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GL)》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凰涅天下(GL)-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怀鬼胎的君臣二人如春风般的和沐寒暄后,道入正事。赵构关心道:“国师年前信报,与雷动一战,不知详情如何?”

卫希颜道:“雷动境界又有提升,我略占上风而已。”

赵构面色微变,颇有忌惮,迟疑了下,道:“时下,契丹和党项战事僵持,雷动此贼野心甚大,朕虑北朝或会趁此觑机而动。”

卫希颜摇头,“从雷动在北边的布

207、枢府军议 。。。

谋来推断,所谋在辽夏,一两年内应不会对我朝兴兵。”

赵构皱眉,“大举陈兵不会,若是暗底里……”这种江湖寇首出身,素来目大无君,想起登基前的那次行刺皇帝心下悚然。

卫希颜微微一笑,道:“陛下放心。雷动之前虽有行刺之举,但南北对立已成定局,杀一人不足以影响南北大势,雷动为当世枭雄,不会行此不智之举。”

这话说白了就是:雷动能杀赵构,她也能杀北朝小皇帝赵谌,雷动不会做这种傻事。当然,这话让赵构听了不舒服,一国之尊的性命掌于他手,怎会甘心?大宗师这种超于人上的存在就不该有!皇帝心里暗暗恨着,表面上却不得不展颜悦道:“有国师在,朕当高枕无忧。”

卫希颜暗中好笑,她说这话既是让赵构宽心,也是在点明她的存在就是赵构的生命保障。让皇帝恨她却又不得不倚赖她。

之后,赵构便暗中派侍从招募江湖高手入大内,既是防北朝行刺,也是暗防某位国师。卫希颜闻报此事后已身在南洋,嗤笑一声便不作理会。以力谋人为下乘——可秀要算计赵构,岂会这般下乘?

***

觐见皇帝后,卫希颜回京的消息已遍知枢密院,西府上下一片喧腾。虽说外有种瑜执兵、内有李邴视事,枢府诸般军事并未有大的耽搁,但枢相的坐镇却如主心骨般让人心气坚实,自非他人可比。李邴道“卫相在,心安”,无疑道尽人心。

这日,自李邴之下的枢府各房司长官均到齐,依官职列坐长形会议桌两侧。

枢府经卫希颜改革后,机构设置和以前的枢密院有所不同。枢府长官之下原为都承旨总领院务,副都承旨佐之,兵改后卫希颜撤去都承旨和副承旨的总领之权,仅设为内府参议官和外巡军事官,院内职权则分掌于七房四司,七房是兵、吏、礼、刑、工、赏功房、知杂房,四司为沿海制置司、方舆司、检阅司、侍卫司,主官不再称承旨,改称知事(正六品),副承旨则称从事(从六品)。

卫希颜居南首座,东西两侧是李邴、都承旨、副都承旨和各房司主官。最先被点名汇报的是方舆司。所谓方舆司是对外的称呼,职掌地图测绘,实际上是枢府的情报机构,外掌军情,内司内部安全和军机档案,是卫希颜亲手构建的重要部门。

方舆司的知事是孟曙,原为名花流千机阁的副阁主。卫希颜执掌枢府后,名可秀就令莫秋情将千机阁大部分情报线转入枢密院,各情报线的青鸟也并入官身,官称为“司闻”;孟曙作为莫秋情的得力副手,被名可秀调派到卫希颜身边组建枢府情报部门,对内称为司闻司。

卫希颜点名孟曙,关

207、枢府军议 。。。

心的自然是金夏战事。

孟曙禀道:“年前,完颜宗弼偷袭西夏边境的河清、金肃两城的粮草储备,因夏军于事前得悉而在半道伏兵,宗弼大败而归。完颜宗干借此向金主进言撤换宗弼,因完颜宗翰的斡旋,宗弼降级待罪立功,金主又任命完颜阇母为右副元帅分去宗弼一半兵权,且以完颜宗辅为监军督战,对完颜宗弼形成掣肘。

“因金廷朝中和军中的督战压力,完颜宗翰和宗弼原订的持久战计略被阻,不得不强行攻城。从年初至七月,共攻城十余次。镇守东胜的西夏守将老成持重,据城不出,金军强攻不下,目前仍相持城下。

“夏军也有新动向。年前十二月和年初三月,夏军分别在东胜城西南和西北向五十里外建了两座堡寨:西北为安边寨、西南为宁边寨。”他起身走到卫希颜对面的墙上,在地图上指点方位——两寨均在金国境内,距离夏境约四百余里。

卫希颜哼笑一声,“宁边、安边——看来西夏已将东胜州视为自个的边境城了。西夏借金宋交战之际,攻城掠地,将守边城推入到金境五百里。这东胜城夺不回来,五百里的地盘就从党项人的嘴边吞进肚子里去了。完颜宗翰可是遇到了个难题,这仗要怎么打呢?兵房的分析如何?”

