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空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天空下- 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外敌进川,内乱进湾’,这也是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战争经验,这件事情虽然暂时无法证实,但是,随着江南的沦陷,国民政府的重心西移应该是必须的,所以,你们有什么打算可以早作准备。”

    盛千秋急忙道:“你说的是真的?那么多**难道还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吗?”关于上海早晚会落入日本人手赵翰青早就跟他说过,但是,他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事情到了眼前不由得有些慌乱。

    “**虽然数量上占优势,但是无论武器装备、士气、战斗力和组织性纪律性都不如日军,关键的是南京最高当局并没有倾举国之力决一死战的决心,他们还寄希望于世界诸国出面调停来结束这场战争,所以从开始淞沪之战就是一场必败无疑的战役。”在赵翰青的记忆里好像是日军组建了一个军团秘密登陆对**实行包围,由于蒋委员长优柔寡断一方面叫嚷着跟日军决一死战,一方面又寄希望于世界诸国出面调停跟日本停战谈判,以至于**进退两难士气大减,军事上又部署失当,战事失利同时也错失了撤退的机会,等十万日军加入战局,本就人心惶惶的**顿时溃败。

    赵翰青对于战局的推测在场的人已经没有人再怀疑了,不仅仅是因为赵翰青跟邓铭文的关系,而是这个年轻人凭他自身的能力和人格魅力让人对他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信任感。(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五百七十一章 粮价也疯狂(七)
    因为粮食的问题引起的治安混乱终于引起了租界当局的重视。他们开始跟日本谈判往租界运粮解决租界的粮荒问题,日本人为了不得罪美、英、法三国原本准备松口,但是得知上海粮行罢市、治安也更加混乱的消息立刻又声称战事正酣不方便往租界运粮。

    本来美英法等国应南京政府的请求正在向日本施压调停停火,当然诸国大半也是为了本国的在华利益,现在租界一乱起来,日本人又开始施展拖字诀了,粮食能够让租界不战而乱,能够让美、英、法屈服。

    但是,事情并不如日本人所愿,也不如囤积大量粮食想要发大财的黑心粮商们所愿——

    那些粮行罢市两天重新开市的当天,街头上也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粮食,粗粮细粮都有,几乎每一条街上都设有一个临时的售粮点。

    那些粮食分成了三种等级,最上等的是雪白的大米,价格甚至超过了别的粮行暴涨后的粮价;而最次的粮就是一些碎米粒里面掺了一些高粱米和碎玉米笠,看起来卖相很差,不过价格也低,基本上跟战前的粮价差不多;而中等的粮价介于二者之间。

    凌记粮行也摆上了这样的米,因为凌记粮行不涨价在上海民众心目中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所以,凌记粮行门前买米的人就特别多。

    一位伙计很卖力地吆喝道:“老少爷们,这种粮叫做三合米,就是大米、高粱米和玉米三种粮食混在了一起,看起来虽然不好看,不过,不霉不变质,吃起来一样香喷喷,正因为这里面混合了一些粗粮和陈粮,所以。价格才低廉,咱们是童叟无欺并不会以次充好卖高价,所以跟大家说明白了;如果想要买好粮就去那边买今年的新米,保证不掺一粒的陈粮;当然如果想要买最上等的就请到那边去,虽然贵些,却是进贡皇宫大内的御用香米。”那人说着突然一指排在买三合米队伍中的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道:“这位先生,一看你就是有钱人。怎么能买这些粗粮呢,这种粮食你买回家肯定会被太太责骂的。”

    那名中年人脸一红急忙跑到另一边中等粮食的队伍里去了,心里懊悔不已,下一回出来买米说啥也不穿长衫了。

    那边卖御用卖贡米的人也在大声吆喝:“走一走看一看啊,这可是进贡皇宫大内的香米,一粒粒饱满洁白如玉。吃起来香喷喷长命百岁,连慈禧老佛爷也赞不绝口啊,吃贡米可是富贵的象征,来,看一看,买一点回去尝一尝,当然。你没钱就去那边买三合米吧。”

    这样一来无论贫富都可以选择买粮,穷苦人家就去买三合米,而贡米虽然贵了好几倍,但是买的人一点也不比买三合米的人少,那些中等人家就去买中等价格的米,如此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而最欢喜的人也就是最大的赢家应该就是赵翰青了,因为这些粮食都是他囤积的,他就是要利用这种方式来平抑粮价打压那些黑心粮商们。

