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空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天空下-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翰青有些心虚地道:“我师父是参破天机的高人,他的话里蕴含着禅机。你一介俗人自然是不知道,走吧。不要打扰他老人家修行了。”

    丁嘉怡看恒善大师垂目不语。只好跟这赵翰青悄悄退了出来。恒善大师眼皮动了动但始终就没有睁开。

    赵翰青三人离开了恒善大师之后就到了千佛殿,这里是是少林寺的最后一座大殿。

    丁嘉怡看着殿里只有一座佛像,不解地道:“为什么叫千佛殿呢?明明只有一座佛像。”

    “你看墙上的罗汉,千佛殿的名字就源于这些罗汉的画像,那座铜佛是毗卢佛,所以叫毗卢殿。”

    丁嘉怡看到壁画上果然画着数不清的罗汉。惊叹道:“哇,这么多啊。”

    “一共五百个罗汉。”

    “你——你怎么知道的?难道你偷偷数过?” ;她现在已经肯定赵翰青之前一定来过少林寺,佛则不会连这个也知道。

    一模一样的话,一模一样的语气。赵翰青又有些恍惚起来,他脱口道:“你这个小傻瓜,这么多谁能数过来?旅游指南上有介绍。”

    “什么旅游指南?”

    赵翰青这才醒过神来,讪讪一笑道:“就是介绍少林寺的文字。”

    “哪里有?我怎么没有看到?”

    “可能烧毁了吧。”赵翰青急忙一指殿内砖地上的小坑岔开了话题:“你知道这是什么?”

    丁嘉怡想起来一路上所见的那些废墟暂时相信了赵翰青的鬼话,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地上,撇了撇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什么小坑,那是脚窝,是历代祖师们在这里习武练拳天长日久留下的。”

    原来,当年丁开山为了激励她勤奋练武,把她带到了这里为她讲述这些脚窝的来历,当时她给她的感觉就是震惊,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别的什么不记得了,但是这件事记得很清楚。

    丁一虎却不屑地道:“这有什么了不起啊,我爷爷一脚能将青石板跺碎,他一脚踩下去就能踩出这么深的坑。”说完想到还有师叔祖在侧,又急忙道:“师叔祖也肯定有这份功力。”

    赵翰青摇了摇头道:“虎子,你想错了,你跟我来。”

    丁嘉怡和丁一虎都跟着他走到了门外。

    赵翰青一指屋檐下青石板上的一排小坑道:“这些小窝窝是怎么形成的知道吗?”

    “这个谁不知道啊,当然是屋檐的雨水滴落砸出来的坑,哪里的屋檐下都有这种檐头雨滴砸出的小坑。”

    “是啊,要砸出这些小坑肯定非朝夕之功,必须经过长年累月才能够形成,这就叫滴水穿石。如果给你一把锤子,你用力砸的话一下子就能砸出这么一个坑来,甚至能把青石板砸碎,那么你说是滴水穿石容易还是用铁锤砸容易?”

    丁一虎一愣,然后若有所悟道:“我知道了,那些脚窝就像这滴水穿石一样,都是经过天长日久踩出来的,运足功力一脚跺出一个坑来自然要比天长日久踏出来的容易得多。”

    赵翰青叹道:“水至柔却能穿石,柔能克刚诚不欺也。”

    丁嘉怡也沉吟起来,赵翰青和的话里暗含着至高的武学原理,道理都知道,但是要真正领悟却要靠经验和天赋,赵翰青年纪轻轻就能领悟这些足见其天赋过人。

    “走吧,时间还早,还能来得及旧地重游一番。”

    丁嘉怡正在想柔能克刚的功夫,所以也没有在意赵翰青说的旧地重游,否则肯定又会不依不挠纠缠他是不是偷偷来过少林寺了,这么一分心就把这件事丢到了脑门后。

    看过寺里的碑碣石刻三人就出了少林寺直奔塔林。

    塔林是历代少林寺和尚的墓塔,共计二百多座,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式样繁多,造型各异,真可谓是名符其实的塔林。

    其中最早的是唐朝的“法玩禅师塔”,建于唐贞元七年,是一座方形单层单檐式砖塔,高8米,此塔里葬的是唐朝初期法玩禅师。

    塔林中规格最高的却是一座“国师塔”,里面的主人大元朝国师福裕,福裕主持少林为大元朝入主中原教化百姓立下了汗马功劳。少林是就是他创立里的,同时也开创了元明之后少林寺的鼎盛局面,创立了以少林寺为代表的禅宗的曹洞宗,所以被誉为少林寺的中兴之祖。

    赵翰青记得后世好像是二百三十多座,但是,现在肯定是没有那么多,百数年间肯定会有不少得道高僧又葬在这里。

    丁嘉怡和丁一虎也听说过少林历代祖师们圆寂之后就会葬在这里,一进塔林就冲每一个塔跪拜起来,弄得赵翰青也不好意思起来,怎么说他也是少林弟子不是,不拜祖师可是有些说不过去,但是,让他一个个跪拜又有些不情愿,眼珠一转道:“这里共有二百多座墓塔,一个个拜下来要到什么时候了?拜即不拜,不拜即拜,心中有祖师拜与不拜又有什么区别?”