她的目光看向兵房知事陈规。

兵房职司战略,主官陈规为人严谨,闻声表情严肃道:“禀卫相,夏军攻下东胜州后毁掉了原来的东胜城,在金河的河西建立了新的东胜城。新城的地理位置很巧妙,卫相请看。”

他起身走到地图下方,接过孟曙手中的指挥棒,指点道:“金河在城西汇入黄河水,两河交汇形成了一个丫口,新建的东胜城就在这个丫口内——除了正北方向为陆地外,西南北三城皆临河水,而城寨正北的陆地仅二百米宽——这个地势利守不利攻,金军只能在这不到二百米的战线上发起攻城战,否则必须造船攻打水门。”

他指向宁边和安边二寨,“夏军将东胜作为楔入金国的前堡,所谓孤城难守,这二寨显然是作为东胜城的后援犄角而建,可攻可守。夏军又在距夏境两百里地建清河、金肃二城寨,距境内屈野河的产粮地亦不过三四百里,粮草可经清河、金肃运到宁边、安边二寨,再转运到东胜,粮道线不长。东胜城既据地利坚城而守,又有后方粮道支撑,是以能坚守至今。”

“卫相,据上述可推断,”陈规作出结论,“若夏军守将不犯错,金军将很难攻克东胜城。金军若要克夏军,须得从粮道着手。一旦切断宁边、安边道,东胜城则不攻而破。”

“陈知事言之有理。”枢府诸同僚纷纷点头。

卫希颜目中

207、枢府军议 。。。

也掠过赞色,将陈规从地方提拔到枢府是她的得意之举。

陈规原为安陆县——德安府府治地——的县令。靖康二年,金军二度入侵大宋时攻下青州,驻青州的禁军溃散,溃兵在统领祝进、王在的率领下南逃,抢掠村镇沦为贼寇。南下经过德安府时围城攻打,府守弃城而逃,府城官吏遂请素有清望的安陆令陈规代理府守职事;陈规率兵民打退贼兵后祝、王二人不死心,准备妥当又再度袭来,用炮石鹅车攻打城东。但在陈规指挥得当下连战不克,最终畏惧而去。赵构登基后,以陈规守城之功晋升直龙图阁(正七品)知德安府。

建炎元年六月,又有另一拨溃兵李孝义、张世率领两万步兵逼近城下,假称受了朝廷的诏命前来投降,请开城门以进。陈规登城视其营垒,揭穿道:“汝等为诈降!”命作守城准备。半夜,李孝义果然率兵攻城,但在陈规守城指挥下大败而退。

卫希颜荆湖视军时提拔军谋之才,武安军总统制陈克礼举荐了陈规。卫希颜也早听说过陈规的守城威名,召来问对,果然军谋策略均应答得宜,遂从德安府任上拔擢到枢府兵房。

枢府兵房经改革后职权增大,负责朝廷诸路的防务、军政和军事分析,十分重要,不仅要求主官熟稔各路军务和地理地况,更要有战略眼光,以陈规的才干,比原兵房知事柳殊更适合这个角色。于是,卫希颜将柳殊调任到有“枢府吏部”之称的吏房——掌武职人事与兵籍,凡六品以上武官的考绩、磨堪等均归吏房,是枢府职权和油水最重的一房——任知事,而以陈规为兵房知事。从官职上来讲,陈规从德安府到兵房知事是升,从任事上来讲更能发挥他的军事才能,也更合陈规的志向,遂欣然交任后赴任,接掌兵房后未为卫希颜失望。

他早前已仔细分析司闻司递入的军机情报,在兵房沙盘上和兵房同僚做过多番战事推演,此时侃侃道:“兵法云:夫战者,天时、地利、人和。一看天时,金夏双方皆无优势;二看地利,夏军据城而守占了一筹;三看人和,夏军将领攻守统一,而金军内各成掣肘,不能一致对敌,如此夏军占了一筹。如此,夏军已占了两筹……”

“天时地利人和虽然重要,但军队的战斗力也不可忽视。”卫希颜提醒道。

陈规道:“我朝和夏军曾有多次交战,夏军不但擅野战,亦擅守城;金军野战尚长于夏军一筹,但攻城不为其长……”

“陈知事……”工房知事忍不住插话道:“靖康祸乱时河北、河东戍兵重镇却破于金兵,可见攻城作战极为悍猛。”何言金军不擅攻城?

工房职司戍防城的工事防务,金军若不擅攻城

207、枢府军议 。。。

而十城九下,岂不是说城防工事的设计有问题?工房知事自然要出声辩解。

陈规的表情一如既往的严肃,语气却温和,解释道:“金军攻我大宋十城九下,多数非是城防不修,而是守臣畏而怯战,城防纵坚不得人守又奈何?”

工房知事立刻表示赞同,“此言甚是!”

