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教你理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彼得林奇教你理财-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拥护这种观点的人正在日渐减少,但现在这种想法仍然隐存于许多人的心中。有人有所得就有人有所失,这是共产主义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也曾经在校园或中盛行,他们从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去谴责那些先己后人、把自己的财富建立在工薪阶层痛苦之上的资本家们。
  在此之前,我们提到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本著作在200年后仍广为流行。你可能想对此进行抨击,但只要我们是资本主义并具有逐利性,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就会引导资金流向最能盈利的地方。
  个人电脑的发明应用,就是近期能够验证“看不见的手”理论的一个真实例子。电脑发明之后,人们逐渐被它吸引,相关的新公司相继成立,随后大批投资者排队竞相购买电脑公司的股票,从而投入数十亿美元进入电脑行业。其结果是促使物美价廉的电脑更快地面世,激烈的竞争促使各种成本下降。与此同时,残酷的竞争使许多电脑厂家惨遭淘汰,也使生存下来的企业能够生产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不只存在于动物世界,也同样存在于资本市场。经营管理好、盈利能力强的企业能在股市中得到回报,因为企业如果经营业绩优良,股价自然就会随之上升,这样一来,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以及其他持股投资者就会坚定持股信心。
  如果企业管理较差,结果自然不容乐观,它的股价自然就会不断下跌,所以糟糕的管理就会得到市场的惩罚。股价的下跌会使投资者愤怒,甚至迫使公司董事会解雇那些糟糕的管理人员,或是采取一些其他手段来保持公司的盈利能力。
  总之,盈利能力强的公司较之盈利能力弱的公司更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投资。仅靠更多的资金投入,盈利能力强的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去扩张和成长。而盈利能力较弱的公司将会遭遇融资困难,在缺乏资本供给的情况下慢慢消亡。
  公司经营必定出现优胜劣汰,这说明没有多余的资金会被浪费投资于盈利差的公司,随着业内盈利能力最差者的退出,资金会流向那些能够更好地利用资金的公司。

第2章 股市投资的基本原理(29)
所有的员工都应该树立以盈利为导向的观念,因为一旦他们工作的公司不能盈利,员工将很快失业。利润是业绩的标志,它意味着公司的产品物有所值,能够创造利润的公司总是被激励不断地去重复它们的成功,并扩展到更大的领域,进而意味着公司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和更多的利润。
  如果资本家和投资人都是自私自利和贪婪的,只是想着如何充实自己的腰包,那么富甲天下的美国又为什么最乐于做慈善事业呢?美国是世界上捐款最多的国家,而且其中个人捐款占据了大部分。以1994年为例,美国居民自掏腰包捐款1 050亿美元去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弱者、失业的年长者、医院、教堂、博物馆、学校以及退伍老兵,并捐款给联合劝募协会(United Way)和杰瑞儿童收容院(Jerry誷 Kids)等公益事业。
  资本主义并非一个零和博弈,除了一些无赖骗子,大多数有钱人不愿把财富建立在他人的贫穷之上。如果富人越来越富有,果真会使穷人越来越穷困,那么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将理所当然地产生出世上最穷困潦倒的人,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美国的确也有相当数量的穷人,但其贫穷程度却不像你在印度、拉丁美洲、非洲、亚洲或东欧等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国家所看到的那样严重。当公司获得成功并变得更具盈利性,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将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越来越少的贫穷,这种情形与政客所言刚好相反。
  股价高低取决于盈利增长
  每个股东都希望上市公司有所增长,这种增长不是指公司因为变得太大而不得不搬到一个更大的办公楼,尽管搬到更大的办公楼也是一种增长的表现。这里的增长意味着利润的增长,也就是说,公司今年要比去年赚得更多。当投资者谈论“增长”时,他们不是在谈论规模,而是在谈论利润,也就是收入。
