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真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石油真相-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新兴国家的粮食需求增长。这听起来多么的滑稽!好像中国人和印度人这几年饭量一下增长了似的。
  石油方面,这种针对新兴国家的言论更是炒得火热。
  这些言论往往从所谓的需求与供给关系支撑的所谓基本面说起。他们认为,以往世界石油的需求方主要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完善的市场或经营制度,都没有实行能源补贴的政策,所以在高油价到来时,人们自然会减少石油的需求。比如两次石油危机使得法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其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下降了,日本下降了。而近期世界面临的石油涨价的危机,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在新增需求方面占了大头。而中国、印度以及新的用油大户中东地区,都对国内用油进行一定的补贴。这些认为新兴国家的需求使油价不断上涨的人们认为,这样的补贴虽然有其道理,但是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其实是鼓励了石油的低价消费即造成浪费。所以,只要政府不取消这个补贴政策,高价格对需求的抑制就不能显现,而其他国家因为高油价而减少的需求,也会被这些国家强劲增长的需求弥补。
  顽童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说当下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大约为8亿辆,截止2007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为5600万余辆,中国等“新兴国家”的人们现在也开始大量购置汽车,如果照目前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到了2050年,全球就会有亿辆汽车。如果那时的汽车仍然烧汽油柴油的话,仅因为汽车一项,人们对石油的需求将会增加数倍。
  当时看到这个例子的时候觉得很可笑,从2008年预测到2050年,一下跨越了四十多年,这位仁兄可真有本事,四十年里汽车增长的量都能预测出来,顽童特别想向他请教一下,不用四十年,就明年,我们就不请教中国股市能涨多少了,我就想问问他,明年他住的房子的房价是涨是跌?中国人印度人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买汽车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四十年的时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除了大跃进,谁能在四十年前想象今天中国的汽车保有量?经济发展有高速的时候也有可能有减速的时候,谁能保证中国人买车的速度就保持着一个迅猛的速度增长下去?奥运会后,车市已经出现了拐点。再说,不用四十年后,可能两三年后马路上跑的汽车就不是烧汽油柴油的了,现在氢能、天然气、太阳能各种清洁能源在汽车的使用上发展极快,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达到公交车全部使用这些清洁能源了。再用这样的例子来说新兴国家的事未免太牵强了,太不公平了。此外,说句心里话,新兴国家汽车数量增长的同时,难道其他国家就完全没有增长吗?

一、新兴国家应当背“推高油价”黑锅吗?(2)
一味地针对新兴国家需求增长发难,让人觉得好像要为油价涨跌硬找一个负责的替罪羊一样。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就连我们国家的一些大牌学者竟然也在附和这样的言论。就如同我们在反驳顶峰论的内容里所提到的,以“国际油气投资顾问”标榜的享受国家津贴补助的中国专家们,在各种媒体大声附和着国外的言论在《第一财经》发表言论:“到2030年甚至更长期内,石油需求还将快速增长,需求的增量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推动石油价格长期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巨大的石油需求来自新兴经济体,比如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这‘金砖四国’以及更多的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应该看到,发达地区传统的石油需求市场比较稳定,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比如日本,但这种下降不能改变世界石油需求迅速增长的趋势,因为新兴经济体的需求还处于快速的增长期,远未成熟。西蒙斯曾说过一句精辟的概括:‘供应太衰老,而需求太年轻’,这是典型的世界性的供需‘时代错位’,这一精要表述揭示了世界石油供应和需求的失衡状况。我们面临的就是这个状况。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基本面因素,最需要关注基本面的问题”。专家们的这番言论,在顽童听来觉得分外刺耳,不知道他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发表上述见解的。但就我看到的部分而言,过分迎合某些西方国家的观点,让人听来感觉十分不爽。顽童自问,自己的确在国外的时候赚了不少洋人的钱,可这些中国的大牌专家还不至于为了讨好洋人发表如此言论。不知这些中国专家在得到上述结论的思考中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所谓“新兴国家”的需求增长?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这些专家在为特定国际利益集团说话,可以先把自己是中国人的事实搁置。
  依顽童看来,如果非要在需求方面找个对高油价负责的对象,发达国家首当其冲。不要说什么油价高了之后需求下降了,再怎么下降也不可能一直降到不用油,需求为零,总会有个基础的数字,但是,地球人都知道发达国家高消费高水平的生活是以耗费能源为基础的,要想维持他们习惯的高品位的生活方式,那个最基础的数字也会是十分庞大的。如果世界按照美国的生活方式生活需要九个地球的资源支持。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新兴国家的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都是以勤俭节约为基础的,这在根本上和发达国家的绝对消费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我们看到,就以我们国家在2008年6月1日最新开始实施的“禁塑令”为例,每天就能节约大量的石油。据统计,原先我们国家超市里使用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塑料袋平均一天能够消耗1300吨石油,而随着“禁塑令”的颁布和实施,这个数字能够得到明显的降低,可见,我们在节约石油等资源的路上已经开始了努力的尝试。如果中国要适当地限制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石油的消耗将进一步降低。
  新兴国家的人民提高生活质量本无可厚非,就连法国石油研究所所长奥利维耶·阿贝尔都公开站出来表示“我们不能责怪中国人想提高生活水平,也不能批评新兴国家想让自己的百姓吃得更好”。
  除此之外,石油的经济规模也正是在更大的市场上得到扩大才使石油的使用成本摊薄的。这就和产品的生产规模一样,如果只生产少量的限量版产品,由于数量少成本就高,而石油也是如此,我们在石油资源六元素中提到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成本的支撑,如果石油被更多的使用其经济规模增大那么成本就会相应降低。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新兴国家应当背“推高油价”黑锅吗?(3)
而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需求增长的真正原因其实并不是这些人所谓的新兴国家人民的需要在无限的膨胀和增多,而是因为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产品外包将发达国家原有石油消费的增长转移给了新兴国家。
  中国现在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大数每年至2亿吨,此趋势将略有调整性发展。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周凤起介绍,2006年底开始,我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开始注油,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原油进口量。然而,综合算来,2007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原油每吨均价428美元比上一年同期的每吨452美元便宜,尽管这和国际油价走势有关系,但显示我国石油巨头越来越精明,多年的进口经验,使他们逐渐掌握了进口原油的技巧。
