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谎言的秘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揭开谎言的秘密-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我们常常会把作家虚构出的生活与人物命运当成生活中实有的事实,为其中的人物喜、怒、哀、乐,这是因为作家虚构的人物与情节更符合生活本质的真实。所以,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明知是谎言却依然会被感动。 
  贾宝玉、林黛玉、安娜?卡列尼娜、于连等一系列文学形象常常让人感动,如果我们把他们当作现实生活中的人去寻找,必会犯堂吉诃德的错误。 
  《红楼梦》成书后,大家争相传阅。当时有这样的说法:“开言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不但男人谈,女人也谈。杭州一大家闺秀,躲在绣楼上天天看《红楼梦》,茶饭不思,面黄肌瘦,家人夺走《红楼梦》,她竟大叫:“勿伤我宝贝!”最后抑郁而死。 
  另外,在文学创作中,作者还常常东拼西凑,张冠李戴,以拔高人物形象,使得故事生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在中国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了,但是在历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计的,并不是诸葛亮,而是魏将文聘。据《魏略》记载,有一回,孙权带领五万兵马袭击魏将文聘镇守之地石阳。当时,石阳一带刚下完连绵大雨,防御工事受损,还没来得及修缮,而兵丁们正在田间劳动,未及返回。文聘苦思良久,忽得奇计,即“空城计”。
  作家们即使宣称是忠实地描述自己的生活,里面往往也谎言连篇。如卢梭的《忏悔录》,实际上就隐瞒了他生活中不少见不得人的大事。 
  这两年,中国文坛上流行“新体验小说”和“新状态小说”,作者都宣称所写故事的“亲历性”、“真实性”,但又有几个是真实的呢?很多人还是按照小说创作规律的本身进行虚构,这些作品依然是谎言的世界。所谓“亲历性”、“真实性”,不过是作者借此吸引读者的噱头罢了。 
   。。

四、谎言的新闻迷雾
1958年9月5日,中国《南方日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广东省比较贫瘠的北部山区连县星子乡田北社的亩中稻,共产干谷64849斤。这颗“卫星”的创造者,是*田北社支部书记兼主任徐明芳、副主任黄孟常、青年突击队队长河经亮、副队长黄信宽和190名队员。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中央情报局曾通过挪威情报部门制造了这样一张照片: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讲台上手执一只皮鞋,满脸怒气,飞扬跋扈。就因为这张照片,“农民出身的赫鲁晓夫粗鲁无礼”之说传遍全球。 
  1993年6月30日,英国《太阳报》登载了一篇题为《55岁的牧师拐走了我25岁的美丽情人》的文章,讲述了一位牧师与一位漂亮姑娘的桃色新闻,文章还配发了老牧师和年轻姑娘的亲密合影。此文一经刊出即轰动了英伦三岛。 
  2008年7月31日,中国《新快报》报道说,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朴芬庆经过对孙氏族谱的仔细研究,发现中国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身上流的是韩国人的血。
  上面引述的四则新闻都是通过正规的新闻媒体发布的,有图片、有数字、有地点、有人物、有时间,新闻的五个W(who,where,when,why,what)几乎一个不缺,言之凿凿,谁能不信服呢? 
  但是这里不得不郑重地告诉你,上面四则新闻全是假的。 
  第一条新闻中的粮食产量纯属弥天大谎。 
  第二条新闻中的照片是在暗房里制作而成的。 
  第三条新闻是一个好搞恶作剧的记者编造的,照片是用电脑制作的。 
  第四条新闻是记者根据天涯社区一篇题为《朝鲜日报:孙中山原来是韩国人》的帖子改编的。
  谁能说上面四条消息不是新闻?它们是新闻,但全是由谎言构成的新闻。 
  (第二章插图2)
  新闻的要求上,“真实”从来都是第一位的,但是事实上由于不同的现实条件的牵制却又是很难完全做到真实的。
  首先,任何一个新闻机构一定从属于某一个利益集团,这个集团可能是政府,可能是教会,也可能是政党或公司,还可能是某军事机关或协会、联合会。如果它谁都不从属,一定还会从属于它的头头,反正最终少不掉一个归属。 
  “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什么样的阶级说什么样的话。”这是一句老话,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听,但它说的的确是真理。任何新闻机构当然只为自己所从属的利益集团说话,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谁会拿钱养一张报纸或一家电台整天来揭自己的短,兜自家见不得人的老底?如果新闻不能为自己说话,为什么每个国家的政府电台、电视台门前还要壁垒森严地布满岗哨呢?非洲、中美洲的那些小国政变时,为什么首先要抢占电台、电视台呢?道理很简单,占领了电台、电视台就是使其从属于我,以便发表于我有利的公告、宣言以及新闻。 
  于我有利、为我所用却并不一定要真实。 
  其次,新闻从事件现场到报纸上的文字、电台里的声音、电视上的画面,都必须有两道人工的过程,这就是记者与编辑人工处理的过程。 
  这种处理就大有讲究了,我可以让现场中的一些事纤毫毕见,也可以对一些事视而不见,笔墨轻一点或重一点,很容易办到。电视画面有人认为是客观的,但我认为重要的画面可以让其多停留几秒,甲方的损失我可以从头拍到尾,而乙方的我可以一点不拍,有些画面要是对我不利,我在编辑中还可以把它抹掉,你有什么办法? 