    丁一虎本就有些不耐烦,一听赵翰青这么说立刻跳了起来,说道:“师叔祖说得对,心中有祖师无需再拜了。”

    丁嘉怡自然不会反对,好好的谁愿意磕头啊,一个墓塔磕上几个头,全部磕下来近千个头,只怕是磕到天黑也磕不完。

    不用磕头丁嘉怡和丁一虎就不愿意再呆在塔林里了,怎么说这里也是墓地,在他们看来墓地可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对此赵翰青自然理解,现在的人跟后世人的思想观念自然不一样,在后世别说这种墓塔了,就是地宫墓穴都建成旅游景点了。

    从塔林北行约一公里,就到达初祖庵,这里敬奉的是少林寺第一代祖师达摩。初祖庵三面临壑,背连五乳峰,苍松翠柏掩映,景色幽雅秀丽。在五乳峰上还有达摩洞,传说达摩祖师曾在此面壁十年,由于功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状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达摩影石”,同时也留下达摩面壁十年的江湖传说。

    在达摩祖师的神像前,赵翰青也只好跪下磕了个头,作为少林弟子见祖师不拜就是大逆不道了。

    草草游过初祖庵,天色已经不早了,夕阳西下,层林尽染,倦鸟开始归巢了。

    赵翰青看了看天色道:“时候不早了,咱们也该回去了。”

    少林寺虽然有客房,但是,丁嘉怡毕竟是一个女孩子,居住在寺院里终究是有些不方便,再说,赵翰青还惦记着书坊那边的的进度,不知道明天是否能够按时把书印好,所以决定还返回登封城。(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七百五十八章 胸襟
    寒暄了一阵子,赵翰青这才说起了丁开山等一干同门已经到了登封的事情。

    恒善大师宣了声佛号道:“莫不是开山召集的?”如果不是有人召集少林俗家弟子就绝不会齐集少林,他只所以稍一思索就猜到丁开山是召集人,是因为上一次丁开山来少林寺曾经流露出协助师门重建少林的念头,而且,一干少林弟子中唯有丁开山威望最著,对师门的事情也最上心。

    “的确是丁师兄召集大家趁着盂兰盆会回师门相聚的,一来可以叙旧,二来商议一下也可以为重建少林尽微薄之力。”

    “阿弥陀佛,少林重建是寺中僧众的职责,重建虽然艰难,但这也是我佛对众弟子的考验,怎能劳烦外人呢?”他和寺中的弟子宁愿出去化缘也不愿去去向少林俗家弟子们求援,正是因为僧众把重建少林当做了一次修行,重建的过程也是苦修的过程。

    “俗家弟子也是少林弟子又怎会是外人呢?师门对众弟子有授艺之恩,弟子们回报师门是天经地义的事,用佛家的说法这就叫因果循环,而且,师门也是弟子们的最大靠山,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师门越强大弟子们无论是在江湖上闯荡还是在生意场上的好处就越多,也就是说俗家弟子门为中兴少林出力也等于是为自己出力,这事也不好阻止他们,再者说少林寺早ri建成,也能早ri惠及四方百姓,我想佛祖是乐意看到这种情况的。”

    赵翰青伶牙俐齿,一番说辞,竟然让恒善大师无话可说。笑道:“你这张嘴可真能说,连佛祖都搬出来了谁还敢反对?”仔细想一想他说的的确是对的,这么多年,寺里的僧众只想到接这件事来入世修行倒是没有想到重建少林寺这也算是件互惠互利的好事 ;,早ri修好寺院香火就会恢复昔ri的兴盛,对弘扬佛法也是好的,佛祖自然也乐意,想到这里。他宣了声佛号就不再多说了。

    丁嘉怡还担心恒善大师怪罪自家老爹多事,正要想怎么替老爹说话,没想到赵翰青一番话就哄得恒善大师无话可说了,对与赵翰青的能说会道也是佩服莫名。

    接下来赵翰青又想起了拳谱之事,拳谱是师父传给自己的,自己再传给别人自己该向他老人家禀告一声。说道:“师父,弟子还有一事要禀报师父。”

    恒善大师看他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不觉有些好奇,不过。他已经过了好奇的年龄,很快就心如止水了,只是淡淡道:“老衲身在佛门,早就不问红尘俗世了,你不要扰了老衲六根清净。”

