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教你理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彼得林奇教你理财-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苹果电脑”这个品牌。
  苹果电脑的创始人一个是乔布斯,另一个是他的好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乔布斯在当年只有21岁,沃兹尼亚克26岁,他们就像创立“本杰瑞”冰淇淋的本·科恩(Ben Cohen)一样,都是在大学中途辍学的学生,他们三个都很早就离校创业,却在35岁之前就成为百万富翁。
  列举这个例子并不是提倡你要中途辍学,期待什么奇迹发生。他们三个人都已学会读书、写字及算术,而其中的两个史蒂夫早就很懂电脑了,他们之所以辍学,并不是为了能够晚点起床或到外面鬼混,而是夜以继日专注于研究连接器、线路及电路板。
  沃兹尼亚克是最早的“黑客”之一,他是一位能在家里用组装设备突破安全保护、侵入政府或公司资料库中,从而制造一场大混乱的电脑高手。他更具建设性的构想是希望能够设计一种简单的家用电脑,可以让所有对电脑一无所知的人,能够轻易地学会使用。要知道,在当年可是有的人对电脑一无所知。
  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在乔布斯家的车库中成立了一个工作室,他们将一些普通的电脑零件组装在一个塑胶盒子里,称之为Apple I。他们两个对这种产品很感兴趣,决定卖掉他们仅有的破旧的厢型车和两台计算机来筹款创业。
  他们总共筹款1 300美元,1976年时这笔钱可以让他们制造50多台苹果电脑。他们再把这些电脑卖掉,所赚的钱用来改良旧机型,然后再卖出几百台电脑。
  创业之初,他们自筹资金支持自己的发明创造。资金用完后,他们就典当珠宝、卖掉二手车,甚至将房子抵押给银行申请贷款,无论如何他们要将自己的事业进行到底。
  冒着失去房子、所有有偿物品和毕生积蓄的风险,为的就是要从自家的后院起步创立一个成功的企业,这就像早期的拓荒者,凭着自己的胆识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闯荡,他们要的不是安稳的薪水,而是那种开创事业的成就感。为此,他们不仅要投入所有的积蓄,而且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没有遭遇特别的挫折或过早用完自有资金,公司的产品和规模就粗见雏形,并请管理顾问帮忙撰写详细的商业发展计划。这个时候,公司发展令人激动,但需要加大投入,此时需要有 “天使投资人”解囊相助才行。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3章 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2)
这些天使投资人可能是一个富有的叔叔、伯伯、远房表兄,或是一个有钱且愿意长期投资的朋友。他们这么做并不是大发善心,主要是冲着这个商业计划的成功前景前来投资的,而且通常要求占有相当比例的股份。
  由此可见,提出原始创意的人如果想要成功,不太可能自私地拥有百分之百的股权,而不需要别人帮助。随着商业计划进一步推进到生产阶段后,必须号召更多的投资人投入更多的钱,这些投资人就是所谓的风险资本家(venture capitalist)。
  一般来说,风险资本家要等到新产品已经投产或试销已经就绪时,才开始投资,换言之,他们会等到这家新公司已经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时才投入资金,以降低投资风险。在参与投资的过程中,他们会敏锐地观察每一个细节,看看商业计划有无缺陷,他们也会考察这家公司的管理人员是否内行,以及当公司规模由小变大时是否具有持续经营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风险资本家还会要求拥有股权。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成立不久的公司已有三类所有人:第一类人是原先投入资金的创始人,第二类是所谓的“贵人”或“天使投资人”,第三类就是那些风险资本家。这时,原先的创始人可能只拥有不到一半的股权,因为公司越大,共享股权的股东人数就越多。
  我们回头再看苹果电脑公司的后续发展情况。当时,两个史蒂夫觉得手上的产品已经受到欢迎,就将产品展示给一个擅长行销的退休工程师迈克·马库拉(Mike Mark Kula)。马库拉曾在两家电脑业巨人(英特尔和仙童公司)那里工作多年,他的年纪与史蒂夫的父亲相差无几。
  马库拉本来可以把这两个电脑业余爱好者打发掉,但他慧眼识珠,深信他们的产品前景广阔。因此,他不仅同意替他们撰写企划方案,而且出资25万美元购买了该公司1/3的股权,这使他成为苹果电脑公司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