  如果你洗了3辆车,每辆收费6美元,而你所花的成本是2美元的洗涤剂和1美元的海绵,那么,你赚了15美元(18美元洗车收入减去3美元的原料)。如果用同样的洗涤剂和海绵再洗5辆车,你将在不增加原料成本的情况下再赚30美元。你的总收入也就变成了最初的3倍,那就意味着你的钱袋更加充实,因此你可以买CD、电影票、新衣服或是更多的股票。
  如果一家公司在12个月里收入翻倍,华尔街就会为此狂欢,毕竟这么快速的增长实属罕见。通常大的上市公司乐于见到自己的收入一年增长10%~15%,而年轻有为的上市公司也许能够增长25%~30%。但无论如何,股东寻求的焦点就是收入的增长。这是股东所寻求的目的,也是促使股价上升的因素。
  照此逻辑,假定你有个朋友准备组建一个摇滚乐队,他需要资金购买一些乐器。他给你以下的提议:如果你提供1 000美元购买高倍扩音器,他将给你10%乐队的股份。你们俩为此签订了协议。
  在乐队为其赢得喝彩声之前,看起来你做了一次愚蠢的投资。你花了
  1 000美元取得一个乐队10%的股份,而其仅有的固定资产便是你购买的扩音器,也就是说,你得到的其实只是你购买的扩音器的10%的所有权。但是,如果这个摇滚组合以一周200美元被当地一家俱乐部雇用,在周五晚上的舞会上表演,那么,现在这个乐队的价值就超过了那个扩音器。因为它由此产生了收益,而你那10%的股份将会得到一周20美元的收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2章 股市投资的基本原理(30)
随后,如果这个乐队变得小有名气,其报酬上升到每周400美元,收入翻番。那么,一下子你的收入就变成了一周40美元。
  如此看来,你所持有的一纸合约已经不再是一文不值。如果你愿意,或许你可以加价转让。但如果你对这家摇滚组合有信心,你会持有你的股份。因为或许有一天,乐队可以打破记录并登陆MTV,成为下一个像Pearl Jam乐队一样赫赫有名的乐队。若果真如此,你将一周从中赚几千美元,而你那10%的股份的价值将远远超越你当初的梦想。
  那些购买迪士尼、锐步或是任何其他上市公司股票的人们,他们的投资动机和你投资一个摇滚乐队是一样的。他们指望着迪士尼、锐步等公司收入增加,同时他们期望这些增加的收入中的一部分能以更高股价的形式返还给他们。
  股价和公司收益能力一般都会直接挂钩,而这点却常常被人忽视,甚至包括一些精明的投资者。 行情观测者认为股票本身也具有生命力,他们追踪股价的涨跌,就像鸟类观测者追踪一只扑腾着的鸭子一样。他们研究各种交易类型,绘制股价运动的图表,对于他们持有的股票,尤其关注跟踪公司收益变化将会带来怎样的市场反应。
  如果公司的收益持续增长,通常股价理应上涨,即使没有立竿见影,但最终必将上涨。如果公司收益下降,股价下降也将毫无悬念。因为收益下降使得一个公司的价值降低,这就如同一个失去观众而停止销售唱片的摇滚乐队一样。
  对于一个成功的选股策略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些在将来许多年收入能持续增长的上市公司。长期来看,美股股价每年平均递增8%是司空见惯的事,原因在于许多上市公司的收入一般都能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而且它们还在支付3%的股息。
  基于这些假设,在根据你的自身喜好投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时,也有可能找到一些收益增长更快的公司。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公司的收入将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并且还会支付你3%作为股息,这样的话你的年回报将到达11%。
  股价高低与定价是否合理并无直接关系。你也许会听到人们说:“我不会买IBM的股票因为它要100美元一股,太贵了。”其实,或许只是他们没钱以每股100美元的价格买IBM。实际上,一股100美元的价格和IBM股票是否过贵没有关系。一辆150 000美元的兰博基尼(Lamborghini)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但对于兰博基尼本身来说,这个价位也许并不昂贵。同样,每股100美元的IBM股票也许很便宜,也许很昂贵,这取决于IBM的收益水平。
  如果IBM今年每股收益为10美元,那么,当你以每股100美元购买时,你付出了10倍于每股收益的成本,换言之,市盈率为10,意味着其现在的市场价很便宜。假定另一种情形,如果IBM的每股收益仅为1美元,那么,当你以每股100美元购买股票的时候,你已经支付了相当于其每股收益100倍的成本,也就是说,市盈率为100,如此来看你买得太贵了。
  如果你对选择股票持谨慎态度,那么,市盈率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既然我们现在涉及这个课题,在此不妨介绍一些关于市盈率的要点。