    赵翰青听出了师父的言外之意——你就别拿世俗之事来烦我,他笑道:“这件事跟师父有关,自然要禀告师父才是。”

    恒善大师虽然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再说什么。

    “师父送我的那本拳谱太珍贵了,一旦遗失或损坏就是少林一派的巨大损失,所以。我准备印上二百本送到少林寺藏经阁珍藏,这样就不用担心拳谱在我手里有什么损害了。但是,都放在藏经阁也会发生被焚那样的意外事情,我就想到了另外一个法子,不如趁这次师兄们都云集少林,您老人家干脆把拳谱给每个师兄都赐上一本,这样利于保存拳谱。更利于将少林功夫发扬光大,拳谱我已经交给书坊印刷了,所以给师父说一声,请师父恩准。”他又说了一通弘扬少林功夫的大道理,却闭口不提想借花献佛结交师兄们的私心。

    恒善大师欣慰地含首不语,心中却是感叹不已,自己一辈子只知道坐禅、念经、礼佛、练功,全然是不管寺中的事务,直到少林寺被焚之后他才开始四处化缘行走江湖,对江湖上和世俗中的事情了解得也多起来,同时想的也多起来。江湖门派中的那些不传之秘和传男不传女等藏私的陋习都是武学传承的最大障碍,有许多绝技就是这样被葬送了。

    这种陋习就连少林寺以前少林功夫中有许多不传之秘,别说一般的俗家弟子难窥一斑,就是普通的内家弟子也绝难学到,一般只有方丈和长老才有机会学习,但是那些不传之秘多半都是深奥的武功,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有些长老并没有那么高的天赋,所以不少功夫终身也难炼成,这样就影响了秘技的流传,太平盛世还没有什么,练不成也没有关系毕竟是藏经阁里有秘笈,但是,就像遇到那年的少林大劫,藏经阁被焚秘笈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僧众也死伤了不少,那么不传之秘就会失传,那样一来不但是少林寺的损失,也是中华武林的一大损失,值得庆幸的是,执掌藏经阁多年的恒善大师几乎是阅读过所有的少林不传秘技,他虽然没有全部练成,但是武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万法归一,他根据记忆尚能整理出那些被焚的秘技,这也算是少林寺的一大幸事。

    恒善大师最终也悟通了无私才能发扬光大,越是珍贵的东西越不能敝帚自珍,能够得到传承且能发扬光大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再好的东西如果秘不宣人就等于是一文不值,如果失传的话就更成了千古罪人了。现在他看到自己的这位徒弟年纪轻轻就看到了这一点算得上见识不凡,而且胸襟过人,少林功夫真正要发扬光大就是需要这种无私的胸襟。他看着自己的徒弟心中颇为欣慰,看来自己偶然收的这个弟子算是捡到宝了,今后弘扬少林功夫、发展少林基业多半要在他身上了。

    恒善大师自己大概也没有想到他的预感很准,若干年之后,一家世界少林拳法总联盟在纽约的一栋大楼里成立,那座大楼跟联合国总部毗邻,联盟的名誉主席就是赵翰青,该联盟致力在全球推广少林功夫,几年间少林武馆就遍布世界各地,少林寺下院也遍布海内,不同肤sè的少林弟子遍天下。而且,随着少林功夫传遍全世界,空手道、殆拳道、泰拳等功夫ri渐式微。

    当然,这是后话。就是赵翰青自己也不知道若干年之后发生的事情,现在,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利用曾拳谱的机会来增大自己的在同门中的影响力。许多时候,势力越大才越能做更多更大的事情。
章节目录 第七百五十七章 师徒重逢
    丁嘉怡看赵翰青痴痴呆呆看着自己,不由得芳心暗喜,羞涩道:“看什么看,我脸上有花吗?”幸好丁一虎一到这里就自己跑开了,如果他在旁边肯定会看出二人之间的暧昧。

    赵翰青回过神来,强笑了一声道:“俏脸如花,不,比花更艳。”

    “呸,佛祖面前也胡说八道。”她心里却是开心不已。

    赵翰青重整心神,再次提醒自己回到现实之中,眼前佳人如玉,还有别的那些如花美眷一个个都很爱自己,前尘往事已经云烟,自己应该好好珍惜才是,他渐渐恢复了常态,该去拜见师父了,走出往事的梦魇,等同于打开了心结,他突然觉得阴霾尽去阳光灿烂,看着宜嗔宜喜娇美如花的丁嘉怡他更是心情大好,突然双手合十调皮地道:“阿弥陀佛,女菩萨,咱们该去见恒善大师了。”

    丁嘉怡美目一瞪嗔道:“师伯祖说你跟佛门有缘,那你干脆做和尚算了。”

    赵翰青鬼使神差道:“我做了和尚你岂不是要做尼姑么。”

    “呸,人家才不要绞了情丝做尼姑呢,天下又不是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