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回忆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战回忆录- 第5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认为,法令第十八条第二款应完全废除,因为现在已不能以国家的紧急状态为理由,而剥夺个人根据“人身保护令”和陪审制所获得的权力。我很怀疑是否有人会坚决抵制这一点。当然,有些具有集权主义思想的人,他们想根据一张拘票就把他们的政敌关到监狱中,但是我认为这些人不会构成多数。我在议会中已不止一次地表示,我厌恶这些特殊权力,表示希望由于战事取胜和国家得到安全而停止使用这种权力,但是,因为这些主张同你所采取的方针相矛盾,所以我不打算在现阶段坚持它。

  如果由于你正确地、根据人道主义精神行使职权,而引起人们对你的非议,数月之后公众对你的尊敬将使你得到补偿。

  首相(在开罗)致副首相及内政大臣     1943年11月25日

  如果议会就废除法令第十八条第二款的演说进行修正问题引起辩论的话,我极力主张采用这种说法:我们承担行使这种权力的责任,令人甚为遗憾,因为我们完全同意,这种权力是背离英国公众生活和英国历史的整个精神的。议会因为国家处于极其危险的状态而授给我们这些权力,而我们行使这些权力时则必须遵照人道主义的原则;但是,我们一直希望行政部门把这些权力交还议会。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伟大的胜利,而我们的处境也远较以前安全,这使政府更加希望放弃这些特殊权力。完全停止行使这些权力的时机尚未成熟,但是可以满怀信心地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2.我们无论如何不应当鼓励集权主义者的这种想法:即行政部门有权监禁其政敌或不受欢迎的人。“人身保护令”以及由陪审员审理依法起诉的案件,这是英国人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的全部恢复应当受到欢迎。我必须向你们提出警告,如果内政部由于想用特殊的手段来控制少数人,从而背离这些总的原则,那就可能引起我们同具有集权主义思想的人们之间的严重分歧。在这样的一场争论中,我一定可以得到下院的多数和全国广大群众的同情。无论如何,我要试一试。我觉得,你们最好的办法是指出这种权力是强加给你们的,你们自己感到遗憾,并且郑重表示你们决心要极端慎重地而且要用人道主义的精神来行使这些权力。希望你们坚持到底。

  这时,艾德礼先生向我报告,内阁决定支持内政大臣释放莫斯利夫妇。不过,我听说,议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议论纷纷,反对这种做法。

  首相(在德黑兰)致内政大臣     1943年11月29日

  既然你得到内阁和我这个首相的支持,你惟一的选择是坚持到底。你在遇到直接争论的时候,无疑会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2.对于第十八条第二款的问题,不必匆匆求得解决。但是,我当然建议你要表示你对这种权力的厌恶,表示你因为国家所遇到的危险迫使你行使这些权力而感到遗憾,并表示切望恢复正常状态的心情。这是一位民主国家的大臣所应抱的态度。

  莫里森先生在抵抗这场威胁着他的暴风雨中,表现得很坚强勇敢,而按照一般规律,这场暴风雨也就平息了。凡是不愿作挨骂的事、不能在众说纷纭中毫不畏缩的人,是不配在困难时期中充任大臣的。

  首相(在德黑兰)致内政大臣     1943年12月2日

  祝贺你得到下院的有力支持。你在执行你的极其困难、令人不快的职务中所表现的勇敢精神和人道主义,将赢得不列颠民族对你的尊敬。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紧缩包围圈……附录(7)

附录(7)

各部大臣名单

                          1943年6月——1944年5月(用斜体字[中译本用下加重点——译者]表示的人名为战时内阁阁员)首相兼第一财政大臣及国防大臣

·温·斯·顿···丘·吉·尔·先·生

海军大臣

A.V.亚历山大先生

农业及渔业大臣

R.S.赫德森先生

空军大臣

阿奇博尔德·辛克莱爵士

飞机生产大臣

斯塔福德·克利普斯爵士

缅甸事务大臣

L.S.艾默里

兰开斯特公爵郡大臣

(1)达夫·库珀先生(2)欧内斯特·布朗先生(1943年11月17日任命)

财政大臣

(1)金斯利·伍德爵士(2)·约·翰···安·德·森·爵·士(1943年9月28日任命)

殖民地事务大臣

奥利弗·斯坦利上校

自治领事务大臣

(1)·克·莱·门·特···艾·德·礼·先·生(2)克兰伯恩子爵(1943年9月28日任命)

经济作战大臣

塞尔伯恩伯爵

教育委员会主席

R.A.巴特勒先生(根据1944年教育法案,这项职务改称教育大臣)