  如果选取足够数量的上市公司,将它们的股价相加,然后除以它们的每股年度收益之和,就会得到一个平均的市盈率。在华尔街,人们对于道琼斯工业股票、标准普尔500股票以及其他相似的指数,也是这样计算平均市盈率水平的,最终得到所谓的“市场倍数”或是“市场交易的平均市盈率”。

第2章 股市投资的基本原理(31)
由此可见,市场倍数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参照标准,因为它告诉你投资者此时此刻愿为公司的收入所支付的平均水平。市场倍数时升时降,但通常稳定在10~20倍的区间内,股市在1995年中期的平均市盈率为16倍,看起来既不昂贵也不便宜。
  一般来说,一家公司收入增长得越快,投资者为其收益甘愿付出的就越多。这也就是一些新兴成长企业市盈率达到20倍甚至更高的原因,人们期望能从这些公司得到更多,也就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拥有它们的股票。老牌公司的市盈率仅15倍左右,相对于其每股收益,它们的股票价格比较便宜,因为这些公司毕竟发展缓慢,不再令人充满期待。
  有些公司的每股收益会稳定地增长,它们是成长型的上市公司。另一些公司的每股收益则是起伏不定,盈亏变化莫测,汽车、钢铁、重工业企业就是这类公司,它们都是周期性的上市公司。由于周期性的公司经营业绩时好时坏,不太稳定,所以,它们的市盈率往往要比成长型公司的市盈率更低,它们仅能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才有良好的市场表现。周期性公司的收入水平取决于整体经济状况的好坏,因此很难预测。
  一个上市公司赚了很多钱,这并不意味着股东必将因此获益。随后,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上市公司会如何利用这些钱?上市公司通常会做出以下四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把这些钱用于有效的再投资。公司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开设新店或是新建工厂,这样能使公司收益比增长更快。长期来说,这样有助于提高股东收益。比如,一家快速增长的公司能够善用所有资金,进而产生20%的回报,显然远远超过你我把钱存入银行所能赚到的利息。
  第二种选择是妄加浪费,比如,用于购置公司飞机、 柚木雕刻的办公家具、大理石行政卫浴,用于翻番提高高管的薪酬,或是高价收购其他公司(有些完全没必要的收购对股东是不利的,而且错失了本来很好的投资机会)。
  第三种选择是到股票市场回购它的股票,并且注销这些股票。为什么上市公司要这么做呢?因为随着市场上股票数量的减少,剩余股票就变得更有价值了。股票回购对于股东来说非常好,特别是如果一家公司正以低价回购它的股票。
  最后一种选择是,上市公司可以用这些钱支付股息。大多数上市公司都选择这么做。支付股息不全是好的信号,毕竟公司支付了股息后,也就放弃了将其用于投资增值的机会。当然,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支付股息对于股东来说也是很有益处的。
  支付股息是上市公司对你持有其股票给予有偿报酬的一种方式。这些钱会定期直接支付给你,这是上述四种方式中,公司的利润直接让你落袋为安的唯一方式。如果你持有股票的目的在于获取收益,那么收到股息就能如愿以偿。否则,你也可以用股息购买更多的股票。
  股息同时也有一种心理优势。在熊市或是调整市道中,无论股价如何变动,你仍然在获得股息,这种额外的收获必将增强你的持股信心。
  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偏好购买支付股息的股票,而不是选择其他类型的股票。如果你对这种投资方式感兴趣,你可以联系穆迪的投资者服务部门,穆迪是一家华尔街的研究公司,长期以来,穆迪将那些支付股息的公司整理成册。从中我们发现,有一家公司已经一直支付股息长达50年之久,同时还有超过300多家公司10年内一直在支付股息。

第2章 股市投资的基本原理(32)
在穆迪编辑的《上市公司股利手册》(Handbook of Dividend Achievers)上,我们可以方便地查到这些公司的名册,其中还有一份对于有支付股息习惯的公司的完整统计纲要。
  寻找能够暴涨12倍的股票
  决定投资一只股票,必须了解它的经营背景。投资者往往对此知之甚少,所以,常常陷入困惑。他们买入一只股票,但却不了解它,只是跟踪它的股价,原因在于这是他们唯一掌握的细节。当股价上涨的时候,他们就认为公司情况良好。一旦股价停滞不前或是下降,他们就变得懊恼或失去信心,因此就卖出所持有的股票。
  将股价和股票的实质混为一谈,这是一个投资者所犯的最大错误。它使得人们在股价调整和大跌的时候将股票抛售,当股价在最低位时,他们认为其所投资的公司一定经营得糟糕透顶,实际情况可能是公司仍然运营良好,这也使得他们错失了在低位买入更多股票的机会。
  了解公司的经营背景,可以把握公司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