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早一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卖早一步-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7月6日之前,本人曾猜测下探的点位会在3600点左右,而大盘正是在跌破3600点的当天开始反弹的,当时看到的反弹高点在4000到4100点,随后大盘在60日均线的反压下表现顽强,隐隐觉得反弹不是这么简单,直到上周末股市在宏观调控压力之下不跌反涨,表明一轮强于反弹的行情已经暴发。现在虽然还不敢说一定会创新高实现反转,但量能已经表明,有较多场外资金已经入场,而且从攻击的板块和层次结构看,他们的目标也不会是短短几天,那么即使经过短线的整理,之后若有数日的强势,便将顺利创出新高。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周五的阳线是启发性的,而今日的阳线则是决定性的。主力还是提前摸到了政策的主脉,提前开始布局了。(后注:正是这两根中阳线奠定了一轮从4000点到6100点的大升浪。)
  究竟是洗盘还是反弹告尽
  时间:2007…07…25 08:53:24
  应该说,不管是谁,要回答题目这个问题,只能靠“猜”。也许不少人在事后会说,你看,我说是洗盘(或反弹结束了)吧,果然如此!但事先谁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因为没有人具备预测未来的能力。我想说的是,“无论是股市的运行方向,还是个股的相对魅力,都没有任何人能够持久地正确预测”(《漫步华尔街》),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分析一下未来两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以及需要采取的必要策略,尤其是当市场面临方向性选择的时候,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如何研判短期市场走向(7)
现在,当市场经过了两个月左右的调整,股指又出现井喷势头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判断,这是否是一轮能创新高的且有持续性的大行情,还是仅仅为一波反弹浪;其次要判断,昨天这种冲高回落的走势,是洗盘还是反弹结束的征兆。
  首先,从形态上看,两根大阳线的组合,其奠定的行情基础往往可以让股指上行相当一段空间。远的不说,近的如7月6日(周五)和9日(周一)之后,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市场又一直缩量运行,但仍然经过整理出现了向上突破;又比如4月20日(周五)和23日(周一),两根中阳线后经过小幅整理,行情向上运行了近一个月。并且,从大的环境和政策取向等方面看,个人也赞同沪指有能力创出新高,也即所谓的“反转”(其实牛市若没有结束,现在向上并不是反转,只是恢复上行趋势)。
  但是,也应该看到,即使创出新高并能向上运行一段时间,市场内在的调整压力仍然会令股指出现回落,且现在个股股价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部分个股创新高的同时,也有近1/3的股票仍然距“5·29”高点有30%左右的跌幅,也即这个新高只是体现在股指上,对于许多股票来说,股指创新高只是另一种折磨人的方式。同时,“5·30”的暴跌是由于政府打压股市泡沫的结果,当股指再次爬升到4300点以上的时候,“无形之手”是否会再次出现,也令人担忧。因此,创新高也许是必然的,但其意义并不是很大。
  其次,要判断短线的回落是否属于洗盘。支持是洗盘的因素有:股指连续上涨后本就应该适当整理,在昨天“走得好好的”情况下突然尾盘杀跌,明显带有刻意的迹象,且跳水空间基本在前两天的轧空阳线之上,洗盘合情合理。支持反弹告尽的原因有:近日虽然放量回升,但面对两个月来积累的巨大成交密集区间,这点量不足以支持股指产生一轮大行情,在前高点面前,形态上的压力也足以使一轮反弹结束。另外,宏观面、政策面也不支持在目前点位产生新一轮行情,就算有所突破,也是短暂的,反弹性质不会改变。
  我的判断是,昨日跳水属洗盘的概率为70%以上,甚至是90%,但不管怎么判断,最终的操作策略才是关键。综合以上分析,对于执行“买入持有”策略的投资者(指“5·30”以前就买入并一直持股不动的投资者,或利用大盘暴跌而在低位建仓中线品种的人),近日的波动不构成操作的理由,好股票在大牛市就一个字:“捂”。对于深套而手中个股并未出现有效弹升的投资者,现在也没有操作的余地。只有对短线客和手中个股出现较大涨幅的人来说,现在是需要减少操作或见好就收的时候了,看清了趋势再动,与想做得很漂亮相比,前者更为明智。
