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空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天空下-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场了,就凭他最后留在南京城独挽狂澜就已经让的声望更上一层楼,如果能够再重创rì军的话他的功劳薄上又添了重重一笔。经历了淞沪大战的邓铭文已经变得相当自信起来,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各级的军事指挥官了。至于蒋委员长说的已经派海军前来支援邓铭文基本上当成了耳旁风,那些海军舰艇逃走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冒着危险前来支援?反正撤退的船只早就准备好了,这一点不用担心,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及时地撤退和撤退前重创rì军了。

    而赵翰青相比起邓铭文就显得有些紧张,毕竟这一次作战计划包括撤退方案都是他一手制订的,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他的先知的基础上,倘若历史稍稍发生改变,他的作战方案和撤退的方案就会受到影响。不过,城中的百姓大量撤走让他的心里稍安,无论历史再怎么变化,南京城里也不会再出现那么多的冤魂了。

    然后,邓铭文开始重新布置城防,在守军撤退时相好有教导军及时守卫南京城的各个关隘,而且rì军也一直没有进攻,如果rì军趁乱进攻的话说不定南京城已经危险了。他按照赵翰青的建议,采取一半教导军加上一半其余的部队,这样可以避免那些军队再次一触即溃。

    “铭文,乌龙山要塞一定不能有失。”

    在赵翰青的记忆里乌龙山要塞好像就是因为守军毁炮撤退让rì军不费一枪一炮就占领了,他亲自查看过这座要塞,深知这座要塞对南京守御的重要。乌龙山要塞距离南京城十几公里,耸立在长江边,可以阻挡rì军海军从南京城北面切断守军通过长江的撤退路线,而且,还具有空中防御的作用。现在赵翰青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乌龙山炮台失守,进而影响他的整个计划

    邓铭文被赵翰青一提醒立刻就想到了这座要塞的重要xìng,所以,他第一时间就派教导军一个团外加一个炮兵连前去支援这座要塞,提防rì军沿江而上封锁江面切断城中军民渡江北上的退路。扼守乌龙山一带的徐源泉部已经提前撤离,扼守要塞的炮兵们正准备毁炮撤离,幸亏教导军到的及时才保住了这座要塞。

    而中华门和挹江门却这两个地方也至关重要,中华门是赵翰青制订的作战计划中伏击rì军的地点,而挹江门却是南京城眼下唯一的撤退之路,这两个地方也被牢牢控制在教导军手里。。)
章节目录 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京保卫战(七)
    邓铭文站在城头一下子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他胸中忽然生出了一股力挽狂澜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情,他很想大呼两声,但是,他的身份决定了他的言行不能太过轻狂了,所以按耐下纵声高呼的念头。

    仿佛是心有灵异,赵翰青站在城头上面对人头挤挤的人群,想起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已经被自己化解了大半,顿时也生出了一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拯救云云众生唯有自己的”的自豪感,忍不住仰天长啸。因为他内力rì渐jīng湛,此时一声长啸不觉贯注了内力,啸声清朗几入云霄,本来二人突然跃上城头的举动就已经引人瞩目,这一声长啸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邓铭文也不由得暗自羡慕赵翰青可以无所顾忌率xìng而为,心道,师叔选择不走仕途或许是对的,一有了官身就多了顾忌,哪有那么逍遥自在。

    “铭文,现场的军民等着你讲话呢。”

    邓铭文这才回过神来,jīng神一震大声道:“乡亲们,兄弟们——”他内力深厚中气足,声音浑厚传了很远,当真是声如平底惊雷,“我是南京卫戍司令部南面防御总指挥邓铭文,现在大家听我说几句。”

    再加上“邓铭文”这三个字,就是那些心急火燎、桀骜不驯官兵们也一下子就静了下来,霹雳将军邓铭文如今在这南京城里几乎是人人皆知。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南京城已经守不住了,当官的已经先逃跑了,大家也想早些离开这里,但是,你们可能并不知道。下关的江边根本没有什么船只,就是有几艘小船也早就载着当官的到对岸去了,你说你们都挤到下关有什么用?rì军的军舰如果朔江而上、或者是rì寇的飞机飞过来你们都聚集在江边岂不是很危险吗?”