化解了内部矛盾,陈规继续道:“卫相,从地利、人和、战力来看,夏军已占了三筹,金军要取胜,一为截断东胜城的粮草供应——此取决于两军骑兵野战的胜负。卑职以为,金军的野战略胜夏军,但夏军运粮时日不定,且又有两路粮道,金军若不能每截必中,则东胜援粮不断。或者攻下宁边、安边二寨,然狼烟一起,其后必有清河军、金肃军从金军后方杀入;二为连续强攻东胜,采用疲劳消耗战术,但如此金军伤亡将很大。

“从目前双方投入兵力来看,夏军东胜守城兵员八千,以步军为主,宁边、安边各有步一千、骑三千,清河、金肃亦然——总计在金国境内投入两万四千的兵力,后续可能会视战事而增;金军到目前为止前后投入超过三万的战斗兵员,其中女真骑兵一万,部族兵两万余;从伤亡情况来看,金军伤亡已近五千余——多为攻城而损,而夏军两千余;但金军的主力,女真骑军仅在野战中损失了千骑,攻城死伤的都是不太听话的奚族、契丹部族军和汉军。”

他目光炯然,“因此,卑职以为,若金夏维持当前兵力,夏军据城寨而守的胜算略大,除非金军统帅有奇谋破敌。”

卫希颜笑道:“元则说漏了一点。”

陈规拱手,“卫相指的可是将帅?”

“然也。”

陈规胸有成竹,道:“金军平西都元帅为完颜宗翰,卫相曾道,论军国战略,此人当为金将之首。西夏征东都统军为夏主之弟晋王察哥,执掌西夏兵权已二十六年,从崇宁五年(1105)至雍宁五年(1119),十四年间大宋和西夏大战七次,夏军统帅皆为察哥,我朝败多胜少,察哥军事谋略出众,绝不逊色于完颜宗翰。但察哥深得夏主信任,而完颜宗翰却遭金主疑忌,朝中又有完颜宗干掣肘,这么一比就有高下了。”

他捋须微微一笑,“夏军的战略是稳扎稳打,将帅同心,而金军内诸将不和,金军主将完颜宗弼虽为智勇锐才,亦难以成事,除非有奇谋。”

孟曙接过他的话,“完颜宗弼奇袭清河当为奇谋,但败于夏军的‘先知’。”源于北朝细作的军情泄露。

卫希颜微微一笑,雷动不会放任金军攻下东胜城,做些手脚那是必然的。她对孟曙道:“金夏之战相持对大宋有利,司闻司应在确保河北司闻馆

207、枢府军议 。。。

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和北朝合作。”

孟曙眼底精芒闪烁,问:“卫相,这个适度……如何把握?”

卫希颜语气断然,“重要的情报线、重要的司闻不能暴露,其他,你自个斟酌。”

孟曙道:“诺!”

卫希颜又看向李邴,道:“两淮事了后,李伯纪必对官吏的考核和磨堪等提出变革……”座中诸人皆色变,这引起的震荡可更甚于两淮风暴,便听枢相道:“届时,趁李伯纪吏治变革,江北行营诉怨已久的兵备弊病也是时候提上议案了。”

李邴目中精光闪动,“诺!”

208

208、凤凰书院 。。。

京城秋闱过后的一大盛事是凤凰书院的开学。

书院坐落在凤凰山北簏,自山脚绵延而上,青瓦顶和红砖墙掩映在绿荫之间,布局精巧又气势恢宏,让人望之兴慕。山门矗立于山脚——一座“品”字形的高大牌坊,喻意为: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有官品。居中最高牌坊书“凤凰书院”,字体飘逸飞扬,“凤凰”二字尤为传神,恍如一双九天神鸟破空而去。

有学子景仰道:“听说国师修的是天道,观字便知其神!”

右面牌坊正中书有“学海无涯”,左面牌坊书为“高山仰止”,其字庄严肃穆,让人油生崇敬。此为书院山长和靖处士尹焞亲题。这山门又称为“仰止门”,是让学子对求学持以恭谨谦逊和孜孜不倦心态,切不可轻浮急躁、浅尝辄止。

学子们仰首感叹,不由自主地检视衣冠,正颜而入。

随着嘹亮宏远的钟声敲响,书院落成暨开学典礼开始。场上三百新学子皆着一式青色学衫,整齐背手立于操台下方。

此时,场外尚有观者芸芸,人数倒比学子还多。

引人瞩目的首先是凤凰书院的兴建者是卫大国师,其煊赫地位决定了她的一举一动都招惹眼目。卫大国师既建武学,又兴书院,说:为国培育各行英才——联想到这位国师每有奇行之举,不由不让京城朝野都生出惊异,各有揣测。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卫国师竟然请动和靖处士尹焞出任凤凰书院的山长,几乎跌落一地的眼珠子。这位当世大儒可是出了名的闭门修学、不理俗事,就连赵桓、赵构先后两任皇帝的诏旨都拒绝出任,竟会应了卫国师之请?这比尹和靖出任共济会的监事更让人惊诧——毕竟监事只是督察之职,尚称不上入世。

有和靖处士的闪亮招牌,凤凰山庄立时成了炙手可热之地。多少读书人想拜在和靖处士门下却不得入,现在就有机会成为尹山长的学生,怎不让人眼热心动!

同时,让众多读书人心动的是,以前只闻声名而不得见的诸多知名学者皆出任凤凰书院的教学先生,顿时让书院的开学招生更加热烈,若非首期限招三百人,早被人挤破楹舍。

除此之外,凤凰书院的新体例也引人热议。

卫希颜前世年少就入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