粮食大臣

(1)伍尔顿勋爵(2)J.J.卢埃林上校(1943年11月12日任命)

外交大臣

·安·东·尼···艾·登·先·生

燃料及动力大臣

G.劳埃德·乔治少校

卫生大臣

(1)欧内斯特·布朗先生(2)H.U.威林克先生(1943年9月17日任命)

内政大臣

·赫·伯·特··莫·里·森·先·生

印度事务大臣

L.S.艾默里先生

新闻大臣

布伦丹·布雷肯先生

劳工与兵役大臣

·欧·内·斯·特···贝·文·先·生

司法官检察总长

唐纳德·萨默维尔爵士

苏格兰检察总长

J.S.C.里德先生

副检察总长

戴维·马克斯韦尔·法伊夫爵士

苏格兰副检察总长

戴维·金·默里爵士

大法官

西蒙子爵

枢密院长

(1)·约·翰···安·德·森·爵·士(2)·克·莱·门·特···艾·德·礼·先·生(1943年9月28日任命)

掌玺大臣

(1)克兰伯恩子爵(2)比弗布鲁克勋爵(1943年9月28日任命)

国务大臣

R.K.劳先生(1943年9月25日任命)

不管部大臣

威廉·乔伊特爵士

主计大臣

彻韦尔勋爵

年金大臣

沃尔特·沃默斯利爵士

邮政大臣

H.F.C.克鲁克香克上尉

生产大臣

奥利弗·利特尔顿先生

建设大臣

伍尔顿勋爵(1943年11月12日任命)

苏格兰事务大臣

托马斯·约翰斯顿先生

军需大臣

安德鲁·邓肯爵士

城乡计划大臣

W.S.莫里森先生(1943年2月5日任命)

贸易大臣

休·多尔顿先生

陆军大臣

詹姆斯·格里格爵士

军事运输大臣

莱瑟斯勋爵

工程与建筑大臣

波特尔勋爵

驻海外大臣:

驻中东国务大臣

(1)R.G. ···凯·西·先·生(任职至1943年12月23日)
(2)莫因勋爵(1944年1月29日任命)
(3)爱德华·格里格爵士(1944年11月22日任命)

驻华盛顿供应大臣

(1)J.J.卢埃林上校(2)本·史密斯先生(1943年11月12日任命)

驻地中海盟军总部大臣

哈罗德·麦克米伦先生

驻西非大臣

斯温顿子爵

驻中东副国务大臣

莫因勋爵(任职至1944年1月29日该机关撤销时为止)

上院领袖

克兰伯恩子爵

下院领袖

·安·东·尼···艾·登·先·生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小说下载网。。
《二战回忆录》卷六
作者:'英'丘吉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胜利与悲剧(温斯顿·丘吉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胜利与悲剧
作者:温斯顿·丘吉尔〔英〕
上部 译:斯祝 许崇信等 校:许崇信 等
下部 译:斯祝 校:许崇信 林纪焘 等

本卷的主题
各个伟大的民主国家取得胜利了,因此又可以再去做
那些蠢事了,须知这类蠢事几乎断送掉他们自己的生命。

志谢

序言

上部 胜利的浪潮(1944年6月—12月底)

第01章 D日①

第02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

第03章 无人驾驶武器的轰炸

第04章 向法国南部进攻?

第05章 巴尔干的动乱。俄国人的胜利

第06章 意大利与里维埃拉的登陆

第07章 罗马。希腊问题

第08章 亚历山大的夏季攻势

第09章 华沙的殉难

第10章 第二次魁北克会议

第11章 在缅甸境内挺进

第12章 莱特湾战役

第13章 西欧的解放

第14章 访问莫斯科的序幕

第15章 十月在莫斯科

第16章 巴黎

第17章 阿登的反扑

第18章 英国对希腊的干涉

第19章 在雅典过圣诞节

下部 铁幕(1945年1月—7月底)

第20章 一个新的会议的准备

第21章 雅尔塔:世界和平计划

第22章 俄国和波兰:苏联的诺言

第23章 雅尔塔尾声

第24章 渡过莱茵河

第25章 关于波兰的争议

第26章 苏联的怀疑

第27章 西方在战略上的分歧

第28章 高潮:罗斯福逝世

第29章 跟苏联的摩擦不断增长

第30章 最后的进军

第31章 亚历山大在意大利的胜利

第32章 德国的投降

第33章 一段令人不安的插曲

第34章 分歧的开始

第35章 联合政府的结束

第36章 一个命运攸关的决定

第37章 击败日本

第38章 波茨坦:原子弹

第39章 波茨坦:波兰边界问题

第40章 我的记载的结束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表

附录(5)