    邓铭文话音刚落,就有一名士兵嚷道:“别听他胡说八道,这些当官的那里顾得上管我们的死活,江边一定有船。”

    赵翰青低声提醒道:“铭文,杀人立威。”

    邓铭文心领神会地微微点头,这时候自然需要霹雳手段,他大声道:“谣言惑众者,该杀。”

    他话音刚落。赵翰青立刻就拔出枪居高临下一枪击毙了那名士兵,然后大声道:“这人肯定是rì军的jiān细故意把大家都骗到江边去,邓军长是不会骗大家的,谁若不信过上来看看,喂。你不是有望远镜吗?你可以上来看看,还有谁愿意上来看看也行。”赵翰青说的是一名胸前挂住望远镜的上校军官。

    那名上校却没有本事跃上城头。而且。人梯也已经“拆”了,他挤到另一边沿阶爬上来,一同上来的还有数十个士兵。

    挹江门距离江边的直线距离约有一二里地,就是不用望远镜也基本能看清楚有没有船只。那名上校一样那就看到江边的确是没有什么船只,就是有船只也少的可怜,而江边滞留的散兵溃卒并不比城里的少。但是他犹自不甘心地举起了望远镜,只看了两眼就愤怒地破口大骂起来:“他妈的,果然没有船只,胡旅长。我cāo你八辈祖宗,让老子留下指挥部队你却坐船跑了。”

    挹江门外的下关情况比这边更为混乱不堪,那些逃到江边的各部队均已失去掌握,船只既少,又各自争先抢渡,甚至出现开枪抢船的事情,还有的船因超载太多而沉没江中,江面上不时响起哀号呼救之声。大部官兵无船可乘,纷纷利用门板、木头渡江,不但水势汹涌,还冰冷刺骨,不少泅渡者最后惨死在冰冷的江水中。这些士兵作为军人,他们没有战死而是溺亡,这大概是世间最大的不幸。

    其他登上城墙的士兵也开始大声咒骂起来:

    “江边果然没有船。”

    “他妈的,没有船让我们怎么撤退?”

    不一会儿,江边没有船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全场,顿时群情激昂起来,多是咒骂声:

    “当官的早都坐船跑了,让我们在这儿卖命。”

    “当官的都是乌龟王八蛋。”

    “官越大越混蛋听说唐司令第一个逃跑的。”

    邓铭文也恨那些丢下手下兵逃跑的师长军长们,但是,他也是当官的,所以,当官的挨骂让他听在耳中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拔出枪,啪啪又是一梭子,骂声一下子落下去了。

    “兄弟们,现在不是抱怨诅咒的时候,rì军很快就会就会攻城了,等城被攻破时大家只能是束手待毙,大家只要听我的指挥,我保证能让大家都顺利撤回江北去。”

    人群中有一位少尉嚷道:“听你的?江上已经没有船了,你难道让兄弟们飞过长江去?兄弟们,别听他的,说不定他早已经安排好了船只,让我等守城他好悄悄溜走。”

    邓铭文怒道:“你谣言惑众是何居心?”他说着突然拔枪抬手一枪,他的枪法也很厉害,躲在人群中的那名少尉一下就被击毙了,然后厉声道:“非常时期,敢谣言惑众者格杀勿论!”

    赵翰青突然大声道:“这人也是rì军的jiān细故意捣乱的,兄弟们,不要听他的,邓军长肯定不会抛弃大家不管不顾的,别的当官的都逃走了,为什么邓军长还留在南京城里跟大家共患难?大家都知道邓军长爱兵如子,在淞沪战场上掩护全军撤退时没有丢下一兵一卒,就受伤的弟兄也都抬了回来,所以,他现在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城中的军民不管不顾的。”他自然不会放过抬高邓铭文的声誉的机会,不过,他也懂得拉虎皮扯大旗,他接着道:“而且,邓军长也奉了蒋委员长的密令负责指挥撤军任务的,委员长不会丢下大家不管的。”

    一连杀了两人,没有人敢再站出来挑事了,而且,众人基本上都相信了赵翰青的话,邓铭文在淞沪战场上掩护全军撤退的事情经过官方和报纸的大肆宣传几乎是人人皆知。
章节目录 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京保卫战(六)
    南京守军的撤退变成了争先恐后的大逃亡,唯有教导军没有丝毫惊慌失措,而是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一方面是因为教导军的军纪严明,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不少人听赵翰青说过rì本人的来历,无论是真的把rì本杂种当成了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后代,还是当做了笑料,都让他们对rì本鬼子充满了轻蔑,再加上自淞沪开战以来对rì军屡战屡胜,让教导军的士兵们从气势上就压了rì军一头。

    当然,这一切也跟领导者有关,自邓铭文以下各级军官没有一个逃跑的,当官的就是士兵们的主心骨,当官的都没有离开,士兵们自然就安心。

    邓铭文之所以沉稳不慌是因为在唐生智宣布撤军之前他就跟江北岸的马如龙dú ;lì旅联系了,马如龙告诉他早就准备好了足够的船只,dú ;lì旅的弟兄们也在加紧跟船工和渔民们学习cāo舟之术,随时可以接应本部撤退。邓铭文对这个消息又惊又喜,立刻就明白这肯定是赵翰青提前做了安排,他不但没有因为赵翰青自作主张有擅权之嫌,反而对中翰青感激不尽,只要有船,教导军完全可以在完成第二个作战计划之后及时地撤回江北区。