    原来。他在跟众粮商签订了购粮契约之后,又陆陆续续购买了几百万斤粮食,他租用了斧头帮在码头附近的仓库囤积起来,就连他的房子里和英豪武馆的闲房里都装满了粮食,他囤积大量粮食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主要是为了平抑上海的粮价,他早就想到了战争打起来这些黑心的粮商们肯定会哄抬粮价的。而他的这些粮食一旦抛出来肯定能将粮价打压下去的。也正因为他早有此打算才答应了粮商们加倍退还购粮预付款而没有要粮食,可以说他早就挖好了一个坑看着众粮商们一个个往里跳。

    果然,赵翰青囤积的粮食一抛出来,顿时吸引了上海市民争相抢购。尤其是三合米和上等的御用贡米深受欢迎,前者是因为价格低廉,后者是因为价格贵引起那些富豪之家争相购买。

    上海的各大粮行的粮食立刻滞销,那些奸商们收买了不少地痞流氓企图滋扰,但是早有防备的赵翰青在每一个售粮点都安排了人少,除了教导队员们,还有英豪武馆的弟子、斧头帮的弟子都出来帮忙,甚至巡捕房也币派人来维持秩序,毕竟抑制粮价才能保证租界的治安不至于恶化。所以,那些闹事的流氓混混们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狠狠挨了一顿之后又被抓了起来,宋万卿央求杜月笙出面,但是,杜月笙打听清楚背后有赵翰青的影子立刻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这时已经知道赵翰青在对粮商们冷笑的内涵了,他对赵翰青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翰青岂是那种可以吃亏的人,利用这件事又狠狠地敲了那些黑心粮商们一笔才算完事。

    粮商们黔驴技穷,最后不得不降低价格,但是仍旧少有人问津,因为这时家家户户都有了存粮,最后粮商们将粮价一直降低到跟战前差不多。

    几天时间,赵翰青囤积的几百万斤粮食也已经售罄,上海的粮价也彻底落了下来,由他发起的粮食的战争以他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他的分等级销售不但没有少赚反而赚得更多,只不过他赚的是富人的钱。

    上海的粮商有哭有笑,那些没有那么黑心的粮商并没有囤积粮食在淞沪之战开战没有多久都把粮食卖完了,都赚了一笔。那些黑心的粮商囤粮哄抬粮价因为粮价被打压下来结果粮仓里堆满了掺沙搅土的粮食,最终都没有赚到多少钱;其中跟赵翰青签售粮契约的粮商们因为加倍退赔了预付的购粮款更惨,最初赚的一些钱都给了赵翰青,像宋万卿一伙因为当初收的预付款太多退赔的更多,因为粮食没有卖出去结果赔到了骨头里。

    宋万卿这个上海第一大粮商从此一蹶不振,宋家也从上海滩豪门的行列里除名。

    赵翰青又一次用事实证明一件事,跟他作对的人绝没有好下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du8du8。)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du8du8。阅读。)
章节目录 第五百七十章 粮价也疯狂(六)
    赵翰青看猥琐男的表情就知道他尚有一丝天良未泯,就决定放他一马,“今天就放过你,再发现你去偷穷人我就把你的爪子剁下来,记住,要偷就去偷那些为富不仁的人,还有那些趾高气扬的洋鬼子,偷他们的钱你也算是打富济贫了。”

    猥琐男低声道:“爷,我倒是想去偷那些有钱的主,偷一回就比得上偷十回八回穷人了,可是,那些有钱人不容易下手,而且被抓到会很惨的,不是被送巡捕房就是被揍个半死。”

    赵翰青一听又气又好笑,抬手敲了他一个爆栗子,骂道:“你盗窃的技艺太差了怪谁?干一行要爱一行,要有敬业精神,回去好好练练技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争取做个神偷。”他说到这里看见猥琐男鼻青脸肿的倒是不好意思起来,于是就从对方身上搜到的钱里捡出一块大洋丢给了他,“这个你拿住,找一个跌打大夫看看伤,滚吧。”

    猥琐男连声道:“谢谢,谢谢少爷。”急忙捡起那块大洋一溜烟去了。

    猥琐男回去后果然下苦功夫练习盗窃技艺,最后终于成了上海滩有名的神偷,当然这是后话。

    “大娘,你看着是不是你丢的钱?”赵翰青把钱袋子还给了正哭得悲痛欲绝的老婆婆。

    老婆婆睁开泪花滚滚的一看见钱袋一把抓在手里,失而复得的巨大惊喜让她说话也有些结巴:“是、是我的,是我的。”她颤巍巍打开钱袋子突然愣着了:“不、对,这钱袋子是我的,但是,钱袋子里的钱不对,多了。多了。”

    “大娘,多的是老天爷补偿给你的,快快收下吧。”

    众人都是一脸羡慕地看着老婆婆,这真是因祸得福啊,为什么丢钱的不是自己呢。

    老婆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什么老天爷补偿给他的,老天爷真有那么好心自己一家也不会这么受穷了,这肯定是这位替她追回钱袋子的好心人补偿给她的,扑腾一下子跪下了连连磕头:“恩人啊,您可救了俺一家人的性命啊。”