  投资者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我的股票深套且一直不肯涨,怎么办?如果反弹结束,要不要卖掉呢?”“5·30”以来,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说第一轮暴跌谁也想不到,谁也躲不开,那么后来的一轮反弹多数股票都有机会收复大部分跌幅,为什么没有及时减亏?如果说当时也没办法操作,那么后来为什么不利用大盘低迷,进行适当而有必要的换股操作?“5·30”当天就已明确,以后蓝筹股是个方向,题材股机会很少;也说过,可以利用“性价比换股法”调整仓位;还一直强调,有必要对手中的个股作一个“价值判断”和“股性判断”,只有中长线值得拿的才可以放心持有。现在市场几经起落,操作难度更大了,只有再等下一个契机了。因为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深套之后就只有等,而且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似曾相识的格局
  时间:2007…08…03 15:21:54
  近日的走势与4月19日及之后两天的走势非常相似;而近期的走势,又与去年8月份以后的格局相类似。历史总是重演的,但又不会完全重复。
  所谓重演,在同一市场、同一大环境、同一“季节”,历史走势往往会再现。之所以有技术派和这么多的技术分析工具,就是因为他们的理论基础就是“历史是一再重演”的,市场价格是人们预期一致的结果,因此研究历史走势可以为目前行情提供有益的参考。那么刚才两个“相似”,就会给人们一个暗示:大盘将沿着一个上升通道向上运行,期间热点会遵循去年下半年那样呈“二八”格局。

一、如何研判短期市场走向(8)
所谓不会完全重复,是指“人永远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任何时候都不会是历史的简单重复,一定有新的变化,新的变数,需要我们去分析、把握。正视“重演”的规律,洞悉其中“不重复”的变化,对操作才更有指导意义。
  市场主力拥有强大的研发力量,他们的“智囊团”早就研究过了整个市场的运行节奏和“浪型”,也预计着未来的走势将会如何演化,如何更有利于自己实现盈利。因此,当一些走势与“历史”越来越吻合的时候,他们会“促成”这种走势,使一切顺理成章,这样运作起来就更轻松自如,市场走势也会“只争朝夕”——如果预计明天会涨到40元,那么今天就会涨到!
  经过本周前四天的震荡和盘中反复博弈,市场选择了向上突破,这是一个方向的选择,我们应该顺应这种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从走势上判断,今后应该是一个指数牛市,大盘将在一些主流板块的轮番炒作中不断向上创出新高,但走势要以碎步上行为主,这样大的格局就是“重演”性的,也是有迹可循的,如果短线涨势过猛,那就是变数,就有可能修正原有的格局。这是今后一段时间看盘的重点。
  从热点板块看,景气行业、成长性行业以及能分享牛市成果的行业板块,将会反复被炒作。比如今天就是银行股领头,权重股跟进,地产股强势整理的格局,任务是确立强势,指明方向。而其他板块就被相对冷落,今后一段时间,这些股票将更多地充当“配角”,不是没有机会,但机会往往不大,更多时候将会维持箱体波动的格局,持有者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可不断地进行“高抛低吸”,或乘反弹抛出后利用主流品种的回调机会及时换股。
  大象又起舞,下午欲搬山
  时间:2007…08…08 11:34:35
  其实,许多人比较喜欢的“8”,是个异数,它往往代表着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比如深圳的“000008”,它曾到过126元,但现在只有8元了;又比如000518,以前曾叫苏三山,是一只PT过也退过市的股票,然后又复活成现在的四环生物;而深圳居然没有代码为000508的股票,因为它的“主人”琼民源是两市第一只被终止上市的股票,而后又摇身一变(置换重组)成为中关村恢复上市;至今,深市也没有代码为000808的股票;杭州历史上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台风发生在1988年8月8日……也许都是巧合,也许一切自有定数。
  上午的走势就充满了“异数”——首先,大幅低开并快速滑落让人猝不及防,似乎没有什么理由会令市场直接低开,昨晚纽约股市还反弹了呢;其次,低开低走后很快直线拉升也出乎意料,沪指从跌80余点到涨50余点,仅用了二十分钟左右;第三,东北板块果然普遍大涨,但奥运板块却没有丝毫反应,可见之前有无预期炒作才是决定因素。
  当然,异数中也有必然,今日银行股果然“调整过后再次启动”,至于是不是“将促成这波行情的见顶过程”,那又是异数了。另外,还有一个逃不过的异数是,今日中行、工行又见拔地长阳,而且又引发了市场大幅震荡,它们的“反向指标”作用不知今日会不会终结?难得的是,它们不是在股指火暴的时候添油加醋、煽风点火,而是在今日大盘有不妙迹象的时候“力挽狂澜”,从它们各自的量能来看,应该不是一种“掩护”行为,最多算是护盘吧——有人护盘总比没有好,说明还有大的利益集团不想大盘现在就跌下去。
