑了:在广州不可能冻伤啊,到底怎么回事?

    我深感不对劲,回到家就埋怨小燃:

    “你给我买的是什么东西呀?我擦完特别不舒服,脸肿还起皮,你知道这个电影又是真人秀,面对着镜头我不可能化妆,你让我怎么办?你看我现在脸都成这样了,回头紧接着宣传期,真着急!”

    她看了我一眼,说:

    “给我看看你用的是啥,呀!这是洗面奶啊!不是擦脸油”

    一听到这话给我气的,当时就说:“你买回来倒是告诉我一声啊!或者你平时不都贴个标签嘛!我是男人,心比较粗,但是你只要告诉我一回,我用的时候就再也不会弄错。我每回洗脸都很程式化的,也不费那个脑子,这上全是洋文,我哪会注意!”

    就因为这点小事,吵了起来。我知道是因为我工作太累,找个出口宣泄一下,她应该也理解我。

    所以到了第二天,谁也没跟谁解释什么,照常说话吃饭。

    我后来想想,其实就是小燃把我照顾得太无微不至了,但凡一句忘说,我就会出岔子。而我又是个要求完美的性格,工作中不允许自己出任何状况。有时候我说话过于难听,我也很讨厌自己这点,可又改不了。

    每当时间紧迫、事情又多的时候,我的脑子就跟过电影似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所以有时我寄希望于工作人员或者我媳妇儿能够照顾我。从我们的父辈,一直到我们自身,往往对和自己越亲近的人要求越苛刻,越容易肆无忌惮地发脾气,当我意识到这点,开始检讨,这样真不好,以后得改。
第8节好母亲一定要贴上“传统”标签
    好母亲一定要贴上“传统”标签

    刚结婚的时候,本来担心李燃年纪小,生孩子还得我做她的思想工作。结果没想到,小燃是个特别喜欢孩子的人,在要孩子这件事上一点也没别扭。在现在的社会,20岁出头就愿意生孩子的女孩,太少了。很多女孩结婚了还把自己当个孩子呢,老公得哄着,家里继续供养着。而小燃在这件事上显得十分成熟,她一个比我小15岁的女孩子,21岁认识我,23岁嫁给我,24岁就生了石头。

    有了孩子以后,小燃的性格并没有改变,她的性格很像岳父的性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遇到事的时候,她的慢性子真让我着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因为双方性格互补,我们的感情才牢不可破。

    很多人说,两个人结婚之前认为是互补的,结婚之后就认为是差距。难得的是,我们结婚之后,依然觉得互补,而且很和谐、很平衡。我经常拿这些互补“讽刺”她,但好在大部分时间里她也不生气,时间长了我自己都觉得无趣了——这个女人很强大,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也是这个女人的可爱之处。别看她年龄小,却比很多好像很有阅历的女人都看得透,做得好。

    石头现在上小学一年级,在辅导孩子的功课方面,我们还能应付,但估计再过两三年我们就有压力了。我跟李燃说:“要赶紧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有一天他拿着一篇古文来问我们,我们也不知道怎么翻译的时候就晚了。人要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你理科好,我文科好,咱俩文理分工辅导他。”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俩结成统一战线。

    在生活上,我主要负责抓家里的大方向,她更多的是处理事务性的东西。既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照顾我两位年事已高的父母,有时候还要分担我的杂事,担子很重。用她的话说,“我就是家里的全职保姆+司机+出纳”。

    虽然全职在家,可并不轻松,举个平常的一天做例子:一早起来,她要送孩子去上学;回来路上,开车去爸妈家里转一圈看看老人,帮着做点事情;中午,我可能突然交代她帮我打理下工作安排;晚上我要和石头去为某个杂志拍照,她要先去学校接孩子到拍摄片场;拍摄完了,她还要赶紧带石头回家,陪他写作业;作业写完,她要负责哄孩子睡觉。日复一日。她性格不急不躁,为我处理这些事时,我都特别踏实,特别放心。

    有时候我们都忙,好长时间没回家看望老爷子,她就张罗着去看我爸。在孝敬老人、养育子女这些方面,我的爱人绝对具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和母亲的美德,连我爸妈都竖大拇指:能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

    我衡量女性有五字标准: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小燃全都做到了。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第9节家庭要民主,但少数不必服从多数
    家庭要民主,但少数不必服从多数

    由于职业关系,我和孩子一直“离离合合”。但我知道,在一个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尤其重要。孩子小的时候觉得养孩子挺简单,满足吃喝拉撒玩就行了。现在石头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需要家长下真功夫了,要多跟孩子互动,多做心灵交流,所以我用大部分的时间跟他一起玩,给他带来信任感,让他觉得有父亲在就有安全感。

    在我们家,目前我和石头妈努力做到几个方面:第一,多花时间陪孩子,这种陪伴可不是一种被动的消极陪伴,因为有些孩子的问题是要通过陪伴和观察才能够发现的;第二,每天晚上等孩子睡着,我会和他妈妈在书房讨论这段时间孩子的情况和家里的情况;第三,定期召开家庭会议。。xjqi。