  2006年,因为国际油价上涨,中国石油进口单价大幅上升,按照2005年的进口平均单价计算,2006年中国为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多支付了152亿美元。
  而2007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9959万吨平均单价为每吨美元,比2006年每吨下降了美元。这意味着,比起2006年,上半年油价下跌为中国进口原油节约了近30亿美元。2007年中国原油进口亿吨,成品油进口3638万吨,进口石油依存度为50%左右。
  该专家还指出,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一直在稳步增长,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进口增加的局面可能将会持续很长时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2007年环球能源网上对中国中国石油生产、进口和进口依存度进行的统计与预测中称,中国石油消费量由2001年占世界第3位上升至2002~2006年仅次于美国的第2位,2002年为亿吨、2003年为亿吨、2004年为亿吨、2005年为亿吨、2006年为亿吨。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2006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较2005年提高个百分点。预测表明:到201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50%。2006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368万吨,同比增长;石油净进口16287万吨,同比增长。其中,原油净进口13884万吨,增长;成品油净进口2403万吨,增长。当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原油表观消费量与成品油净进口量之和)达34655万吨,同比增长。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最少需要亿吨原油,而届时本土生产能力将至多不超过2亿吨。对外依存度将提高到一半以上,近58%。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8年4月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中指出,预计2007到2020年期间,中国石油消费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其中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亿吨和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和。
  报告预计,我国的石油产品需求所占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蓝皮书预计,2007到2010年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2010到2020年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2007到2010年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2010到2020年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均高于同期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使得石油产品需求占石油需求比重进一步提高,从2006年的提高到2010年的5%、2020年的,总体提高12个百分点。就品种而言,汽油需求量的预计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煤油年均增加,柴油年均增长。
  2006到2015年,中国石油消费将在控制下增长,年均增长量约为1500万吨到2000万吨。其中柴油比重将继续提高,由2006年的34%提高到2015年的36%;汽油所占比重将减少;煤油比重保持在3%至4%之间;燃料油作为被替代的对象,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
  根据2008年6月11日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至5月期间,我国进口的原油、石油产品均呈数量增加、价格上扬的态势。统计显示,2008年1到5月间,我国进口原油7597万吨,同比增长,均价美元/吨,同比增长6%;进口石油产品油1734万吨,增长,均价美元/吨,增长。同期,我国出口海上原油95万吨,价值近亿美元;出口石油成品油648万吨,价值约为亿美元。5月当月,我国进口原油1620万吨,价值约为亿美元;进口石油产品油466万吨,价值约为亿美元。同时,5月当月出口原油15万吨,价值近1亿美元;出口石油产品油163万吨,价值约亿美元。
   。。

二、新兴国家背不起“推高油价”的黑锅
的确,我国对于原油和石油产品的需求正在逐步上升,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也确实在世界用油大国中占据很重要的份额,但是,顽童想请大家在注意石油进口和使用数据的同时也注意这样一个事实: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在2008年8月11日撰文称“中国制造业明年有望冠全球”。
  文章说:由于美国经济快速下滑,中国有望于明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这比原先的预期提前了4年。
  这一巨大飞跃是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向本报提供的预测所显示的。根据预测,中国明年将占有全球制造业万亿美元增加值的17%,而美国将占16%。
  2007年,美国仍轻松名列榜首,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五分之一。中国位居第二,占。就在2007年,环球通视公司的经济学家预测,美国会将其制造业领先地位保持到2013年。但该公司现在大幅下调了对美国2008/2009两年产值的预测,美国的排名因此将比预期更快下滑。
  上述数据凸显了中国以制造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在过去20年的飞速发展。1990年,经济改革开始奏效之前,中国仅占全球制造业的3%。上述变化将终结美国在制造业上领域长达100多年的主导地位。按照经济史学家的说法,这将使中国回归其在1840年的地位。1840年,英国在工业革命后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看了这样的报道,不知各位做何感想。
  制造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巨大的能源和资源需求,随着中国站上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可想而知的巨大能源和资源需求也仿佛近在眼前。然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多少是由于国内的消费需求提高带来的呢?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再者,中国的制造业在经济发展的程度上带来的效益是远远不能和美国的制造业相提并论的。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增加值中所占有的比例,是建立在庞大的产品数量基础之上的。而在平均到单个产品,其价值远远不能和美国制造业相比。以大家都知道的“芭比娃娃”的例子来说可能有点老套了,芭比娃娃从东莞出厂的价格是1美元,但到了美国市场的零售价是美元。除了制造成本那1美元以外,剩下的美元价值里是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创造出的。但是单个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在为其他国家制造产品,同时收获着很少的报酬,与此同时,还背负着“导致石油等能源涨价的首要原因”这样的沉重黑锅。然而,很多人在看到上面这样的报道的时候,竟还在洋洋自得的以为我们的制造加工业真的已经强大到超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事实上,把中国及所谓的“新兴国家”定位成国际制造加工产业的主体,不过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策略或说成是“诡计”罢了,中国在制造加工业的地位问题上其实是被忽悠了,但是可怕就可怕在了很多国人对于这样的忽悠似乎很受用,也很乐于被忽悠。这样的打工心态恰恰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