    赵翰青一把将她拉起:“老人家。折杀我了,快快起来。”这个老婆婆他蓦然想起了汉王寨村葬生火海的娘亲,她如果还活着也是老婆婆这般年纪了。

    “好人啊,我遇到好人了。”

    小插曲过后,凌记粮行已经开始了售粮了。买到粮食的人们把凌记粮行不涨价、不限量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出去,前来卖粮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不少人刚买过粮又回头二次排队买粮。

    凌记粮行门前的人越来越多。甚至阻塞了马路,最后连巡捕房的人也惊动了,当知道凌记粮行是在低价卖粮后,巡捕们破例地没有作出干预,粮行里低价售粮是在行善事,他们也不好意思做恶人。当然也因为粮行的管事悄悄告诉巡捕们如果他们要买粮价格可以再低一成,而且购买三五百斤都可以。这些巡捕们一听就喜出望外,他们虽然不缺粮食但是买上三五百斤粮食只要倒一下手就可以转上一笔。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凌记粮行,别的粮行的顾客们听到消息也纷纷赶往凌记商行。

    得到消息的宋万卿恼怒万分。和几个跟他关系相近的粮商一番密议立刻收买了一帮流氓到凌记粮行去捣乱。

    “你们老板呢,让你们老板出来。”几位流里流气横眉怒目的家伙闯进了粮行里。

    管事一看这几个人都不是良善之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急忙陪着笑脸道:“几位爷不知找我们东家干什么,如果想要买粮的话不用找我们东家了,我就可以做主低价卖给诸位每人二十斤粮食怎么样?”

    为首的家伙恶狠狠骂道:“老子昨天在凌记粮行买的米差一点吃死了,你们凌记粮行的粮食里一定是下了毒药。”

    另一个家伙也道:“对,一定是下了毒药,我买的米喂了我家的鸡把一群鸡都毒死了。”

    管事脸色一变道:“几位爷可别胡说八道,凌记行里的粮食可都是干干净净的。”

    “呸,你骗谁啊,干干净净的你们会低价卖?别人家的粮行都涨价偏偏你们不涨价,肯定是粮食有问题,快把你们老板叫来,包赔我们的损失。”

    其中一个家伙突然跳到粮行的柜台上大声道:“老少爷们,你们不要在这家粮行买粮食了,这家的粮食有问题,昨天已经吃死好多人了,我家的一条大黄狗吃了凌记粮行的米七窍出血当场倒闭,你们想想啊,凌记粮行的粮食如果没有问题他怎么会低价卖呢?”

    正在一旁帮助算账的凌云志听到这边的吵闹立刻跑了过来,“喂,你们想干什么,我是凌记粮行的东家,你们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

    “好啊,你就是老板啊,你家的粮食把人毒死了,走,跟我们到巡捕房去。”一个家伙上来抓住了凌云志。

    “妈的,把这黑心粮行砸了。”那人说着把满满一升大米打翻在地上,雪白的大米洒得到处都是。

    这时,买粮的人们都纷纷议论起来:

    “对啊,别的粮行涨价凌记粮行为什么不涨呢?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嗯,说的也是,这粮食可能真的有问题。”

    刚刚还满嘴凌家积德行善的人们开始怀疑起来。

    赵翰青正坐在对面的茶馆里听一个小姑娘在哪儿唱苏州评弹。黑牛突然匆匆跑了进来:“老大,出事了,有人到粮行闹事。”

    “怎么回事?”

    “有几个流氓说凌记粮行的大米毒死人了,我们的人刚要上前动手,他们就倒打一耙说凌记粮行打人是心里有鬼,兄弟们也不敢动手了,而那些巡捕们也不是玩意,躲得远远地袖手旁观。”

    赵翰青忽地站了起来,掏出一块大洋扔在桌上急忙朝粮行跑去,到哪里一看几个流氓混混砸完了粮行正在煽动大家,立刻就猜到肯定是别的粮行派来捣乱的,他立刻大声道:“老少爷们别听他们在这儿胡说八道,凌家的米可都是好米,凌家是要行善积德所以这粮食才不涨价,你们中有不少人家一直吃凌记粮行的米吧,有谁被毒死了?肯定没有吧,所以,这些家伙一定是别的黑心的粮商派来捣乱的,目的就是想让凌记粮行的粮食也跟他们一样涨价,大伙儿想想是不是这样?”

    刚才赵翰青为老婆婆追回了钱袋子,所以买米的人们对他的印象不错,听他这么一说这时也都醒悟过来了,纷纷嚷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