  我们看到报纸或电视、听到广播,以为是了解到了事件的真相,殊不知我们看到的只是新闻记者手中的笔及笔下的文字、话筒、摄影机的取景框,至于真实与现场,就不知道还能有几分了。 
  托马斯?杰斐逊在保障新闻自由的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他当上总统,成为报纸攻击对象的时候,他对报纸则抱了另外一种态度。他曾经宣称报纸应由四部分组成,标题分别为“真话”、“可能”、“大概”和“谎言”。至于后两部分,杰斐逊说:“它们显然是为那些宁愿花钱看谎言的读者预备的。”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高度发达,利用新闻,什么样的谎言都可以制造出来。可怕的是,即使没有撒谎的意愿,有时也可能导出谎言。 
  但是,我们怎么也无法不要新闻,即使新闻有时有一副谎言的面孔,我们依然还得亲近它,关心它。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实在太离不开新闻了。 
  

五、谎言的道德身影
谎言常常会戴上一副道德的面孔与我们对话。因为它有了这张道德的面孔,往往更能使人上当。 
  王莽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个篡政夺权的外戚。千百年来,史家同声责骂他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最大叛逆,是乱臣贼子的典型。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西汉末年,王莽却被人视为集忠、孝、节、义、慈、友、信、廉等各种美德于一身的圣贤君子。这自然是和王莽非同寻常的虚伪奸诈、娴熟高超的两面派手腕和他几十年如一日克己伪饰、猎取令誉分不开的。这里只须摘取他在“孝”与“忠”两个方面的部分言行,就得以看出他道德方面的虚伪奸诈。 
  汉代统治者自称“以孝治天下”,王莽伪饰邀名,首先在“孝”字上下功夫。他13岁时,伯父王凤官至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家族开始垄断朝政。但王莽最初因父亲王曼的早死而颇受冷遇,年过20仍然无官无爵。王莽不甘寂寞,便卑身事上,对官高位重的伯父、叔父们刻意逢迎。 
  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时,王凤生病,王莽亲自守候在病榻前,煎药尝汤,殷勤备至,“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简直比王凤的亲生儿女还要孝顺。
  由此,他不仅在社会上孝名鹊起,而且也深深感动了伯父。王凤临死之前,特地嘱咐要给王莽以官职。果然,在王凤死后不久,王莽便做了黄门郎,很快又升为射声校尉。 
  其实,王莽“曲有礼意”去侍奉“诸父”,完全出于功利的目的,并无多少亲情。他在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重掌大权后,因担心叔父王立、王仁对他构成威胁,便捏造罪名,逼迫他们离开京师,回到各自的封地,丝毫不以他们的年迈体衰和苦苦哀求为念。 
  王莽在他母亲身上,也捞了不少孝名。他恭谨事母,并经常借此大肆宣扬自己的孝行,唯恐别人不知。其中自然不能说毫无真心,但更多的是虚情假意。一次,他在家中大宴群朋,觥筹交错之间,不断有侍者来告诉王莽,他的母亲哪儿感到不舒服,需要服什么药。于是,身为主人的王莽就一次又一次地向宾客郑重道歉,离席到后堂探视,服侍母亲用药,其刻意表演的痕迹一眼可见。 
  居摄三年(公元8年),王莽的母亲病故,有大孝美名的王莽此时竟然“意不在哀”,因为他此时已经是大汉王朝的“摄皇帝”了,而他母亲却只有一个“功显君”的封号。王莽唯恐自己一日无权,事有意外,便不肯按照传统的葬俗为其母服丧三年。他指使手下人为自己设计了一套新的葬仪:王莽因为是“奉汉大宗”,所以不能再“顾其私亲”,只能以“王为诸侯缌缞”、“弁而加环绖”的礼节为其母服丧。这在当时实际上等于要求王莽不认亲娘,与生母断绝母子关系,但王莽却欣然接受,“凡一吊再会”,在母亲的灵柩前露了一下脸,就算完事。他的孙子王宗成为正式的丧主,为其曾祖母服丧三年,代替王莽行孝。 
  这说明,在权力、地位、名誉与孝行的关系上,王莽是要权不要孝的。孝对他来说,只能是谋权得势的工具,而不能反过来成为障碍。 
  封建道德的最高准则,是“臣事君以忠”,王莽虽然早有篡汉的野心,但为了确保代汉的成功,更为了自己能以“受天明命”的圣人形象载入史册,他采用滴水穿石的渗透方式,从长实施计划,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易撕下忠于汉室的伪装。