    所以,在别的部队惊慌失措地忙着撤军的时候,邓铭文却给本部下达了坚守城池的命令,而且,他还和赵翰青一起到阵地巡视以安军心。当他得到乱兵拥堵挹江门的消息就立刻赶去,他要趁此机会夺下挹江门的掌控权。那是唯一的逃生之路。

    挹江门前,溃兵如cháo。人流汹涌,自相残杀的战斗已经结束了,36师断后的部队大概是担心江边留下来让他们撤退的船只被乱军抢走了,就急忙放弃了挹江门也匆匆撤离了。

    如此一来,却造成了更大的灾难,因为之前为了方便守城,挹江门左右两个门洞都被堵着了,仅中间一门可以通行。现在各部争先抢道,互不相让,反而把挹江门堵得水泄不通,不少人因挤倒而被踩死,吵骂声、哀嚎声交织在一起,被踩得血肉模糊的尸体被人继续踩踏,整个惨状实在是让人惨不忍睹。

    邓铭文见此情景不由得一声长叹道:“完了。完了,大势已去了,南京终于完了,中国——这样的军队怎么抵抗侵略?”

    赵翰青也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他虽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是眼前的情景还是让他感到震撼。他的记忆中的影视剧中重现过这种场面,但是影视剧中的画面跟眼前真实的一幕根本无法相比,这真是兵败如山倒啊,他骂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当官的贪生怕死,当兵的岂会卖命。”

    邓铭文狠狠骂道:“狗娘养的杂种们。”也不知他究竟是骂这些当兵的还是那些当官的。

    “铭文。下关江边根本没有渡船,这些就是到了江边也只能望江兴叹,第一教导军兵力不足,根本守不住这么大的南京城,rì军一旦破城这么多军队挤在下关的江边只能成为rì军屠杀的靶子,而且,也会影响第一教导军的撤退。掩护全军撤退的第2军团只怕也靠不住了,那么,乌龙山的军事要塞十有**守不住,到时候,rì军军舰朔江而上,这么多军队在江边一样是死路一条。”

    “那怎么办?”

    赵翰青一字一句道:“现在南京城唯有铭文的官最大了,不如铭文振臂高呼收拾残局。”

    邓铭文犹豫起来,马如龙在江北已经弄到了大小船只数百艘,第一教导军两三万人,完全可以保证教导军在完成最后的作战计划之后顺利撤退,如果自己收拾残局的话这么多的军队撤退可就是个大麻烦啊。

    赵翰青看邓铭文犹豫不决,又继续道:“我看这些军人中说不定也有不怕死的真汉子,如果能将这些军队暂时组织起来未尝不可与rì军一战,即便阻挡不了南京沦陷,只要有足够的船只也可以从容组织撤退了,如果对他们不管不顾,这么多乱军聚集在江边肯定会影响教导军的撤退。而且,说不定这也是铭文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危难之际,众将领皆贪生怕死先撇下军队先逃了,独有霹雳将军挺身而出,就像是当年长坂坡的赵子龙,此一战之后,军中还有谁能及得上铭文?”

    邓铭文被赵翰青最后的几句话说得热血沸腾,立刻大声道:“师叔说的对。”他立刻做出了决断,在原有的作战计划的基础上组织这些慌乱逃命的军队好好打一战,但是现场一片吵闹根本无法对众人讲话,于是,他命令身边的卫士:“朝天shè击。”

    二十多名卫士,二十多只冲锋枪一齐朝天开火,哒哒的枪声让喧闹的人群一下子就静了不少。

    邓铭文刚要开口讲话,却听赵翰青道:“铭文,等一下。”赵翰青又对教导队员们道:“城墙边结人梯。”

    随着赵翰青的一声令下,教导队的弟兄们迅速地在城墙下结成了两层人梯,下面一层八人,上面一层四人。

    “铭文,到城墙上面去讲话。”

    邓铭文这才知道赵翰青是要他站在高处讲话,不由得佩服赵翰青的细心,在场有这么多人,他在人群中讲话别人根本看不到他,他的讲话效果也肯定会打折扣。但是,怎么上去?

    赵翰青笑着问道:“怎么样?能上去吗?”

    “哈哈,我功夫虽然撂下了,但是,这个还难不住我。”邓铭文说着,突然一按他身边的一名卫士的肩膀,身子窜起来就落在了第一层人梯上,然后,又是麻利地爬上了上面两人的肩上,他的身子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