  10:30以前股指造了一座“山”,山上堆了不少成交量,下午的任务就是把这座山搬掉。要撬动这座大山,需要一个支点和一根长棍,现在支点有了,就是10:30的4600点,棍子也慢慢成形,即之后出现的逐波上行趋势,现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这根撬棍要足够长,足够直;二是上面加的力要足够大。也即下午要保持这种温和而有延续性的走势,并且逐步放量,不但上午的大山能被轻松搬走,前面的道路也会变得宽广一些。如果再出现忽上忽下的走势,那就是主力仍有分歧、市场缺乏合力的表现,那么大盘的震荡还会继续,短线的走势也就不明朗起来。 。。

一、如何研判短期市场走向(9)
成也基金败也基金
  时间:2007…09…05 08:32:06
  本轮行情主要由蓝筹股推动,而推动蓝筹股的主要为基金等机构主力,即这是一轮由基金主导的行情,其背景是近几个月基金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积极建仓。“5·30”之后,不少股民转投基金,基民数量呈现激增,新老基金份额大幅上升,使原本持仓比例很高的基金一下子增添了大队后援,自然积极推升本就重仓的“基金重仓股”。推动股指上行的同时,基金的收益也大增,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基民的队伍,基金又增仓……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只要“资金链”不断,一切看起来很美。
  不过,近日情况已经有所变化,基金这个大主力已经有减仓的迹象。这不但可以从大盘蓝筹股近日的疲软看出来,也可以从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得到答案。据中信证券公布的最新基金仓位监测报告显示,截至上周五(8月31日),125只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733%,相对两周前持仓比例下降61%。对政策敏感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产生了畏高情绪,连续五个交易日均出现明显的逢高减仓迹象。其中,68只基金主动减仓5%以上(当然同时有16只基金主动增仓超过5%)。
  截至9月3日,今年以来大盘涨幅为9888%,共计有183只基金跑赢同期大盘,占可比基金数量的七成多。其中华夏大盘精选净值增长率高达20749%,超过去年冠军基金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全年18227%的收益纪录。可比的257只基金区间平均净值增长率高达10471%,超过去年可比的177只基金全年10257%的平均净值增长率。
  这是一组惊人的数据,足以让国外证券业、基金业大跌眼镜,要知道在华尔街一家年均收益率接近20%的基金已经是“基金中的战斗机”了,连续两年收益率超过100%,那简直就是神话中的神话,而目前在中国这是普遍现象。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那么,这个“超水平”是否可以变成常态呢?一个人“超水平”发挥之后,接下去“再续神话”的概率还大吗?
  要知道,对应于良性循环的是恶性循环,一旦基金减仓—大盘下跌—基民赎回—迫使基金再减仓成为新的循环,那么其对股指的助跌作用也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令人担忧的事。并且,现在已经不是杞人忧天,基金减仓这第一步已经迈出了。
  昨日,受到建行即将回归A股市场的冲击,银行股、金融股等首当其冲地受到基金的减持。同时,投资者亦忧虑市场扩容的加速,前期获利极为丰厚的大盘蓝筹股因此被率先兑现。尽管基金经理们一再否认“蓝筹泡沫”,但由于基金建仓不断把蓝筹股价格推高,从而形成蓝筹股股价高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泡沫没有破灭之前,谁也不知道是否存在泡沫。”格林斯潘的名言现在成了基金们最有利的武器。但事实胜于雄辩,既然没有泡沫,为什么悄悄地减持呢?基金大主力到底在担心什么呢?值得大家思考。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要想涨得更多、涨得更好,唯有遵循市场规律,实现涨跌有序。涨跌就像人的呼吸,一个人再牛,一口气能憋多久?(后注:2008年一季度的走势证明,当时的担忧成为了现实。)
  风险将由结构性向系统性转变
  时间:2007…09…21 11:40:04
  上午大盘先抑后扬、再度回落,早盘的跳水式杀跌似乎露出了调整的真面目,但“稳定”和“策略”决定了短线的下跌不会太凶猛,否则人人都想出,主力根本出不了多少货,只有像近日这样慢慢地磨,才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轻仓位,实现高位出逃。
  权重股在早盘普遍出现大幅下跌走势,宝钢股份、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万科、鞍钢、苏宁电器、兴业银行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