  有的人擅长发明创造,但未必擅长行销、广告、财务或人事管理,但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深深影响着一个正在起步的公司。马库拉意识到两个史蒂夫需要的不只是他的帮助,所以,他又找了一个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迈克·斯科特(Mike Scott)来当苹果电脑公司的总裁。
  随后,苹果电脑又从当地最好的广告公司中聘请了一个老练的广告文宣设计者里吉斯·麦肯纳(Regis McKenna),苹果电脑公司的商标就是他设计的。有了这些人来处理有关行销与广告事务,两个史蒂夫开始集中精力专注于改良新产品。
  苹果电脑公司首家推出彩色绘图个人电脑,首创用电视屏幕充当电脑屏幕,而且创造性地运用磁盘驱动器代替盒式磁带储存信息。到1977年6月,他们已经卖出价值100万美元的苹果电脑;1978年年底,他们又顺势而为地推出Apple II,使苹果电脑公司成为当时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
  由于销售业绩不断攀升,两个史蒂夫可以在苹果电脑公司的实验室(不再龟缩在车库里面)忙而不乱地研究开发新的苹果电脑。1979年,他们又募集了更多的资金:沃兹尼亚克卖掉一部分股权给资本家法耶兹·索菲尔(Fayez Surefire),另一个由L。 F。 罗斯柴尔德(L。 F。 Rothschild)所领衔的风险资本家们也投资了720万美元。

第3章 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3)
1980年1月,苹果股票成功上市,第四代苹果电脑也应运而生。苹果电脑公司初创成功、崭露锋芒后再择机上市,这是许多公司成功上市的典型道路。
  公司上市扬帆起航
  上市后,股票市场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公司已经而且准备全面扩展业务,或者原先只是计划开设一家商店,当这家店成功之后,该公司就计划第二家、第三家店接连开下去。这种野心勃勃的行动,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那些天使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种资金需求,这时最好取得资金的方法就是面向公众发行股票。
  公司决定公开上市就好比一个人决定参加竞选公职一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一旦做出决定,就得开放自己允许新闻媒体刊登内部信息,并且一举一动接受政府机关的监督。当公司决定从私人企业转变为上市公司时,就好像成为一个政治人物一样,你的私人生活已经不再只属于自己,而是公诸于众。
  私人企业何苦要寻求上市,而忍受任由人们百般挑剔的痛苦呢?这是因为,成为上市公司是其募集足够资金以发挥最大潜力的最佳选择。
  上市公司有两个重要的生日:一个是创立日,一个是上市日,这个隆重的大事被称为新股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每年都有数百只股票在承销商的辅助下以公开发行的方式上市交易。
  承销商的部分工作是将股票卖给有兴趣的投资人,这个过程称为承销(underwriting)。他们通常会展开一连串的“路演”(road show),去说服潜在的投资人购买股票,这些潜在的投资人会收到一份“公开招股说明书”(prospectus),公开招股说明书会说明该公司的所有状况,其中也包括一些提请投资人注意的不利事项,而且这些风险提示还会用大号红色的字体印刷,所以投资人不能视而不见,将来不应追究公司的风险责任。华尔街俗称这些警告标识为“红鲱鱼”(red herrings)。
  在公开招股说明书中,这些承销商一般会预估其发行价格,他们通常选一个价格区间(例如12~16美元),完成路演之后,再根据客户反应确定最后的发行价格。
  最后,为了广而告之,承销商会将承销公告刊登在报纸上,因为公告看起来就像碑文,所以有人就戏称其为“墓碑”(tombstone),而在上面显著位置上会标示所谓的“主办承销商”(lead bank)的名字。你可能会很惊讶这些承销商为了争当主办承销商而激烈竞争。
  图3…1   承销公告(墓碑)
  在华尔街,“墓碑”这个词具有双重含义:一个人的生命终止于承办殡葬者(undertaker)和墓碑(tombstone),但一个上市公司却是诞生于承销商(underwriter)和承销公告(tombstone)。
  不过,普通投资人很难买到新上市的股票,这些新上市的股票通常预留给那些大的投资者,像是那些动辄可以运用百万乃至亿万美元的基金经理人。
  苹果电脑公司上市的460万新股,在基金经理人争先恐后的认购下,一个小时以内就销售一空。业余投资者一如既往被排除在外,这个情形在马萨诸塞州更为明显。美国许多州都订有所谓的蓝天法案(blue…sky law)来保护公众免于在不诚实的促销活动中受到伤害,而马萨诸塞州的执法将当时苹果电脑公司的新股上市列为可能是这类的促销活动,实在有点错得离谱。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3章 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4)