    想要跟孩子交流通畅,并不是一直和唐僧一样在孩子面前叨叨叨,或者爱答不理地陪伴,而是要用心。我的经验是要打开所有感官,首先眼睛要打开,要时刻敏锐地知道他那边什么情况、怎么回事。比如我在上网时,孩子在另一边玩,要知道孩子会有什么问题。再比如,我在看电视,听到孩子在另外一边老哭,不会熟视无睹,只唤他:“别哭啦。”如果判断是普通磕碰,不重,就让孩子自己处理。有时候孩子哭得实在控制不住,就得琢磨一下,到底怎么了?该抱的时候,去抱抱他,应该知道他在生活当中会有哪些变化,情绪有怎样的转变,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只要有时间,我常常和石头妈躺在床上听她聊石头一天的情况,听到疑惑时我也会打断她:“不对,等一下,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我会带着思考听,而不是例行公事似的“嗯嗯,啊啊”,听完昏头大睡,否则就相当于把教育的担子全部推给了另一半,这样等于无效的沟通。时间长了以后,夫妻之间就会产生分歧。当分歧出现,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孩子。

    我们家里还经常召开家庭会议——只属于家长的会议。每隔半年开一次,我是会议主持人,会议成员包括我们请的阿姨、妈妈、奶奶或者爷爷。会上我会布置一些事情,或者跟大家讲一些原则,说一些道理。有些事情我和我老婆忙顾不上的,会让阿姨替代我们去处理。比如,我会交代阿姨:“现在妹妹说话已经很完整了,你要耐心一点,对待女孩子不能像对石头那样,她有更强的自尊心,你要呵护她一点,不能简单粗暴。”如果奶奶在,我就会说:“有时候出现问题,少参与。你不是在看中央台的电视连续剧吗?回屋看吧,少参与,少动手,看着他们高兴就行。”我特别理解,很多家庭都存在一个问题——车轮战。这就是独生子女会遇到的问题,四个或者六个大人,为了一个孩子,最后各执己见,连翻旧账再带新仇,最后吵得不可开交,其实孩子早就没事儿了。

    孩子心里会这样想:我奶奶向着我,下次我就找奶奶。这家里谁最强势,我就赖着谁撑腰,这样一个家就乱套了。

    我在我家的角色就是“总惦记师”。我们家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发挥他的作用,不然孩子就会有缺失。这个作用的多与少、工作量是大还是小,都无关紧要,但是要参与进来,有一家人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在不久的将来,希望我家的家长会议最终会进化成家庭会议,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一天应该不远了。
第10节教子要与爷爷奶奶保持“安全距离”
    教子要与爷爷奶奶保持“安全距离”

    我爸爸好为人师,就爱给别人上课,我多少受到些影响,经常也爱说几句。小燃一听到我开始“上课”,自动默不作声了,我知道这些都是从父亲那里遗传过来的。

    我妈妈在喜剧方面有表演天赋,这点我爸就放不下来。他是那么古板的一个人,在喜剧方面完全不灵,连一句喜剧台词的表达方式都好生硬、好笨拙。但他擅长总结宏大作品,发扬、概括并阐释。

    我妈妈当年最经典的作品叫《两个心眼》,直到现在我遇到她的老同事,还经常听他们提起这个经典的喜剧作品。相对父母来说,妈妈比较懂人情世故一点,但又因为是女人,总爱婆婆妈妈。在我教育石头时,只要奶奶在旁边,我都不想让她多干涉;特怕石头奶奶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暗示和习惯。♀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参加《爸爸去哪儿》之后,我总结出一个重要结论——不要让孩子跟老人一起关注无意义的话题。这种无意义的话题经常在我妈妈身上出现,比如大家坐在一起吃面条,她会不停让孩子将注意力放在面条粗细宽窄和口感上,而且能不停地说,每次都烦得我不行。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赶紧阻止奶奶,将全家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国家大事上。我之所以如此排斥这点,是因为它对我从小产生了影响,我不希望男人每天被这种生活的琐事吸引住,没有意义。还不如赶紧吃完面条,去做点有意思的事情。

    我觉得这是我爸妈之间的一个重要的矛盾,也是男女间天然的差别。

    其实我爸妈都是特别好的人,我爸如果找一个稍微弱势一点、像我媳妇儿对我一样包容的人,他的才华会施展得更好;我妈如果遇到的是一个脾气、性格能包容她一点的男人,没准也能很好地生活在一起。只可惜他们就像针尖对麦芒,都太尖锐,遇到一起,谁也不让谁,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近几年许多爱情婚姻题材的影视作品,我都十分关注,比如《金婚》《激情燃烧的岁月》,包括我自己拍的电视剧《父母爱情》,都让我有所反思。尤其是《父母爱情》这部以“我们父母那辈的爱情”为主题的电视剧,更多映衬在中国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人与人如何相依为命,彼此间相互理解、相互照顾,一起携手往前走,它展现更多的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虽然剧里人与人中间也有争吵,有哭闹,有分离,但总体来说,这一生,在磕磕碰碰中,一家人的内心一直是满足的,这难道不应该是生活的方向吗?
第11节金子要磨不要打
    金子要磨不要打

    刚得知怀上石头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有着隐隐的担忧。我的成长路上有很多迷茫和痛苦,如果有了儿子,我该怎么去对待他呢?我会不会不自觉地也成为我爸爸那样的人?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我很担心把孩子带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里。这种担心从李燃怀上石头的一刻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存在着,并且会从各方面敲打着我,提醒我经常进行自我审视。

    对石头的教育,带石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