  元寿二年六月,汉哀帝病死,王莽为了独揽朝权,舍长立少,让年仅九岁的中山王为帝,是为汉平帝。 
  王莽此举的本意在“危汉”,但他为了掩饰自己,暗示手下纷起上书,给自己封了个“安汉公”的名号,宣扬自己的所谓“安汉”之功和忠于汉室之诚。 
  当时,王莽的姑姑(元后)作为汉室的代表与化身临朝称制。在表面上王莽仍然维护元后的崇高地位和无上权力,每有重大决策,一律由元后下诏宣布。他还利用各种阿谀逢迎的手段来讨好元后,以表示自己对汉室的忠心。 
  为了控制宫闱,王莽决计让自己13岁的女儿做年仅11岁的汉平帝的皇后,但在表面上,他却一再阻挠推辞。为了表示自己谋国的大公和至诚,他在事情已经确定下来的情况下,又假惺惺地上书元后,建议多采外姓少女充后宫、广子嗣,使汉统博厚。 
  王莽极力把自己打扮成辅政的一代名臣周公。元始五年(公元5年),汉平帝生病,王莽模仿周公,“作策请命于泰畤,戴璧秉圭,愿以身代”,并且还郑重其事地“藏策金縢,置于前殿”。但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八日,他用毒酒害死了汉平帝。
  居摄二年(公元7年)九月,翟义起兵反莽。惶惶不安的王莽抱着年仅四岁的小皇帝孺子婴“告祷郊庙”,又仿周公《大诰》作策颁行天下,“谕以摄位当反政孺子之意”,欺骗天下。 
  就在正式宣布代汉的前一天,王莽还上奏元后,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学习周公,一旦孺子婴长大成人,自己就交权还政,退居臣位。但第二天一早,他就通知元后说,他要从“假皇帝”变为真皇帝,随即正式颁布了即天子位的诏书。最虚伪而可笑的是,在登基大典上,他还泪水涟涟地拉着孺子婴的手,哭诉自己的哀情:“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他把自己的篡国,说成是上迫于天威,下迫于民意,不敢不为,不得不为。其奸诈、无耻,真是登峰造极,无以复加。 
  王莽的一生,可以说是用欺世盗名的谎言编织的一生。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能把亲生母亲、亲生子女当成政治投机的工具。他的虚伪、无耻和奸诈并不仅仅是其个人品质的恶劣,更是统治阶级各种丑恶本质的集中体现。汉代统治者大力提倡封建道德,本来是为了巩固其统治,但王莽把谎言描绘上道德的面孔,就把道德变成了推翻汉朝统治的武器,这本身就是对封建道德谎言本质的绝妙讽刺。
  其实,历史上像王莽这样把谎言描绘出道德的面孔而欺蒙天下的,东西方历史上都有过,只是谎言的面孔不同而已。 
  

一、谎言,美好生活的滋补品
在第一章中,我们说过人生离不开谎言,因为社会进入文明化的运行机制后,谎言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生活中,在有些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必然的谎言。也就是说,有些时候,你不能不说谎。在一些非常时刻,甚至只能说谎,事情才能够更为完满。
  《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它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某医院的一个病房里,身患重病的病人房间外有一棵树,树叶被秋风一刮,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那位病人望着落叶萧萧、凄风苦雨,身体状况也随之每况愈下。她想,当树叶全部掉完时,她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被这样的悲泣深深打动了,他用画的树叶去装饰那位病人病房外的树枝,使那位濒临死亡的女病人坚强地活了下来。 
  作为小说,可能有点夸张,但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事例应当是不少的。这种谎言,就是生活中必要的谎言。没有这个谎言,那位女病人就会死去,要救活她,只能制造谎言。 
  在医疗上,这种谎言是最多的。 
  作为医生,对患者故意说谎,有时就是他们职业道德的一部分。比如对一个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的病人,医生就不能将真相告诉病人。“什么病?”“肝炎,有些严重。不过,你配合治疗,很快会好的。”这就是在撒谎,但这种谎言是必要的。
  有的病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