附录(6)

附录(7)①

附录(8)

第六卷序 胜利与悲剧

  上部 胜利的浪潮

  (1944年6月—12月底)

  经过艰巨的准备,1944年6月6日,人类历史上规模最42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大的一次两栖作战终于打响了。仅仅举一个数字就可想见其如何壮观:战争的第一天,英、美共出动作战飞机一万四千六百架次之多。美军第五军在奥马哈海滩遇到顽强抵抗,损失了几千兵力才得以向纵深挺进。两万名空降兵在德军战线两翼后方空降成功。到了第二天,二十五万大军全部渡过大海,登上了欧洲大陆。8月,盟军解放巴黎,26日,法国抵抗运动领袖戴高乐举行正式入城式。
  在东线,苏军的进攻也节节胜利,夏天时已开进了东欧和中欧。

  从诺曼底战役开始之时起,德国就用他们研制的新式武器(V1、V2飞弹)对英国展开大规模轰击以示报复。那是一种自动控制的远程火箭,飞行速度快、航程远、落点距离准确。飞弹对伦敦的损伤甚至远远超过了“不列颠之战”时的空袭。伦敦所有的城、郊地区无一幸免。一支警卫部队的二百名官兵正在作礼拜时,飞弹击中了教堂,他们全部遇难。盟军派空军将设在法国的九十六个发射场全部摧毁后,顽强的纳粹分子又在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地点设立新的发射场,直到盟军全部占领了法国并把德国境内的研究中心和工厂、供应仓库统统炸光,飞弹的威胁才得以解除。
  8月,英、美、苏、中四大国代表在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开会,决定成立新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上述四国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随着胜利曙光的呈现,盟友之间意识形态的根本矛盾就变得更加突出了。7月22日,苏军渡过维斯杜拉河,攻至华沙附近。流亡伦敦的波兰政府授权波军司令博尔·科马罗夫斯基将军发动起义,可是,苏联不支持这个亲英政府,它另找了几名共产党员成立了一个以贝鲁特为首的民族解放委员会。当华沙起义开始后,苏军突然停止了进攻,使德军得以集中力量镇压起义。丘吉尔请求斯大林允许英、美盟军的飞机利用苏军控制的机场向浴血奋战、处境十分危急的起义者们空投军火、物资,但是,他遭到冷酷的拒绝。8月16日,维辛斯基正式召见美国大使,声明苏联政府绝不与“华沙的冒险发生瓜葛”。经过六十多天的拚死战斗,华沙起义被镇压下去了,一共牺牲一万五千名战士和二十万市民。三个月后,苏军才进入到处都是未掩埋的尸体的华沙。丘吉尔说:“这就是他们对波兰的解放……但这不会是故事的终结。”

  由于要战胜共同的敌人,英、美才和苏联结成了伟大的同盟,随着希特勒的末日临近,盟国之间的摩擦也越来越多,必须及时加以协调。为了这个目的,丘吉尔于10月9日访问了莫斯科。在与斯大林会谈时,丘吉尔趁译员在为斯大林翻译的间隙,随手拿起一张纸片,在上面写下他建议的盟国各自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分配:
  罗马尼亚:苏联占90%,英美占10%
  希腊:苏联占10%,英美占90%
  保加利亚:苏联占75%,英美占25%
  南斯拉夫:苏联和英美各占50%
  匈牙利:苏联和英美各占50%

  丘吉尔把纸片递给斯大林,斯大林看了看,就拿起蓝铅62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笔在纸上打了一个勾,又递还给丘吉尔。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比写下来还要快。以后,双方都是守信用的:当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建立共产党政权时,丘吉尔没有阻止;当希腊共产党的起义遭到丘吉尔镇压时,斯大林也没有干涉。
  他们对如何处置德国也取得了某种共识。苏联并保证在战胜德国后,稍作准备即开始对日本作战。

  然而,在波兰问题上双方形成僵局,英、苏各自支持的那个政权如水火不能相容。“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领导人贝鲁特说:“我们在这里代表波兰提出要求,利沃夫必须属于俄国。这是波兰人民的意志。”而波兰流亡政府总理米科莱契克则宣称:谁要是同意苏联提出的这条边界,谁“就会被自己的人民所抛弃”。

  下部 铁幕

  (1945年1月—7月底)
  1945年,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举行雅尔塔会议。盟国一致同意对德国进行肢解和占领。会议还讨论了联合国问题和波兰问题。
  斯大林提出了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那就是,承认外蒙古脱离中国而独立,保证苏联在大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