新股承销活动结束后,上市融资所得各归其主:一部分钱归属于那些举办“路演”活动、促成股票发行的承销商;一部分钱归属于那些卖出部分原始股份的老股东(其中包括公司创始人、“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家);剩下的钱则交由公司用来拓展业务。
  此时,这个公司开始有了新的股东,也就是那些购买新上市股票的投资者,他们的钱用来支付承销费用、使原股东富裕及帮助公司成长。此后,股票在万众瞩目下开始在交易所公开交易。
  1980年12月,苹果电脑公司的股票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此时,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这只股票,包括那些原本在承销阶段没能买入股票的投资人。这些新上市股票的股价经常会上涨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当新股热潮消退时,股价终究会下跌。苹果电脑公司的股票,在开始上市交易12个月后,股价就从原本上市每股22美元跌到14美元。这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低位投资的好机会。这种情形并不常出现,通常发生在当原先购买者抛出大量股票而散户最终接棒之时。
  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并不需要卖掉他们的所有持股,一般来说,他们只会卖掉一小部分持股,而这也就是乔布斯、沃兹尼亚克和马库拉变现的方法。事实上,他们仍保有大部分的股票。在上市第一天后,这些股票就使得他们每个人的净资产价值超过1亿美元,对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来说,从4年前的1 300美元到现在的1亿美元,实在是收获颇丰(就从马库拉当初的25万美元来看,投资回报率也是令人惊叹)。
  看来,只有在资本制度下,自家后院的发明家和中途辍学的学生才有可能创立一个拥有上千员工的公司、缴纳税赋,并使得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新股上市是企业仅有的能够从自己公司股票受益的机会。当你购买一辆克莱斯勒的二手小货车时,并没有为克莱斯勒带来任何好处;如果你在股票市场买一股克莱斯勒的股票,也没有为克莱斯勒带来什么好处。这些股票在私人手中转来转去,就好像二手货车在不同的车主间转来转去一样,所交易的钱只是从一个人转手到另一个人。
  只有当你购买一辆新的克莱斯勒货车,克莱斯勒公司才会切实受益。与此同理,只有公司发行新股上市,公司才会从中实际受益。在上市公司的生命历程中,可能只经历一次新股上市,即所谓的新股上市,也有可能经历多次增发新股,即所谓的新股增发(secondaies)。
  初出茅庐的上市公司
  上市初期,上市公司总是充满热情、智慧和希望的。他们拥有远大的理想,但是缺乏丰富的经验。由于通过公开募股已经筹集到必要的资金,因此目前他们并不需要担心资金问题。他们希望在初始募集资金用完之前企业能够有所发展,虽然要实现这一点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上市公司的初创阶段,是否能够最终生存下来总是充满着很多变数。很多不幸的事情都可能发生。譬如虽然你有一个伟大的新产品发明理念,但是在产品最终投产并投入使用之前,你也许已经用完了所有的资金。或者你慢慢发现你的伟大创意并不像你开始想的那么可行。或者,你的公司被人起诉,你盗用了别人的发明,如果法庭裁决你败诉的话,那么,你的公司可能被迫支付高额的赔偿金,而这笔钱可能是你绝对承受不起的。或者,虽然你的伟大发明最终投入生产,但是很不幸却没有通过政府的检测并被禁止在国内销售。或者,其他国家的人发明出了比你这个产品更好的东西,质量性能更佳,价格更加便宜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3章 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5)
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各行各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永不停息的。电子行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新加坡的几个天才发明家在实验室里发明出一种性能更佳的继电器开关,并于6个月后在市场上正式推出。对于其他开关制造商而言,这真是极大的噩耗,因为他们的库存产品即将变成无人问津的垃圾。
  由此可见,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大约50%的新兴企业都会在五年内消失,为什么绝大部分的倒闭案例都发生在竞争激烈的行业。
  由于在企业的发展初期,不确定因素太多,因此为了保护他们的投资,企业的创始股东必须密切关注企业的发展,普通股东也不要买了股票后就掉以轻心。尤其是对于初出茅庐的上市公司,我们必须密切跟踪公司的发展足迹。年轻的上市公司,由于还处在发展的不稳定阶段,因此,只要走错一步,它就有可能倒闭破产。衡量这些企业的财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